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护坡结构以及基于增强型CS混合纤维喷灌的护坡结构

护坡结构以及基于增强型CS混合纤维喷灌的护坡结构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护坡结构以及基于增强型CS混合纤维喷灌的护坡结构,护坡结构设在坡面上,且护坡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铁丝网层、介质土基底层、生态基材层以及三维聚合物防护垫;铁丝网层上连接有若干个用于与坡面锚固的锚固件,铁丝网层由若干个镀锌铁丝网绑扎而成,且镀锌铁丝网呈蜂窝状结构;铁丝网层上设有若干个呈U型的挡板,且挡板呈矩阵式排列,挡板的内凹面均朝向坡顶;锚固件远离坡面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三维聚合物防护垫相勾接的挂钩;本方案的护坡结构稳定性好,不易被冲走,减少水土流失,能更好的护坡以及帮助植被生长;继而有助于提升边坡的防护效果。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护坡结构以及基于增强型CS混合纤维喷灌的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生态护坡是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的结构。在开挖边坡形成以后,在边坡上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之间的根系锚固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使之既能满足对边坡表层稳定的要求,又能恢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

CS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在抗冲刷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在扩大其应用范围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新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在80°~90°陡峭边坡、倒坡、凹凸系数大的劣质边坡等难度巨大的边坡防护应用过程中,出现局部基材滑落、基材养份流失不能持久补给植物所需营养;同时,基材抗冲刷能力弱,泥土在暴雨工况下易流失,植物早期生长速度较慢,在暴雨季节不易成活。

发明内容

在现有的技术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结构合理的护坡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护坡结构以及基于增强型CS混合纤维喷灌的护坡结构,所述护坡结构设在坡面上,且护坡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铁丝网层、介质土基底层、生态基材层以及三维聚合物防护垫;

所述铁丝网层上连接有若干个用于与坡面锚固的锚固件,所述铁丝网层由若干个镀锌铁丝网绑扎而成,且镀锌铁丝网呈蜂窝状结构;所述铁丝网层上设有若干个呈U型的挡板,且挡板呈矩阵式排列,所述挡板的内凹面均朝向坡顶;所述锚固件远离坡面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三维聚合物防护垫相勾接的挂钩。

更进一步地,所述锚固件为U型锚杆,所述镀锌铁丝网的铁丝穿置在U型锚杆其弯折处的内侧,并且两者绑扎固定。

更进一步地,所述锚固件呈矩形阵列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竖直连接在镀锌铁丝网远离坡面的端面上,且挡板靠近坡面的一侧均连接在镀锌铁丝网的铁丝上。

更进一步地,相邻两排的所述挡板相互错位设置,且相邻两排的挡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挡板的高度为5-8cm。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采用呈蜂窝状的镀锌铁丝网,并且在镀锌铁丝网上设置呈矩阵排列的挡板,土壤能够被挡板进行分隔与阻挡,从而将土壤限制在挡板内,大大提高了基材抗冲刷的能力,有效地避免了因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适用于高陡岩石边坡、混凝土锚喷边坡、框格梁边坡、山地公园边坡等各类大型工程边坡景观复绿与植被重建工程,用以解决生态基材层自身的抗滑稳定性和养份供给问题。

本方案的护坡结构稳定性好,不易被冲走,减少水土流失,能更好的护坡以及帮助植被生长;继而有助于提升边坡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坡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铁丝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锚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之一所示,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采用CS混合纤维喷灌的护坡结构,护坡结构设在坡面1上,且护坡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铁丝网层4、介质土基底层3、生态基材层31以及三维聚合物防护垫5;

其中,介质土基底层3包括种植土、椰粉、泥炭、稻草纤维、钙镁磷、复合肥、木粉、高次团粒剂以及长效稳定剂等;该层是由种植土、高次团粒剂、长效稳定剂、复合肥等组成的高性能介质土,富含有机质和特殊的矿物颗粒,具有完全的生物活性,携带的微生物能有效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在岩壁上形成具有团粒结构的植生层,具有保水、保肥、透气的性能。

其中,生态基材层31包括高分子聚合物、预处理木纤维、自降解人造纤维、水溶性菌肥、保水剂、速效肥、长促进剂以及种子等;是由高分子聚合物、自降解人造纤维、生产促进剂、速效肥等组成的高性能生态基材,具有改善土壤环境、覆盖、保温、保水、加速植物生长及壮根的功能,从而达到快速成坪的优良绿化效果。

