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9年第五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
2009年第五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

2009年第五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福州
  • 出版时间: 2009-03-20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会议文集:2009年第五届国际暨全国肝衰竭与人工肝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终末期肝病患者易并发感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多见,其中大肠埃希氏菌是主要的病原菌,但近年来文献报告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肠球菌感染,病死率极高,是终末期肝病治疗中面临的新问题。为提高对本病认识,本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终末期肝病患者并发肠球菌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指出终末期肝病患者肠球菌分离率高,耐药严重,抗生素选择的范围有限;有鉴于此,临床工作中对于终末期肝病应注意患者各类标本的收集,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特别是慎用万古霉素,延长万古霉素的使用寿命,防止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流行。
  • 摘要: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疗效。rn 方法:67例患者分为3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A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B组使用特立加压素组,C组为对照组,观察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转归等。rn 结果:A组治疗7例均死亡而终止,B组较C组平均动脉压增高、尿量增多、血肌酐降低,有效率增加,差异有显著性。rn 结论:特利加压素对肝肾综合征的治疗安全、有效,去甲肾上腺素需进一步验证。
  • 摘要:目的:研究核苷(酸)类似物及人工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近期疗效。rn 方法:入选46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分成4组:一般内科治疗组、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人工肝治疗组、核苷类似物及人工肝治疗组,观察4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凝血酶活动度(PTA)的变化,将4组再分别分成MELD评分≤29分和MELD评分≥30分两部分,然后进行疗效的比较。rn 结果: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人工肝治疗组、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组的治疗后TBIL水平、PTA水平与一般内科治疗组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三组之间的疗效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MELD评分≤29分时,一般内科治疗组的好转率为42.4%,均低于其他三组,P<0.05,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的好转率为60.3%,均低于人工肝治疗组的81.5%和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组的73.5%,P<0.05,而后疗两组效相当,P>0.05;在MELD评分≥30分时,这4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相似,P>0.05。rn 结论:核苷(酸)类似物、人工肝、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人工肝治疗的疗效均优于一般内科治疗,但在MELD评分≤29分时,有人工肝治疗的疗效相对较好。
  • 摘要:目的:观察肝衰竭患者血浆置换术中不良反应,探讨相应的护理方法。rn 方法:对893例肝衰竭患者所进行的3213次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rn 结果: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351/3213),其中最严重的是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为1.4%(5/3213)。rn 结论:周密的护理观察是及时发现并防治血浆置换中不良反应的关键措施之一。rn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现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它能够通过血浆置换迅速清除病人体内有害物质和炎症介质,补充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减少有害物质对肝细胞的损害,暂时替代肝细胞的解毒合成功能,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和肝功能的恢复,取得较好的效果。rn 但在进行血浆置换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一过性血压下降,畏冷、寒战、皮肤皮疹伴搔痒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及时救治和对症处理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我们对我院从1999.9-2008.12对893人进行3213次血浆置换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救治及护理总结如下:
  • 摘要:2008年3月23~26日,第18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年会在韩国首尔COEX会议中心召开。此次大会的主题为“肝脏病学新视野(New Horizons inHepatology)”。本届会议不仅公布了《亚太乙肝防治指南》,还公布TAPASL关于ACLF(acute 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共识讨论草案。本文现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概念、急性诱因定义、慢性肝病定义、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及鉴别诊断等内容进行了简述。
  •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内毒素水平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抗氧化能力的差别,并探讨拉克替醇对慢性病毒性肝炎伴血内毒素升高的患者体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rn 方法:94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根据内毒素水平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体内抗氧化水平;选择其中6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伴血内毒素升高的患者,随机分为拉克替醇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血清抗氧化能力、血内毒素水平以及肠道内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数量的变化。rn 结果: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内毒素水平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呈负相关(P<0.001,P<0.01),与丙二醛(MDA)呈正相关(P<0.001);拉克替醇治疗组患者SOD和NOS水平明显升高(P值分别小于0.01和0.05),MDA水平明显下降(P<0.01),血内毒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肠道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加(P<0.01)。rn 结论:拉克替醇能改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氧化系统损伤,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和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有关。
  • 摘要:危重病患者往往伴随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危重患者的目标在于纠正这种复杂的内环境紊乱,而联合应用多种血液净化技术更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配对血浆滤过吸附(CPFA)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连续性的、且联合应用血浆吸附与血液滤过的新技术。本文介绍CPFA的概念及技术原理,对CPFA的体外、动物实验和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探讨CPFA的临床应用前景。
  •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的传染病,据统计,全球约有3.5亿乙型肝炎患者,而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据全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占总人数的10%,其中1,4左右将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每年死于与乙肝相关疾病者约60万人。乙型肝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造成乙肝患者反复发作的原因除疾病本身的自然发展外(病毒复制得不到控制),与患者的精神因素,饮食状况,家庭环境,心理状态,劳动强度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因此,做好肝炎患者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对控制疾病的反复发作和缓解病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乙肝患者的家庭护理进行重点归纳,提出劳逸适度,动静结合;适宜饮食,合理营养;调节情绪,重视心理护理;合理用药,定期复查。
  • 摘要:目的:探讨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肝病伴胆汁淤积的临床疗效。rn 方法:选择慢性肝病伴胆汁淤积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综合保肝治疗,静脉滴注甘草酸二胺、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组31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rn 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总胆红素(TbiL)、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及谷氨酸转肽酶(GGT)分别下降为(60.2±18.6)umol/L、(112.1±33.3)umol/L、(140.2±65.7)U/L、(180.6±86.3)U/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肝病伴胆汁淤积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加速黄疸消退,安全性好。rn 腺苷蛋氨酸(商品名为思美泰)是蛋氨酸和三磷酸腺苷经腺苷蛋氨酸合成酶催化生成,参与体内多种重要的生化反应。其在肝硬化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肝内胆汁淤积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可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肝病,尤其能改善胆汁淤积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对31例慢性肝病伴胆汁淤积患者应用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摘要:老年病毒性肝炎简称老年肝炎,其发病率在老年人传染病中居首位。由于我国逐渐步人老年化社会,老年组患肝炎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这个特殊的群体在经历了人生的跌荡起伏后,都有了自己安定、和谐的家庭、事业,面对自己到老还患传染病,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应对方式等,所以做好对老年肝炎患者的护理,对促进疾病的恢复,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显得极为重要。rn 俗话说“老还小,老还小”,人到老年,很多时候就像小孩一样,在打针、吃药等都需要我们去哄,在加上老年人生理机能低下,代谢减退等各方面的有原因,这都需要我们更加耐心、更加仔细的的去观察,去护理。
  • 摘要:在各型人工肝中,以血浆置换为代表的非生物人工肝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人工肝治疗方法。由于血浆置换疗效有限,以及受到血浆短缺、血源性传播疾病增加等问题的制约,血浆置换是日益成为人工肝研究的瓶颈。提高疗效、摆脱血浆依赖是目前人工肝治疗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各型非生物人工肝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有很强的互补性及协同作用,各种非生物型人工肝的联合治疗是目前人工肝治疗研究的重要方向。本院应用白蛋白透析技术与血浆灌流胆红素吸附结合,组合成一种新型的物理人工肝治疗系统,临床治疗19例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病人,并与血浆置换治疗进行比较,开展临床研究。
