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吊索锚杯的抗火密封防护罩及其吊索锚杯防护体系

用于吊索锚杯的抗火密封防护罩及其吊索锚杯防护体系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吊索锚杯的抗火密封防护罩及其吊索锚杯防护体系;包括密封罩本体;密封罩本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体;密封罩本体内表面具有密封抗火层;吊索锚杯防护体系包括上述的抗火密封防护罩,密封罩本体密封包裹固定在吊索锚杯外侧,且与吊索锚杯之间形成隔离间隙;还包括用于向隔离间隙内通入干燥气体的除湿系统,密封罩本体上具有用于干燥气体通入的进气阀和排气阀。本实用新型系统解决缆索桥梁“生命线”使用安全问题,防止悬索桥缆索系统抗火隔热出现“木桶短板效应”及吊索钢丝腐蚀,保证缆索体系桥梁的安全稳定性,延长桥梁的安全运行寿命,确保桥梁在运营期内安全高效运行,大幅提升缆索体系桥梁的防灾抗灾及防腐蚀能力。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0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索锚杯的抗火密封防护工艺体系,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吊索锚杯的抗火密封防护罩及其吊索锚杯防护体系。

背景技术

悬索桥的缆索系统(主缆、吊索等)是缆索体系桥梁的关键受力结构,俗称桥梁“生命线”,保证缆索系统安全、耐久是缆索体系桥梁建设与运营的重中之重。大部分悬索桥的主缆及吊索已进行相关的抗火隔热密封防护,由于吊索锚杯内浇灌注的是熔点为400℃左右的锌铜合金且此吊索锚杯暂未进行抗火隔热密封防护。

因此,为大幅提升缆索体系桥梁的防灾抗灾及防腐蚀能力,系统解决缆索桥梁“生命线”使用安全问题,防止悬索桥缆索系统抗火隔热出现“木桶短板效应”及吊索钢丝腐蚀,保证缆索体系桥梁的安全稳定性,延长桥梁的安全运行寿命,确保桥梁在运营期内安全高效运行,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稳定、优质畅通的通行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保障桥梁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一种悬索桥吊索锚杯抗火隔热及除湿防护施工方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吊索锚杯的抗火密封防护罩及其吊索锚杯防护体系,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吊索锚杯的抗火密封防护罩的吊索锚杯防护体系,包括:密封罩本体;所述密封罩本体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体,且内部形成有防护空腔;所述密封罩本体内表面具有密封抗火层;所述密封罩本体密封包裹固定在吊索锚杯外侧,且与所述吊索锚杯之间形成隔离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吊索锚杯外侧密封罩设密封罩本体,并在密封罩本体内表面加工有密封抗火层,能够实现对吊索锚杯的防火隔离保护,防止悬索桥缆索系统抗火隔热出现“木桶短板效应”,有效保护吊索锚杯内部的锌铜合金,系统解决缆索桥梁“生命线”使用安全问题。

优选的,所述密封抗火层包括两层阻燃抗火密封剂涂覆层,和粘结在两层所述阻燃抗火密封剂涂覆层之间的复合纤维耐火隔热带。通过两道阻燃抗火密封剂涂覆层和复合纤维耐火隔热带的配合使用,能够满足防火隔离的使用需求和效果。

优选的,所述密封罩本体为不锈钢材质。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密封罩本体,具有防腐防锈,延长使用寿命等优点。

优选的,所述密封罩本体包括两个沿其中轴线所在平面均分的半壳体,两个所述半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并紧固在所述吊索锚杯外侧。采用半壳体的分体结构,能够满足吊索锚杯外侧的组装套设需求,且通过螺栓紧固方式具有连接简单、方便、可靠等优点。

优选的,两个所述半壳体的对接边沿上内嵌有橡胶密封条。橡胶密封条能够提高半壳体对接后的密封性能,且能够提高半壳体组装后的整体性。

优选的,两个所述半壳体的对接边沿上涂覆有阻燃抗火密封剂。在半壳体对接处涂覆阻燃抗火密封剂能够防止对缝位置由于防护不当而防火失效。

优选的,所述密封罩本体依次包括锁紧环、锥形变径段和圆柱段;所述锁紧环套紧在所述吊索锚杯顶端的吊索钢丝绳上,所述锥形变径段和圆柱段位于所述吊索锚杯外侧,所述圆柱段底沿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封闭环,所述封闭环的内圈顶紧密封所述吊索锚杯的底沿。密封罩本体依据吊索锚杯随形设计,并利用吊索钢丝绳进行固定,同时该结构能够有效实现对吊索锚杯的密封防护。

优选的,还包括除湿系统,所述除湿系统用于向所述隔离间隙内通入干燥气体,所述密封罩本体上具有用于所述干燥气体通入的进气阀和排气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除湿系统将密封罩本体内的湿空气带走并排放至大气中,确保密封罩本体内的空气湿度保持在45%以下,避免或减缓吊索锚杯及其内部钢丝的腐蚀现象。

优选的,所述除湿系统包括除湿机,所述除湿机的干燥气体出口通过软管与所述进气阀连通,所述进气阀与所述软管连接后具有延伸进入所述隔离间隙顶端的延伸管路。可以并联多个软管对整个悬索桥系统的密封罩本体进行除湿,更容易对整体结构进行合理布局。

优选的,所述软管上安装有单向阀。设置单向阀能够防止气体回流,防止除湿效果降低。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吊索锚杯的抗火密封防护罩及其吊索锚杯防护体系,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吊索锚杯外侧密封罩设密封罩本体,并在密封罩本体内表面加工有密封抗火层,能够实现对吊索锚杯的防火隔离保护。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除湿系统将密封罩本体内的湿空气带走并排放至大气中,确保密封罩本体内的空气湿度保持在45%以下,避免或减缓吊索锚杯及其内部钢丝的腐蚀现象。

