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的选育方法

一种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的选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家蚕育种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国内缺少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通过对现行推广品种、本所主要育成品种,及国外引进品种,进行较大规模的人工饲料摄食性测定,选择丝质优、人工饲料摄食较好的基础品种作为选育材料培育中系蚕品种夏A、夏B和日系蚕品种秋A、秋B,然后经杂交组合对比试验得到中中(夏A·夏B)×日日(秋A·秋B)专用蚕品种,从而获得摄食性好、产量高、经济性状优良的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90164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78569.7

  • 申请日2021-02-09

  • 分类号A01K67/04(2006.01);A23K50/90(2016.01);A23K10/30(2016.01);A23K10/37(2016.01);A23K20/174(2016.01);A23K20/10(2016.01);A23K20/20(2016.01);A23K20/105(2016.01);

  • 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尉伟敏

  •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石桥路198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14:00: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8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蚕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以人工饲料代替传统的桑叶,在可控环境条件下进行高密度、无菌饲育,工厂化生产蚕茧,可大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房屋利用率,颠覆了传统的养蚕模式,是一种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养蚕方式。对保障丝绸业原料茧供应有着极其重要性。而专用蚕品种的育成与应用是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的基础性保障。不同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不同制约着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的发展。目前国内现行的家蚕品种中还没有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国内没有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的选育方法,从而获得人工摄食性好、产量高、经济性状优良的工厂花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国内现行推广品种、本所育成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进行大规模的人工饲料摄食性测定,选择丝质优、人工饲料摄食性较好的基础品种作为选育材料,分别为中系的菁松A、菁松B、B201,和日系的皓月A、皓月B;

(2)针对中系、日系蚕品种的摄食性特点,选育初期的F1~F5低世代阶段进行蚁量育,通过1~3龄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和全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交替进行筛选;F6代后采用单蛾育,交替采用1~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和全龄桑叶育的饲养方式筛选,确保品种的强健性,得到中系母种夏A、夏B和日系母种秋A、秋B;(3)将夏A、夏B、秋A、秋B组配成不同的杂交组合,经实验室初步筛选以及工厂规模化、高密度的全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对比试验,确定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夏A·夏B)×(秋A·秋B),即为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夏A的培育过程如下:以菁松A作为母本、以B201作为父本杂交,杂交子代连续回交母本菁松A至回交第4代BC4,然后经多代单蛾育选育后育成夏A;夏B的培育过程如下:利用菁松B经多代人工饲料筛选后育成夏B;

上述夏A和夏B的培育过程中:

F1~F5的低世代阶段,采用混合蚁量育,个体选择,交替采用以下两种饲育方法:①1龄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育、2~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②全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选取发育快、蚕体大、茧质优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好的个体留种继代;

F6代后,采用单蛾育并交替采用以下两种饲育方法:①1~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②全龄桑叶育,品种复壮;

F7代开始改用异蛾区交配,强化蛾区选择;

秋A培育过程如下:利用皓月A经多代人工饲料筛选后育成秋A;

秋B培育过程如下:利用皓月B经多代人工饲料筛选后育成秋B;

上述秋A和秋B的培育过程中:

F1~F5的低世代阶段,混合蚁量育个体选择,间或采用超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育,以提高差异化选择水平;交替采用以下3种饲育方法:①1龄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育、2~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②1龄超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育、2~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③全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选取发育快、蚕体大、茧质优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好的个体留种继代;

F6代后,采用单蛾育并交替采用以下两种饲育方法:①1~3龄为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②全龄桑叶育,品种复壮;

F7代开始改用异蛾区交配,强化蛾区选择。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F6代后的单蛾育时,留种原则为从优良系统中选择优良蛾区,从优良蛾区中选择优良个体,在人工饲料摄食性选择的前提下,春期着重选择茧丝质量兼顾体质,夏秋期着重选择抗逆性兼顾茧丝质量。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F7代开始的异蛾区交配、强化蛾区选择时,留种原则为蛾区内则选择茧形、茧色、缩皱优的个体过磅,控制全茧量,缩小开差,提高匀整度。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

超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中桑叶粉质量含量为3~6%;

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中桑叶粉质量含量为13~16%;

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中桑叶粉质量含量为33~36%。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