  •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HBV相关肝衰竭预后的危险因素,构建预后评估模型,评价其预测能力。rn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住院确诊为HBV相关肝衰竭的5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年龄、性别、并发症、生化指标、凝血指标、HBVDNA载量等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构建预后评估模型,并用独立的79例确认样本评价模型预测能力。rn 结果:肝性脑病、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Alb、AST、Cr、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sed ratio,INR)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所构建的预后评估模型的预后指数(prognostic index,PI)=4.98×肝性脑病赋值+4.57×肺部感染赋值+4.41×上消化道出血赋值-9.69×LN(Alb g/L)+2.46×LN(AST U/L)+5.18×LN(Cr mmol/L)+3.35×LN(INR)-15.36,能够准确地预测90 d的生存情况。rn 结论:肝性脑病、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Alb、AST、Cr、INR作为独立危险因素所构建的预后评估模型,能够较准确的反映HBV相关肝衰竭预后,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参考价值。rn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预后差,病死率高达60%~80%,因此,准确评估肝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预测存活率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Kamath等建立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由于能较准确地判断终末期肝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3个月的病死率,已于2002年被美国器官分配网络中心确立为等候肝移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测指标,被广泛使用,但是否完全适用于我国肝衰竭的预后评估尚有争议。我国肝衰竭病因90%为HBV,且有资料表明肝衰竭的各种并发症与其预后有关,而MELD评分未对HBV详细探讨,并剔除了肝性脑病等并发症。为此,本研究通过对HBV相关肝衰竭患者的生存资料进行预后因素分析,以期构建适合我国肝衰竭预后的评估模型,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摘要:好的护士行为能为病人带来温馨舒适、安全可信的感觉,并能为医院创造无声的价值,通过几年的临床带教和工作积累,怎样使临床带教工作作得更好,本文现对实习护生的带教体会进行了总结。
  • 摘要: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新兴的医学诊断技术,它包括超声显像、放射线与磁共振成像、核素成像三大类。超声诊断技术作为影像诊断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优点,不但能发现组织器官病变的解剖学改变,而且由于实时灰阶超声的应用可以连贯地动态地观察器官的运动和功能,可以追踪病变,显示其立体的变化而不受图像分层的限制;另外,超声检查具有简单、快捷、方便、无创、价格相对于其他影像检查低等优点,使之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感染病科作为临床科室之一,所接触的疾病种类繁多,范围广泛,病情复杂,要想在短时间内作出准确诊断,除了依靠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之外,全面而准确的辅助检查也必不可少。而超声检查作为三大影像学检查技术之一以其诸多优点在此时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指出超声检查在感染病科的应用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即在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在发热待查疾病方面的应用、在感染性疾病方面的应用及在其他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必需具备的条件,对人工肝支持系统的适应证、禁忌证、疗效判断标准进行了简述,并提出了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操作指南与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管理制度。
  •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对微囊化肝细胞腹腔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肝衰竭疗效影响。rn 方法:气流法制备含肝细胞或Sertoli细胞与肝细胞混合的微囊。D-氨基半乳糖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设模型组、裸肝细胞腹腔移植组、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和Sertoli细胞与肝细胞混合微囊化移植组,通过测定ALT、AST、TBiL比较各组肝衰疗效。同时,RT-PCR法测定肝脏凋亡指标Smac/Diablo、Caspase-3表达情况。另外,观察腹腔内微囊的变化以及腹水中淋巴细胞数的改变。rn 结果:大鼠急性肝衰的疗效比较发现,混合微囊化治疗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均P<0.05),且Smac/Diablo、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也较其他组低。不同组的微囊均没有与腹腔粘连。腹水中淋巴细胞的计数发现,混合微囊组的淋巴细胞数亦较肝细胞微囊组的少(P<0.05)。rn 结论:其Sertoli细胞与肝细胞混合微囊化移植优于单纯微囊化肝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效果,同时发现,纯肝细胞微囊在腹腔内仍可引起一定的淋巴细胞聚集,而Sertoli细胞的存在有助于减少这一现象。
  • 摘要:目的:本实验将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入急性肝衰竭大鼠腹腔内,动态观察大鼠肝功能和肝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l(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表达情况和意义。rn 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造成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生理盐水组,Ⅱ组为裸肝细胞移植组,Ⅲ组为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在6、12、24、48、72、120和168h检测各组血生化,用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HMGB1 mRNA的表达。另取6只正常大鼠标本作为参考值。rn 结果:各组ALT、AST和TBil在6 h就开始上升,24h均已显著升高(P<0.05),Ⅲ组ALT、AST和TBil显著下降,与Ⅰ、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MGB1 mRNA在6h显著升高(P<0.01),12h达高峰,Ⅱ组、Ⅲ组在24h后表达量较Ⅰ组显著下降,72h、120 hⅢ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rn 结论:HMGB1可能参与了急性肝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显著减少了肝衰竭大鼠肝组织中HMGB1mRNA的表达,从而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并改善肝衰竭大鼠的预后。
  • 摘要:目的:评价胎肝细胞悬液联合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rn 方法:对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非生物人工肝联合胎肝细胞悬液治疗,2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采用单纯非生物人工肝治疗,观察非生物人工肝联合胎肝细胞悬液治疗及单纯非生物人工肝治疗前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消化道症状、血氨及生存率的变化。比较非生物人工肝联合胎肝细胞悬液治疗与单用非生物人工肝治疗的疗效。rn 结果:非生物人工肝联合胎肝细胞悬液治疗较单用非生物人工肝治疗能更有效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好转存活率,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rn 结论:非生物人工肝联合胎肝细胞悬液更能有效提高重型肝炎的疗效。
  • 摘要: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预测血浆置换(PE)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后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预后并探讨其影响因素。rn 方法:280例拉米夫定治疗的乙型ACLF患者随机分为PE组与对照组,应用单或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患者病死率的因素。rn 结果:PE后总胆红素(TBil,423.4±53.6)、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1±0.3)、MELD评分(37.8±3.7)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MELD积分30~40的PE组患者的病死率4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1%(x2=24.546,P<0.01)。死亡组TBil反弹率(41.3±8.5)%明显高于存活组的(29.9±6.5)%(t=6.88,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病死率与年龄(t=7.589,P=0.003)、治疗方法(x2=25.138,P=0.000)、TBil(t=5.556,P=0.010)、MELD积分(t=7.922,P=019)相关。多因素分析中,MELD积分30~40时,治疗方法(P=0.004)、肝性脑病(P=0.018)、治疗前HBV DNA载量(P=0.008)、治疗过程中HBV DNA下降幅度(P=0.012)和肝肾综合症(P=0.033)是预测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当MELD积分>40时,只有MELD积分(P=0.014)是患者病死率的预测因素。rn 结论:PE可降低MELD分值在30~40患者的病死率,但不能降低MELD分值>40的患者的病死率。对于MELD分值在30~40患者,治疗前低病毒载量和治疗过程中HBV DNA载量的快速下降是PE联合拉米夫定治疗预后良好的预测因素。
  •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rn 方法:对80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116次PE治疗,其中治疗1次的55例,2次的15例,3次的9例,4次的1例。治疗前后即刻用同一台血常规仪器进行外周血常规检测,对比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前后的变化。rn 结果:80例重型肝炎患者PE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较术前降低(P<0.05>,而白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rn 结论:PE治疗重型肝炎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有明显降低。
  •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人工肝血浆置换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rn 方法:将184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似的内科支持对症治疗,104例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共170例次。观察两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生化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血浆置换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61.53%。其中早期有效率为80%,中期为69.2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rn 结论:血浆置换术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肯定,掌握治疗时机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另外,血浆置换亦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手段。
  •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过程中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探讨防治措施和对策。rn 方法:通过对26例患者48次血浆置换疗法的观察,总结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处理及预防。rn 结果:采取有效的措施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rn 结论:正确认识血浆置换术的不良反应并能够即使的预防和处理,有助于成功应用血浆置换术,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非生物型人工肝技术(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症肝炎的疗效。rn 方法:121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PE)技术,共183例次,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PT及HBV血清标志物,HBV.DNA改变情况,探讨其与预后的内在关联。rn 结果:132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经PE治疗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肝功能明显好转。临床好转率为64.46%(78/121),其中早期83.78%,中期46.87%,晚期6.66%,同时1次与多次人工肝治疗临床好转率比较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rn 结论:PE对慢性重型肝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时机的选择宜以重肝早期或无严重并发症者为佳。
