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除臭效率高的臭黑水治理设备

一种除臭效率高的臭黑水治理设备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臭效率高的臭黑水治理设备,包括治理外壳;所述治理外壳的顶端一侧设有除臭外壳,除臭外壳的一侧设有抽气机,所述治理外壳的正面一侧设有曝气机,治理外壳的内部一侧位于曝气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除臭外壳、分隔板、通孔和装料口以及气体检测器结构,实现对污水中氨气进行一次性吸收,通过将臭气通过抽气机输送到除臭外壳内部,使得臭气与除臭外壳内部的饱和食盐水进行充分接触,同时分隔板使得臭气与饱和食盐水接触时间延长,同时在臭气与饱和食盐水接触反应过后通过气体检测器检测排放气体中氨气含量,因此能够对臭气中的氨气进行充分吸收,避免需要进行多个步骤对氨气进行处理,从而降低的臭气的处理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3971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无锡博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202823.5

  • 申请日2022-08-22

  • 分类号B01D53/58(2006.01);B01D53/30(2006.01);C02F9/02(2006.01);C02F7/00(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4205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绿园西路999号谢桥科创园B4幢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2: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黑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除臭效率高的臭黑水治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逐渐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污水的排放也在逐渐增多,对于环境的危害非常大,而城市污水的不断堆积,使得污水从内部产生变化,使得污水内部散发大量的恶臭,因此在对污水进行处理过程中,需要对污水产生的恶臭进行处理,因此就需要使用到臭水处理装置。

在对臭黑水进行处理时,氨气的存在是导致污水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对污水中的抽气进行处理时,通常需要将臭气首先经过预洗池进行湿化,接着将湿化后的臭气进行处理,使得污水中臭气的处理较为繁琐,使得处理步骤较多,从而增加的处理成本;

在对污水进行最后处理时,通常使用曝气管和膜反应器相互配合对污水进行最后处理,使得微生物会将水体内的絮凝状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成无毒无害的物质,同时降解后的絮凝状的物质在曝气管产生的空气包作用下飘散在污水中,同时存在少量的物质会沉淀在反应池底端,飘散在污水中的物质相互汇聚凝结成块并沉淀到反应池底端,当反应池底端堆积大量的物质时就会影响污水最后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臭效率高的臭黑水治理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除臭效率高的臭黑水治理设备,包括治理外壳;所述治理外壳的顶端一侧设有除臭外壳,除臭外壳的一侧设有抽气机,所述治理外壳的正面一侧设有曝气机,治理外壳的内部一侧位于曝气机;对应位置设有降解罐;

所述除臭外壳的内部设有两组分隔板,两组分隔板分别与除臭外壳内部顶端和底端连接,位于除臭外壳内部底端分隔板下方设有通孔,所述除臭外壳的顶端一侧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的表面设有气体检测器;

所述降解罐的内部底端设有过滤网,曝气机的底端通过导管贯穿降解罐的内部设有曝气管,曝气管位于过滤网的下方,所述过滤网呈倾斜状,降解罐的内部顶端设有膜反应器,降解罐的表面底端和顶端通过导管贯穿并延伸至治理外壳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治理外壳的内部位于除臭外壳的下方设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入端通过导管贯穿并延伸至治理外壳外部,治理外壳的内部位于抽水泵的一侧设有预放罐,抽水泵和预放罐之间通过导管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放罐的内部设有分隔网,预放罐的表面分别位于分隔网的两侧通过套管贯穿并延伸至治理外壳的表面底端,治理外壳的内部位于预放罐的一侧设有搅拌罐。

优选的,所述预放罐和搅拌罐通过导管相互连接,搅拌罐的底端中央位置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位于搅拌罐的内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表面设有搅拌叶,抽气机的输出端贯穿治理外壳位于搅拌罐的上方设有抽气口。