超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中还含有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粉50~53%、豆粕粉33~36%、柠檬酸1.5~3%、巴豆酸0.3~0.5%、氯化胆碱0.1~0.3%、维生素C1.2~2.0%、维生素B族混合物1.0~2.0%、无机盐混合物2.5~3.5%;

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中还含有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粉40~43%、豆粕粉33~36%、柠檬酸1.5~3%、巴豆酸0.3~0.5%、氯化胆碱0.1~0.3%、维生素C1.2~2.0%、维生素B族混合物1.0~2.0%、无机盐混合物2.5~3.5%;

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中还含有如下质量含量的组分:玉米粉20~23%、豆粕粉33~36%、柠檬酸1.5~3%、巴豆酸0.3~0.5%、氯化胆碱0.1~0.3%、维生素C1.2~2.0%、维生素B族混合物1.0~2.0%、无机盐混合物2.5~3.5%。

作为本发明方法的优选,步骤(3)中的对比试验的调查指标为24小时疏毛率、各龄眠蚕重、全茧量、茧层率、产茧量及丝质成绩。

本申请的发明人团队自2013年春期即开始与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针对特定的育种目标,培育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我们通过对现行推广品种、本所主要育成品种以及国外引进品种,进行较大规模的人工饲料摄食性测定,选择丝质优、人工饲料摄食较好的基础品种作为选育材料。其中所用B201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与茶叶研究所以现行家蚕品种培育的中系素材,具有很好的人工饲料摄食性,可向公众提供。

在本申请的选育方法中,F1~F5代的选育前期为蚁量育,通过1~3龄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4~5桑叶育和全龄人工饲料育交替饲育,择优选取发育快、蚕体大、茧质优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好的个体留种继代,然后在F6代起的选育后期单蛾育,采用1~3龄人工饲料、4~5桑叶育和全龄桑叶育交替饲育,实现品种的复壮,同时为了提高强健性,自F7代起开始改用异蛾区交配,强化蛾区选择,同时蛾区内则选择茧形、茧色、缩皱优的个体过磅,控制全茧量,缩小开差,提高匀整度,从而采用低成本人工饲料进行多世代选育,稳定一批丝质优、人工饲料摄食性好的素材,包括中系的夏A、夏B和日系的秋A、秋B。进一步的将夏A、夏B、秋A、秋B组配成多个杂交组合:夏A×(秋A·秋B)、夏B×(秋A·秋B)、(夏A·夏B)×秋A、(夏A·夏B)×秋B、(夏A·夏B)×(秋A·秋B)等,与对照种菁松×皓月进行实验室对比试验,筛选较优杂交组合进一步进行多次对比试验,再经过20~50张种/批次的较大规模工厂化、全龄高密度人工饲料育(5龄期,5000头蚕/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在育种过程中对摄食性较好的中、日系品种采用选育初期低世代阶段(F1~F5)蚁量育,并通过1-3龄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和全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交替进行筛选;选育后期(F6代后)采用单蛾育,交替采用1~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和全龄桑叶育的饲养方式进行选育,从而获得摄食性好、产量高、经济性状优良的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采用的原料均可从市场上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如无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一种适应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国内现行推广品种、本所育成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进行大规模的人工饲料摄食性测定,选择丝质优、人工饲料摄食性较好的基础品种作为选育材料,分别为中系的菁松A、菁松B、B201,和日系的皓月A、皓月B;

(2)针对中系、日系蚕种的摄食性特点,选育初期的F1~F5低世代阶段进行蚁量育,通过1-3龄不同桑叶粉含量的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和全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交替进行筛选;F6代后采用单蛾育,交替采用1~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4~5龄桑叶育和全龄桑叶育的饲养方式筛选,确保品种的强健性,得到中系的母种夏A、夏B和日系的母种秋A、秋B;(3)将夏A、夏B、秋A、秋B组配成多个杂交组合:夏A×(秋A·秋B)、夏B×(秋A·秋B)、(夏A·夏B)×秋A、(夏A·夏B)×秋B、(夏A·夏B)×(秋A·秋B);与对照种菁松×皓月进行实验室对比试验,筛选较优杂交组合进一步进行6次对比试验,再经过50张种/批次的较大规模、5000头蚕/m

