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直肠手术后预防或治疗吻合口瘘的球囊肛管

一种用于直肠手术后预防或治疗吻合口瘘的球囊肛管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直肠手术后预防或治疗吻合口瘘的球囊肛管,包括肛管管体,所述肛管管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喇叭口和螺纹接口,所述喇叭口的下方设有封堵球囊,且封堵球囊套设在肛管管体上,所述封堵球囊的下方安装有第一连通管,且第一连通管的下端延伸至螺纹接口的上方,所述喇叭口的内侧设有导管管体,所述导管管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出气口和注气口,该种用于直肠手术后预防或治疗吻合口瘘的球囊肛管通过对顶端球囊进行注水,从而使得顶端球囊与喇叭口紧密贴合,然后涂抹润滑油,经肛门通过吻合口置入近端肠管,置入时可经注气口不断注入空气以扩张肠管,从而方便肛管管体置入,减少手术创伤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876769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陈刚;戈伟;

    申请/专利号CN202122399819.8

  • 发明设计人 陈刚;戈伟;

    申请日2021-09-30

  • 分类号A61F5/445(2006.01);A61M25/10(2013.01);

  • 代理机构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高爽

  • 地址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路321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7:58: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直肠手术后预防或治疗吻合口瘘的球囊肛管。

背景技术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手术切除是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上切除直肠肿瘤后,需将近端肠管与远端直肠残端吻合,吻合口瘘是直肠手术常见的并发症;

国内外医疗机构通常采用结肠或末端回肠保护性造口手术,以预防直肠吻合口瘘,这种主动造瘘的方法,通过将肠内容物提前引出,使其不经过直肠吻合口,以期达到预防或减少直肠吻合口瘘的目的,但该方法同时也增加了手术创伤,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需要二次手术还纳肠管,并发症发生率亦相应提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直肠手术后预防或治疗吻合口瘘的球囊肛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直肠手术后预防或治疗吻合口瘘的球囊肛管,该用于直肠手术后预防或治疗吻合口瘘的球囊肛管通过对顶端球囊进行注水,从而使得顶端球囊与喇叭口紧密贴合,然后涂抹润滑油,经肛门通过吻合口置入近端肠管,置入时可经注气口不断注入空气以扩张肠管,从而方便肛管管体置入,减少手术创伤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直肠手术后预防或治疗吻合口瘘的球囊肛管,包括肛管管体,所述肛管管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喇叭口和螺纹接口,所述喇叭口的下方设有封堵球囊,且封堵球囊套设在肛管管体上,所述封堵球囊的下方安装有第一连通管,且第一连通管的下端延伸至螺纹接口的上方,所述喇叭口的内侧设有导管管体,所述导管管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出气口和注气口,所述出气口的下方设有顶端球囊,且顶端球囊套设在导管管体上,所述顶端球囊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连通管,且第二连通管的下端延伸至螺纹接口的下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接口的下方设有专用引流袋,且专用引流袋上通过螺纹与螺纹接口转动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管管体的长度大于肛管管体的长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肛管管体上安装有粘性底盘,粘性底盘上通过肛管卡扣与肛管管体连接,所述粘性底盘靠近螺纹接口。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端球囊位于喇叭口的上方,且顶端球囊注水充盈后,与所述喇叭口贴合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肛管管体具有柔韧性,所述封堵球囊和顶端球囊均具有弹性,且均为空心球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肛管卡扣的内壁设有细凸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位于肛管管体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注气口位于螺纹接口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直肠手术后预防或治疗吻合口瘘的球囊肛管通过对顶端球囊进行注水,使得顶端球囊与喇叭口紧密贴合,然后涂抹润滑油,经肛门通过吻合口置入近端肠管,置入时可经注气口不断注入空气以扩张肠管,从而方便肛管管体置入,减少手术创伤的概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通过设置的粘性底盘和肛管卡扣的设置,便于将球囊肛管与肛门进行连接,通过设置的专用引流袋,便于对粪便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封堵球囊未充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顶端球囊未充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管管体与顶端球囊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粘性底盘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粘性底盘正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肛管管体;2、喇叭口;3、螺纹接口;4、封堵球囊;5、第一连通管;6、导管管体;7、出气口;8、注气口;9、顶端球囊;10、第二连通管;11、专用引流袋;12、粘性底盘;13、肛管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根据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直肠手术后预防或治疗吻合口瘘的球囊肛管,整个球囊肛管采用的是PVC或者硅胶材质,具有一定的柔韧度,包括肛管管体1,肛管管体1为空心管状结构,所述肛管管体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喇叭口2和螺纹接口3。采用喇叭口2的设计,可更好的收集肠管内粪液经肛管引流出体外,而螺纹接口3是为了与外部的设备更方便的连接。所述喇叭口2的下方设有封堵球囊4,且封堵球囊4套设在肛管管体1上,所述封堵球囊4 的下方安装有第一连通管5,且第一连通管5的下端延伸至螺纹接口 3的上方,第一连通管5的下端是安装有注水口的,且第一连通管5 是与封堵球囊4连接的,封堵球囊4注水充盈后可封堵肠管,使粪液不能再经肠管下排污染吻合口,而只能经肛管引流出体外,其中,封堵球囊4注水充盈后,容积为60ml,长度5.0cm,最宽处直径4.0cm;所述喇叭口2的内侧设有导管管体6,所述导管管体6的头端安装有出气口7和尾端安装有注气口8,所述出气口7的下方设有顶端球囊 9,且顶端球囊9套设在导管管体6上,顶端球囊9位于出气口7下方1cm处,从出气口7到注气口8的长度为80cm,从出气口8到顶端球囊9的距离为1.0cm,而导管管体6内径为0.3cm,管壁厚度 0.1cm,管体外径为0.5cm,当顶端球囊9注水充盈后,容积为5.0ml,直径2.0cm,所述顶端球囊9的下方安装有第二连通管10,且第二连通管10的下端延伸至螺纹接口3的下方,第二连通管10的下端是安装有注水口的,且第二连通管10的上端与顶端球囊9连接,所述螺纹接口3的下方设有专用引流袋11,且专用引流袋11上通过螺纹与螺纹接口3转动连接。

