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地区学术年会
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地区学术年会

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地区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新疆伊宁
  • 出版时间: 2015-08-14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会议文集:2015年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地区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依据干旱区绿洲城镇特点,建构绿洲特色城镇指标体系、改进中心性强度模型、空间相互作用模型,集成区域城镇空间格局研究方法,提出一套针对绿洲型城镇的空间格局判识方法.该方法分三步:一是从城镇规模、资源基础等6方面考虑构建具有绿洲地域特色的指标体系;二是结合现实情形,引入权重和加权成本距离,改进中心性强度模型,计算城镇中心性强度,判识城镇节点等级;三是采用中心带动、轴带扩展、组团发展、圈层推进四种模式判识绿洲城镇空间组织格局特征.并以酒(泉)嘉(峪关)地区为例,判识其城镇等级和空间格局特征.研究表明:①酒嘉地区城镇等级体系以肃州区和嘉峪关为区域中心城镇,玉门、敦煌和金塔为区域次中心城镇,瓜州、阿克塞和肃北为地方中心城镇;②酒嘉城镇辐射圈以绿洲为核心,山脉、沙地和砾质戈壁阻隔改变辐射大小和方向.辐射范围肃州区和嘉峪关市最大,敦煌市次之,肃北县最小;③酒嘉地区城镇体系以肃州区和敦煌市为核心,形成东西两组团.城镇沿交通干支线延伸,以黑河、疏勒河为主轴展布;④酒嘉城镇空间组织无圈层推进特征.
  • 摘要:选择秦岭七大景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利用秩和检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了不同特征游客减灾行为感知差异及原因.结论是:(1)游客特征中:性别特征对游客减灾行为感知无显著性影响,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旅游经历及居住地是否发生暴雨灾害对游客减灾行为有显著性影响.(2)年龄与游客对政府及景区工作看法感知既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受教育程度与游客消费行为感知成正相关,与游客对政府及景区工作的看法感知、游客应急行为感知成负相关;是否发生暴雨灾害与游客消费行为感知、游客应急行为感知成正相关,与游客对政府及景区防减灾工作看法感知成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游客、景区、政府的防减灾行为决策提供参考.
  • 摘要: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光热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种类多、未利用土地和沙漠面积广大,为沙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环境条件和空间.从而充分利用沙区的有利条件,大规模发展多采光、少用水、高效益、新技术为特点的阳光农业,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从沙产业理论和实践进展出发,通过研究塔里木盆地南缘沙产业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沙产业发展的5种模式和发展的对策:特色林果业布局和产业化模式,维吾尔医药材开发与精深加工产业化模式,沙漠生态旅游开发和线路布局模式,太阳能开发利用和光伏能源产业化模式,沙漠砂料建材产业模式。提出要制定沙产业综合发展规划,高好节水的农业循环经济,设立塔里木盆地南缘国家级沙产业生态农业特区,以龙头企业为突破,拓展沙产业发展链条。
  • 摘要:中心村的建设不仅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途径.而和田地区,不仅经济发展缓慢,而且由于人口的迅速发展,其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对和田地区进行中心村的建设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依据对和田地区入户调查的1162份问卷,运用多元Logit模型对农户迁居至中心村的影响因素和迁居意愿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家庭收入、是否参与土地流转、是否外出务工、对新农村改造的满意程度、是否在城里买房以及居住环境中需要改善的项目数量,这些是农户的搬迁意愿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引导农户搬迁至中心村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结合这些特征,并适度从农户的特征及需求出发,合理引导农户搬迁至中心村.
  • 摘要:城市规模政策一直是中国城市政策的重要内容.利用曲线回归寻找最优函数模型、并对中国城市在经济、资源、环境方面的效益城与市规模的面板数据进行曲线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得出城市规模与城市经济、资源、环境效益的回归关系.主要结论包括:城市人均产值随着城市规模增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最后下降的倒N型关系,然而极大值对应的城市规模往往高于或者接近现实存在的最大城市规模,因此可以近似认为,在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人均产值随着城市规模增大而升高.