上述步骤(2)中,中系母种夏A、夏B的培育过程如下:

夏A培育:母本菁松A品系,丝质优、摄食性较好;父本为“B201”,本所育种素材,人工饲料摄食性好。杂交子代(F1)连续回交母本“菁松A”至回交第4代BC4,即F5代,经济性状接近“菁松A”,且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明显提高,再经过多代单蛾育选育后育成夏A品系,夏A的培育谱系见表1所示。

夏B培育:利用“菁松”B品系,经过多代人工饲料筛选后重命名为夏B,夏B的培育谱系见表2所示。

在上述中系母种夏A、夏B的选育初期,即低世代(F1~F5)阶段,采用混合蚁量育,个体选择,交替采用以下两种饲育方法:①1龄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育、2~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②全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选取发育快、蚕体大、茧质优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好的个体留种继代。

在上述中系蚕品种夏A、夏B的选育后期,即F6代起单蛾育并交替采用以下两种饲育方法:①1~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②全龄桑叶育,品种复壮;留种原则为:从优良系统中选择优良蛾区,从优良蛾区中选择优良个体,在人工饲料摄食性选择的前提下,春期着重选择茧丝质量兼顾体质,夏秋期着重选择抗逆性兼顾茧丝质量;

同时自F7代起改用异蛾区交配,强化蛾区选择,留种原则为:蛾区内则选择茧形、茧色、缩皱优的个体过磅,控制全茧量,缩小开差,提高匀整度,以提高强健性。

上述步骤(2)中,日系母种秋A和秋B的培育过程如下:

秋A培育:利用皓月A经多代人工饲料筛选后育成秋A,秋A的培育谱系见表3所示。

秋B培育:利用皓月B经多代人工饲料筛选后育成秋B,秋B的培育谱系见表4所示。

上述秋A和秋B的培育过程中:

由于日系品种人工饲料摄食性好,日系母种秋A、秋B的选育初期,低世代(F1~F5)阶段,混合蚁量育个体选择,间或采用超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育,以提高差异化选择水平,交替采用以下三种饲育方法:①1龄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育、2~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②1龄超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育、2~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③全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选取发育快、蚕体大、茧质优的人工饲料适应性好的个体留种继代。

日系母种秋A、秋B的选育后期,即F6代起,采用单蛾育并交替采用以下两种饲育方法:①1~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②全龄桑叶育,品种复壮;F6代起实行单蛾育,留种原则为:从优良系统中选择优良蛾区,优良蛾区中选择优良个体。在人工饲料摄食性选择的前提下,春期着重选择茧丝质量兼顾体质,夏秋期着重选择抗逆性兼顾茧丝质量。

为了提高强健性,从F7代开始改用异蛾区交配,强化蛾区选择,同时蛾区内则选择茧形、茧色、缩皱优的个体过磅,控制全茧量,缩小开差,提高匀整度。

上述培育过程中,所用人工饲料的质量百分含量组成为:

超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桑叶粉5%、玉米粉51.4%、豆粕粉35%、柠檬酸2%、巴豆酸0.4%、氯化胆碱0.2%、维生素C1.5%、维生素B族混合物1.5%、无机盐混合物3%;

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桑叶粉15%、玉米粉41.4%、豆粕粉35%、柠檬酸2%、巴豆酸0.4%、氯化胆碱0.2%、维生素C1.5%、维生素B族混合物1.5%、无机盐混合物3.0%;

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桑叶粉35%、玉米粉21.4%、豆粕粉35%、柠檬酸2%、巴豆酸0.4%、氯化胆碱0.2%、维生素C1.5%、维生素B族混合物1.5%、无机盐混合物3%。

