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及放空火炬

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及放空火炬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采集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及放空火炬,其中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柔性绳,支撑台连接于第一柔性绳上;点火装置设置于支撑台上;防风装置套设于点火装置外侧,且与支撑台相铰接;第二柔性绳,能够带动防风装置相对支撑台转动,第二柔性绳的下端位于放空火炬下部。本申请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通过转动主动轮来带动第一柔性绳反向移动,使得第一柔性绳带动支撑台上升,直至到达放空火炬顶部敞口处附近,此时,拉动第二柔性绳下部,使得第二柔性绳相对支撑台转动,点火装置接触到放空火炬顶部敞口处喷出的石油气,从而达到引燃放空火炬顶部敞口处喷出的石油气的目的。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采集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及放空火炬。

背景技术

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会同时产生石油气(与石油共存的“衍生气体”以及对人体有害、有毒气体如硫化氢等)。如果让这些石油气(特别是有毒气体)进入到大气中,在和空气的浓度比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后,极易因火花等引起爆炸、燃烧,对周围的环境及设备造成危害。为了消除这个安全隐患,必须把这类气体经过管道引到高处,在专门的燃烧器点火燃烧消耗掉,上述管道本领域称之为放空火炬;

放空火炬包括放空火炬,一般的放空火炬高度较高,操作人员无法在地面引燃放空火炬顶部敞口处的石油气,故普遍在放空火炬一侧或内部沿高度方向设置引燃管(管体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孔),通过燃烧器引燃管将明火从地面引至放空火炬顶部敞口处附近,来引燃从放空火炬顶部敞口处喷出的石油气。

但是,在使用时,为了保证引燃管的引燃效果,引燃管管径普遍较小(普遍为3-6㎝),故引燃管壁厚普遍设置较薄,在使用一端时间后,引燃管会被锈蚀,会对引燃效果造成较大影响,而由于放空火炬高度较高,导致引燃管长度较长,其更换维修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存在引燃管管径普遍较小,在使用一端时间后,引燃管会被锈蚀,会对引燃效果造成较大影响,且更换维修非常麻烦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及放空火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包括

主动轮,用于安装在放空火炬下部;

从动轮,用于安装在放空火炬上部;

第一柔性绳,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柔性绳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

支撑台,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绳上;

点火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台上;

防风装置,套设于所述点火装置外侧,且与所述支撑台相铰接;

第二柔性绳,能够带动防风装置相对所述支撑台转动,所述第二柔性绳的下端位于放空火炬下部。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在使用时,先利用主动轮带动第一柔性绳移动,进而带动支撑台降至放空火炬下部,此时,操作人员在地上就可以将支撑台上的点火装置点燃,并且将防风装置套设于所述点火装置外侧,以避免支撑台在上升过程中,所述点火装置被风吹灭。

之后,通过转动主动轮来带动第一柔性绳反向移动,使得第一柔性绳带动支撑台上升,直至到达放空火炬顶部敞口处附近,此时,拉动第二柔性绳下部,使得第二柔性绳相对所述支撑台转动,点火装置接触到放空火炬顶部敞口处喷出的石油气,从而达到引燃放空火炬顶部敞口处喷出的石油气的目的。

同时,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主动轮、从动轮和第一柔性绳配合形成带动点火装置升降的运输装置,其结构形式相比较引燃管来说,其抗腐蚀能力大大增强,整个装置简单,防风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点火装置在起升过程中,外界风将点火装置熄灭的概率,大大保证了点火装置的点燃成功率,同时点火装置能够降至靠近地面的位置,维修更换十分方便。

优选地,所述支撑台包括:

立板,

平台,用于放置所述点火装置,所述平台与所述立板相连接,所述平台与所述防风装置相铰接,

至少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分别于所述立板和所述第一柔性绳相连,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第一柔性绳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有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平台下方。

优选地,所述立板顶部设置有圆弧部,所述圆弧部高于所述防风装置,所述第二柔性绳绕过所述圆弧部后与所述防风装置的上部相连接。以实现第二柔性绳带动防风装置相对所述支撑台转动的目的。