  • 摘要: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区域对外开放面临新的机遇,尤其是西部地区作为国家向西开放战略实施重点,通过加快互联互通、大通关和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扩大内陆和沿边开放,积极走进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主动适应新常态.本文从经济、文化、社会、政策这四个方面建立对外开放度测算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加权平均法,分别从时间和地域尺度上对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进行测算和比较,最后根据测算结果分析各区域的对外开放发展趋势,为扩大对外开放格局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没有统计,就无法认识世界。”一般认为统计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就是从周围的现象采集数据,把数据意味着什么表示的一目了然;统计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推测未知的结果,即预测事物发展的结果。地震专家们认为,地震预测预报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地震统计法、地震地质法、地震前兆法等。rn 该研究的科学价值包括5个层面。关于科学命题:重大问题需要跨学科研究。目前跨学科研究“雷声大,雨点小”。关于科学精神:灾害研究有风险,灾害研究需要冒险精神。因为“预测任何自然灾害可以说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关于科学视角:灾害是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问题,复杂现象是一个多解问题,特别是在研究早期或假说阶段。关于科学关系:简单问题关注因果关系,复杂问题要追求相关关系,灾害研究要放弃“为什么”,探求“是什么”。关于科学方法:数学在推理,统计在推断,灾害研究需要创新统计推断与信息判断结合的研究方法。rn 自然灾害统计预测模型包括八个模块:应用统计方法,确定灾害事件。可公度计算分析。蝴蝶结构分析。灾害期分析。可公度结构系分析。空间迁移分析。空间对称性分析。相关关系统计分析。rn 统计灾害学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理论基础:对称性原理,逆向创新思维,大数据方法等。研究方法:统计方法,可公度方法,结构系图法,蝴蝶图法,几何图法等。统计灾害学学科分类:理论统计灾害学(方法集成),应用统计灾害学(趋势判断),部门统计灾害学(统计地震学、统计气象灾害学、统计水文灾害学)等。
  • 摘要:基于1993-2009年电力数据,探讨了中亚地区的电力发展情况及各国的电力生产与消费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中亚五国的电力总产量先降后升,到2009年达1718.17亿kW·h,电力产量波动主要受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影响,哈萨克斯坦近年电力产量占中亚五国总产量的40%以上.(2)中亚五国的电力消费情况随电力生产的变化也先降后升,到2009年为1501.17亿kW·h,哈萨克斯坦电力消费量和人均电力消费量远高于其他四国,电力丰富的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3)中亚五国电力工业进出口变化较大,2002年电力由净进口转变为电力净出口,主要受哈萨克斯坦影响,独立初期为电力净进口国,到2003年电力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是中亚国家的电力出口国,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电力进出口情况比较稳定.(4)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斯坦电力工业起辅助作用,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能源的供给以及动力的支持;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则依托丰富的水力资源重点发展水电工业,水电工业发展为两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 摘要:利用2000~2013年MODIS NDVI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对秦岭光头山地区春季不同类型植被NDVI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3年研究区春季气温呈缓慢下降趋势,而降水呈增加趋势;近14年来各类型植被春季NDVI均表现为减少趋势;3月和5月各类植被的生长对气温的需求高于降水,4月各类型植被NDVI受降水影响高于气温;3月气温对各类型植被NDVI滞后影响不显著,前期累积气温对草甸、灌丛、针叶林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4月,各类型植被NDVI与当月气温、前期气温的关系都不显著,即在短时间内气温对各类型植被影响的滞后性和累积性不明显;5月,草甸NDVI对气温的响应存在1个月的滞后期,灌丛和针叶林则受当月气温的显著影响,除针阔混交林外,草甸、灌丛和针叶林均受到春季累积气温的正向影响.降水对草甸、灌丛、针叶林的影响月滞后一个月,累积降水量对各类型植被的影响不大.