优选的,所述搅拌罐和降解罐之间通过导管相互连接,治理外壳的表面位于降解罐的上方设有酶剂罐,酶剂罐的侧面底端通过导管贯穿治理外壳与搅拌罐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气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除臭外壳相互连接,除臭外壳的表面顶端一侧设有装料口,除臭外壳的正面底端设有排料口,除臭外壳的顶端排气口通过导管与抽气机的输出端相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除臭外壳、分隔板、通孔和装料口以及气体检测器结构,实现对污水中氨气进行一次性吸收,通过将臭气通过抽气机输送到除臭外壳内部,使得臭气与除臭外壳内部的饱和食盐水进行充分接触,同时分隔板使得臭气与饱和食盐水接触时间延长,同时在臭气与饱和食盐水接触反应过后通过气体检测器检测排放气体中氨气含量,因此能够对臭气中的氨气进行充分吸收,避免需要进行多个步骤对氨气进行处理,从而降低的臭气的处理成本。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曝气机、曝气管和降解罐以及过滤网结构,实现对飘散的絮凝状降解物质进行阻挡,通过过滤网在降解罐内部呈倾斜状,使得沉淀絮凝状物质向过滤网底端汇聚,同时曝气管产生的气泡将附着在过滤网表面顶端的絮凝状物质冲开,避免絮凝状物质对过滤网造成堵塞,因此避免絮凝状物质沉淀在降解罐内部底端对曝气管造成遮挡,从而避免曝气管曝气效果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治理外壳;2、抽气机;201、抽气口;3、除臭外壳;301、分隔板;302、通孔;303、排气口;304、气体检测器;305、排料口;306、装料口;4、抽水泵;5、预放罐;501、分隔网;6、搅拌罐;601、电机;602、转动杆;603、搅拌叶;7、降解罐;701、膜反应器;702、过滤网;8、曝气机;801、曝气管;9、酶剂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除臭效率高的臭黑水治理设备,包括治理外壳1;治理外壳1的顶端一侧设有除臭外壳3,除臭外壳3的一侧设有抽气机2,治理外壳1的正面一侧设有曝气机8,治理外壳1的内部一侧位于曝气机8;对应位置设有降解罐7;

除臭外壳3的内部设有两组分隔板301,两组分隔板301分别与除臭外壳3内部顶端和底端连接,位于除臭外壳3内部底端分隔板301下方设有通孔302,除臭外壳3的顶端一侧设有排气口303,排气口303的表面设有气体检测器304;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使用时,在对搅拌罐6内部的黑臭水进行搅拌时,会将黑臭水内部的臭气随着搅拌析出,接着抽气机2通过覆盖在搅拌罐6顶端的抽气口201将抽气输送到除臭外壳3内部,同时抽气机2输出端的导管插入除臭外壳3内部饱和食盐水内部,过将臭气通过抽气机2输送到除臭外壳3内部,使得臭气与除臭外壳3内部的饱和食盐水进行充分接触,同时分隔板301使得臭气与饱和食盐水接触时间延长,同时在臭气与饱和食盐水接触反应过后通过气体检测器304检测排放气体中氨气含量,当气体中按期含量降低到排放标准后,将处理的臭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因此能够对臭气中的氨气进行充分吸收,避免需要进行多个步骤对氨气进行处理,从而降低的臭气的处理成本。

进一步,治理外壳1的内部位于除臭外壳3的下方设有抽水泵4,抽水泵4的出入端通过导管贯穿并延伸至治理外壳1外部,治理外壳1的内部位于抽水泵4的一侧设有预放罐5,抽水泵4和预放罐5之间通过导管相互连接;预放罐5的内部设有分隔网501,预放罐5的表面分别位于分隔网501的两侧通过套管贯穿并延伸至治理外壳1的表面底端,治理外壳1的内部位于预放罐5的一侧设有搅拌罐6;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首先通过抽水泵4通过导管将污水输送至治理外壳1内部的预放罐5内部,经过预放罐5内部分隔网501对污水中较大物质进行分离并沉淀,接着将过滤沉淀后的污水输送到搅拌罐6内部。