中系母种“夏A”的选育谱系如表1所示。

表1.中系母种“夏A”选育谱系

在本实施例中,共培育至F16代获得夏A。

中系母种“夏B”的选育谱系表如表2所示。

表2.中系母种“夏B”选育谱系

在本实施例中,菁松B共培育至F16代获得夏B。

日系母种“秋A”的选育谱系表如表3所示。

表3.日系母种“秋A”选育谱系

在本实施例中,由皓月A共培育至F16代获得秋B。

日系母种“秋B”的选育谱系表如表4所示。

表4.日系母种“秋B”选育谱系

在本实施例中,由皓月B共培育至F16代获得秋B。

在上述表1~表4中,

a:选育过程间或采用小蚕(1~3龄)人工饲料育、全龄人工饲料育、全龄桑叶育;

b:1~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

c:全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

d:1龄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育、2~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

e:1龄超低桑叶粉含量人工饲料育、2~3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4~5龄桑叶育;

f:全龄桑叶育。

通过上述过程选育的专用蚕种(夏A·夏B)×(秋A·秋B),即“中2016×日2016”的性能测试。

1、性状描述

(1)“中2016”,即“夏A·夏B”性状

中国系统,二化四眠,越年卵灰紫色,卵壳白色,春制每蛾良卵约650粒,秋期每蛾良卵约600粒,孵化齐一,实用孵化率98%左右,蚁蚕文静,克蚁头数约2100头。蚁蚕黑褐色,趋光性强,行动活泼,眠性较快、齐一;壮蚕蚕体粗壮,体色青白,素斑。食桑旺盛,老熟齐一,多集中在下午盛上蔟,多结上层茧,茧形大,整齐匀整,茧色洁白,缩皱细;发蛾涌,雄蛾活泼,耐冷藏,交配性能好,产卵快,产附良好。

发育经过:催青期10d,幼虫期23d,蛰中经过15d,全蚕期48d。与“日2016”对交以迟2d出库催青为宜。

(2)“日2016”,即“秋A·秋B”性状日本系统,二化四眠,越年卵紫褐色,卵壳白色,春期每蛾良卵约500粒,秋期每蛾良卵约450粒,蚁蚕黑褐色,逸散性强,孵化齐一,实用孵化率97%,克蚁头数约2300头。眠起较齐一,壮蚕体色青灰色,普斑,蚕体较细,老熟较齐一,盛上蔟多为早晨7:00左右,茧形微束腰,茧色洁白,缩皱中细。发蛾较慢,雄蛾文静,不耐冷藏,交配性能好,蛾尿较多,产附良好,良卵率高。

发育经过:催青期10d,幼虫期25d,蛰中经过15d,全蚕期50d。与“中2016”对交以早2d出库催青为宜。

(3)“中2016×日2016”性状

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通过多代人工饲料适应性筛选而成。正反交都为普斑,正交卵灰紫色,反交卵紫褐色。春期正交克卵粒数1750粒左右,反交克卵粒数1800粒左右。该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好,24h疏毛率达99%以上,96h 1龄就眠率达到90%以上,4龄结茧率达到95%以上,盒种产量达到40公斤左右。催青经过10d,孵化齐一,蚁蚕黑褐色,发育快,眠起齐,体质较强健。壮蚕体色青白,普斑,斑纹一致,蚕体粗壮。老熟齐涌,营茧快,茧层厚,茧色洁白,长椭圆形,茧型大,大小整齐。缩皱中等,茧丝长长,解舒好,净度优,纤度细。

2、专用蚕品种“中2016×日2016”的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2019~2020年四次在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养蚕中试车间进行对比试验,采用全龄低成本配方人工饲料育。每次收蚁“中2016×日2016”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30张,在温度29℃、干湿差1.5℃的环境中,饲养24h、96h后随机抽取4区(片)分别调查疏毛率、就眠率、起蚕率,结果见表5。

表5.“中2016×日2016”的人工饲料适应性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中2016×日2016”正交平均24h疏毛率99.15%、96h就眠率91.65%,96h起蚕率71.29%,分别比对照种菁松×皓月正交提高11.08%、46.73%、73.03%。“中2016×日2016”反交平均24h疏毛率98.99%、96h就眠率82.87%,96h起蚕率57.07%,分别比对照种菁松×皓月反交提高7.14%、29.59%、28.39%。

3、“中2016×日2016”的茧质调查

2019年6月连续三期在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工厂化养蚕中试车间进行对比试验,每期饲养“中2016×日2016”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各15张至上蔟、采茧,每个品种随机抽取正反交各4区分别调查24小时疏毛率、各龄眠蚕重、各龄就眠率;随机抽取4筐调查产量、茧质、丝质结果见表6和表7所示。

