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电热水器内胆及电热水器

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电热水器内胆及电热水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电热水器内胆及电热水器。电热水器内胆胆身包括第一胆部、第二胆部和第三胆部,所述第一胆部和所述第二胆部均具有形成对接口的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一胆部和所述第二胆部呈轴向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胆部的对接口与所述第二胆部的对接口相对;所述第一胆部的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胆部的第一对接端通过一所述第三胆部连接,所述第一胆部的第二对接端与所述第二胆部的第二对接端通过一所述第三胆部连接,所述第一胆部、所述第二胆部以及两个所述第三胆部围合形成胆身内腔。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焊接工艺简单且空间利用率高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7930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芜湖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2014906.1

  • 申请日2022-07-29

  • 分类号F24H9/00(2022.01);

  • 代理机构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胡庆

  •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江北集中区福州路新能源新材料集聚区5号办公楼3层西侧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42: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电热水器内胆及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双内胆的电热水器,通常将两个圆筒的内胆串接,并在两个圆筒形内胆的中间设置若干连接管,通过焊接连接管进行固定,以连通两个圆筒形内胆。这种方式使得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焊接工艺复杂,不便于生产操作;并且,连接管处于两个圆筒形内胆胆身之间,使得圆筒形内胆胆身以及连接管占用较多的空间,导致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结构排布不够紧凑,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空间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内胆胆身,旨在提供一种焊接工艺简单且空间利用率高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热水器内胆胆身,包括:

第一胆部;

第二胆部,所述第一胆部和所述第二胆部均具有形成对接口的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一胆部和所述第二胆部呈轴向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胆部的对接口与所述第二胆部的对接口相对;以及

第三胆部,所述第一胆部的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胆部的第一对接端通过一所述第三胆部连接,所述第一胆部的第二对接端与所述第二胆部的第二对接端通过一所述第三胆部连接,所述第一胆部、所述第二胆部以及两个所述第三胆部围合形成胆身内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具有朝向所述胆身内腔内凹陷的凹部,所述凹部用以支撑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或者,所述第三胆部具有朝向所述胆身内腔外凸设的凸部,所述凸部用以支撑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还包括内支撑件,所述内支撑件设于所述胆身内腔内并与两个所述第三胆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具有朝向所述胆身内腔内凹陷的凹部,所述内支撑件与两个所述第三胆部上的凹部连接,以支撑所述凹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部上设有与所述胆身内腔连通的安装通孔,所述内支撑件插设于所述安装通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部分所述内支撑件自所述胆身内腔内向所述安装通孔外穿出。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安装通孔外的所述内支撑件与所述安装通孔的外周缘密封焊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孔呈长条状设置,所述安装通孔的长度方向自所述第一胆部朝向所述第二胆部的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包括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胆部与所述第二胆部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所述胆身内腔内弯曲,以形成支撑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凹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胆部的第一对接端向所述第二胆部的第一对接端延伸形成第一平面,所述第一胆部的第二对接端向所述第二胆部的第二对接端延伸形成第二平面,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均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弯曲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所述第一胆部、所述第一围板、所述第二围板和所述第二胆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二围板的连接处朝向所述胆身内腔内弯曲,以形成所述凹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还包括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框体内并与所述第一框体连接,所述第一框体包括相对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所述第一胆部、所述第一框边、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框边和所述第二胆部依次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与所述胆身内腔连通的安装通孔,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还包括设于所述胆身内腔内的内支撑件,所述内支撑件插设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内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框边和/或所述第二框边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胆部与所述第二胆部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具有朝向所述胆身内腔外凸设的凸部,所述凸部用以支撑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沿其宽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呈弧形弯曲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胆部的第一对接端向所述第二胆部的第一对接端延伸形成第一平面,所述第一胆部的第二对接端向所述第二胆部的第二对接端延伸形成第二平面,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部分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另一部分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区域的外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三围板、第四围板和第五围板,所述第一胆部、所述第三围板、所述第四围板、所述第五围板和所述第二胆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三围板和所述第五围板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四围板朝向所述胆身内腔外弯曲,以形成所述凸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围板自其中部向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呈弧形弯曲设置;和/或,所述第四围板自其中部向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呈弧形弯曲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还包括第二框体,所述第二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二框体内并与所述第二框体连接,所述第二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胆部连接,所述第二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胆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沿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所述第二框体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所述第一支撑端和/或所述第二支撑端围合形成有加强槽,所述加强槽的槽口朝向所述胆身内腔外开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沿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超出所述第一胆部和/或所述第二胆部;所述第二端部超出第一胆部和/或所述第二胆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热水器内胆,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和两个端盖,两个端盖分别盖设于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轴向两端;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包括第一胆部、第二胆部和第三胆部,所述第一胆部和所述第二胆部均具有形成对接口的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一胆部和所述第二胆部呈轴向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胆部的对接口与所述第二胆部的对接口相对;所述第一胆部的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胆部的第一对接端通过一所述第三胆部连接,所述第一胆部的第二对接端与所述第二胆部的第二对接端通过一所述第三胆部连接,所述第一胆部、所述第二胆部以及两个所述第三胆部围合形成胆身内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朝向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一侧呈敞口设置,所述端盖的敞口边缘设有避让位,所述避让位用于避让所述第三胆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热水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热水器内胆。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包括第一胆部、第二胆部和两个第三胆部,第一胆部和第二胆部均具有形成对接口的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第一胆部和第二胆部呈轴向并排设置,且第一胆部的对接口与第二胆部的对接口相对,第一胆部的第一对接端与第二胆部的第一对接端通过一第三胆部连接,第一胆部的第二对接端与第二胆部的第二对接端通过一第三胆部连接,第一胆部、第二胆部以及两个第三胆部围合形成胆身内腔,如此设置,有利于简化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焊接工艺,与现有双内胆的电热水器相比,本方案不仅取消了连接管的焊接工艺,同时还取消了单个内胆的生产和焊接成型的工艺,如此使得本方案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焊接工艺简单;并且,通过取消连接管,还有利于降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高度以及增大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内部空间,从而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空间利用率。由此可见,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焊接工艺简单且空间利用率高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结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的第三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热水器内胆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的结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其中一个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电热水器内胆胆身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结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的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3中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的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C处的放大图;