  •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过程中合理的应用。rn 方法:本组22例共57次,根据病情分别给予血浆置换、血浆吸附及白蛋白透析,根据PTA及PLT值不同,给予低分子肝素钙,首剂15~25mg,持续2~8mg。TMP如果维持于较低值,可于结束治疗前1~1.5小时停用。rn 结果:所有病例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无明显出血倾向加重表现及凝血发生。rn 结论:低分子肝素在重症肝炎人工肝治疗中应用效果安全可靠。
  •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经单纯血浆置换及同步并联血液滤过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rn 方法:7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44例,B组30例。A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缓慢性血浆置换(PE)同步并联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B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单纯PE治疗。采用ELISA方法检测74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17NF-α)、白介素(IL)-1、6、10。rn 结果:A组患者血清TNF-α下降,B组无变化;两组IL-1、IL-6均降低,IL-10均升高,但A组降低IL-1、IL-6的幅度明显优于B组,治疗后患者近期有效率A组81.82%,B组56.67%;生存率A组56.82%,B组33.33%。rn 结论:联合治疗能更好地清除各种炎症介质、中分子物质等毒性物质,从而减轻重型肝炎时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提高重型肝炎的存活率。
  • 摘要:丙型病毒性感染易引起慢性化,目前推荐的抗病毒方案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皮下注射联合利巴韦林口服,但持续病毒应答率仍不理想,尤其对于高载量且基因1型的和其他难治性丙型病毒感染病例,治疗上成为难点。我科应用人工肝技术双重血浆置换对1例难治性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探索性治疗,发现患者不仅可以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而且减少了针剂及口服片剂的副作用,不失为治疗手段之一。rn 在各类慢性病毒性肝炎中,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及治疗技术的研究目前是热点,也是难点,尤其对于高病毒载量且基因1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如何提高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减少药物毒副作用,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为此,我科就目前人工肝治疗新技术双重血浆置换(double filtrationplasmapheresis,DFPP)探索性治疗难治性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报告。
  • 摘要:非生物型人工肝包括血液透析(hemodialysis简称HD)、血液滤过(hemofiltration简称HF)、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简称HP)、血浆胆红素吸附(plasmabilirubin absorption,简称PBA)、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简称PE)等方法。近年来人工肝技术尤其是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在临床上逐渐普及,明显降低了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但由于我国血浆、白蛋白供给日益紧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上人工肝治疗的开展。本文针对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中如何应对血浆、白蛋白等来源困难的策略进行探讨。笔者认为应对目前血浆、白蛋白等来源困难可以从两大方面努力,其一是大力宣传、推广义务献血及加快人造血制品的研究,以增加临床上血浆和白蛋白供应量,其二是改进临床上人工肝治疗方法、治疗技术,以节约血浆和白蛋白应用量。本文主要讲述了第二方面的内容。
  • 摘要:急性肝衰竭是由于肝脏功能急剧减退导致以明显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一广义的术语,包括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failure,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failure,SALF)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failure,ALF)三型。肝脏具有解毒、转化、合成和分泌等复杂的生理功能,其功能衰竭必然导致体内毒性产物堆积和严重的代谢紊乱;这一病理过程反过来又造成机体血流动力学和内环境严重紊乱,加剧肝损伤和其他脏器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急性肝衰竭常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Multiple organs dysfuction sydrome,MODS)。本文对单一模式人工肝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对现行组合式人工肝进行评价,简述了组合式人工肝与体外血液净化的发展。
  • 摘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Therapy,CRRT)是相对间歇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而言,按照1995年Bellomo和Ronco所给出的定义,CRRT是“以长时间替代受损的肾功能为目标,或旨在每天进行24小时治疗的体外血液净化治疗。”本文介绍了CRRT的技术特点,对CRRT的治疗液体与治疗剂量进行了简述,并分析了血液净化临床操作的相关内容。
  • 摘要:人工肝支持系统是目前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的一种新技术、新方法,可以暂时代替肝脏排毒为肝细胞的再生创造时间,有利于残存肝细胞的再生,以及为肝移植病人争取时间,平稳度过供肝时期。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是一次危重状态下的特殊治疗,病人及家属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除常规治疗外,护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本院从1993年开始从事生物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研究,并在护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对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 摘要:血液净化一人工肝支持系统(简称人工肝),是利用血液净化疗法对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浆进行交换或处理、清除代谢产物、补充各种凝血因子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改善凝血功能。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危重,发展快,并发症多,主要表现有高胆红素血症、肝性脑病、内毒素血症、胃肠功能紊乱、出血、肝肾综合征等,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近年来人工肝支持系统成为治疗重型肝炎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清除体内内毒素,改善机体内环境,有利于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的恢复。我们对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药物联合人工肝治疗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在这过程中涉及到人力的安排与调配,物质的申购与管理,申请和协调领取血液,病人术前和术后护理管理等问题。本文对护士长的作用进行了浅述。
  • 摘要:触摸护理是基础护理一部分,是高层次的情感护理。触摸护理是护理人员通过按摩、抚触、握手、拍肩等非语言护理措施,以满足患者“爱与归属感、尊重与自尊”的心理需要,进而缓解躯体和精神痛苦,使他们身心舒适、愉快和放松的一种护理方式。它可以提供给患者心理上、情感上的关怀,可以提高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笔者把触摸护理贯穿于实施人工肝治疗的肝病患者中,使患者消除了焦虑、恐惧心理,达到了最佳治疗效果。本文现对实施人工肝治疗患者的心理特征、触摸护理的临床特征等进行了简述。
  • 摘要:目的:把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应用于PE治疗的全过程。通过干预患者的心理和行为,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作用。rn 方法:对实施PE治疗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测评,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指导,加强个性化护理。rn 结果:131例行PE治疗的患者中,共有120例产生不良心理情绪,占93.9%,其中出现悲观、失望94例(71.7%),被动依赖、敏感多疑63例(48.0%),忧虑、恐惧58例(44.2%)。通过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沟通的方法,干预PE治疗患者的不良心态和行为,131例均顺利进行PE治疗,促进了疾病康复。rn 结论:重型肝炎患者PE治疗前多有较显著的心理障碍,如能妥加重视,及时了解和掌握病人的负性心理特征,适时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PE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减少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例误诊为淋巴瘤的肝结核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本例病人长期发热原因不明,呼吸道症状不明显,抗生素治疗无效,PPD试验阴性,血抗结核抗体阴性,多次痰找抗酸杆菌阴性,同时伴有贫血、白蛋白减少,不能排除结核感染可能,及时行骨髓穿刺活检及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临床上对于高度疑似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或考虑继发肝结核,但缺乏病理学或细菌学诊断依据时,也可予抗结核药行诊断性治疗,观察4-8周,若病情好转明显,有利结核诊断。
  • 摘要:目的:试图建立一种适用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严重性评估并且优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的预后评分系统。rn 方法:对存活组203例和死亡组196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进行MELD评分,同时选择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清肌酐、肝性脑病、并发感染、血清总血清胆红素、肝脏大小和腹水量等7个肝衰竭相关的临床指标,按照严重性给以1~4分并合计总分,然后比较这两种评分系统的异同。rn 结果:本评分系统存活组8.07±3.14分,死亡组16.91±3.54分,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0;存活组81.32%病人总分在3.91~12.23分之间,死亡组81.32%病人总分在12.23~21.60分之间,两组交界点在12.23分。存活组MELD评分为26.43±5.58,死亡组MELD评分为40.16±10.22,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0;存活组61.02%病人MELD评分在21.49~31.19分之间,死亡组61.02%病人总分在31.19~57.09分之间;两组分界点在31.19分。ROC曲线下面积分析表明本预后评分系统比MELD评分能更准确地预测预后。rn 结论:本系统是一种适用于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严重性评估,而且,敏感性优于MEID评分的客观,简易预后评分系统。
  • 摘要:肝衰竭是在多致病因素作用下,肝脏在短期内发生大块或亚大块坏死所致的肝脏功能衰竭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复杂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的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死亡率高,治疗仍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肝衰竭在研究方法学及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法,为后组学时代服务于肝衰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平台。肝细胞移植技术也日趋成熟,也广受医学界的热宠,作为治疗肝衰竭的有益补充。人工肝是目前治疗肝衰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原理是借助一个体外的机械、化学或生物反应装置,暂时辅助或部分代替严重病变的肝脏的功能,清除各种有害物质,代偿肝脏相应的功能,从而使肝细胞得以再生直至自体肝脏恢复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目前一般分为三个主要类型:非生物型人工肝;生物型人工肝;混合型人工肝。本文介绍了肝衰竭的研究进展及人工肝的研究进展。