参见图1、2、4所示,铁丝网层4上连接有若干个用于与坡面1锚固的锚固件2,锚固件2呈矩形阵列设置,锚固件2远离坡面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三维聚合物防护垫5相勾接的挂钩21,该挂钩21用于将勾住三维聚合物防护垫5,使得三维聚合物防护垫5能够紧紧贴覆在生态基材层31上,避免了生态基材层31与坡面1之间存在空腔;其中,锚固件2为U型锚杆,镀锌铁丝网的铁丝穿置在U型锚杆其弯折处的内侧,使得U型锚杆其弯折处的内侧能够抵接在镀锌铁丝网上,并且两者绑扎固定;镀锌铁丝网通过呈矩形阵列设置的锚固件2进行固定,使得镀锌铁丝网能够随着坡面的起伏贴覆在坡面1上。

锚固件2加固:采用电锤垂直于坡面1钻孔,击入锚固件2;锚固件2采用直径6mm且呈U型的螺纹钢,坡面中部锚固长度50cm,外露长度10cm;锚固件2位置可跟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应避开原坡面加固锚杆及泄(排)水孔位置;坡顶及坡面1周边的锚固件2进行局部加强,锚固长度加长至70cm,间距加密至0.5m。

参见图3所示,铁丝网层4由若干个镀锌铁丝网绑扎而成,且镀锌铁丝网呈蜂窝状结构;铁丝网层4上设有若干个呈U型的挡板41,且挡板41呈矩阵式排列,挡板41的内凹面均朝向坡顶;

进一步地,挡板41竖直连接在镀锌铁丝网远离坡面1的端面上,且挡板41靠近坡面1的一侧均连接在镀锌铁丝网的铁丝上;挡板41位于呈蜂窝状的镀锌铁丝网中六边形组成结构的底边上,使得相邻两排的挡板41相互错位设置,使挡板41正对在前排的两个挡板41之间;另外,且相邻两排的挡板41之间存在间隙;其中,挡板41的高度为5-8cm。

将铁丝网层4设置的挡板41对介质土基底层3与生态基材层31提供支撑力,从而缓解介质土基底层3与生态基材层31对于坡面1的压力,有助于缓解靠近边坡顶部的生态基材层31向坡地塌落的情况;介质土基底层3能够被若干个挡板41进行分隔与阻挡,从而将介质土基底层3限制在挡板41内,大大提高了基材抗冲刷的能力,降低了土壤在暴雨天的水土流失。

进一步地,三维聚合物防护垫5内置有加强筋,将锚固件2的挂钩21勾接在加强筋上,便于三维聚合物防护垫5的固定;其中,三维聚合物防护垫5是一种三维结构且呈网络状的防护垫;该防护垫质地疏松、柔韧,留有90%的空间,植物根系可以穿过其间,舒服、整齐、均衡的生长,长成后的草皮使网垫、草皮、泥土表层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层坚固的绿色复合保护层。

同时,三维聚合物防护垫5对减少边坡土壤的水分蒸发,增加入渗量有良好的作用;三维聚合物防护垫5的材料可以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具体为聚酰胺6(PA6),具有吸热保温的作用,可促进种子发芽,有利于植物生长。

因此,护坡结构稳定性好,不易被冲走,减少水土流失,能更好的护坡以及帮助植被生长;继而有助于提升边坡的防护效果。

其中,采用CS混合纤维喷灌技术的护坡结构的施工方式:

1.边坡处理

将边坡上杂石碎物清理干净,将低洼处回填夯实平整,确保坡面平顺。

2.铺设铁丝网

(1)铺设将镀锌铁丝网沿坡面由上至下铺于坡面上,镀锌铁丝网与坡面之间保持平顺结合。

(2)预埋镀锌铁丝网铺于坡顶时需延伸40~80cm,埋于土中并压实。

(3)锚固将镀锌铁丝网自下而上用U型钢筋将镀锌铁丝网固定。

(4)覆土镀锌铁丝网被网铺设完毕,将水洒在镀锌铁丝网的表层;将介质土基底层3均匀覆盖于镀锌铁丝网上,将镀锌铁丝网覆盖住,确保介质土基底层3的厚度不小于80mm。其中,介质土基底层3将种植土、椰粉、泥炭、稻草纤维、钙镁磷、复合肥、木粉、高次团粒剂以及长效稳定剂按一定比例的混合均匀。

3.喷播

覆土回填完毕,将生态基材层31进行液压喷播,即将草籽和促使其生长的高分子聚合物、预处理木纤维、自降解人造纤维、水溶性菌肥、保水剂、速效肥、长促进剂及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形成均匀混合液,通过液压喷播机均匀喷洒于坡面上,确保生态基材层31的厚度不小于15mm。

4.覆盖

喷播植草施工完成之后,在坡面表面覆盖三维聚合物防护垫5,并且将三维聚合物防护垫5勾接在锚固件2的挂钩21上;以保持坡面水分并减少降雨对种子的冲刷,促使种子生长。

5.养护管理

喷草施工完成之后,需定期进行养护,直到草坪6成坪。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