图19为图17中的第三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的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电热水器内胆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的结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的其中一个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包括该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电热水器内胆20,以及包括该电热水器内胆20的电热水器。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一实施例中,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包括第一胆部100、第二胆部200和第三胆部300,所述第一胆部100和所述第二胆部200均具有形成对接口的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所述第一胆部100和所述第二胆部200呈轴向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胆部100的对接口与所述第二胆部200的对接口相对;所述第一胆部100的第一对接端与所述第二胆部200的第一对接端通过一所述第三胆部300连接,所述第一胆部100的第二对接端与所述第二胆部200的第二对接端通过一所述第三胆部300连接,所述第一胆部100、所述第二胆部200以及两个所述第三胆部300围合形成胆身内腔1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的形状可以不设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均呈半筒形设置,即第一胆部100的胆身尺寸和第一胆部100的胆身尺寸沿其轴向不变,第一胆部100为圆筒沿其轴向切割后的一半,第二胆部200也为圆筒沿其轴向切割后的一半,如此设置,相对于呈环形或者呈类环形的的筒部而言,本方案的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易于加工成型,即本方案的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更加容易生产制造。

进一步地,第三胆部300的形状也不设限定,第三胆部300可以呈平板状设置,当然也可以呈弧形板状设置,也可以呈条状设置,具体在此不作限定,仅需第三胆部300能够连接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即可,第一胆部100、第二胆部200以及两个第三胆部300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此外,第一胆部100、第二胆部200以及两个第三胆部300围合形成胆身内腔11,胆身内腔11也可以形成双内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包括第一胆部100、第二胆部200和两个第三胆部300,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均具有形成对接口的第一对接端和第二对接端,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呈轴向并排设置,且第一胆部100的对接口与第二胆部200的对接口相对,第一胆部100的第一对接端与第二胆部200的第一对接端通过一第三胆部300连接,第一胆部100的第二对接端与第二胆部200的第二对接端通过一第三胆部300连接,第一胆部100、第二胆部200以及两个第三胆部300围合形成胆身内腔11,如此设置,有利于简化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焊接工艺,与现有双内胆的电热水器相比,本方案不仅取消了连接管的焊接工艺,同时还取消了单个内胆的生产和焊接成型的工艺,如此使得本方案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焊接工艺简单;并且,通过取消连接管,还有利于降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高度以及增大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内部空间,从而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空间利用率。由此可见,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焊接工艺简单且空间利用率高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