  • 摘要:近年,全球肝衰竭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和关注日趋增多。2000年美国成立了急性肝衰竭研究小组(ALFSG),近年先后出台了多部相关指南及论文等。2008年首尔APASL年会特设了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专题会议,香港的沪港肝病年会特设了肝衰竭和人工肝治疗2个专题会议,今年香港APASL年会也特设了肝衰竭专题。此外,2006年10月出台的《肝衰竭诊疗指南》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肝衰竭的指南。本文现对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终末期肝病模型、急性肝衰竭的重症监护等最新研究热点进展进行了介绍。
  • 摘要: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终末期肝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发病率约为8%。主要特点是肾血管强烈收缩,导致肾脏灌注和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下降,肾脏排钠和排水功能严重降低,大多表现为稀释性低钠血症,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无明显异常。本文对肝肾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进行了介绍,并简述了Ⅰ、Ⅱ型HRS的治疗。
  • 摘要:本文介绍了危重医学与肝衰竭的概况,简述了早期肝衰竭ICU的监护及处理,提出ALF现代监护治疗的要点,并指出肝衰竭监护治疗的进展主要体现在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处理、危重肾脏病学、严重脓毒症集束化治疗(Severe SepsisBundles)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的多脏器支持(MOST)。
  • 摘要:目前对重型肝炎还缺乏特异性的治疗,一般多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拉米夫定具有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临床上用来治疗重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磷甲酸钠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的保肝、降酶及血胆红素同步下降作用。为探讨两药联用的临床疗效,笔者把105例重型肝炎病人分为3组,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现进行报道。
  • 摘要: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为嗜盐性海生革兰阴性杆菌属,1970年Roland首先报道了由创伤弧菌感染引起的小腿坏疽和内毒素性休克。近年来国内陆续有创伤弧菌所致感染的报道,本文对宁波市传染病医院失代偿肝硬化并发创伤弧菌败血症患者8例进行报道,指出由于创伤弧菌感染具有高度致死性,因此,对该病的预防十分重要,要告诫高危人群不吃生海鲜,已有皮肤创口的患者不能接触海水,对那些近来有生吃海鲜史,出现发热、皮肤损害或低血压的患者,临床医师要高度警惕发生创伤弧菌脓毒血症的可能。
  • 摘要: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炎后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突然发生大量呕血或黑便,常引起出血性休克,病死率很高。临床治疗须尽快止血,防止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本院采用奥曲肽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研究表明,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致命性的并发症,既往常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床的小动脉减少门动脉血流及压力,虽然能有效控制止血,但不能减少病人的死亡率,且因为属于全身血管收缩药,有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不良反应较多,限制广泛使用。
  • 摘要:医护工作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职业,在职业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的因素。在健康护理事业发展的今天,随着护理程序中有创性操作的增加,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液暴露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目前我们已知的血液载体超过20种,医务人员逐渐认识到职业性血液传染病的潜在危险。本文从刺伤的相关因素、病人相关因素、医务人员相关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影响职业性血液传染病发生的因素,以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性血液传染病的重视。rn 在健康护理事业发展的今天,随着护理程序中有创性操作的增加,无形中也增加了由血液暴露引起的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每年有数百万的人在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工作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用于静脉输液治疗。在医务人员大量的接触针头的同时,也很大的增加了被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rn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的血液载体超过20种,一个标点符号里足以容下2.3亿个HIV病毒111,1毫升感染HIV的血液中含有1-100个病毒颗粒;1毫升HBsAg(+)血液中有1亿个感染剂量。医务人员已逐渐认识到职业性血液传染病的潜在危险。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性血液传染病的重视,本文将对影响职业性血液传染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所致的终末期肝病包括失代偿性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衰竭)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等,是HBV所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既往这些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但因为肝移植供体严重缺乏,且费用高,所以大部分HBV相关终末期肝病患者没有机会接受肝移植。随着抗病毒药物的开发,部分HBV所致终末期肝病的病情进展得以有效控制。本文对乙肝所致终末期肝病的抗病毒治疗进行了综述,指出HBV所致的终末期肝病应该给予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并且强调及时应用强效抗病毒核苷类似物,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应该考虑应用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对于HBVDNA阴性的患者,也可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长期抗病毒治疗应该注意耐药的发生,若出现拉米夫定耐药,则首选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
  • 摘要:肝衰竭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即病因(/病原)方面因素与宿主方面因素。肝衰竭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最核心的事件就是大量的肝细胞死亡。这种肝细胞大量的死亡,不仅发生于肝衰竭之前,也发生在肝衰竭早期和中期。在肝衰竭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切片中,除了肝细胞的大量死亡,还可以见到另外两种典型的重要改变:炎症细胞浸润与微循环障碍。本文拟以HBV导致的肝衰竭为例,讨论肝衰竭发生过程中免疫损伤、缺血缺氧损伤和内毒素血症损伤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由此介绍关于肝衰竭发生过程中的“三重打击学说”,即将肝衰竭的发生过程主要概括为免疫损伤、缺血缺氧和内毒素血症三重打击的结果。
  • 摘要:重型肝炎是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而出现严重功能损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病情严重、临床症状复杂、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主要由肝炎病毒感染启动宿主的各种免疫和炎症应答所致。从病毒蛋白及其变异、宿主CTL反应、内质网应激、巨噬细胞、细胞因子、死亡受体介导肝细胞凋亡、固有免疫、凝血系统因素等方面简介近年国内外对重型肝炎发病和肝细胞损伤分子机制的若干研究进展。本文介绍了病毒的作用及宿主的免疫反应。
  • 摘要:目的:观察CD14、核因子(NF)-κB在D-氨基半乳糖介导的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rn 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本文在造模后6、12、24、36、48、72、120、168、240h用鲎试剂检测门静脉LPS,RT-PCR方法检测肝脏CD14mRN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4和NF-κB蛋白表达。实验数据采用两样本t检验及直线相关。rn 结果:CD14蛋白和CD14nRNA在造模后6h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h达到高峰(P<0.01),72、120、168和240h逐渐下降。NF-κB蛋白6h升高,24h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48h达高峰(P<0.01),72h及以后时间逐渐下降(P<0.01)。LPS、ALT和AST在6h有轻度升高,至24h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达高峰(P<0.01),72h以后时间逐渐下降(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CD14mRNA、CD14蛋白与ALT、AST、LPS、NF-κB蛋白均具有正相关性(P<0.01)。rn 结论:CD14作为LPS的识别受体,可能通过NF-κB途径激活下游细胞因子,引起肝脏损伤。rn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临床上的危重病症,病死率极高,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当发生肝功能衰竭时,常伴有内毒素血症,加重肝功能衰竭。脂多糖(LPS)通过与LPS结合蛋白(LBP)结合,锚定于由Toll样受体4/髓样细胞分化蛋白-2构成的LPS受体复合体上,并再与CD14构成另一复合体,通过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或非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通路,激活下游细胞因子。CD14是LPS的识别受体,受到关注。rn 本研究着重研究CD14、核因子(N-F)-κB的动态变化,以阐明与肝功能衰竭之间的关系。
  • 摘要:目的:观察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动态变化。rn 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D-Gal)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在造模后不同时间点(6h、12h、24h、48h、72h、5d、7d)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动态变化,并用RT-PCR法检测肝脏CT-1的表达。rn 结果:CT-1mRNA在正常肝细胞中表达量很少或不表达,在造模后12h开始明显增多,(P<0.05),并在48h时达到高峰,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造模后6h,ALT、AST均显著开始升高(P<0.05),以48h为著。rn 结论:-1参与了D-Gal诱导的肝衰竭模型的发生发展,有可能为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靶点。rn 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最初是Pennica等1995年从小鼠胚胎干细胞分离获得的一种新型细胞因子,最初被认为是心肌肥大因子。随后的研究发现,它属IL-6家族成员,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促进心肌营养作用,调节心脏重构,促血液系统生长及对神经元细胞的营养和分化调节作用等。近年来发现,CT-1与肝脏的炎症应答、代谢调节、肝细胞保护、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及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关。因此,本实验通过D-氨基半乳糖(D-Gal)诱发肝衰竭大鼠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T-1tuRNA的表达,观察CT-1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动态变化。