所述防风装置与支撑台共同围成用于放置点火装置的内腔,当点火装置上升至预定位置时,操作人员在地面拉动所述第二柔性绳的下端,使得第二柔性绳绕过圆弧部后拉动防风装置朝向靠近立板的一侧转动,进而使得防风装置与支撑台之间出现间隙,从而使得放空火炬顶部溢出的石油气能够通过该间隙扩散进入防风装置。

优选地,所述圆弧部上部设置有挡绳杆。

优选地,所述防风装置为下方敞口设置的壳体,所述防风装置上设置有通气孔。

在设计通气孔时,通气孔位置与点火装置要错开,这样既能达到通气的目的,又能防止点火装置被通气孔进去的空气直接吹灭。

优选地,所述从动轮为钢结构件。

由于从动轮更靠近放空火炬顶部敞开端,所以从动轮需要一定的抗高温能力,故选择钢结构件材质。

优选地,所述主动轮为钢结构件或尼龙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绳为钢丝绳。

优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绳在所述主动轮上缠绕至少两圈。

所述第一柔性绳在所述主动轮上缠绕至少两圈,由于点火装置升降时,点火装置、防风装置及支撑台会对第一柔性绳施加重力,会造成所述第一柔性绳在所述主动轮之间存在打滑现象,从而所述第一柔性绳在所述主动轮上缠绕至少两圈,有效地减少了所述第一柔性绳在所述主动轮之间的打滑概率。

选择上述设备时,需要保证其在放空火炬下部到放空火炬上部过程中均处于点燃状态。

一种放空火炬,包括放空火炬和如本申请述的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其中,

所述主动轮连接于所述放空火炬的外壁底部;

所述从动轮连接于所述放空火炬的外壁顶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在使用时,先利用主动轮带动第一柔性绳移动,进而带动支撑台降至放空火炬下部,此时,操作人员在地上就可以将支撑台上的点火装置点燃,并且将防风装置套设于所述点火装置外侧,以避免支撑台在上升过程中,所述点火装置被风吹灭。

之后,通过转动主动轮来带动第一柔性绳反向移动,使得第一柔性绳带动支撑台上升,直至到达放空火炬顶部敞口处附近,此时,拉动第二柔性绳下部,使得第二柔性绳相对所述支撑台转动,点火装置接触到放空火炬顶部敞口处喷出的石油气,从而达到引燃放空火炬顶部敞口处喷出的石油气的目的。

同时,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主动轮、从动轮和第一柔性绳配合形成带动点火装置升降的运输装置,其结构形式相比较引燃管来说,其抗腐蚀能力大大增强,整个装置简单,防风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点火装置在起升过程中,外界风将点火装置熄灭的概率,大大保证了点火装置的点燃成功率,同时点火装置能够降至靠近地面的位置,维修更换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台位于放空火炬下部)。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台位于放空火炬上部)。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台位于放空火炬顶部,防风装置闭合)。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台位于放空火炬顶部,防风装置开启)。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4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台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前轴测)。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台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后轴测)。

图标:1-主动轮、2-从动轮、3-第一柔性绳、4-支撑台、5-防风装置、6-点火装置、7-第二柔性绳、8-放空火炬;9-转动把手;10-立板;11-平台;12-支撑板;13-通气孔;14-挡绳杆;15-圆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放空火炬8下部的主动轮1;用于安装在放空火炬8上部的从动轮2;所述主动轮1通过第一柔性绳3带动所述从动轮2转动;支撑台4连接于所述第一柔性绳3上;点火装置6设置于所述支撑台4上;防风装置5套设于所述点火装置6外侧,且与所述支撑台4相铰接;第二柔性绳7,能够带动防风装置5相对所述支撑台4转动,所述第二柔性绳7的下端位于放空火炬8下部。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在使用时,先利用主动轮1带动第一柔性绳3移动,进而带动支撑台4降至放空火炬8下部,此时,操作人员在地上就可以将支撑台4上的点火装置6点燃,并且将防风装置5套设于所述点火装置6外侧,以避免支撑台4在上升过程中,所述点火装置6被风吹灭。

之后,通过转动主动轮1来带动第一柔性绳3反向移动,使得第一柔性绳3带动支撑台4上升,直至到达放空火炬8顶部敞口处附近,此时,拉动第二柔性绳7下部,使得第二柔性绳7相对所述支撑台4转动,点火装置6接触到放空火炬8顶部敞口处喷出的石油气,从而达到引燃放空火炬8顶部敞口处喷出的石油气的目的。