此外,本方案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相对于传统的双内胆电热水器而言,无需先焊接单独的环形内胆胆身,再将两个内胆胆身焊接在一起,因此本方案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无需多次焊接,仅需对各部件进行一次焊接即可,如此使得本方案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部件易于加工,即第一胆部100、第二胆部200和第三胆部300的结构相对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结构较小,将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分为多个零件,使得每个零件易于加工和存储,从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内胆20的生产效率以及组装和焊接的生产效率。

请参阅图5和图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300具有朝向所述胆身内腔11内凹陷的凹部301,所述凹部301用以支撑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或者,所述第三胆部300具有朝向所述胆身内腔11外凸设的凸部302,所述凸部302用以支撑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胆部300上具有凹部301或者凸部302,使得第三胆部300能够对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进行支撑,即第三胆部300不仅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第三胆部300还能够支撑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使得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不易变形,同时,第三胆部300自身为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一部分也不易变形,如此设置,使得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在承受水的压力时不易变形,从而确保了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强度。

请参阅图2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还包括内支撑件400,所述内支撑件400设于所述胆身内腔11内并与两个所述第三胆部30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内支撑件400,能够进一步地对胆身内腔11进行支撑,使得胆身内腔11不易发生凹陷变形。而且,内支撑件400设于胆身内腔11内,不占用外部空间,有利于降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体积。此外,内支撑件400与两个第三胆部300连接,使得内支撑件400能够对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相对两侧同时进行支撑,如此有利于提高支撑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强度。

请参阅图5至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300具有朝向所述胆身内腔11内凹陷的凹部301,所述内支撑件400与两个所述第三胆部300上的凹部301连接,以支撑所述凹部301。可以理解的是,第三胆部300上的凹部301朝向胆身内腔11内凹陷,使得第三胆部300不仅能够支撑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而且第三胆部300上的凹部301还有利于减小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所占用的空间,从而有利于缩小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体积,提高了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空间利用率。

此外,内支撑件400与相对的两个第三胆部300上的凹部301连接,内支撑件400的相对两端分别对两个凹部301进行支撑,以避免凹部301变形而导致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破裂,即通过设置内支撑件400与两个相对的凹部301连接,确保了第三胆部300上凹部301的强度,同时确保了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强度。

请参阅图5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部301上设有与所述胆身内腔11连通的安装通孔303,所述内支撑件400插设于所述安装通孔303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安装通孔303,使得安装通孔303能够对内支撑件400的安装进行快速定位,如此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并且,内支撑件400插设于安装通孔303内,在对内支撑件400进行焊接时,内支撑件400不易晃动,有利于提高内支撑件400的焊接效果。同时,内支撑件400插设于安装通孔303内,增加了内支撑件400与凹部301和第三胆部300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内支撑件400对凹部301和第三胆部300的支撑力,从而提高了凹部301和第三胆部300的强度,也即提高了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部分所述内支撑件400自所述胆身内腔11内向所述安装通孔303外穿出。如此设置,使得内支撑件400能够充分的与安装通孔303的孔壁接触,提高了内支撑件400对凹部301的支撑力。并且,在对内支撑件400进行焊接固定时,不仅可以从胆身内腔11内对内支撑件400进行焊接固定,而且还能够从安装通孔303的外侧对内支撑件400进行焊接固定。相对于在胆身内腔11内对内支撑件400进行焊接固定而言,在胆身内腔11外也即安装通孔303的外侧对内支撑件400进行焊接固定,使得内支撑件400的焊接固定方式简单,有利于简化内支撑件400的焊接工艺。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安装通孔303外的所述内支撑件400与所述安装通孔303的外周缘密封焊接。可以理解的,内支撑件400与安装通孔303的孔壁之间形成有缝隙,通过将内支撑件400与安装通孔303的外周缘密封焊接,不仅能够方便的对内支撑件400进行焊接固定,以使得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形成密封结构;而且,焊接后的焊料在第三胆部300的外壁上围合形成环形,该焊接后的环形焊料也能够加强凹部301和第三胆部300的强度,从而提高了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强度。

