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黑火药生产的颗粒光药装置

一种用于黑火药生产的颗粒光药装置

摘要

一种用于黑火药生产的颗粒光药装置,涉及黑火药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光药筒,所述光药筒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料斗,料斗的底部连通固定有料体离心单元,所述光药筒的侧面连通固定有光药单元,所述料斗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的从动件固定在料斗上,所述料斗的侧面安装有料体回送单元,料体回送单元的出料口设置在料斗的上方,该用于黑火药生产的颗粒光药装置,其光药管的打磨路径长,便于对料体进行有效打磨,从而提高了光药的质量,能够将未进入到光药管的料体输送到料斗内侧,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光药的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80922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浏阳市浩源烟花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866695.8

  • 发明设计人 刘维;李晓光;李文斌;

    申请日2022-07-20

  • 分类号C06B21/00(2006.01);

  • 代理机构湖南晓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81;

  • 代理人王兴

  • 地址 410300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永和镇永福村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24: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火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黑火药生产的颗粒光药装置。

背景技术

光药技术是通过摩擦将黑火药粒子的尖锐棱角磨掉、增加其球型化,更重要的是在长时间的滚动摩擦时产生的热量将黑火药表面融化并形成一层致密的表皮,该表皮的形成不仅可有效降低黑火药的感度而且能大大提高黑火药的防潮性,因此光药技术的研究关系到产品最终的安全性以及储存性能;

现有技术中都是通过辊筒的转动对黑火药颗粒进行打磨,由于辊筒的内表面面积有限,所以黑火药颗粒的滚动路径较小,从而导致其光药质量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黑火药生产的颗粒光药装置,其光药管的打磨路径长,便于对料体进行有效打磨,从而提高了光药的质量,能够将未进入到光药管的料体输送到料斗内侧,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光药的效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黑火药生产的颗粒光药装置,包括光药筒,所述光药筒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料斗,料斗的底部连通固定有料体离心单元,所述光药筒的侧面连通固定有光药单元,所述料斗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的从动件固定在料斗上,所述料斗的侧面安装有料体回送单元,料体回送单元的出料口设置在料斗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蜗杆、蜗轮和第一步进电机,第一步进电机安装在光药筒的顶部,所述蜗杆固定在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蜗轮套接固定在料斗上,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料体离心单元包括散料管和离心筒,离心筒连通固定在料斗的底部且设置在光药筒的内侧,所述散料管旋转阵列分布在离心筒的侧面,散料管的进口与离心筒切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光药单元包括出料管和光药管,光药管为螺旋结构且旋转阵列分布在光药筒的侧面,所述光药管与光药筒内部连通,出料管连通固定在光药管的出口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光药筒为铝筒,光药管为铝管。

进一步的,所述料体回送单元包括回流管、料筒、螺旋叶片、导料管和第二步进电机,料筒固定在光药筒的侧面,所述料筒的底部侧面通过回流管与光药筒的底部连通,导料管倾斜固定在料筒的顶部侧面,且导料管的出料口设置在料斗的上方,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安装在料筒的顶部,螺旋叶片固定在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且设置在料筒的内侧,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用于黑火药生产的颗粒光药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驱动单元通过料斗带动料体离心单元转动,料体离心单元将料体扩散到光药筒的内壁上,扩散出的料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光药筒的内壁进行转动,通过摩擦进行初步光药作业,同时,料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便于进入到光药单元继续进行光药作业。

2、部分料体沿着光药筒的内壁进入到光药管内,料体通过与光药管内壁的摩擦进行打磨,然后通过出料管排出,其光药管的打磨路径长,便于对料体进行有效打磨,从而提高了光药的质量。

3、光药筒为铝筒,光药管为铝管,铝导热性好,黑火药与筒壁摩擦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筒体向空气中散失,铝导电性好,可为黑火药提供静电泄漏通道,使设备内静电积累能量小于黑火药的最小点火能量,从而避免静电事故。