  • 摘要:新疆很多地名的读法都是误读的.如,和田河、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在这些地名里“和”字应该都读huó(二声),但很多人包括广播、电视播音员或节目主持人以及专题节目受访的做客嘉宾、领导讲话等都读hé(二声),90%的人读法都是错误的,甚至包括和田当地人.本文的第一作者曾参与“访惠聚”活动;在自治区2015年“科技活动周”活动中,随自治区双语科普专家团自5月17日至22日,赴和田地区七县一市巡回为中小学生作《认识新疆山山水水,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科普报告,当以互动的方式问及和田这一地名的“和”的读音是念huó还是hé时,100%的中小学生的回答都是“和(hé)田”.这种读音错误在百姓及下一代中普及已成为普遍现象,令笔者堪忧.这一错误的读音是何时、何原因产生的,为什么一直被错误地沿用至今?这或许正是包括相关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士在内的民族语文工作者或教育工作者或地理工作者们要做的一项工作吧.对此,本文以和田为例,进行认真分析,提出明确的纠正意见,呼吁及时纠正.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和拼读准确,有利于民族间的语言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为一个民族语文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地理工作者,应当履行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促进我国双语的发展、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和拼读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多做贡献.
  • 摘要:河西走廊中部地区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独特的水循环过程,使得应用降水等各种水体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信息来明晰水循环特征,成为近年较为常用的方法.利用GNIP张掖站点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研究张掖站11年大气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建立了张掖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结合西水、莺落峡、平川、正义峡4个辅助站点资料,分析了河西走廊中部地区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时间变化规律,并建立水汽输送模式.结果表明,除西水外,其余站点区域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斜率与截距均低于全球和中国大气水线,说明河西走廊中部地区降水主要来源于大尺度水汽循环,局地蒸发较为强烈且降水过程中张掖站点的蒸发作用强于其他站点.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与温度、水汽压之间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全年尺度下,降水量效应不明显;由于干旱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气温较高的月份,在暖季,温度效应掩盖了降水量效应,使得降水量效应无法体现.对过量氘和水汽输送的研究表明,西风带的水汽输送为河西走廊中部地区提供了基本的水汽来源,西风带季节变化对其水汽输送通量散度和d值季节变化有直接的作用.从d值的变化来看,河西走廊中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暖季d值明显小于冷季,且呈现一种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从数值来看,暖季d值小于10‰的次数多于d值大于10‰的次数,冷季d值大于10‰的次数多于d值小于10‰的次数,说明冷季水汽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地表水汽补给的作用明显.
  • 摘要:利用1961-2013年华东地区86个气象台站的日平均气温等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法、克里金空间插值法(Kriging)、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该区域近53a日平均气温稳定≥10℃期间积温、持续日数、初终日以及积温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3a华东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10℃积温及持续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89.71℃?d·10a-1(P<0.01)和2.96d·10a-1(P<0.05),二者主要受初日提前和终日推迟的共同影响,且初日提前的影响更大.(2)日平均气温稳定≥10℃积温及持续日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特征,其变化趋势均呈现自东向西、自中部向南北两端递减的规律.(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华东地区气候带的分布呈现明显的北移东扩,其中南亚热带、中亚热带的面积不断扩大,分别向北移动1.2、2.2个纬距;北亚热带约向北移动1个纬距,面积有所减小;暖温带的面积不断减小.(4)华东热量资源对平均气温的响应主要表现在积温的上升、持续日数的增加、初日的提前以及终日的延迟.
  • 摘要: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k-均值聚类的方法,分析了研究区乡村性地域分异规律和空间相关性,并对乡村发展类型进行划分.结果显示:①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明显,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乡村性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空间上呈现出一条被拉平的U型曲线,乡村性指数最高的地区位于辽宁、吉林、内蒙古东部以及河北,青海、甘肃、宁夏和陕西中北部次之,陕西北部、内蒙古中部和山西乡村性指数最低;②从整体看,2012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性指数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从局部看,热点区主要由位于蒙吉辽交界处和蒙冀交界处的“两大极核”构成,冷点区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大中小三核集聚”;③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乡村发展可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发达均衡型、欠发达均衡型和非农主导型四种类型,各类型分别占总数的31.3%、3.7%、48.6%和16.4%.最后,针对不同乡村发展类型,提出了未来发展思路和方向.
