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过程中非永久性冠状动脉内支撑装置

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过程中非永久性冠状动脉内支撑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过程中非永久性冠状动脉内支撑装置,涉及冠状动脉治疗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的顶部设置有检测头,所述检测头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与第一开关阀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头内部开设有检测腔,所述检测头内部且位于安装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该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过程中非永久性冠状动脉内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有转动杆、导体与线圈,能够在进行球囊扩张介入治之前,医务人员能够对球囊本体的气密性进行检测,防止了球囊本体在进行治疗时出现问题,导致出现医疗事故的情况发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44504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智;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14668.8

  • 发明设计人 张智;卫霞;刁华英;

    申请日2021.05.12

  • 分类号A61M25/10(2013.01);A61M29/04(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谢静

  •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城麻市街33号16栋

  • 入库时间 2022-09-26 23:16:4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26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冠状动脉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过程中非永久性冠状动脉内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国人健康和生活质量。冠状动脉内斑块导致局部血管狭窄或闭塞产生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球囊支撑时,需要对球囊进行充气,使用气密性要求未过关的球囊,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过程中非永久性冠状动脉内支撑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过程中非永久性冠状动脉内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的顶部设置有检测头,所述检测头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部与第一开关阀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头内部开设有检测腔,所述检测头内部且位于安装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卡柱,所述连接管外侧靠近卡柱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柱的一端均延伸至卡槽内部,所述检测腔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检测腔内腔远离转动杆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筒,所述检测筒内部设置有线圈,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线圈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导体,所述第一导管外侧远离检测头的一端放置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内部开设有第二密封垫,所述第二密封垫内部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顶部与第一导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内部且位于安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腔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管的外侧且位于固定柱的一侧均开设有柱槽,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均延伸至柱槽内部,所述固定管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的底部设置有流量检测阀,所述流量检测阀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设置有扇叶。

可选的,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槽内腔且位于固定杆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安装套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卡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解锁杆,所述移动槽内腔且位于解锁杆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解锁杆的一端均延伸至检测头的外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开关阀的顶端且位于连接管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垫,所述安装腔内腔且位于固定管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垫。

可选的,所述检测头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设置有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延长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与延长导管内部开设有导腔,所述第一导管内部且位于导腔的外侧开设有气槽,所述球囊本体内部开设有通腔,所述球囊本体内部且位于通腔的外侧开设有气腔,所述气槽与气腔内部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导腔内部放置有导丝,所述导丝穿过通腔并延伸至另一个导腔内部,所述导丝的一端延伸至延长导管的外侧,所述球囊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支架。

可选的,所述检测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头。

本发明提供了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过程中非永久性冠状动脉内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过程中非永久性冠状动脉内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有转动杆、导体与线圈,能够在进行球囊扩张介入治疗之前,医务人员能够对球囊本体的气密性进行检测,防止球囊本体在进行治疗时出现问题,导致出现医疗事故的情况发生。

2、该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过程中非永久性冠状动脉内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有固定管、安装套与第一开关阀,使得操作人员拉动解锁杆,使得解锁杆带动卡柱移动,使得卡柱的一端与卡槽脱离接触,此时向上提起检测头,将检测头取下,然后拉动固定杆,使得固定杆带动固定柱的一端与柱槽内部脱离接触,然后拉动第二开关阀,将第二开关阀取下,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后,可以在进行下次球囊扩张介入治疗时,安装到支撑装置上,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检测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2的B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1的C处放大图。