  •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在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中的变化及其对肝再生的作用。rn 方法:SD大鼠分两组:正常组6只,模型组48只。D-氨基半乳糖(D-Gal)诱发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分6、12、24、36、48、72、120、168h8个时间点取大鼠血及肝脏标本,动态观察肝功能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PCNA)的变化。rn 结果:造模后24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显著升高(P<0.05),以72h为著。PCNA在正常组表达很少,造模后6h显著升高(P<0.01),48h达最高峰,72h则明显下降(P<0.01)。VEGF在正常大鼠肝组织中表达量很少或不表达,模型组随着时间的推移,VEGF水平逐渐升高,其变化与PCNA一致,48h达峰,72h开始下降。rn 结论:VEGF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表达与肝细胞再生程度密切相关,其对肝再生具有重要作用,为改善急性肝衰竭的预后提供了新途径。rn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对内皮细胞唯一特异而有效的有丝分裂原,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诱导体内血管形成,同时它又能增强血管的通透性,故又称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permeability factor,VPF)。急性肝衰竭常导致大量的肝细胞坏死,减少肝细胞的凋亡和坏死、促进残存肝细胞再生,是改善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在肝再生过程中,肝血窦的重构是一个必需的步骤,这涉及到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它细胞的分裂增殖,而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增殖需由VEGF的刺激才能起始。本实验通过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VEGF表达,结合肝功能、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变化,探讨急性肝衰竭时VEGF表达情况及其对肝再生的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ALF)大鼠肝组织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s)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及意义。rn 方法:腹腔注射D-胺基半乳糖(D-GalN)/脂多糖(LPS)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D-GaIN和LPS剂量分别为800 mg/kg和8μg/只,分别在注射D-GalN/LPS后2h、6h、12h、24h、48h 5个时间点留取大鼠血及肝脏标本。观察大鼠肝功能及肝脏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动物肝组织中SOCS-1和SOCS-3 mRNA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5(IL-6)水平。rn 结果:肝衰竭大鼠肝组织SOCS-1和SOCS-3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在造模后2h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于12h、6h达峰值。血清TNF-α、IL-6产生均显著增多(P<0.01),,分别于造模后6h达峰值。rn 结论:急性肝功能衰竭可诱导体内SOCSs表达上调,其改变与TNF-α、IL-6水平的改变密切相关,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急性肝功能衰竭时炎症反应平衡的调节过程。rn 急性肝衰竭是肝细胞大面积坏死引起肝功能严重障碍所导致的综合症,细胞因子在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的失常是肝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研究表明,当细胞因子作用于靶细胞表面受体,都要通过总称为信号转导子的一系列信号分子,才能将刺激信号传至核内而发挥其对基因转录的调节作用,并启动靶细胞的相应生理效应,其中主要与JAK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途径有关。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signaling,SOCS)为一种存在于细胞中,主要参与对JAK/STAT信号通路的“负反馈”调控过程的蛋白质分子,在调节细胞生长、发育和维持机体内稳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通过建立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SOCS-1、SOCS-3mRNA的动态表达,结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急性肝衰竭肝损伤过程中SOCSs的可能作用机制。
  • 摘要: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对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的影响。rn 方法:通过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及脂多糖(LPS)建立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乌司他丁干预组。动态观察(6、12、24、36和48h)大鼠血清ALT、AST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反转录(RT)-PCR检测肝脏HO-1 mRNA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O-1蛋白表达。多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法。rn 结果:D-Gal/LPS联合注射成功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表现为造模6h后血清ALT、.AST水平以及肝组织MDA浓度均显著升高(F值分别为23.864,38.446,18.051,均P<0.01),以12~24h之间最为显著。造模24h后,模型组与干预组ALT、AST、MDA分别达到8346.7±1363.1U/L,9766.7±1274.1U/L,8.34±1.13nmol/mg与4151.3±970.OU/L,4696.7±1476.9U/L,4.66±0.91nmol/mg,均较对照组24.0±2.0U/L,82.3±16.9U/L,2.55±0.22nmol/L高(F值分别为55.684,55.501,47.843,均P<0.01),但干预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加(P<0.01),干预组上升更加显著(P<0.01)。rn 结论:乌司他丁能使HO-1mKNA和蛋白表达上调,提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HO-1通路发挥其在急性肝功能衰竭中抗炎抗氧化的保护作用。rn 血红素加氧酶(heine oxygenase,HO)是催化血红素生成一氧化碳(CO)、胆红素和铁离子的一种限速酶。HO有三种同工酶,其中HO-1为诱导型,在炎性反应、缺氧及内毒素血症等多种应激情况下大量表达。近年研究表明,HO-1的诱导表达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性反应的作用[1,2]。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炎性反应介质释放等功能,多用于治疗急性胰竭的影响,检测HO-1 mRNA、蛋白,结合肝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
  • 摘要: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D-氨基半乳糖(D-GMN)/脂多糖(LPS)引起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rn 方法:72只SD雄性大鼠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UTI处理组,各组再分为6h、12h、24h、48h取材4组。腹腔内注射D-GalN/LPS建立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UTI处理组则在腹腔内注射D-GalN/LPS后立即注射UTI。在相应时间点,门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水平;肝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rn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UTI处理组血清ALT、AST、TNF-α、NO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MDA含量、CaLspase-3和CaLspase-8活性明显降低;光镜下所见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rn 结论:UTI对GalN/LPS引起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其抗炎,抗氧化和抗凋亡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K/STAT)通路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Toll样受体4(TLR4)基因表达的影响。rn 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IN)800 mg/kg和脂多糖(LPS)8 μg/只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分别在注射D-GAIN/LPS后2、6、12、24、48h5个时间点留取大鼠血及肝脏标本。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6)、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组(n=30)、STAT抑制剂雷帕霉素(RPM)干预组(n=30),RT-PCR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肝组织TLR4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的改变。数据行t检验。rn 结果:急性肝功能衰竭组大鼠在造模后2 hTNF-α、IL-6水平均显著升高,6 h达峰值,给予RPM可明显抑制TNF-α、IL-6水平;肝功能衰竭组大鼠肝组织中TLR4mRNA表达显著增高,RPM干预可有效抑制肝组织TLR4mRNA表达(TLR4mRNA/GAPDH吸光度比值:6h组分别为0.745±0.135和0.545±0.118,48h组分别为:0.812±0.139和0.595±0.152,t值分别为2.726、2.567,均P<0.05,12h组分别为1.092±0.175和0.798±0.124,24h组分别为:1.115±0.152和0.857±0.109,t值分别为3.349、3.382,均P<0.01);TLR4 mRNA表达与ALT、AST均具有正相关性。rn 结论:抑制JAK/STAT通路可明显下调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组织TLR4基因表达,JAK/STAT通路可能参与了急性肝功能衰竭过程中TLR4 mRNA表达的调控。
  • 摘要:自从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方法被普遍接受后,许多研究开始致力于探索HLA与HLA抗体系统在肝移植患者中的作用。以前,肝移植供受体术前mA的检测不是必须的,因为与肾脏及心脏相比,肝脏不易发生超急性或其它体液排异。然而,到了现在,HLA相合度在肝移植受者长期存活中起到的作用仍不清楚,仍是十分有争议的问题。HLA抗体初次报道是在上世纪60年代,被认为跟移植后超急性排异反应的发生有关。在随后的数年间,又有报道认为HLA抗体的表达与排异反应无关。现在关于HIA抗体的研究仍在进行,但是对它在排异反应中的作用人们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巨细胞病毒(CMV)是实质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导致死亡的常见原因。至今,许多报道证实基因突变与HLA基因型跟术后CMV感染有关。本文观察了中国肝移植受者中HLA相合度,HLA抗体与CMV感染情况。另外,观察了急性排异的发生,确定供受体HLA相合度与CMV感染的关系,HLA抗原、抗体与急性排异的关系,确定HLA相合的受益人群。
  • 摘要:目的:探讨CD163/HO-1(hemeoxygenase-1,血红素加氧酶-1)通路在急性肝衰竭(acuteliver failure,ALF)大鼠模型中的变化及其在肝脏炎性损伤中的作用。rn 方法:SD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6只,模型组30只。通过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及脂多糖(LPS)建立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动态观察各时间点(6,12,24,36,48h)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变化,RT.PCR测量肝脏CD163、HO-1 mRNA变化,连续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63、HO-1蛋白表达。rn 结果:D-Gal/LPS联合注射成功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表现为造模后ALT、AST水平及肝组织MDA浓度显著上升(P<0.01)。肝组织RT-PCR示CD163、HO-1mRNA均在造模后6h开始升高(P<0.01),24h达峰,随后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CD163和HO-1有相关性(r=0.830,P<0.01)。免疫组织化学法示CD163和HO-1表达部位大体一致。rn 结论:CD163/HO-1通路参与急性肝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提示其表达增加可能对机体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 摘要:急性肝衰竭患者临床常见,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死亡率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病机理复杂,一直是研究的难点。目前的观点认为:急性肝功能衰竭存在“两次打击学说”,其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学说是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肝功能衰竭患者常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肠胀气、肠麻痹等现象,提示可能存在胃肠动力障碍。目前,关于急性肝功能衰竭胃肠动力改变及其机制的研究探讨甚少。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胃肠动力的变化、胃肠激素水平的改变情况,探讨其发生机制,进一步阐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 摘要:本文报道1例LAM单药治疗至125周时发现对LAM、替比夫定、ADV、恩替卡韦均耐药的多重耐药HBV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治疗及死亡过程。研究指出多重耐药出现后极难有效处理,因此对多重耐药HBV最有效的处理是通过慎重使用核苷(酸)类药物和避免使用单药序贯疗法预防其发生。因此把握治疗时机,避免过早治疗;加强病毒学监测,早期发现原发性无应答,及时调整科学治疗方案;成本效益许可下使用高效高基因屏障药,合理使用联合。
