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配合建筑奇偶层错层错板变化的附着支座装置

配合建筑奇偶层错层错板变化的附着支座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合建筑奇偶层错层错板变化的附着支座装置,该装置设置在奇数层起居厅上下相邻的第一偶数层露台和第二偶数层露台之间,并且包括第一支座机构、第二支座机构,所述第一支座机构设置在奇数层起居厅上并且上侧与第二偶数层露台下侧连接,下侧与设置在第一偶数层露台上的第二支座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支座机构实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距离建筑结构的正常距离,使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支座和铝合金模板施工不存在干涉问题,使组合而成的附墙支座系统形成稳定有效的支撑结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5995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建工第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608764.5

  • 申请日2022-06-23

  • 分类号E04G5/04(2006.01);E04G3/28(2006.01);

  • 代理机构西安志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8;西安志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8;

  • 代理人侯峰;韩素兰

  • 地址 721099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红旗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1:4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08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合建筑奇偶层错层错板变化的附着支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现浇混凝土结构住宅,追求发展更高品质要求的第四代建筑“空中立体园林住宅”的建筑形式,在上下奇数层单套住宅的起居厅和偶数层单套住宅的露台随同起居厅一致左右或右左交错设置,实现每套住宅在起居厅外获得了一个较大进深、同时又不遮居室采光的高品质的露台。

技术要求上私家花园庭院的露台结构为下沉板上翻梁,下沉部位实现一定尺寸的覆盖土壤高度,并且露台悬挑进深在1.5m~2m范围内。

因施工中对于传统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着方式往往依照建筑外围结构,通过附着于标准层结构(梁、墙、板)位置,来实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作业,而庭院式花园结构上下左右交错设置露台方式,让建筑外围结构无法形成单层标准通用结构形式,以至少2层奇偶层交错建筑空间的层高方式循环,给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施工造成极大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建筑奇偶层错层错板变化的附着支座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配合建筑奇偶层错层错板变化的附着支座装置,该装置设置在奇数层起居厅上下相邻的第一偶数层露台和第二偶数层露台之间,并且包括第一支座机构、第二支座机构,所述第一支座机构设置在奇数层起居厅上并且上侧与第二偶数层露台下侧连接,下侧与设置在第一偶数层露台上的第二支座机构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支座机构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斜拉杆、第一斜拉杆固定组件,所述第一支座设置在奇数层起居厅,所述第一支座的内侧与奇数层起居厅固定,外侧与第一斜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斜拉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斜拉杆固定组件与第二偶数层露台的下侧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支座机构还包括第一加高垫,所述第一加高垫设置在奇数层起居厅的凹槽处并且上侧与第一支座的内侧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支座的外侧延伸到与第一偶数层露台或者第二偶数层露台外延相同的长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斜拉杆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斜拉杆接头、第一穿墙螺栓、第一螺母、第一垫板,所述第一斜拉杆接头的一端与第一斜拉杆的另一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穿墙螺栓、第一螺母将所述第一斜拉杆接头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偶数层露台下侧的延伸处,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偶数层露台下侧的延伸处之间设置第一垫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支座机构包括第二支座、第二斜拉杆、第三斜拉杆、第二斜拉杆固定组件,所述第二支座设置在第一偶数层露台上并且通过预埋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支座外侧与第二斜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斜拉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支座机构的第一支座连接,所述第二支座外侧还与第三斜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斜拉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斜拉杆固定组件与奇数层起居厅的下侧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支座机构还包括第二加高垫,所述第二加高垫设置在第一偶数层露台并且上侧与第二支座的内侧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斜拉杆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斜拉杆接头、第二穿墙螺栓、第二螺母、第二垫板,所述第二斜拉杆接头的一端与第三斜拉杆的另一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穿墙螺栓、第二螺母将所述第二斜拉杆接头的另一端固定在奇数层起居厅下侧的延伸处,所述第二螺母与奇数层起居厅下侧的延伸处之间设置第二垫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支座机构实现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距离建筑结构的正常距离,使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支座和铝合金模板施工不存在干涉问题,使组合而成的附墙支座系统形成稳定有效的支撑结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公开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合建筑奇偶层错层错板变化的附着支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合建筑奇偶层错层错板变化的附着支座装置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合建筑奇偶层错层错板变化的附着支座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配合建筑奇偶层错层错板变化的附着支座装置,如图1-3所示,该装置设置在奇数层起居厅1上下相邻的第一偶数层露台2和第二偶数层露台5之间,并且包括第一支座机构3、第二支座机构4,所述第一支座机构3设置在奇数层起居厅1上并且上侧与第二偶数层露台5下侧连接,下侧与设置在第一偶数层露台2上的第二支座机构4连接。

所述第一支座机构3包括第一支座31、第一斜拉杆32、第一斜拉杆固定组件33,所述第一支座31设置在奇数层起居厅1,所述第一支座31的内侧与奇数层起居厅1固定,外侧与第一斜拉杆3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斜拉杆3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斜拉杆固定组件33与第二偶数层露台5的下侧连接。

所述第一支座机构3还包括第一加高垫34,所述第一加高垫34设置在奇数层起居厅1的凹槽处并且上侧与第一支座31的内侧连接。

所述第一支座31的外侧延伸到与第一偶数层露台2或者第二偶数层露台5外延相同的长度。

所述第一斜拉杆固定组件33包括第一斜拉杆接头331、第一穿墙螺栓332、第一螺母333、第一垫板334,所述第一斜拉杆接头331的一端与第一斜拉杆32的另一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一穿墙螺栓332、第一螺母333将所述第一斜拉杆接头331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偶数层露台5下侧的延伸处,所述第一螺母333与第二偶数层露台5下侧的延伸处之间设置第一垫板334。

所述第一斜拉杆32的上端与第二偶数层露台5固定,下端与第一支座31连接,对其起到牵拽作用。

所述第二支座机构4包括第二支座41、第二斜拉杆43、第三斜拉杆44、第二斜拉杆固定组件45,所述第二支座41设置在第一偶数层露台2上并且通过预埋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支座41外侧与第二斜拉杆4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斜拉杆4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座机构3的第一支座31连接,所述第二支座41外侧还与第三斜拉杆4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斜拉杆4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斜拉杆固定组件45与奇数层起居厅1的下侧连接。

所述第二支座机构4还包括第二加高垫42,所述第二加高垫42设置在第一偶数层露台2并且上侧与第二支座41的内侧连接。

所述第二斜拉杆固定组件45包括第二斜拉杆接头451、第二穿墙螺栓452、第二螺母453、第二垫板454,所述第二斜拉杆接头451的一端与第三斜拉杆44的另一端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穿墙螺栓452、第二螺母453将所述第二斜拉杆接头451的另一端固定在奇数层起居厅1下侧的延伸处,所述第二螺母453与奇数层起居厅1下侧的延伸处之间设置第二垫板454。

所述第二斜拉杆43的上端与第一支座31固定,对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三斜拉杆44的上端与奇数层起居厅1连接,下端与第二支座41连接,对其起到牵拽作用。

所述第一斜拉杆32、第二斜拉杆43、第三斜拉杆44均为伸缩结构,可以根据奇数层起居厅1、第一偶数层露台2和第二偶数层露台5之间的间距做适应性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