请参阅图7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孔303呈长条状设置,所述安装通孔303的长度方向自所述第一胆部100朝向所述第二胆部200的方向延伸。如此设置,使得安装通孔303的长度方向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轴向呈垂直设置,内支撑件400插设于安装通孔303内,即内支撑件400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轴向呈垂直设置,如此使得内支撑件400能够有效的向第三胆部300和凹部301提供支撑力。当胆身内腔11内的水向胆身内腔11的内壁施加垂直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轴向的作用力时,此时内支撑件400提供的支撑力与水的作用力相反,内支撑件400能够有效的对第三胆部300和凹部301进行支撑,内支撑件400确保了凹部301以及第三胆部300的强度。由此可见,通过限定安装通孔303的长度方向,使得内支撑件400能够确保凹部301和第三胆部300的强度,也即能够确保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内支撑件400的大小与安装通孔303的大小适配。

请参阅图5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300包括第一支撑板310a,所述第一胆部100与所述第二胆部200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板310a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310a朝向所述胆身内腔11内弯曲,以形成支撑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凹部30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胆部100的第一对接端与第二胆部200的第一对接端通过一所述第一支撑板310a连接,第一胆部100的第二对接端与第二胆部200的第二对接端通过一所述第一支撑板310a连接,第一胆部100、第二胆部200以及两个第一支撑板310a围合形成胆身内腔11。其中,凹部301由第一支撑板310a朝向胆身内腔11内弯曲形成,凹部301不仅能够对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进行支撑,以避免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出现凹陷变形的问题;而且凹部301还使得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所占用的空间较小,有利于缩小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体积,以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空间利用率。

请参阅图9和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310a的内壁面包括第一弧形面313a和第二弧形面314a,所述第一弧形面313a与所述第一胆部100的内壁面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弧形面313a的曲率半径不大于所述第一胆部100的内壁面的半径;和/或,所述第二弧形面314a与所述第二胆部200的内壁面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弧形面314a的曲率半径不大于所述第二胆部200的内壁面的半径。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弧形面313a的曲率半径不大于第一胆部100的内壁面的半径,使得第一弧形面313a的曲率半径可以等于第一胆部100的内壁面的半径,当然,第一弧形面313a的曲率半径也可以小于第一胆部100的内壁面的半径,如此设置,使得两个第一支撑板310a上的两个第一弧形面313a之间区域内的水,更容易流入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内,第一弧形面313a与第一胆部100的内壁面的连接处不会对水流造成阻挡,如此有利于提高水在胆身内腔11内流动的顺畅性。同理,第二弧形面314a与第二胆部200的内壁面的连接处也不会对水流造成阻挡,两个第一支撑板310a上的两个第二弧形面314a之间区域内的水,也更容易流入第二胆部200内,如此也有利于提高水在胆身内腔11内流动的顺畅性。

请参阅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胆部100的第一对接端向所述第二胆部200的第一对接端延伸形成第一平面304,所述第一胆部100的第二对接端向所述第二胆部200的第二对接端延伸形成第二平面305,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310a均位于所述第一平面304与所述第二平面305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板310a位于第一平面304与第二平面305之间,第一支撑板310a上的凹部301也位于第一平面304与第二平面305之间,如此使得第一支撑板310a和凹部301不会超出第一平面304与第二平面305之间区域的外侧,以使得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所占用的空间较小,有利于缩小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体积,以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空间利用率。

请参阅图5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310a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弯曲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板310a的长度方向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轴向平行,第一支撑板310a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弯曲设置,使得第一支撑板310a的外壁面沿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轴向延伸并形成有内凹空间,内凹空间使得两个第一支撑板310a所占用的空间较小,从而有利于缩小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体积,进而能够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空间利用率。

此外,第一支撑板310a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弯曲设置,使得第一支撑板310a的内壁面朝向胆身内腔11内凸设,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板310a的内壁面能够承受胆身内腔11内水的压力,进而实现了对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进行支撑的功能。

请参阅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310a包括第一围板311a和第二围板312a,所述第一胆部100、所述第一围板311a、所述第二围板312a和所述第二胆部200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围板311a和所述第二围板312a的连接处朝向所述胆身内腔11内弯曲,以形成所述凹部301。如此设置,使得凹部301沿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轴向延伸,并形成有内凹空间,内凹空间使得两个第一围板311a和两个第二围板312a所占用的空间较小,从而有利于缩小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体积,进而能够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空间利用率。并且,第一围板311a和第二围板312a的连接处的内壁面朝向胆身内腔11内凸设,从而使得第一围板311a和第二围板312a的内壁面能够承受胆身内腔11内水的压力,进而实现了对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进行支撑的功能。