  • 摘要:目的:为制定中国青年女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收集了中国67个单位测定的6514例健康青年女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七项地理因素的关系.rn 结果:发现青年女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与中国地理因素之间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F=59.769,P=0.000).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Y^)=11.75+0.0007331X1-0.0008920X2-0.1200X3-0.03224X4-0.05186X6+0.2020X7±0.44在以上的回归方程中,(Y^)是青年女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mPa.s),X1是海拔高度(m),X2是年日照时数(h),X3是年平均气温(℃),X4是年平均相对湿度(%),X6是气温年较差(℃),X7是年平均风速(m/s);0.44是剩余标准差的值.rn 结论: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以用回归方程计算这个地区的青年女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依据青年女性全血黏度(230s-1)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依赖关系,把中国分为八个区.
  • 摘要:选取新疆艾比湖流域中湖东侧的盐渍化土壤、光谱反射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实测的土壤光谱数据和对其重采样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变换与分析,分别选择与土壤含盐量相关性最好的变换形式.通过尺度效应转,校正Landsat-8影像进行研究区土壤盐分反演,用校正过的Landsat-8影像进行区域土壤盐分的反演,然后利用实测的野外土壤盐分数据对反演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重采样后的变换对数一阶微分与土壤盐分的相关性最好;校正过的影像光谱的盐渍化监测高光谱模型可以有效的提取土壤盐渍化信息(R2=0.9806,RMSE=),对土壤盐渍化的高精度遥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丝绸之路又称绿洲之路.古丝绸之路时代新疆绿洲的主要功能是为过往客商、僧侣、官员等提供食物、饮水和休整;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生产力、生产关系变化,传统小农业将发展为现代化大农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现代绿洲已成为参与东、西经贸,科技、文化等合作交往的主体之一.其主要结构与功能随之转变(发展)为:按绿洲特点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和通讯系统,促进交往;在发展持续高效绿洲农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工业、商贸等各业生产力,建立新型产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为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及对外合作交流提供基础;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及社会稳定,进一步增强现代绿洲功能;发展多元文化,丰富人们生活;同时迎接新形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促进现代绿洲全面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下,进一步加强新疆现代绿洲结构与功能研究,为绿洲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提供支持.
  • 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制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收集了103个市县10701例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其与地势、气候、土壤有关的18项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选取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有相关性的地理因素进行BP神经网络建模,借用析取克里金插值法拟合出中国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的地理分布图.rn 结果:我国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与纬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表土石砾含量、表土(粉土)阳离子交换量8项地理因素呈显著相关的关系.运用MATLAB软件,通过5层神经网络,选取含11个隐含层的2000次训练自学习建立模拟规则,用此规则模拟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神经网络模型.rn 结论:我国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分布图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若已知某地各项地理指标的值,则可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或绘制地理分布图得出该区的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
  • 摘要:水资源是绿洲城市最宝贵的资源.国内学者对绿洲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研究络绎不绝,对用水矛盾的基本判断也大致相同,但是绿洲城市用水形势紧张的局面不仅没有缓解,而且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制约着绿洲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干旱区特大绿洲城市乌鲁木齐市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在全疆首位度非常高,地缘优势显著,发展潜力空间大,但是随着城市面积的不断拓展,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供水压力日益加大,用水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风险保持在高位,水资源承载力受到严峻挑战.本文将经济活动、水资源约束等多种因素纳入到经典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框架中,编制了绿洲城市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构建了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测算出水资源消耗结构系数、水资源强度系数、水资源消耗系数、虚拟水调入系数等重要的投入产出系数,进而揭示出绿洲城市经济系统的水资源消耗特征.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及模型在刻画城市经济系统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地理含义.此外,本文构建了多目标规划模型,测算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及优化水资源配置的路径.最后本文基于模型结果提出,绿洲城市经济系统可以通过增加水源供给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结构,增大虚拟水贸易规模,发展水生产处理产业等措施缓解绿洲城市严峻的用水形势.