表6.“中2016×日2016”的生产饲养成绩调查结果(2019年6月三期平均)

注:1)、样本来源:1、2、3、4龄分别在收蚁第4天下午、第7天下午、第12上午、第18天上午调查眠蚕重(30头)及就眠率(3个重复取平均值);

2)、2019年中试车间实行较高密度饲养,每张蚕种5龄分成44筐,小蚕每筐650头蚕,盒种产茧量=每筐产茧量*44/1000。

表7.“中2016×日2016”的丝质成绩调查结果(2019年6月三期平均)

注:1)、样本来源:嵊州生产中试车间内随机抽样;

2)、对照品种正反交平均成绩设为指数100%,育成品种相较于对照种计算指数。

从上表6和表7中可以看出,“中2016×日2016”24小时疏毛率99.07%,比对照种提高9.07%,各龄眠重与对照种相近,但各龄就眠率明显高于对照种,1-4龄分别提高26.27%、89.84%、42.94%、19.94%,眠起快,整齐度高。平均全茧量、茧层率、产量分别比对照种提高1.63%、2.84%、5.24%。其中正交产量比对照种提高7.55%。“中2016×日2016”一茧丝长1119.3m,解舒率73.67%,解舒丝长824.6m,分别比对照种提高0.11%、2.28%、2.28%,干茧出丝率39.19%,洁净94.60分,分别比对照种提高1.27%、0.53%,纤度2.480D,与对照种相仿。

4、“中2016×日2016”中试茧质和丝质成绩

2020年6月连续三期在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工厂化养蚕中试车间进行生产试验,每期饲养“中2016×日2016”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各25张,分别饲养至上蔟、采茧,随机抽取20筐调查产量、茧质、丝质(丝质成绩由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提供),结果见表8和表9。

表8.“中2016×日2016”生产中试茧质成绩(2020年三期平均)

注:2020年中试车间实行高密度饲养,每张蚕种5龄分成15筐,小蚕每筐1900头蚕,盒种产茧量=每筐产茧量*15/1000。

表9.“中2016×日2016”生产中试缫丝成绩(镇江)

注:丝质成绩由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镇江)提供。

从上表8和9可知,“中2016×日2016”5龄蚕每筐头数1524头,比对照种提高4.50%,每筐产量2633g,测算盒种产量39.50公斤,比对照种提高8.56%。“中2016×日2016”上车茧率95.29%,一茧丝长1126m,与对照种相仿,解舒率69.22%、解舒丝长780m,分别低于对照种6.54%、6.39%,洁净96.33分,茧丝纤度2.305D,与对照种相仿。分析“中2016×日2016”解舒不如对照种主要原因是:在相同条件下,专用蚕品种摄食性好,同一筐内的五龄蚕头数比对照种明显增加,结茧率明显高于对照种,因此在同样空间内上蔟的小环境有明显差异,摄食性好头数多的专用蚕品种上蔟环境湿度高,相对较闷导致解舒率下降。

5、2019年1月份,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项目正式进入一期产业化应用阶段以来,不定期随机抽样检测,以监测专用蚕品种“中2016×日2016”的饲养成绩表现。其中,丝质鉴定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湖州市纤维检验所(国家茧丝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中2016×日2016”产业化生产应用丝质检验结果-1(2019年)

注:数据来源于第三方检测单位湖州市纤维检验所(国家茧丝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多次检测结果表明,如表10所示,纤度偏差0.99D,纤度最大偏差2.54D,平均公纤度21.21D,断裂强度3.83克力/D,断裂伸长率22.2%,切断3次,抱合107次,清洁99.4分,洁净94.61分,可缫制5A以上生丝。

该品种自2016年起在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厂化无菌养蚕中试车间进行生产中试,经过2017-2018年二年多批次的生产中试,2019年1月起进入一期产业化生产应用。截至2020年底,该品种已经生产应用一代杂交种188827盒蚕种。

通过上述系统性的实验室选育及工厂无菌养蚕设施内的生产对比试验可知,通过本发明的选育方法培育得到了适应全龄人工饲料育专用蚕品种“中2016×日2016”,满足企业工厂化全龄人工饲料生产对蚕种的需求和要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