请参阅图5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300还包括第一框体320a,所述第一支撑板310a设于所述第一框体320a内并与所述第一框体320a连接,所述第一框体320a包括相对的第一框边321a和第二框边322a,所述第一胆部100、所述第一框边321a、所述第一支撑板310a、所述第二框边322a和所述第二胆部200依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框体320a不仅能够增加第一支撑板310a的强度,还能够增加第三胆部300对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的支撑力,进而增加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强度。第一框体320a可以由多个框边围合形成,第一框体320a的形状与第一支撑板310a的形状适配,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体320a呈正四边形设置,正四边形的第一框体320a能够为第一支撑板310a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同时为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框体320a沿第一胆部100的第一对接端向第一胆部100的第二对接端的方向延伸的厚度大于第一支撑板310a的厚度。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框体320a能够对第一支撑板310a的周缘进行有效的支撑,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撑板310a的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框体320a沿第一胆部100的第一对接端向第一胆部100的第二对接端的方向延伸的厚度大于第一胆部100的厚度和/或第二胆部200的厚度。如此设置,使得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的第一对接端能够完全承载于第一框体320a上,以及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的第二对接端能够完全承载于第一框体320a上,进而使得第一框体320a能够对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进行支撑,从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强度。

请参阅图5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310a上设有与所述胆身内腔11连通的安装通孔303,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还包括设于所述胆身内腔11内的内支撑件400,所述内支撑件400插设于所述安装通孔303内,所述内支撑件400与所述第一框边321a和/或所述第二框边322a抵接。如此设置,使得内支撑件400不仅能够对第一支撑板310a进行支撑,而且内支撑件400还能够对第一框边321a和/或第二框边322a进行支撑,即内支撑件400、第一支撑板310a和第一框体320a能够相互支撑,三者相互支撑,使得三者之间较为稳固,如此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强度。

请参阅图2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支撑件400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贯穿孔410。可以理解的是,贯穿孔410不仅能够供水流通过,以提高胆身内腔11内水流动的顺畅性;而且还能够供加热件穿过,以提高胆身内腔11内水温的加热效率,由此可见,通过在内支撑件400上设置管穿孔,优化了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结构,提高了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适用性。

请参阅图5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框体320a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10a的外壁围合形成有内凹空间,部分所述内支撑件400穿过所述安装通孔303设于所述内凹空间内。可以理解的是,内凹空间位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腰身处,内支撑件400穿过安装通孔303设于内凹空间内,使得内支撑件400既能够增加第一支撑板310a的强度,同时又充分利用了第一框体320a与第一支撑板310a形成的内凹空间,以使得内支撑件400不占用电热水器外壳的空间。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内支撑件400,能够在不增加电热水器体积的情况下,提高第一支撑板310a的强度。

请参阅图13至图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300包括第二支撑板310b,所述第一胆部100与所述第二胆部200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板310b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310b具有朝向所述胆身内腔11外凸设的凸部302,所述凸部302用以支撑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二支撑板310b上设置凸部302,使得第二支撑板310b能够对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进行支撑,第二支撑板310b不仅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第二支撑板310b还能够支撑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使得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不易变形,同时,第二支撑板310b自身为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一部分也不易变形。如此设置,使得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在承受水的压力时不易变形,从而确保了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强度。

请参阅图16和图20,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310b的外壁面包括第三弧形面316b,所述第三弧形面316b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一胆部100的外壁面的半径;和/或,所述第三弧形面316b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第二胆部200的外壁面的半径。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弧形面316b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一胆部100的外壁面的半径,第三弧形面316b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二胆部200的外壁面的半径,如此使得第二支撑板310b的第三弧形面316b的曲率半径较小,即两个第二支撑板310b之间所占用的空间较小,从而有利于缩小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体积,进而能够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310b沿其宽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呈弧形弯曲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支撑板310b可以沿其宽度方向呈弧形弯曲设置;或者,第二支撑板310b也可以沿其长度方向呈弧形弯曲设置;或者,第二支撑板310b沿其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均呈弧形弯曲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310b沿其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均呈弧形弯曲设置,如此使得第二支撑板310b的中部朝向胆身内腔11外凸设形成凸部302,凸部302用以支撑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即第二支撑板310b的中部向其端部周缘均能够对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进行支撑,进而使得第二支撑板310b所承受的挤压力是均匀的,也即第二支撑板310b上的凸部302对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支撑力是均匀分布的,以使得第二支撑板310b能够稳定的对电热水器内胆20进行支撑,进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胆部100的第一对接端向所述第二胆部200的第一对接端延伸形成第一平面304,所述第一胆部100的第二对接端向所述第二胆部200的第二对接端延伸形成第二平面305,所述第二支撑板310b上的部分所述凸部302位于所述第一平面304与所述第二平面305之间,另一部分所述凸部302位于所述第一平面304与所述第二平面305之间区域的外侧。