同时,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主动轮1、从动轮2和第一柔性绳3配合形成带动点火装置6升降的运输装置,其结构形式相比较引燃管来说,其抗腐蚀能力大大增强,整个装置简单,防风装置5能够有效降低点火装置6在起升过程中,外界风将点火装置6熄灭的概率,大大保证了点火装置6的点燃成功率,同时点火装置6能够降至靠近地面的位置,维修更换十分方便。

如图6和7所示,具体地,所述支撑台4包括:

立板10,

平台11,用于放置所述点火装置6,所述平台11与所述立板10相连接,所述平台11与所述防风装置5相铰接,

至少两个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分别于所述立板10和所述第一柔性绳3相连,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板12沿所述第一柔性绳3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有所述支撑板12位于所述平台11下方。

所述立板10顶部设置有圆弧部15,所述圆弧部15高于所述防风装置5,所述第二柔性绳7绕过所述圆弧部15后与所述防风装置5的上部相连接。以实现第二柔性绳7带动防风装置5相对所述支撑台4转动的目的。所述防风装置5与支撑台4共同围成用于放置点火装置6的内腔,当点火装置6上升至预定位置时,操作人员在地面拉动所述第二柔性绳7的下端,使得第二柔性绳7绕过圆弧部15后拉动防风装置5朝向靠近立板10的一侧转动,进而使得防风装置5与支撑台4之间出现间隙,从而使得放空火炬8顶部溢出的石油气能够通过该间隙扩散进入防风装置5,所述圆弧部15上部设置有挡绳杆14。

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方式,所述防风装置5为下方敞口设置的壳体,所述防风装置5上设置有通气孔13。在设计通气孔13时,通气孔13位置与点火装置6要错开,这样既能达到通气的目的,又能防止点火装置6被通气孔13进去的空气直接吹灭。

所述从动轮2为钢结构件。由于从动轮2更靠近放空火炬8顶部敞开端,所以从动轮2需要一定的抗高温能力,故选择钢结构件材质。

具体地,所述主动轮1为钢结构件或尼龙构件;所述第一柔性绳3为钢丝绳;所述第一柔性绳3在所述主动轮1上缠绕至少两圈。所述第一柔性绳3在所述主动轮1上缠绕至少两圈,由于点火装置6升降时,点火装置6、防风装置5及支撑台4会对第一柔性绳3施加重力,会造成所述第一柔性绳3在所述主动轮1之间存在打滑现象,从而所述第一柔性绳3在所述主动轮1上缠绕至少两圈,有效地减少了所述第一柔性绳3在所述主动轮1之间的打滑概率。

选择上述设备时,需要保证其在放空火炬8下部到放空火炬8上部过程中均处于点燃状态。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放空火炬,包括放空火炬8和如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其中,

所述主动轮1连接于所述放空火炬8的外壁底部;

所述从动轮2连接于所述放空火炬8的外壁顶部。

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所述主动轮1连接于所述放空火炬8的外壁底部;所述从动轮2连接于所述放空火炬8的外壁顶部。在使用时,先利用主动轮1带动第一柔性绳3移动,进而带动支撑台4降至放空火炬8下部,此时,操作人员在地上就可以将支撑台4上的点火装置6点燃,并且将防风装置5套设于所述点火装置6外侧,以避免支撑台4在上升过程中,所述点火装置6被风吹灭。

之后,通过转动主动轮1来带动第一柔性绳3反向移动,使得第一柔性绳3带动支撑台4上升,直至到达放空火炬8顶部敞口处附近,此时,拉动第二柔性绳7下部,使得第二柔性绳7相对所述支撑台4转动,点火装置6接触到放空火炬8顶部敞口处喷出的石油气,从而达到引燃放空火炬8顶部敞口处喷出的石油气的目的。

同时,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用于放空火炬的点火装置,主动轮1、从动轮2和第一柔性绳3配合形成带动点火装置6升降的运输装置,其结构形式相比较引燃管来说,其抗腐蚀能力大大增强,整个装置简单,防风装置5能够有效降低点火装置6在起升过程中,外界风将点火装置6熄灭的概率,大大保证了点火装置6的点燃成功率,同时点火装置6能够降至靠近地面的位置,维修更换十分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