  • 摘要:土壤保持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服务功能之一,基于子流域的土壤侵蚀和土壤保持物质量与价值量的研究可为南水北调水源区的水土保持、土地利用方式调整、生态补偿及水库管理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地商洛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和交易的综合评估模型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Trade-offs)中的土壤保持服务模块(Sediment Retention Model),在部分参数指标的本地化获取、实地率定和修正校验的基础上,确保模型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基于水文角度对商洛市2013年的地块截留、土壤侵蚀与土壤保持进行生态系统功能定量评估和空间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探讨该区在保证水质和清淤两种情境下的土壤保持效益与空间特征.结果表明:(1)商洛市潜在与实际土壤侵蚀量分别为12.12×108t、0.34×108t.该区整体处于轻度侵蚀与中度侵蚀级别,无极强度侵蚀.(2)全区输出的产沙总量为1612981.23t,土壤总保持量为11.72×108t,其中泥沙持留量为0.29×108t.旬河、金钱河与乾佑河泥沙持留能力强.(3)InVEST模型评估排除死库容后在减轻泥沙淤积和保证水质治理花费两种情景下,土壤保持服务总价值分别为205.52亿元和616.28亿元.单位面积土壤保持价值量分别为313.57元/(hm2·a)和824.13元/(hm2·a).(4)重点从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区域生态效益,大力发展林业,改良土壤提高保水保土性能等方面防治土壤侵蚀.
  • 摘要:基于超制图学的思想,建立模型将乘坐轻轨的时间距离换算成以米(m)为单位的空间距离.在此基础上,通过GIS的地图投影空间变换方法,用换算出的距离重新定义两地间距离,变形原地图形成时间距离地图.将时间距离空间化,利用技术手段,对时间距离进行可视化表达.结果发现:轻轨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受到站点离所选取的中心点距离的影响,呈现离中心点越远变形越大;离中心点越近变形越小.时间距离压缩了传统城市形态.随着乌鲁木齐地铁建设进程的推进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内部进一步压缩时间距离仍有很大余地.本研究为乌鲁木齐城市建设提供一种新的参考与思路.
  • 摘要: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酒店业为旅游者提供最基本的服务,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最基本设施,探究酒店业在城市地域中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学科探讨的热门课题.采用去哪儿网(乌鲁木齐)的酒店数据目录建立数据库,利用电子地图获取酒店坐标信息,采用热点分析和核密度分析,对中心城区不同等级酒店空间分布、评分、价格、推荐数、点评数等信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1)乌鲁木齐酒店业在空间上呈现“南密北疏、内密外疏”的空间格局.(2)乌鲁木齐中心城区酒店空间布局的区域主要为重要交通设施、高等院校、行政中心、商业中心、体育中心等附近.(3)点评数量、价格较高、评分较高区域主要集聚在主要的商业中心和交通设施附近,试睡员推荐较高集聚在商业中心附近.
  • 摘要: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区域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集聚、扩散和创新的作用.本文基于城市群产业整合的角度,利用城市首位度、相似系数、区位熵等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发展在乌昌石城市群产业整合中的重要作用.文章分别对乌昌石城市群各县市产业发展现状,产业间的分工与合作现状以及产业整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乌昌石城市群现状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的低端发展,群内缺少有效的经济结构联系,亟待进行产业整合.未来乌鲁木齐产业发展需要提高其经济发展质量,将其打造成城市群内高端制造业中心、创新研发中心以及综合服务中心,以此来组织和推动乌昌石城市群的产业整合,加强群内各县市间的产业协作,提高城市群产业整体发展层次.