图中:1、第一导管;2、球囊本体;3、延长导管;4、导丝;5、导腔;6、气槽;7、支架;8、通腔;9、气腔;10、第一开关阀;11、连接管;12、检测头;13、检测腔;14、安装槽;15、转动杆;16、检测筒;17、导体;18、线圈;19、第一连接头;20、移动槽;21、解锁杆;22、卡柱;23、卡槽;24、固定弹簧;25、第一密封垫;26、第二连接头;27、流量检测阀;28、第二开关阀;29、固定管;30、安装腔;31、第二密封垫;32、固定柱;33、柱槽;34、固定槽;35、固定杆;36、连接弹簧;37、安装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过程中非永久性冠状动脉内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导管1,第一导管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开关阀10,第一开关阀10的顶部设置有检测头12,检测头1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4,安装槽14内部放置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的底部与第一开关阀10的顶端固定连接,检测头12内部开设有检测腔13,检测头12内部且位于安装槽14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20,移动槽20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卡柱22,连接管11外侧靠近卡柱22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23,卡柱22的一端均延伸至卡槽23内部,检测腔13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检测腔13内腔远离转动杆15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筒16,检测筒16内部设置有线圈18,转动杆15的一端延伸至线圈18内部并固定连接有导体17,第一导管1外侧远离检测头12的一端放置有安装套37,安装套37内部开设有第二密封垫31,第二密封垫31内部放置有固定管29,固定管29的顶部与第一导管1的外侧固定连接,安装套37内部且位于安装腔30的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34,固定槽34内腔均滑动连接有固定柱32,固定管29的外侧且位于固定柱32的一侧均开设有柱槽33,固定柱32的一端均延伸至柱槽33内部,固定管29的底端设置有第二开关阀28,第二开关阀28的底部设置有流量检测阀27,流量检测阀27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26,转动杆15的外侧设置有扇叶。

其中,固定柱3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5,固定槽34内腔且位于固定杆35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连接弹簧36,固定杆35的一端均延伸至安装套37的外侧,方便操作人员拉动固定杆35移动。

其中,卡柱2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解锁杆21,移动槽20内腔且位于解锁杆21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固定弹簧24,解锁杆21的一端均延伸至检测头12的外侧,方便操作人员拉动解锁杆21移动。

其中,第一开关阀10的顶端且位于连接管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垫25,安装腔30内腔且位于固定管29的外侧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垫31,提高了本装置的密封性。

其中,检测头12的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方便操作本装置。

其中,第一导管1的一端设置有球囊本体2,球囊本体2的一端设置有延长导管3,第一导管1与延长导管3内部开设有导腔5,第一导管1内部且位于导腔5的外侧开设有气槽6,球囊本体2内部开设有通腔8,球囊本体2内部且位于通腔8的外侧开设有气腔9,气槽6与气腔9内部连通,其中一个导腔5内部放置有导丝4,导丝4穿过通腔8并延伸至另一个导腔5内部,导丝4的一端延伸至延长导管3的外侧,球囊本体2的外侧设置有支架7,方便进行支撑。

其中,检测腔1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头19,方便与排气装置进行连接。

综上,该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过程中非永久性冠状动脉内支撑装置,使用前,将支架7从球囊本体2外侧取下,然后将第一连接头19与第二连接头26分别与排气装置和进气装置相连接,然后通过流量检测阀27与第二开关阀28向气槽6内部输入气体,使得气槽6内部的气体进入气腔9内部,使得气腔9膨胀,当第二连接头26检测到输入一定量的气体后,第二开关阀28关闭,不再进入气体,然后第一开关阀10打开,使得气腔9与气槽6内部的气体通过连接管11进入至检测腔13内部,此时气体推动转动杆15转动,使得转动杆15带动导体17在线圈18内部转动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使得闭合电路产生的感应电流,控制器检测闭合电路中产生的电流,若球囊本体2的气密性出现问题,此时气腔9内部的气压会随之降低,气腔9与气槽6内部的气体也会减少,会使得闭合电路产生的感应电流减小,控制器检测到闭合电路中产生的电流小于一定范围时报警,若正常,此时将支架7套在球囊本体2的外侧,然后将本装置置于患者体内合适的位置,然后球囊本体2将支架7顶起,然后将气腔9内部的气体放出,此时球囊本体2收缩,然后将本装置从体内取出,然后操作人员拉动解锁杆21,使得解锁杆21带动卡柱22移动,使得卡柱22的一端与卡槽23脱离接触,此时向上提起检测头12,将检测头12取下,然后拉动固定杆35,使得固定杆35带动固定柱32的一端与柱槽33内部脱离接触,然后拉动第二开关阀28,将第二开关阀28取下,在需要安装时,将连接管11插入至安装槽14内部,然后松开解锁杆21,此时固定弹簧24推动卡柱22的一端插入至卡槽23内部,推动安装套37,使得固定管29位于安装腔30内部,然后连接弹簧36推动固定柱32的一端插入至柱槽33内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