  • 摘要:目的:探讨肝衰竭并发肺曲霉菌病的易感因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rn 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肝衰竭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统计分析相关资料。rn 结果:肝衰竭并发IPA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的应用,侵入性诊疗操作等因素相关;临床特征不典型,可表现为原发疾病的加重,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咳痰、胸闷,听诊肺部湿啰音等,但亦有部分患者可无任何特异性症状及体征;对于诊断为IPA患者,及早予伏立康唑等药物治疗,治愈率达70%。rn 结论:肝衰竭并发IPA临床特征不典型,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行GM试验、胸部CT检查是早期诊断的依据,尽早予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抢先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rn 肝衰竭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加上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的广泛应用、侵入性诊疗操作等原因,病程中易发生真菌感染。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曲霉菌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鉴于肝衰竭患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病死率高,且临床确诊有一定难度,容易出现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等问题,重视IPA的防治已成为进一步提高肝衰竭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本文就2006年12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期间诊断为肝衰竭并发IPA10例患者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及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 摘要: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本文介绍了针刺伤的危害,指出引发针刺伤的因素,并就如何预防和减少针刺伤意外的发生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做一简述。
  • 摘要:感染病科是综合性医院集中收治各类传染性疾病的科室,感染病科护士因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以及感染病科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感染科护士更容易受到职业危害。为了保障护士的自身健康,最大限度的减少职业危害,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落实各项措施。本文介绍了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防护对策,指出职业防护的最终目的是关爱自己、关爱护士、关爱健康,要达到这一目的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且彻底改变护士们已成惯性的护理行为还要付出很多努力,并在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B,CSHB)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rn 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SHB合并IFI患者的临床特点、真菌感染情况、易感因素以及预后,并与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52例CSHB未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rn 结果:52例真菌感染者发生了69例次不同部位感染,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其他部位感染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肠道以及腹腔;感染真菌种属虽然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但是曲霉菌及新型隐球菌有上升趋势,而且有4例出现真菌血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及Ridit检验分析显示,易感因素为细菌感染的种类、总胆红素水平、住院天数、抗细菌药物累积时间、侵袭性操作次数、抗细菌药物的种类以及合并腹水的程度;CSHB合并IFI死亡率远高于未出现真菌感染患者。rn 结论:CSHB合并IFI预后差,积极治疗原发病、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或避免侵袭性操作、给予免疫激活剂、维持肠道正常菌群、注意定期空气消毒等措施预防IFI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rn 目前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IF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CSHB)患者由于多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出现慢加急或慢性肝功能衰竭,免疫功能低下,极易造成机体微生态失衡,条件致病菌得以生长,继发感染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各种治疗措施在临床应用后,真菌逐渐成为继发感染的一个重要病原体,且是导致CSHB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对52例CSHB患者合并IF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相关易感因素。报道如下。
  • 摘要:目的:研究各型肝衰竭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部位以及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rn 方法:依照我国肝衰竭诊疗指南诊断,回顾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8例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情况。并依患者预后不同比较好转和死亡或未愈组的感染部位、感染类型、感染发生率的差异。rn 结果:各型肝衰竭患者发生感染率为87.2%,慢性肝衰竭感染的发生率91%;腹腔感染率为42.39%,肺部感染为18.48%,真菌感染16例(20.5%);好转患者感染率为78.7%,低于死亡患者及未愈患者感染率(100.0%)。rn 结论:肝衰竭患者感染率在近年来还在上升,主要感染病原体为条件致病菌,发生多部位感染会导致肝衰竭患者病死率增加。rn 肝衰竭患者由于肝功能严重损害,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发生继发性细菌、真菌感染,并且感染后又会加重肝脏的损害甚至导致多脏器衰竭而死亡。据报道约80%的肝衰竭病人可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约有12~28%的病人死亡原因与感染有关。为了解肝衰竭继发性感染的发病情况,我们回顾性调查了我院收治的部分肝衰竭患者,对其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 摘要:目的:分析微囊化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再生的影响。rn 方法:通过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18 h后将造模动物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Ⅰ)、裸肝细胞移植组(Ⅱ)和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Ⅲ)。造模后6、12、24、36、48、72、120、168及240 h时,从各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留下腔静脉血观察肝功能变化,取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另取6只正常大鼠的肝组织作为参考值。rn 结果:Ⅰ、Ⅱ、Ⅲ组大鼠10 d生存率分别是26.7%(4/15)、40.0%(6/15)、73.3%(11/15),3组间大鼠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49,P=0.009)。Ⅲ组大鼠生存率较Ⅰ、Ⅱ组有明显提高。造模后6 h,各组大鼠的ALT、AST均有所升高,以36~72 h最为明显。Ⅱ、Ⅲ组的ALT、AST自36 h开始下降,Ⅲ组的下降较Ⅱ组显著。Ⅰ组造模后TBil逐渐升高,72 h时达最高峰:Ⅱ、Ⅲ组的TBil在48 h时开始下降,其中,在36、48、72 h时Ⅲ组下降较Ⅱ组更为显著。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正常组PCNA蛋白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造模后表达量逐渐增多,48 h时达最高峰。Ⅱ、Ⅲ组的表达量在36 h时已较Ⅰ组有显著性升高(t36 Ⅰ,Ⅱ=5.845,P=0.038;t36 Ⅰ,Ⅲ=10.098,P=0.000)。Ⅱ、Ⅲ组相比,在48~168 h各时间点检测发现,Ⅲ组PC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Ⅱ组(t48=10.543,P=0.006;t72=18.382,P:0.000;t120=20.752,P=0.000;t168=16.947,P=0.001;t240=15.130,P=0.000)。rn 结论:微囊化肝细胞移植促进了肝细胞的再生,并可改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肝功能和预后。
  • 摘要: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肾脏病领域,成功应用于心、肺、肝、肾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治疗,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的重要技术之一。由ICU护士来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已成为ICU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趋势,掌握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是ICU护士必备的技术。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技术要求高,涉及面广,包括血管通路的建立和护理、连续血液净化机的操作、抗凝和出血、出入量的观察、血流动力学监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每个环节均需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应加强对连续性血液净化的认识,促进该技术在ICU内护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rn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therapy,CRRT)发展迅速,从单纯的肾脏替代治疗扩展到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支持,已经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最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之一。连续性肾脏替代的名称已不能完整地反映其实际内容,国内外现多称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rn 既往连续性血液净化主要应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多由血液透析护士来实施,随着其在危重病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这已很难满足ICU的需要,由ICU护士来实施这项技术已成为一种趋势。连续性血液净化是一项精细的专门技术,加之ICU患者病情复杂多变、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更增加了连续性血液净化的实施难度,对于ICU护士无疑是一项新的挑战。现就CBP技术治疗中的护理要点综述如下。
  • 摘要:门脉高压症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绝大多数病人由肝硬化引起,少数病人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阻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因素。当门静脉血不能顺利通过肝脏回流入下腔静脉就会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依次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肝源性溃疡。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病科的常见急危重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如果出血量大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尽快确定出血原因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挽救病人生命至关重要。本文对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
  • 摘要:深部真菌感染是肝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加重病情,甚至成为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学者们常常用“临终感染”来描述肝衰竭患者发生的深部真菌感染(以下简称真菌感染)。本文对肝衰竭并发真菌感染的预防和诊治应注意的问题及做法进行了介绍,指出肝衰竭并发真菌感染属于危重疾病,病死率极高。防范是首要,应该重视所有肝衰竭患者住院诊治过程各个环节的真菌感染的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维护内环境稳定、积极有效治疗肝病、规范侵入新操作、提高对真菌感染的各种临床表现的警觉性和严密开展病原学监测。一旦疑及真菌感染,必须开展病原学检查以确诊;一旦确诊,则必须实施以针对性抗真菌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