  • 摘要:基于指数分析法,以敦煌市为研究案例,以该市的9个乡镇为研究单元,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潜力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综合发展指数划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作为“点”叠加,结合敦煌市发展规划完成敦煌市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结果表明:敦煌市的优化开发区域为沙州镇,重点开发区域为七里镇、转渠口镇,限制开发区域为阳关镇、黄渠乡、莫高镇、肃州镇、郭家堡乡.禁止开发区为莫高窟、西湖自然保护区、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阳关沙漠森林公园、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摘要:研究目的:以甘州区为案例探讨转移流视角下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空间集聚特征,为甘州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湿地保护与建设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动态度、活跃度和波动度计算,空间叠置分析方法和密度制图法,对比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①自然保留地占绝对优势,耕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比例较低,说明后备土地资源较为充足,具有一定发展潜力;②耕地与建设用地、牧草地之间的地类变化是该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转移地类,耕地、牧草地和自然保留地是各地类中主要的转移流;③建设用地的活跃度不断增大,2006-2011年达到3.16%,主要原因是城市用地面积扩张,来满足中心城区扩张的增长需求;④地类转移波动度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和水域之间的相互转换,波动度均达到最大值2.0000;⑤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构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中心,以不断增长的建设用地为内圈,以牧草地转为耕地这种转移地类为外圈的环形结构;⑥空间集聚表现出热点区域逐年增加,有向南扩张,沿水系展布的特征.研究结论:显著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空间集聚特征分析成为甘州区土地利用方面的补充资料,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摘要:区域地貌特征的研究,是以查清地域地貌特征和地貌特征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有效利用区域土地资源使其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本研究运用GPS定为测定方法,对该县地貌形态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并其地貌特征进行分析,考察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该县境内地貌类型多种复杂,在陆地多种地貌形态均有形成和分布,且各种地貌形态交叉分布;(2)不同地貌形态具有差异性特点,表现出干旱区特殊地貌的性质;(3)不同地貌形态条件下形成自然景观各异的生态环境.
  • 摘要:近年来,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空间扩张及驱动力因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加强对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城市扩张特征及模式的研究,分析其驱动力因子,有助于城市的合理发展和用地布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全面综述了有关城市空间扩张及驱动力因子的研究文献,重点从城市扩张指标选取、驱动力指标选取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的演化发展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做了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早期对城市扩张指标的选取,主要从城市规模、城市结构两个方面,21世纪以后,指标越来越细化,并逐步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注重科技进步的影响力,近年来,又有学者把市场化单独归结为一个方面进行指标的选取.在针对不同尺度的研究方面文献较少,这也是今后研究有待加强的一个方向;相对而言,有关驱动力的指标选取则更加成熟,不同尺度的研究文献也较多,本文总结了它们的异同;另外,城市扩张及其驱动力因子的研究方法也层出不穷、各有特点,近年来,元胞自动机和分形理论相对较热,但在诸多研究中都不止步于一种方法的运用,而是与其他模型相结合应用,本文对几种研究方法的特征、优缺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城市空间扩张及驱动力因子的深入探究提供借鉴.
  • 摘要: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不可预期、自组织和多稳态体制等特征.道路建设是区域发展重要的干扰驱动因素,对局域社会-生态系统产生多要素和跨尺度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相关概念和分析框架,以道路建设为切入点,借鉴社会经济连通度概念,以商洛市为例,从区域(local)和社区(community)两个尺度,分析道路建设对欠发达山区社会-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将社会-生态系统分解为经济增长、生态景观格局和乡村发展三个维度,选取商洛市统计年鉴、商州区遥感影像和典型农户调查三类数据,结合数理模型、遥感与GIS技术和问卷统计分析,对道路建设与经济发展,道路网络与景观破碎度变化以及高速公路(国道)建设对乡村社区恢复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包括:①道路扩张成为减贫的原因,却并非经济增长的动因,而经济增长却是道路网络扩展的原因;②道路建设增加了当地生态景观的破碎度,却提高了社会连通度,并且景观破碎度与社会连通度之间呈正相关;③在乡村社区尺度上,道路建设与社区恢复力之间呈现复杂关系,乡村社区恢复力可以从集体记忆、生计多样性和适应能力三个准则层选取相应的替代指标,通过对农户调查来分析和解释,运用逐步回归分析,识别了乡村社区恢复力的影响因素.最后,对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下的欠发达山区乡村恢复力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 摘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各县域(市、旗、区)单元为基本单元,以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3年统计年鉴的相关县域数据为数据源,结合钱纳里经济发展理论、空间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整体上经历了“均衡→不均衡→逐步均衡”的发展趋势,其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资源富集性县域单元发展速度明显偏远和资源贫乏区域,对周边县域有较明显的辐射和联动效应.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冷点和热点集聚区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少到多的过程,形成了资源型集聚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区.县域经济增长以空间正关联为主,HH类型有减小趋势,LL类型较为稳定,HL和LH类型则较少且分布零散.通过因子加权回归发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次产业总值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其它三个因子对其经济发展和空间格局分布亦有显著相关性,各因子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的显著性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强.
