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

一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内部设置有预处理机构;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固定杆、双头电机、第一电机轴、第二电机轴、旋转杆、混合叶片、钻头、混凝土箱体、固定块、螺纹杆、电机、第三电机轴、轴承和固定框板;所述装置箱体内部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箱体内部的混凝土箱体和双头电机,不仅可以额外在装置箱体内部混凝土箱体,对混凝土进行储存,而且采用双头电机,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搅动混凝土箱体内部的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在箱体内部凝结,无需额外的驱动设备,将搅动机构和钻孔机构一体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78169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杜政举;

    申请/专利号CN202222021534.5

  • 发明设计人 杜政举;荀爱庚;

    申请日2022-08-02

  • 分类号E01C23/09(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经济开发区太湖花园23幢401室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3: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路面在进行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必须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认真彻底的处理,只有这样改造后的路面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在对路面接缝啃边和断角进行处理时,对损坏较深和较宽的路面,采取先凿掉深度至少10cm,然后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的处理方法。破损面较浅和较窄的,采取先凿掉深度5cm,然后用沥青混凝土填平压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专利号CN201920246161.7,公开了一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丝杆,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于所述箱体的内壁的两侧的顶部;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内部螺纹于所述丝杆的表面,所述螺纹块的顶部与所述箱体的内壁的顶部滑动连接;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背面固定于所述螺纹块的表面的顶部;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背面滑动于所述螺纹块的表面;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铺设技术领域。该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能够调节钻头的使用位置,以便于对道路接缝啃边和断角处进行打孔,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工作人员可通过指针和刻度线观察钻头的移动距离,以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打孔的深度。

目前,现有的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虽然能够对地面进行打孔,但是在打孔完成后,不能直接将混凝土输入到打孔的位置进行路面的预处理,导致需要额外设置混凝土输送设备,非常的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内部设置有预处理机构;

所述预处理机构包括固定杆、双头电机、第一电机轴、第二电机轴、旋转杆、混合叶片、钻头、混凝土箱体、固定块、螺纹杆、电机、第三电机轴、轴承和固定框板;所述装置箱体内部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机轴和第二电机轴,所述装置箱体内部顶端螺栓连接有混凝土箱体,所述第一电机轴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顶部穿过混凝土箱体,且旋转杆位于混凝土箱体内部的两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混合叶片;

所述第二电机轴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装置箱体两侧均螺栓连接有固定块,左侧所述固定块内部贯穿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与固定块内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轴,所述第三电机轴顶部穿过顶板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螺纹连接有顶板,所述螺纹杆底部转动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板。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混凝土箱体底部一侧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底部连通有混凝土泵,所述混凝土泵底部连通有第二软管,所述第二软管底部穿过装置箱体。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右侧所述固定块内部贯穿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限位杆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板。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混凝土箱体顶部一侧和底部一侧均连通有连接管,且顶部所述连接管穿过装置箱体,所述连接管外侧转动连接有管盖。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固定框板底部四角均转动连接有转轮。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装置箱体前侧一端转动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装置箱体内部的混凝土箱体和双头电机,不仅可以额外在装置箱体内部混凝土箱体,对混凝土进行储存,而且采用双头电机,在进行钻孔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搅动混凝土箱体内部的混凝土,避免混凝土在箱体内部凝结,无需额外的驱动设备,将搅动机构和钻孔机构一体化。

2.本实用新型通过混凝土箱体上的软管和混凝土泵,在利用钻头对地面进行钻孔后,混凝土泵能够直接经过软管,将混凝土输入到钻孔位置,进行混凝土的填充,省去了额外设置混凝土输送设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的装置箱体内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中:1,固定框板2,轴承3,螺纹杆4,第三电机轴5,电机6,顶板7,固定块8,装置箱体9,固定杆10,双头电机11,第一电机轴12,第二电机轴13,混凝土箱体14,旋转杆15,混合叶片16,钻头17,连接管18,管盖19,第一软管20,混凝土泵21,第二软管22,限位杆23,转轮24,铰链25,箱体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层的水泥路面预处理装置,包括装置箱体8,装置箱体8内部设置有预处理机构;

预处理机构包括固定杆9、双头电机10、第一电机轴11、第二电机轴12、旋转杆14、混合叶片15、钻头16、混凝土箱体13、固定块7、螺纹杆3、电机5、第三电机轴4、轴承2和固定框板1;装置箱体8内部两侧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固定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双头电机10,双头电机10上下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机轴11和第二电机轴12,装置箱体8内部顶端螺栓连接有混凝土箱体13,第一电机轴11顶部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4,旋转杆14顶部穿过混凝土箱体13,且旋转杆14位于混凝土箱体13内部的两侧均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混合叶片15;

第二电机轴12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16,装置箱体8两侧均螺栓连接有固定块7,左侧固定块7内部贯穿有螺纹杆3,且螺纹杆3与固定块7内的螺孔螺纹连接,螺纹杆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轴4,第三电机轴4顶部穿过顶板6连接有电机5,电机5底部螺纹连接有顶板6,螺纹杆3底部转动连接有轴承2,轴承2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板1。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先将双头电机10、电机5和混凝土泵20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然后将双头电机10、电机5和混凝土泵20与外部控制开关信号连接,在连接完成后,先打开双头电机10,双头电机10带动第一电机轴11和第二电机轴12,第一电机轴11带动旋转杆14,旋转杆14带动混合叶片15,混合叶片15会搅动混凝土箱体13内部的混凝土,第二电机轴12会带动钻头16旋转,在钻头16旋转的过程中,打开电机5,电机5带动第三电机轴4,第三电机轴4带动螺纹杆3,螺纹杆3带动装置箱体8向下移动,装置箱体8带动钻头16向下移动,使钻头16穿过固定框板1,对指定位置进行钻孔。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混凝土箱体13底部一侧连通有第一软管19,第一软管19底部连通有混凝土泵20,混凝土泵20底部连通有第二软管21,第二软管21底部穿过装置箱体8。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在钻孔完成后,可以打开混凝土泵20,经过第一软管19和第二软管21,将混凝土箱体13内部的混凝土抽出,朝钻孔的位置进行输送,从而对路面层进行预处理。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右侧固定块7内部贯穿有限位杆22,限位杆22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6,限位杆22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板1。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混凝土箱体13顶部一侧和底部一侧均连通有连接管17,且顶部连接管17穿过装置箱体8,连接管17外侧转动连接有管盖18。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固定框板1底部四角均转动连接有转轮23。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装置箱体8前侧一端转动连接有铰链24,铰链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箱体挡板2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