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地区学术年会 >北方农牧交错带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及敏感性分析

北方农牧交错带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及敏感性分析

摘要

基于FAO-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北方农牧交错带46个气象站1961-2013年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及其对不同气象因子的敏感性系数,并对ET0及敏感性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方农牧交错带ET0多年平均值为974.11mm,近53年来以0.21mm·a-1的速率呈微弱下降趋势.四季中,春夏两季全区ET0呈递减趋势,秋冬两季则呈缓慢增加趋势.东北段四季及年ET0均呈减小趋势,尤以春夏两季最为明显,华北段仅在春季有所增加,西北段年际ET0增幅最大,但在夏季有微弱减小趋势.(2)北方农牧交错带ET0时空变化特征存在四个典型区:陕北高原区夏季ET0呈“高值-递减”模态,其它三季均表现为“高值-递增”模态;陇中地区多年及四季均呈“低值-递增”模态;大兴安岭北部高纬地区秋季呈“低值-递增”模态;科尔沁沙地及辽西片区秋季呈“高值-递减”模态.从年代际来看,两个片区(科尔沁沙地及辽西片区、陕北高原及吕梁山脉片区)年代际ET0波动变化频繁且显著,是研究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的重点关注敏感区.(3)北方农牧交错带ET0对相对湿度最敏感,其次是平均风速、日照时数、气温.53a来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敏感性系数显著上升,显著性水平达到99.8%以上,而日照时数敏感性系数呈微弱的下降趋势.空间上,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敏感性自西南向东北递增,而日照时数敏感性正好相反.局域来看,科尔沁沙地既是温度敏感性高值中心,也是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敏感性高值中心,表明科尔沁沙地地区ET0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四个气象要素中,日照时数敏感性系数高值中心仅在青东、陇中高海拔地区及陕北高原区形成,这可能与当地海拔、地形等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