可以理解的是,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板310b上的部分所述凸部302位于所述第一平面304与所述第二平面305之间,另一部分所述凸部302位于所述第一平面304的外侧;另外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板310b上的部分所述凸部302位于所述第一平面304与所述第二平面305之间,另一部分所述凸部302位于所述第二平面305的外侧。如此设置,使得位于第一平面304与第二平面305之间区域的凸部302,以及位于第一平面304与第二平面305之间区域外侧的凸部302,都能够对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进行支撑,从而有利于提高凸部302支撑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稳定性。同时,还避免了凸部302完全位于第一平面304与第二平面305之间区域的外侧而导致凸部302占用较多空间的情况发生,如此设置,有利于减小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体积。

请参阅图17至图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310b包括第三围板311b、第四围板312b和第五围板313b,所述第一胆部100、所述第三围板311b、所述第四围板312b、所述第五围板313b和所述第二胆部200依次连接,所述第三围板311b和所述第五围板313b位于所述第一平面304与所述第二平面305之间,所述第四围板312b朝向所述胆身内腔11外弯曲,以形成所述凸部302。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围板311b和第五围板313b位于第一平面304与第二平面305之间,一部分第四围板312b位于第一平面304与第二平面305之间,另一部分第四围板312b位于第一平面304与第二平面305之间区域的外侧,第四围板312b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三围板311b和第五围板313b连接,使得第三围板311b和第四围板312b的连接处朝向胆身内腔11内凹陷,以及第四围板312b和第五围板313b的连接处朝向胆身内腔11内凹陷,进而使得第三围板311b、第四围板312b和第五围板313b的外壁面朝胆身内腔11依次呈内凹,外凸,再内凹设置。如此设置,使得第三围板311b、第四围板312b和第五围板313b能够较好的分散作用于第二支撑板310b上的挤压力,以使得第二支撑板310b能够稳定的对电热水器内胆20进行支撑,进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围板312b自其中部向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呈弧形弯曲设置;和/或,所述第四围板312b自其中部向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呈弧形弯曲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围板312b自其中部向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向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呈弧形弯曲设置,如此使得第四围板312b的中部位于第二支撑板310b的最外侧,第四围板312b的中部朝向胆身内腔11外凸设形成凸部302,凸部302用以支撑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即第四围板312b的中部向其端部周缘均能够对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进行支撑,进而使得第四围板312b所承受的挤压力是均匀的,也即第四围板312b上的凸部302对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支撑力是均匀分布的,以使得第四围板312b能够稳定的对电热水器内胆20进行支撑,进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7至图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300还包括第二框体320b,所述第二支撑板310b设于所述第二框体320b内并与所述第二框体320b连接,所述第二框体320b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胆部100连接,所述第二框体320b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胆部20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框体320b不仅能够增加第二支撑板310b的强度,还能够增加第三胆部300对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的支撑力,进而增加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强度。第二框体320b可以由多个框边围合形成,第二框体320b的形状与第二支撑板310b的形状适配,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框体320b呈正四边形设置,正四边形的第二框体320b能够为第二支撑板310b提供稳定的支撑力,同时为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框体320b沿第一胆部100的第一对接端向第一胆部100的第二对接端的方向延伸的厚度大于第一胆部100的厚度和/或第二胆部200的厚度。如此设置,使得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的第一对接端能够完全承载于第二框体320b上,以及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的第二对接端能够完全承载于第二框体320b上,进而使得第二框体320b能够对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进行支撑,从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强度。

