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毒性与乙苯致癌机制概述

摘要

乙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最近被定为人类可能致癌物(IARC 2B级)。乙苯可诱导大、小鼠罹患肿瘤,但证据有限,致病机理不明。考虑到乙苯潜在的致癌性,探讨其遗传毒性或非遗传毒性作用方式很有必要。同样,乙苯为非细菌诱变剂,其酵母基因转换/突变和体外CHO细胞(中国仓鼠卵巢上皮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诱导试验结果皆阴性。乙苯未能诱变CHO细胞和肝细胞,但可诱导离体SHE细胞产生微核.至今未有报道证实人接触相对高剂量乙苯可引起遗传毒性。小鼠淋巴瘤基因突变研究不少,但结果难以解释。乙苯也可改变SHE细胞形态学。大量动物遗传毒性试验(包括急性、亚急性微核和小鼠肝脏UDS(程序外DNA合成)试验等)结果表明乙苯无体内遗传毒性。现有一系列遗传毒理学试验结论未能证实遗传毒性机制在乙苯诱导大小鼠肝、肾和肺部肿瘤进程中可能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