进一步,预放罐5和搅拌罐6通过导管相互连接,搅拌罐6的底端中央位置设有电机601,电机601的输出端位于搅拌罐6的内部安装有转动杆602,转动杆602的表面设有搅拌叶603,抽气机2的输出端贯穿治理外壳1位于搅拌罐6的上方设有抽气口201;搅拌罐6和降解罐7之间通过导管相互连接,治理外壳1的表面位于降解罐7的上方设有酶剂罐9,酶剂罐9的侧面底端通过导管贯穿治理外壳1与搅拌罐6相互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污水进入搅拌罐6内部时,首先将酶剂罐9内部相关酶输送到搅拌罐6内部,接着电机601带动转动杆602表面的搅拌叶603对污水进行搅拌,使得污水与酶进行充分接触并反应,当污水完成搅拌后,搅拌罐6内部的污水会通过导管输送到降解罐7内部进行降解。

进一步,抽气机2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除臭外壳3相互连接,除臭外壳3的表面顶端一侧设有装料口306,除臭外壳3的正面底端设有排料口305,除臭外壳3的顶端排气口303通过导管与抽气机2的输出端相互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人员将饱和食盐水以及微生物通过装料口306装入除臭外壳3内部,当臭气通过与除臭外壳3内部的饱和食盐水进行充分接触时,臭气中的氨气会被饱和食盐水吸收,同时氨气与饱和食盐水接触会被微生物进行吸收,接着当气体检测器304对排气口303内部排出的气体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气体中氨气的含量来控制气体的排放,当氨气检测含量不达标时,就会将气体通过导管重新输送回除臭外壳3内部进行再次吸收,当氨气含量检测达标后,就会将气体从排气口303排出,当饱和食盐水使用一端时间后通过排料口305排出。

与实施例一不相同的是,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实施例二,用于解决上述在对污水进行最后处理时,通常使用曝气管和膜反应器相互配合对污水进行最后处理,使得微生物会将水体内的絮凝状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成无毒无害的物质,同时降解后的絮凝状的物质在曝气管产生的空气包作用下飘散在污水中,同时存在少量的物质会沉淀在反应池底端,飘散在污水中的物质相互汇聚凝结成块并沉淀到反应池底端,当反应池底端堆积大量的物质时就会影响污水最后处理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除臭效率高的臭黑水治理设备,降解罐7的内部底端设有过滤网702,曝气机8的底端通过导管贯穿降解罐7的内部设有曝气管801,曝气管801位于过滤网702的下方,过滤网702呈倾斜状,降解罐7的内部顶端设有膜反应器701,降解罐7的表面底端和顶端通过导管贯穿并延伸至治理外壳1的外部;

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当完成对搅拌罐6内部污水进行搅拌后,搅拌罐6内部的污水通过导管进入到降解罐7内部,接着曝气机8产生曝气并通过曝气管801喷出,降解罐7底部的曝气管801在曝气机8的作用下对水体进行曝气,从而增加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此时膜反应器701上的微生物会将水体内的絮凝状的有机污染物降解成无毒无害的物质,同时通过过滤网702在降解罐7内部呈倾斜状,使得沉淀絮凝状物质向过滤网702底端汇聚,同时曝气管801产生的气泡将附着在过滤网702表面顶端的絮凝状物质冲开,避免絮凝状物质对过滤网702造成堵塞,因此避免絮凝状物质沉淀在降解罐7内部底端对曝气管801造成遮挡,从而避免曝气管801曝气效果降低,完成生物降解后,处理的污水从降解罐7顶端导管排出,同时降解罐7内部底端的絮凝状沉淀物从底端导管排出。

工作原理:使用时,抽气机2将污水中的抽气输送到除臭外壳3内部,通过将臭气与除臭外壳3内部饱和食盐水以及微生物进行反应,使得臭气中的氨气被饱和食盐水吸收,同时吸收氨气后的饱和食盐水对微生物提供能量,使得对氨气进行充分吸收,同时分隔板301为了延长臭气中饱和食盐水内部存在时间,通过对臭气进行快速处理,使得臭气处理成本降低,同时在对污水进行降解时,降解罐7内部膜反应器701与絮凝状物质在曝气机8产生曝气情况下,使得污水中膜反应器701相互充分反应,同时絮凝状物质沉淀会被倾斜状的过滤网702进行阻挡,避免絮凝状物质沉淀对曝气管801造成堵塞。

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