  •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发的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大气近地面强迫资料,驱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系列通用陆面模式(CLM3.5),对中国新疆地区地表土壤温度时空变化过程进行逐小时off-line模拟(模拟时段为2009年-2013年);利用全国土壤温度自动站(新疆区域105站点)数据验证了CLM3.5模式在中国新疆地区三个土壤层(5cm、20cm和80cm)土壤温度的模拟能力.研究发现:在月变化方面,地表层(5cm)土壤温度模拟与实测值差异最大,在每年的7月最大差异(5k左右);第二层20cm层在每年7月达最大差异(3k左右),而第三层(80cm)在这每年7月却模拟的很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新疆地区7月前后地面温度变化剧烈,温度白天最高可达30度以上,而昼夜温差较大,导致模式不能很好的抓住地表温度的变化.研究还发现,在80cm土壤深度,模式模拟1月、12月的结果均较前两层差.在日变化方面,研究发现:较浅的两层(5cm和20cm)的土壤温度模拟值在夏季和秋季均较差.与月变化类似的是,80cm土壤层日变化在1、12月模拟较差,然而在其他时段模拟的却很好.在小时变化方面,发现:地表5cm土壤模拟结果在每年的1月-4月及9月-11月的全天(即24小时),模式也会有不同的偏差:在03UTC-21UTC之间主要表现为模式结果比土壤温度观测结果偏高,而在每天的21UTC-00UTC主要表现为模拟结果偏小.而在每年的5-8月,全天模拟值都偏小,且在09UTC达当日最大值.而距离地表20cm处的土壤温度模拟效果在大部分月份都偏差较小(-1K至1k之间),并在每日12UTC偏差达到当日最大值,我们发现在20cm处模式模拟的最大值较观测值提前.而在距离地表80cm的土壤温度基本不受日变化影响,表现较为平稳.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新疆地区5-8月、9-11月为昼夜温差大,深层土壤温度相对于浅层土壤温度随着温差变化较小,这也造成了模式对于表层土壤模拟较深层差的主要原因.最后,通过对三个土层进行逐年分析发现:夏季对浅层的土壤温度影响比较大,冬季对深层的土壤温度影响比较大.总体研究表明:CLDAS驱动场强迫下的CLM3.5模式可较为精确的模拟中国新疆地区多年平均土壤温度空间分布,并较为准确的模拟并反映中国新疆地区土壤温度的小时、日、月及年际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将加深对新疆地区土壤温度陆面过程的研究,加强对我国新疆地区多层土壤温度的垂直结构和变化规律的高分辨率时空认知,并将对当地气候、农业及灾害等分析预警将起到重要的科学依据.
  • 摘要:基于甘肃省及周边地区46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年值、月值、日值数据,对数据进行均一化检验和订正后,利用气候倾相率法、Mann-Kendall法、EOF法对甘肃省近50a的气候变化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甘肃省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升温显著,其中以最低气温升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的季节变化空间差异较大,各季节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升温最为显著,春、冬以平均最低气温升温显著,夏、秋以极端最低气温升温最为显著.降水变化倾向率最小值达-22.2mm/10a,最大值14.1mm/10a,降水变化的区域差异大,乌鞘岭以东表现为减少趋势为主,以西以增加为主.河西地区气温突变时间在1986年左右,早于河东气温突变的时间1993年左右.通过EOF分析,气温的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一致性较好,而降水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差异性较大,主要表现为东西差异.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甘肃省气候变化时空差异明显,乌鞘岭是近50a甘肃气候东西变化的一条重要界线.
