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加工螺旋凸肋翅片铜管的装置

一种加工螺旋凸肋翅片铜管的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螺旋凸肋翅片铜管的装置,涉及翅片铜管加工领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电动轨道,所述电动轨道上滑动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上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滑台上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组气缸,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转轴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滑台的两侧通过电机架安装有输出端朝向工作台的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所述工作台表面设置有与移动电机输出端齿轮配合的齿条。本实用新型在加工时通过多组气缸夹持住铜管一端的内壁,通过控制移台在电动轨道上的移动速度和转盘转动的转速即可便捷确精准的控制铜管上翅片之间的间距。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85808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鸿势达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253089.9

  • 发明设计人 周燕燕;陈利剑;陈俊明;

    申请日2022-05-24

  • 分类号B21C37/26(2006.01);

  • 代理机构杭州伟知新盛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75;

  • 代理人李成龙

  • 地址 31000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60号国际花园东塔楼806-2室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3: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翅片铜管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工螺旋凸肋翅片铜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翅片铜管作为一种强化传热元件,可以代替光管组装成各种规格的管壳式换热器,与光管换热器相比有以下特点:可增大传热面积;强化管外传热;提高总的传热系数;抗腐蚀性能好。

现有的翅片铜管加工生产装置在对铜管进行焊接翅片时,需要使铜管保持轴向运动的同时使铜管转动,通过固定设置的焊机将翅片焊接在铜管上。

但现有的翅片铜管加工装置通过辊轴对铜管进行轴向输送,在铜管转动的过程中,铜管受辊轴的摩擦力,铜管的轴向运动和转动会出现相互影响的情况,导致铜管不能匀速运动,进而使管体上翅片的间距无法保持匀称。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螺旋凸肋翅片铜管的装置,以解决但现有的翅片铜管加工装置加工时铜管不能匀速运动,进而使管体上翅片的间距无法保持匀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螺旋凸肋翅片铜管的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电动轨道,所述电动轨道上滑动设置有滑台,所述滑台上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滑台上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组气缸,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转轴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所述滑台的两侧通过电机架安装有输出端朝向工作台的移动电机,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所述工作台表面设置有与移动电机输出端齿轮配合的齿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移台的电动轨道,在移台上设置转盘,在转盘上设置多组气缸,在加工时通过多组气缸夹持住铜管一端的内壁,通过控制移台在电动轨道上的移动速度和转盘转动的转速即可便捷确精准的控制铜管上翅片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行程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程开关可在铜管接触到转盘时自动使装置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在转盘的一侧设置有翅片加工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翅片加工箱加工铜管外径的翅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在翅片加工箱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杆,多组所述支撑杆上皆固定连接有撑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撑台辅助支撑铜管,保证铜管加工时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撑台上的两侧安装有红外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铜管加工完成后自动切断电源,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在电动轨道远离翅片加工箱的一侧设置有防撞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滑台运动过度滑出工作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的轴线与翅片加工箱的中心线同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铜管能够顺利的被加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台的电动轨道,在移台上设置转盘,在转盘上设置多组气缸,在加工时通过多组气缸夹持住铜管一端的内壁,通过控制移台在电动轨道上的移动速度和转盘转动的转速即可便捷确精准的控制铜管上翅片之间的间距;

2、本实用新型通在转盘上设置触动行程开关,在铜管朝向转盘伸入且接触到转盘的一瞬间通过多组气缸对铜管进行夹紧并自动开始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量,提高了加工翅片管的加工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工作台的一端设置通过液压杆控制的撑台,在铜管加工时对铜管的光杆部分进行支撑,在撑台上的一侧设置红外开关,在铜管的尾端将要离开撑台时自动切断电源,达到了自动停止装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立体图。

图中:1、工作台;2、电动轨道;3、滑台;4、齿条;5、移动电机;6、翅片加工箱;7、转动电机;8、转盘;9、气缸;10、压块;11、行程开关;12、液压杆;13、升降台;14、支撑杆;15、撑台;16、导向柱;17、红外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加工螺旋凸肋翅片铜管的装置,如图1-4所示,工作台1上设置有电动轨道2,电动轨道2上滑动设置有滑台3,滑台3上设置有转动电机7,滑台3上的一侧转动设置有转盘8,转动电机7通过传动带带动转盘8转动,转盘8上设置有多组气缸9,气缸9共计设置有四组,且皆设置在转盘8的半径上,气缸9的气杆朝向转盘8的边缘且前端连接有压块10,转动电机7的输出端与转盘8转轴之间连接有传动带,滑台3的两侧通过电机架安装有输出端朝向工作台1的移动电机5,移动电机5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工作台1表面设置有与移动电机5输出端齿轮配合的齿条4,通过齿条4和齿轮的配合使滑台3的移动更为精准与稳定,调整两组撑台15至合适高度,将铜管一端放置在撑台15上推入翅片加工箱6,当铜管一端接触到转盘8上的行程开关11时,多组气缸9内的气杆同时伸长,使多组压块10配合压紧铜管的内壁,同时转动电机7转动,通过传动带带动转盘8转动,进而使铜管转动,在铜管转动的过程中,滑台3底端两侧的移动电机5工作,通过输出端的齿轮与工作台1上的齿条4配合,使滑台3在电动轨道2上滑动,即可达到稳定的使铜管在轴向滑动的同时保持匀速转动。

请参阅图1,为了防止滑台3运动过度滑出工作台1,工作台1在电动轨道2远离翅片加工箱6的一侧设置有防撞台。

请参阅图1,工作台1在转盘8的一侧设置有翅片加工箱6,通过翅片加工箱6加工铜管外径的翅片。

请参阅图2,转盘8上设置有行程开关11,行程开关11可在铜管接触到转盘8时自动使装置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撑台15上的两侧安装有红外开关17,铜管在加工时遮挡住红外开关17,当红外开关17能够接收到对方的红外信号后,自动切断电源,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请参阅图1和图3,转盘8的轴线与翅片加工箱6的中心线同轴,转盘8上的多组气缸9能够适应不同管径的铜管,保证铜管能够顺利的被加工,工作台1在翅片加工箱6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杆12,液压杆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台13,升降台13的两侧滑动连接有导向柱16,导向柱16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的台面上,对升降台13的升降起到导向的作用,能够升降的升降台13保证撑台15能够对不同管径的铜管进行支撑,升降台13上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杆14,多组支撑杆14上皆固定连接有撑台15,撑台15共计设置有两组,且在铜管运动方向上前后设置,红外开关17设置在远离转盘8的撑台15两侧,通过撑台15辅助支撑铜管,保证铜管加工时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调整两组撑台15至合适高度,将铜管一端放置在撑台15上推入翅片加工箱6,当铜管一端接触到转盘8上的行程开关11时,多组气缸9内的气杆同时伸长,使多组压块10配合压紧铜管的内壁,同时转动电机7转动,通过传动带带动转盘8转动,进而使铜管转动,在铜管转动的过程中,滑台3底端两侧的移动电机5工作,通过输出端的齿轮与工作台1上的齿条4配合,使滑台3在电动轨道2上滑动,即可达到稳定的使铜管在轴向滑动的同时保持匀速转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制,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替换和变型等,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