  • 摘要:由于肝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下降,故容易继发感染。许多研究表明,80%的肝功能衰竭患者可发生细菌或真菌感染,少数患者还可同时有多部位和连续多次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感染。继发感染也是肝功能衰竭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仅次于脑水肿,死亡的肝功能衰竭病例近90%有某种继发感染的证据。有12%~28%的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死亡原因与感染有关。对已出现肝功能衰竭的患者而言,一旦继发感染分解代谢增加内毒素、内源性氨产生过多,在本已对内毒素、氨等有毒代谢物质不能充分清除条件下,加之发热,对肝又造成继发性损伤,最终必然使肝功能衰竭更加严重。本文对肝衰竭合并感染的发生机制进行分析,对肝衰感染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衰侵袭性肺曲霉感染进行了简述。
  • 摘要: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JI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作为一种应用日益广泛的肝衰竭支持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暂时替代部分肝脏功能,有效清除胆红素、内毒素和其他一些内毒素类有害物质,而且能够纠正特异的体液和分子异常来提高肝再生反应,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条件和时间。为探讨肝衰竭患者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rmin D-binding Protein,VDBP)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以及ALSS的治疗效果,本文对54例分别接受ALSS和普通内科治疗的肝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VDBP水平进行动态观察,探讨VDBP与肝衰竭患者疗效、转归及预后的关系,进一步阐明VDBP在肝细胞再生和肝脏功能恢复中的指示作用。
  • 摘要:目的:建立内毒素耐受(endotoxin tolerance,ET)大鼠模型,探讨ET状态对大鼠肝脏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信号转导及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生的影响。rn 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组(ALF组)和内毒素耐受组(ET组)。ET组及ALF组先分别以0.1mg/kg脂多糖(LPS)和0.9%Nacl溶液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5次,于第6天同时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N)800 mg/kg和LPS8 μg/只,分别在注射D-GalN/LPS前(0 h)和注射后2、6、12、24和48h 6个时间点留取大鼠血及肝脏标本。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STAT3和SOCS3 mRNA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L-6水平。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rn 结果:ET组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于ALF组,其血清TNF-α、IL-6水平虽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却明显低于ALF组(TNF-α:6 h组t值为2.670,P<0.05,12、24和48 h组t值分别为3.604、6.426、3.274,P值均<0.01;IL-6:6h组t值为2.333,P<0.05,12、24和48 h组t值分别为4.266、8.063、4.177,P值均<0.01),ALF组大鼠肝组织STAT3和SOCS3 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ET组STAT3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但SOCS3mRNA出现过表达现象。rn 结论:ET组大鼠出现STAT3的抑制及SOCS3的一过性高表达,使TNF-α、IL-6释放减少,减轻肝损伤,提示JAK/STAT途径可能在内毒素耐受的形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rn 急性肝衰竭是肝细胞大面积坏死引起肝功能严重障碍所导致的综合征,大量炎性反应介质持续释放和堆积又反过来通过各种途径加重肝损害,形成恶性循环。其发病凶险,预后很差。肝功能衰竭时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肠道内毒素产生增加,同时也伴有库普弗细胞解毒功能受损,来自肠道的内毒素未经解毒而进入体循环,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引起TNF-α等大量促炎介质释放。机体或单核-巨噬细胞经LPS预处理后,对LPS的再次刺激呈低反应或无反应的现象,称为内毒素耐受(endotoxin tolerance,ET)。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对细胞行为的调节主要与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其中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JAK/STAT)途径因其简单的构成模式和独特的激活方式而备受关注,而一族被称为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uppressor of cytokinesignaling,SOCSs)的蛋白质作为JAK的内源抑制因子参与了JAK/STAT途径的“负反馈”调节过程,在维持机体免疫自稳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rn 我们建立了肝功能衰竭和内毒素耐受大鼠模型,探讨ET对大鼠肝组织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及ET对急性肝功能竭发生的影响。
  • 摘要:重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紊乱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其异常分泌和生成能引起机体许多病理性紊乱,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愈来愈被重视,笔者应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及IL-15水平,探讨它们在重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Bad、Bax蛋白的表达及乌司他丁(UTI)对其影响,探讨UTI防治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rn 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UTI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再分为6、12、24、36和48h5个亚组,每组6只。腹腔内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内毒素(LPS)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干预组在造模结束后立即腹腔注射UTI。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损伤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肝组织中Bad、Bax蛋白的表达。同时测定各时间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变化。rn 结果:UTI干预后12h开始各时间点光镜下所见病理改变均较模型组减轻,血清ALT、AST及肝脏MDA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1),且肝脏Bad、Bax蛋白的表达量少于模型组(P<0.05)。rn 结论:UTI能够降低急性肝衰竭大鼠肝脏MDA含量及下调Bad、Bax蛋白的表达,减少肝细胞凋亡而对肝脏起保护作用。rn 肝细胞凋亡是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研究表明,Bcl-2家族蛋白在细胞凋亡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ad、Bax蛋白属于Bcl-2家族,具有促凋亡作用。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酶抑制剂,对多种脏器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探讨凋亡相关蛋白Bad、Bax在急性肝衰竭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以及应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治疗的影响。
  • 摘要: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WD),即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是一种原发性铜代谢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定位于13q14.3,蛋白产物是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本文介绍了两例急性肝衰竭型威尔逊病的病历资料,对WD的诊断标准进行简述,指出治疗可予以铜螯合剂增加铜排泄,D-青霉胺是首选药物,它能使血液和组织中的铜从尿液中排除,而且能和铜在肝中形成无毒复合物消除游离铜的毒性;其次可以应用减少铜吸收的药物(如锌制剂)。肝移植应用于WD暴发性肝炎或有严重肝功能不全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目前亦有通过人工肝救治成功的个例报道。
  • 摘要:目的:检测失代偿性肝硬化(DLC)患者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探讨血清VEGF、TGF-β1、TNF-α对DLC预后判断的意义。rn 方法:选择DLC患者86例,同步测定血清VEGF、TGF-β1、TNF-α,分析三者水平变化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rn 结果:DLC患者血清VEGF、TGF-β 1、TNF-α均明显高于健康组,随着肝硬化、肝癌发展,TGF-β1、TNF-α水平逐渐下降(P<0.05~0.0001);发生慢加亚急性肝衰竭(SACLF)患者VEGF、TNF-α水平高于慢性肝衰竭(CLF)患者(P<0.05);中晚期SACLF患者VEGF、TNF-α高于早期,早中期患者TGF-β1水平低于晚期(P<0.05);死亡患者血清VEGF、TGF-β1水平明显高于病情好转者(P<0.005-0.0001),TNF-α低于病情好转者(P<0.05)。rn 结论:DLC患者血清VEGF、TGF-β1、TNF-α的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它们在DLC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rn 近年来,细胞因子对肝脏疾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多项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各类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关于上述三种细胞因子在失代偿性肝硬化(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DLC)中的作用和意义报道在国内外均少见。为探讨VEGF、TGF-β1、TNF-α在DLC的临床意义,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 摘要:由于缺乏有效的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及肝癌等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数量居高不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最终治疗依赖于肝移植术。本文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其肠道主要菌群的生态结构,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酶标法检测肠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及肿瘤坏死因子,IL-6等与内毒素相关的免疫指标,研究免疫抑制剂对肝移植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肠道微生态变化与肠道局部及全身免疫功能的关系。
  • 摘要:目的:探讨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CX3CL1)在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failure,ALF)大鼠模型中的变化及其在肝脏炎性损伤中的作用。rn 方法:SD大鼠分为两组:正常组6只,模型组36只。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造模后分别在12、24、48、72、120和168h6个时间点取大鼠血及肝脏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FKNmRNA、核转录因子(NF)-кBmRNA的变化。rn 结果:造模后12h,ALT、AsT值明显升高,分别为208.3U/L±43.5 U/L和375.2U/L±117.3 U/L,显著高于正常组的31.8U/L±2.9U/L和90.8U/L±3.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912和-5.935,均P<0.01),以72h为著。FKNmRNA的RT-PCR产物行15g/L琼脂糖凝胶电泳,其特异性条带与内参照GAPDH条带的吸光度比值在造模后12h为0.0862±0.0089,高于正常组的0.0443±0.0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9,P<0.01),72h达高峰(0.3329±0.0326),120h则明显下降。NF-κB在正常大鼠肝组织中有少量表达,模型组随着时间的推移,NF-κB水平逐渐升高,72h达高峰(吸光度值比值为0.5833±0.1014,t=-12.607,P<0.001),相关性分析表明FKN与NF-κB有相关性(r=0.760,P<0.001)。rn 结论:FKN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中的表达是肝损伤的重要因素,FKN有可能为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rn 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CX3CL1,FKN)是CX3C亚家族的惟一成员,与其他趋化因子不同,FKN有膜结合型和可溶型两种形式,使其具有了特殊的功能:rn 介导白细胞的迁移和紧密黏附;在炎性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等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急性肝损伤以炎症细胞浸润、肝星状细胞激活、肝实质细胞再生等为主要特点,而炎症细胞从血液迁移、并定居到炎症部位,主要依靠趋化因子的作用。本实验通过建立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大鼠模型,探讨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损伤过程中FKN的作用。