所述导管管体6的长度大于肛管管体1的长度,所述肛管管体1 上安装有粘性底盘12,所述粘性底盘12上通过肛管卡扣13与肛管管体1连接,所述粘性底盘12靠近螺纹接口3,粘性底盘12和肛管卡扣13可粘合于肛门周围皮肤并扣合固定球囊肛管,其中粘性底盘 12为正圆形,直径10cm,厚度0.3cm,背面带强粘性,而肛管卡扣 13为塑料材质,内径1.5cm,高度1.0cm。

所述顶端球囊9位于喇叭口2的上方,且顶端球囊9注水充盈后,与所述喇叭口2贴合连接,喇叭口引流粪液经肛管排除体外,肛管尾端螺纹接口3连接专用引流袋11收集粪液,带螺纹接口的专用引流袋容积为500ml。

所述肛管管体1具有柔韧性,其中,从喇叭口2到螺纹连接口3 之间的长度为60cm,肛管管体1的内径为1.2cm,管壁厚度0.15CM,管体外径为1.5cm,而喇叭口2最宽处的内径为1.7cm,管壁厚度 0.15cm,外径为2.0cm,所述封堵球囊4和顶端球囊9均具有弹性,且均为空心球囊。

所述肛管卡扣13的内壁设有细凸点,以起到增加摩擦力的效果。

所述第一连通管5和第二连通管10均位于肛管管体1内。

所述注气口8位于螺纹接口3的下方。

在直肠手术后,将球囊肛管经肛门置入吻合口近端的肠管,置入前在肛管管体内1插入顶端球囊导管,该顶端球囊导管由顶端球囊9、导管管体6和第二连通管10组成,通过第二连通管10的下端进行注水,注水充盈顶端球囊9,并使之与肛管头端喇叭口2紧密贴合,涂抹润滑油,经肛门通过吻合口置入近端肠管,置入时可经导管管体6 下端的注气口8不断注入空气以扩张肠管,方便球囊肛管置入,当肛管放置到位后排空顶端球囊9,拔除导管管体6,之后经第一连通管 5尾端注水口注水充盈肛管头端喇叭口2下方的封堵球囊4以封堵肠管,使粪液不能再经肠管下排污染吻合口,而只能经球囊肛管引流出体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