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体会

摘要

目的:研究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体会。rn 方法:1、临床资料:18例患者中男3例(3眼),女15例(15眼);年龄33-65岁,平均53岁。术前所有病人均做泪囊碘油造影X线片并鼻腔CT检查,鼻内镜检查,术前排除泪小管或泪总管阻塞,医源性假道;同侧鼻腔有鼻中隔弯曲及鼻息肉,鼻窦炎者。2、方法:术后抗生素预使用十天,每天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冲洗泪道一次,术后第六天抽出填塞物,行鼻腔和泪道冲洗。每5~7d视病情清理鼻腔分泌物及血痴,清理时不扰动造孔周边粘膜瓣,保持鼻腔通畅。典必殊滴眼液1滴点眼,每天3次,维持2周,雷诺考特鼻喷激素喷鼻,每次2喷,生理性海水喷鼻每天4次,每次4喷,共3个月。随访术后持续6个月至1年。3、疗效判定:(1)治愈:鼻内镜下观察中鼻甲前端鼻腔外侧壁泪囊造口形成,且上皮化,溢脓溢泪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2)好转:泪囊造口形成,上皮化,症状减轻,冲洗泪道通畅或加压后通畅。(3)无效:症状不缓解,冲洗泪道不通,造孔闭锁。治愈和好转为有效。rn 结果:18例患者经治疗后,全部泪道冲洗通畅,无术前流脓、溢泪症状,鼻腔造孔口通畅无堵塞。rn 结论:本组患者手术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泪囊瓣的制作,不可紧贴骨窗上缘切断泪囊顶部,应在泪囊中段稍上由后向前下切开泪囊,后瓣约占三分之二大,翻向骨窗后缘,这样既能完全遮盖骨窗后缘骨质,又能过多保护泪总管或泪小管进入泪囊的入口处周围正常或水肿的粘膜组织,减少了此处的肉芽组织增生、造口闭锁的可能性,同时因为此处的粘膜组织无破坏,为二次手术也留有了余地;泪囊瓣下方切到泪囊与鼻泪管交界处。这样也符合低位泪囊鼻腔造孔的原则。泪囊后瓣与鼻粘膜可以用50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固定一针,对熟练者来说很快完成操作,对于小泪囊者我们给予缝合,防止造口堵塞有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