请参阅图19和图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板310b沿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支撑端314b和第二支撑端315b,所述第二框体320b与所述第二支撑板310b的所述第一支撑端314b和/或所述第二支撑端315b围合形成有加强槽306,所述加强槽306的槽口朝向所述胆身内腔11外开设。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框体320b与第二支撑板310b的第一支撑端314b和第二支撑端315b分别围合形成有加强槽306,即第二支撑板310b上的凸部302位于两个加强槽306之间,且两个加强槽306和凸部302沿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轴向排布。加强槽306的槽口朝向胆身内腔11外开设,凸部302的开口朝向胆身内腔11内开设,加强槽306的结构和凸部302的结构使得第三胆部300的强度较高,加强槽306的结构和凸部302的结构均能够承受作用于第三胆部300上的挤压力,并能够对作用力进行分散,从而使得形成加强槽306的第二支撑板310b和第二框体320b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也即第三胆部300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以使得第三胆部300能够稳定的对电热水器内胆20进行支撑,进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加强槽306的槽底位于第一平面304与第二平面305之间,第三胆部300上的凸部302部分位于第一平面304与第二平面305之间区域的外侧,加强槽306和凸部302均由第二支撑板310b形成,即第二支撑板310b受到挤压力时,能够由加强槽306和凸部302相互作用而分散,从而使得包括第二支撑板310b的第三胆部300能够具有较高的强度,进而使得第三胆部300能够稳定的对电热水器内胆20进行支撑。

请参阅图1和图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胆部300沿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超出所述第一胆部100和/或所述第二胆部200;所述第二端部超出第一胆部100和/或所述第二胆部200。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超出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第二端部超出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如此设置,使得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能够完全承载于第三胆部300上,进而有利于提高第三胆部300对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的支撑力。

进一步地,在组装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和端盖500时,第一端部超出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的部分有利于与端盖500进行快速定位,端盖500上设有对应的避让位510,以对第一端部超出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的部分进行避让。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内胆20的组装效率。

请参阅图9和图2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热水器内胆20,该电热水器内胆20包括如上所述的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以及两个端盖500,两个端盖500分别盖设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轴向两端。该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热水器内胆2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阅图9至图12,以及图21至图23,所述端盖500朝向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一侧呈敞口设置,所述端盖500的敞口边缘设有避让位510,所述避让位510用于避让所述第三胆部300。可以理解的是,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第三胆部300沿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超出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以形成第一限位部;第二端部超出第一胆部100和第二胆部200,以形成第二限位部,两个端盖500上的避让位510分别避让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在组装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和端盖500时,通过将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设于避让位510内,使得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和端盖500能够快速的定位组装,从而有利于提高电热水器内胆20的组装效率。

请参阅图12和图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端盖500的敞口边缘设有环形连接板520,所述避让位510设于所述环形连接板520上。可以理解的是,端盖500包括端盖500本体和设于端盖500本体的敞口边缘的环形连接板520,通过将避让位510设于环形连接板520上,使得避让位510易于加工成型,无需在端盖500本体上加工避让位510,有利于降低避让位510的加工难度。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环形连接板520,能够增加端盖500的强度;并且,环形连接板520还有利于增加端盖500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的焊接面积,确保了焊接处呈环形且无缝隙,提高了焊接质量,从而提高了电热水器内胆20的质量。

请参阅图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或者所述端盖500上设有通水孔。可以理解的是,通水孔设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上,即电热水器为卧式电热水器;通水孔设于端盖500上,即电热水器为立式电热水器。本方案的通水孔可以设于电热水器内胆胆身10或者端盖500上,即本方案的电热水器内胆20可以为立式的,也可以是卧式的,也即采用本方案的电热水器内胆20组装后的电热水器可以是立式电热水器,也可以是卧式电热水器。由此可见,本方案的电热水器内胆20的通用性较高。

请参阅图9,在一实施例中,电热水器内胆20还包括通水管600,通水管600设于通水孔内,通水管600与通水孔的数量一一对应设置。通水管600可以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第一管体可以用于排污或者接入镁棒,第二管体用于接入进水管,第三管体用于接入出水管,镁棒、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通水孔伸入电热水器内胆20内。

请参阅图21和图22,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端盖500的其中一者上设有供加热件安装的安装孔530。可以理解的是,安装孔530可以为法兰孔,也可以为螺接孔,具体在此不做限定,仅需安装孔530能够供加热件穿过并伸入电热水器内胆20内即可,加热件用于对电热水器内胆20内的水进行加热。安装孔530在端盖500上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当然也可以为三个,具体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阅图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内胆20还包括悬挂件700,所述悬挂件700设于所述电热水器内胆20的外壁。可以理解的是,悬挂件700与电热水器内胆20的外壁焊接固定,悬挂件700用于供电热水器内胆20悬挂于外部,或者供外部装置悬挂,具体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热水器,该电热水器包括电热水器内胆20,该电热水器内胆2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热水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