4、通过料体回送单元将未进入到光药管的料体输送到料斗内侧,以此来重新进行光药作业,其省去了人力参与的环节,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光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光药筒、2料斗、3驱动单元、31蜗杆、32蜗轮、33第一步进电机、4光药单元、41出料管、42光药管、5料体回送单元、51回流管、52料筒、53螺旋叶片、54导料管、55第二步进电机、6料体离心单元、61散料管、62离心筒。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黑火药生产的颗粒光药装置,包括光药筒1,光药筒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料斗2,料斗2的底部连通固定有料体离心单元6,光药筒1的侧面连通固定有光药单元4,料斗2的顶部安装有驱动单元3,驱动单元3的从动件固定在料斗2上,料斗2的侧面安装有料体回送单元5,料体回送单元5的出料口设置在料斗2的上方。

驱动单元3包括蜗杆31、蜗轮32和第一步进电机33,第一步进电机33安装在光药筒1的顶部,蜗杆31固定在第一步进电机33的输出轴上,蜗轮32套接固定在料斗2上,第一步进电机33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料体离心单元6包括散料管61和离心筒62,离心筒62连通固定在料斗2的底部且设置在光药筒1的内侧,散料管61旋转阵列分布在离心筒62的侧面,散料管61的进口与离心筒62切向设置,通过料斗2进行放料,料体进入到离心筒62内,第一步进电机33的输出轴带动蜗杆31转动,蜗杆31与蜗轮32啮合传动,蜗轮32带动料斗2转动,料斗2带动离心筒62转动,离心筒62通过散料管61将料体扩散到光药筒1的内壁上,扩散出的料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着光药筒1的内壁进行转动,通过摩擦进行初步光药作业,同时,料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便于进入到光药单元4继续进行光药作业。

光药单元4包括出料管41和光药管42,光药管42为螺旋结构且旋转阵列分布在光药筒1的侧面,光药管42与光药筒1内部连通,出料管41连通固定在光药管42的出口位置,部分料体沿着光药筒1的内壁进入到光药管42内,料体通过与光药管42内壁的摩擦进行打磨,然后通过出料管41排出,其光药管42的打磨路径长,便于对料体进行有效打磨,从而提高了光药的质量。

光药筒1为铝筒,光药管42为铝管,铝导热性好,黑火药与筒壁摩擦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筒体向空气中散失,铝导电性好,可为黑火药提供静电泄漏通道,使设备内静电积累能量小于黑火药的最小点火能量,从而避免静电事故。

料体回送单元5包括回流管51、料筒52、螺旋叶片53、导料管54和第二步进电机55,料筒52固定在光药筒1的侧面,料筒52的底部侧面通过回流管51与光药筒1的底部连通,导料管54倾斜固定在料筒52的顶部侧面,且导料管54的出料口设置在料斗2的上方,第二步进电机55安装在料筒52的顶部,螺旋叶片53固定在第二步进电机55的输出轴上且设置在料筒52的内侧,第二步进电机55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未进入到光药管42的料体通过回流管51进入到料筒52内,第二步进电机55的输出轴带动螺旋叶片53转动,螺旋叶片53将料体输送到导料管54位置,导料管54将料体输送到料斗2内侧,以此来重新进行光药作业,其省去了人力参与的环节,省时省力,从而提高了光药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黑火药生产的颗粒光药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料斗2进行放料,料体进入到离心筒62内,第一步进电机33的输出轴带动蜗杆31转动,蜗杆31与蜗轮32啮合传动,蜗轮32带动料斗2转动,料斗2带动离心筒62转动,离心筒62通过散料管61将料体扩散到光药筒1的内壁上,部分料体沿着光药筒1的内壁进入到光药管42内,料体通过与光药管42内壁的摩擦进行打磨,然后通过出料管41排出,未进入到光药管42的料体通过回流管51进入到料筒52内,第二步进电机55的输出轴带动螺旋叶片53转动,螺旋叶片53将料体输送到导料管54位置,导料管54将料体输送到料斗2内侧,以此来重新进行光药作业。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第一步进电机33和第二步进电机55均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型配置。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