3、本实用新型系统解决缆索桥梁“生命线”使用安全问题,防止悬索桥缆索系统抗火隔热出现“木桶短板效应”及吊索钢丝腐蚀,保证缆索体系桥梁的安全稳定性,延长桥梁的安全运行寿命,确保桥梁在运营期内安全高效运行,大幅提升缆索体系桥梁的防灾抗灾及防腐蚀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罩本体和密封抗火层的剖视图;

图4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罩本体与吊索锚杯安装后的剖视图。

其中:

1-密封罩本体;

11-半壳体;12-螺栓;13-锁紧环;14-锥形变径段;15-圆柱段;16-封闭环;

2-吊索锚杯;

3-隔离间隙;

4-密封抗火层;

41-阻燃抗火密封剂涂覆层;42-复合纤维耐火隔热带;

5-吊索钢丝绳;

6-除湿机;

7-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吊索锚杯的抗火密封防护罩,包括:密封罩本体1;密封罩本体1为两端开口的筒状体,且内部形成有防护空腔;密封罩本体1内表面具有密封抗火层4。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抗火层4包括两层阻燃抗火密封剂涂覆层41,和粘结在两层阻燃抗火密封剂涂覆层41之间的复合纤维耐火隔热带42。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罩本体1包括两个沿其中轴线所在平面均分的半壳体11,两个半壳体11之间通过螺栓12连接。半壳体11的对接缝边沿具有用于螺栓12连接的凸沿,以方便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半壳体11的对接边沿上内嵌有橡胶密封条;两个半壳体11的对接边沿表面涂覆有阻燃抗火密封剂。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罩本体1上具有用于气体通入的进气阀和排气阀。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罩本体1采用304不锈钢制作,厚度为3㎜。阻燃抗火密封剂涂覆层41和阻燃抗火密封剂均采用B-FRS阻燃硅胶;复合纤维耐火隔热带42采用气凝胶复合绝热毡HLGX-853,以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为主体原料,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复合而成。两层阻燃抗火密封剂涂覆层41的厚度均为1000μm;复合纤维耐火隔热带42的厚度为4±1㎜。

实施例2:

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吊索锚杯防护体系,包括实施例1中的一种用于吊索锚杯的抗火密封防护罩,密封罩本体1密封包裹固定在吊索锚杯2外侧,且与吊索锚杯2之间形成隔离间隙3。

吊索锚杯防护体系按以下工艺及顺序施工:

①密封罩本体1内表面清理:清除密封罩本体1内表面的污物,如粉尘、油污等,直至密封罩本体1内表面洁净、干燥。

②第一道阻燃抗火密封剂涂覆层41刮涂:在密封罩本体1内表面刮涂阻燃抗火密封剂,用专用刮刀将阻燃抗火密封剂刮涂到密封罩本体1内表面,阻燃抗火密封剂涂层厚度约为1000μm。注意不得有漏涂、起泡等现象。

③复合纤维耐火隔热带42,简称FCFR防火带施工:将FCFR抗火带粘贴在密封罩本体1内表面刮涂的第一道阻燃抗火密封剂涂覆层41上,拼缝处应紧密整齐、无明显间隙。

④第二道阻燃抗火密封剂涂覆层41刮涂:在FCFR抗火带施工完成后,刮涂第二道阻燃抗火密封剂,用专用刮刀将阻燃抗火密封剂刮涂到FCFR抗火带表面,阻燃抗火密封剂涂层厚度约为1000μm。注意,为了成品外观美观,第二道阻燃抗火密封剂施工后其表面应均匀光滑无缺陷,不允许有针孔、裂纹、脱落、漏涂等现象。

⑤密封罩本体1密封安装:在不锈钢密封罩本体1的对接面处安装橡胶密封条,而后在所有对接面处涂满阻燃抗火密封剂,将密封罩本体1对接安装在吊索锚杯2上,将密封罩本体1上所有螺栓12紧固,完成对吊索锚杯2的密封防护。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罩本体1包括依次同轴形成的锁紧环13、锥形变径段14和圆柱段15;锁紧环13套紧在吊索锚杯2顶端的吊索钢丝绳5上,锥形变径段14和圆柱段15位于吊索锚杯2外侧,圆柱段15底沿具有径向向内凸出的封闭环16,封闭环16的内圈顶紧密封吊索锚杯2的底沿。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除湿系统,除湿系统用于向隔离间隙3内通入干燥气体,密封罩本体1上具有用于干燥气体通入的进气阀和排气阀。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除湿系统包括除湿机6,除湿机的干燥气体出口通过软管7与进气阀连通,进气阀与软管7连接后具有延伸进入隔离间隙3顶端的延伸管路。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软管7上安装有单向阀。

本实施例利用除湿机6制造具有一定压力的干燥空气,干燥空气通过相关管路输送至密封罩本体1内,干燥空气在密封罩本体1及吊索锚杯2的隔离间隙3内进行流通,将密封罩本体1内的湿空气带走并排放至大气中,确保密封罩本体1内的空气湿度保持在45%以下,避免或减缓吊索锚杯2及其内部钢丝的腐蚀现象。

在中跨主缆最低处桥面检修道内设置除湿机6及相关管路,除湿管路与除湿机6相连接后分别沿吊索底部的叉型耳板部位向两侧的主塔方向延伸,将除湿管路内的具有微正压的干燥空气送至密封罩本体1内部上端,干燥空气在密封罩本体1内部由上端向下端流动并通过底部的排气阀排出,带走密封罩本体1内的湿空气,确保密封罩本体1内的空气湿度保持在45%以下,实现对吊索底部及吊索锚杯2的除湿防护。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