  • 摘要:基于FAO-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北方农牧交错带46个气象站1961-2013年的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及其对不同气象因子的敏感性系数,并对ET0及敏感性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方农牧交错带ET0多年平均值为974.11mm,近53年来以0.21mm·a-1的速率呈微弱下降趋势.四季中,春夏两季全区ET0呈递减趋势,秋冬两季则呈缓慢增加趋势.东北段四季及年ET0均呈减小趋势,尤以春夏两季最为明显,华北段仅在春季有所增加,西北段年际ET0增幅最大,但在夏季有微弱减小趋势.(2)北方农牧交错带ET0时空变化特征存在四个典型区:陕北高原区夏季ET0呈“高值-递减”模态,其它三季均表现为“高值-递增”模态;陇中地区多年及四季均呈“低值-递增”模态;大兴安岭北部高纬地区秋季呈“低值-递增”模态;科尔沁沙地及辽西片区秋季呈“高值-递减”模态.从年代际来看,两个片区(科尔沁沙地及辽西片区、陕北高原及吕梁山脉片区)年代际ET0波动变化频繁且显著,是研究农牧交错带气候变化的重点关注敏感区.(3)北方农牧交错带ET0对相对湿度最敏感,其次是平均风速、日照时数、气温.53a来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敏感性系数显著上升,显著性水平达到99.8%以上,而日照时数敏感性系数呈微弱的下降趋势.空间上,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敏感性自西南向东北递增,而日照时数敏感性正好相反.局域来看,科尔沁沙地既是温度敏感性高值中心,也是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敏感性高值中心,表明科尔沁沙地地区ET0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四个气象要素中,日照时数敏感性系数高值中心仅在青东、陇中高海拔地区及陕北高原区形成,这可能与当地海拔、地形等有关.
  •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的基础,其价值评估对于制定区域环境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以3S技术为支撑,基于2000和2010年西安市土地利用数据,以县域为尺度,在对谢高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修订的基础上,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并结合敏感性指数,分析了西安市10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西安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以林地为主,耕地、湿地和水域面积减少,林地、草地、园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呈增加趋势,建设用地增幅最为显著;(2)2000—2010年西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负增长,从2000年的250.43亿元减小到2010年的243.23亿元,减幅为2.87%;(3)该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高值区分布于西安市北郊、城区及南郊的长安区;(4)西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缺乏弹性,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
  • 摘要:目的:揭示地理因素对我国健康成年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参考值的影响,为制定该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更全面的科学依据.rn 方法:收集了84个市(县)8350例健康成年的高敏C反应蛋白参考值,应用SPSS21.0软件对其与25项地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选取其中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地理指标分别进行岭回归分析和支持向量回归机分析;建立模型预测出全国2322个观测点健康成年人的hs-CRP参考值.最后用ArcGIS软件进行地统计分析,采取析取克里格插值法绘制中国健康成年人高敏C反应蛋白参考值地理分布图.rn 结果:中国健康成年人的hs-CRP参考值与海拔高度、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降水量、气温年较差、年平均风速5项地理指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经对比分析,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具有更好的模拟和预测性能.rn 结论:受区域环境的影响,我国健康成年人hs-CRP参考值的地理分布规律可概括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从西北到东南递减.
  • 摘要: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旱灾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损失,本文利用可公度方法和对称性原理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旱灾进行了趋势判断.结果表明:(1)经三元可公度验证,1950年以来广西的旱灾表现出良好的可公度结构特征,具有明显的时间对称性.(2)通过可公度方法的分析,结合蝴蝶结构图和可公度结构系,广西2017年发生旱灾的信号较强.(3)广西旱灾的发生年份与ENSO事件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4)结合旱灾年份及太阳黑子数变化趋势的分析,发现旱灾年基本出现在太阳黑子的上升段,即太阳活动逐渐增加的阶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