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09年第五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变化及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变化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在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中的变化及其对肝再生的作用。rn 方法:SD大鼠分两组:正常组6只,模型组48只。D-氨基半乳糖(D-Gal)诱发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分6、12、24、36、48、72、120、168h8个时间点取大鼠血及肝脏标本,动态观察肝功能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PCNA)的变化。rn 结果:造模后24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显著升高(P<0.05),以72h为著。PCNA在正常组表达很少,造模后6h显著升高(P<0.01),48h达最高峰,72h则明显下降(P<0.01)。VEGF在正常大鼠肝组织中表达量很少或不表达,模型组随着时间的推移,VEGF水平逐渐升高,其变化与PCNA一致,48h达峰,72h开始下降。rn 结论:VEGF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表达与肝细胞再生程度密切相关,其对肝再生具有重要作用,为改善急性肝衰竭的预后提供了新途径。rn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对内皮细胞唯一特异而有效的有丝分裂原,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诱导体内血管形成,同时它又能增强血管的通透性,故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permeability factor,VPF)。急性肝衰竭常导致大量的肝细胞坏死,减少肝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促进残存肝细胞再生,是改善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在肝再生过程中,肝血窦的重构是一个必需的步骤,这涉及到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它细胞的分裂增殖,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需由VEGF的刺激才能起始。本实验通过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VEGF表达,结合肝功能、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变化,探讨急性肝衰竭时VEGF表达情况及其对肝再生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