  • 摘要:细胞凋亡为急、慢性肝病的主要特征之一。近来研究证明,Bcl-2家族蛋白在细胞凋亡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发现,Bcl-2家族蛋白有20余种,其中Bcl-2、Bcl-xL蛋白具有抗凋亡作用,而Bad、Bax和Bid等具有促凋亡作用。本实验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内毒素(LPS)联合腹腔注射制备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模型,动态研究Bad、Bax和Bcl-xL表达,结合肝功能、氧化应激等指标,拟探讨其所介导的凋亡反应在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深入研究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干预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血清水平及其与肝功能生化指标、预后等的关系,探讨IL-13作为反映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损害严重程度或再生情况、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相关性指标的可行性。rn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3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及10例正常人的血清IL-13水平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rn 结果: (1)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13的平均水平比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肝硬化组及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IL-13的水平也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将慢乙肝分轻度、中度、重度进行两两比较,轻度、中度IL-13的水平增高,重度的IL-13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9)。rn (2)2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根据其转归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组血清IL-13含量在恢复期(治疗4周)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无效组在治疗后(病情恶化出院或死亡前)血清IL-13含量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1.不同临床类型的乙肝患者血清IL-13水平存在差异;2.血清IL-13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肝脏的损伤程度;3.血清IL-13水平有可能成为估计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一个有用指标。
  • 摘要:目的:观察替比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24周疗效。rn 方法:6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分成两组,每组30人分别给予替比夫定600mg或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口服,持续治疗24周。观察治疗后病毒学、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Child-Pugh积分等变化情况。rn 结果:替比夫定组患者血清HBV-DNA对数值在治疗前为(6.53±0.27)log拷贝/ml,在接受替比夫定治疗后2周、4周、8周、12周、24周时血清:HBV-DNA下降值分别为(1.98±0.27)log拷贝/ml、 (2.74±0.27)log拷贝/ml、(3.22±0.27)log拷贝/ml、(3.53±0.28)log拷贝/ml、(3.75±0.28)log拷贝/ml。在12周、24周时分别有93.3%(28/30)及96.7%(29/30)的患者HBV DNA转阴。HBeAg阳性患者共15例,在治疗12、24周时,26.7%(4/15)及33.3%(5/15)出现了HBeAg血清学转换。在治疗24周时ALT、AST明显下降,ALB、TBil及Child-Pugh积分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12、24周HBV-DNA水平下降数值及HBV-DNA阴转率在替比夫定组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rn 结论:替比夫定对于乙肝肝硬化的病人在24周内即能快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HBV DNA水平下降,同时可以改善肝功能及Child-Pugh积分等指标。rn 替比夫定是2007年中国上市的抗病毒新药,大规模的临床实验已经证实替比夫定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方面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1],但由于替比夫定在中国上市时间短,对于该药在乙肝肝硬化方面的观察较少,本研究应用替比夫定治疗30例乙肝肝硬化病人,观察临床疗效,并与应用拉米夫定的肝硬化病人进行比较。
  • 摘要:目的:分析51例药物性肝衰竭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以加深对药物性肝衰竭的认识。rn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51例药物性肝衰竭住院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rn 结果:51例患者中,引起肝衰竭的药物主要是中药(28例次,54.9%)和抗结核药(13例,25.5%),肝衰竭类型以急性(13.7%)、亚急性(78.4%)为主:并发症以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和腹水为主;总治愈好转率为29.4%,无效死亡组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的发病率均高于治愈好转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对实验室指标分析表明,凝血酶原活动度在治愈好转组与无效死亡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总胆红素、胆碱酯酶和总胆固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rn 结论:药物性肝衰竭的致病药物主要是中药(包括成药及汤剂)和抗结核药,其治愈好转率低下,预后不良,用药过程中应予以严密监测。rn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就医人群日益增加,过度医疗用药、滥用药物及保健品等原因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大部分药物性肝损伤预后良好,但如果进一步发展至肝衰竭阶段,则预后较差。现就我院2002年至2007年收治的51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 摘要:目的:观察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rn 方法:37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为两组,治疗组20例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mg/d治疗,对照组17例患者仅内科综合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6~8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HBV DNA。如患者治疗后症状消失或缓解,上述检查结果恢复者判断为有效,反之为无效。rn 结果:治疗组20例患者治疗有效14例,有效率为70%,对照组17例患者治疗有效6例,有效率为35.9%。两者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经6~8周治疗后患者血清ALT、TB和HBV DN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ALB和PTA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患者经6~8周治疗后患者血清ALT、TB较治疗前下降,但无显著差异(P>0.05);HBV DNA、ALB和PTA较治疗前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0.5mg/d治疗6~8周后未出现不良反应。rn 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安全且有效。rn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危害患者生命的严重疾病,病死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HBV被认为是乙型重型肝炎的启动因子,因此近年来重视抗病毒治疗在治疗慢性乙型重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作用。现将我科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用恩替卡韦治疗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 摘要: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是肝功能损害严重,并发症多的一种危重疾病,其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较高,应早期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病毒药,迅速有效地抑制HBV和改善肝功能,才能减轻及阻断病情恶化。本院对8例血清HBV-DNA阳性≥10∧5拷贝/ml慢性乙型重症肝炎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治疗12周,疗效明显优于拉米夫定,继续服用1年且未发现有耐药性。
  • 摘要:药物性肝病是药物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它引起的药物性肝病(DILD)在各种因素所至的肝损害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在非病毒性肝病中DILD占20%-50%,在暴发性肝衰竭中有15%-30%是由药物引起的。为探索有关DILD的致病药物、临床特点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近年来在我院住院的DILD病例进行了分析。本组资料显示导致DILD的药物中,抗生素和抗痛药是最常见的致病药物,其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和抗真菌药,以及利福平、吡嗪胺等抗痨药物最常见;其次为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后依次为免疫抑制剂、中草药、治甲抗药和降糖药等。值得提出的是有相当一部分DILD是由中草药引起的占有9/128(14.8%),传统观念认为服用中草药毒性小、安全,然而在动物试验中已发现,一些方剂中单味中草药即可造成肝损害,引起胆汁淤积,此外中草药往往是多味、内外同用、方剂加减,药物成份的不同组合,其毒性是否叠加或加剧难以判断,中草药较西药所至的DILD更为复杂,因此使用中草药并非绝对安全。
  • 摘要:本文对“胃气”的生理与病理、“胃气”评估与疾病预后的关系、顾护“胃气”与慢性肝衰竭的防治进行了简述,指出中医学把“胃气”当危重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笔者将对中医“胃气”的定量评估标准,进行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 )的检验,并建立简便、客观、实用的肝衰竭中医学预后判断模型,早期干预,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合并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提高重型肝炎的治愈率。rn 方法:回顾我院最近7年来收治的112例重型肝炎病人资料,对58例合并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rn 结果:112例重型肝炎患者中合并感染者58例,感染发生率51.8%。其中9例合并2个部位感染,4例合并3个部位感染,常见感染部位是腹腔和肺部,发生率分别为15.5%和6.9%。细菌培养阳性37例次,大肠杆菌最常见。未合并感染者预后明显好于合并感染者。rn 结论:重型肝炎合并感染发生率高,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积极防治感染对改善重型肝炎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摘要: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临床上的一种危重疾病,其病情复杂,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合并症多,治疗棘手,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病死率达80%以上。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方法,单靠某种药物或疗法难以奏效,常需中西医综合治疗。本文介绍的三例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干预,均获得较好疗效,说明中医药在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降酶退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同时,此类患者应强调中西医综合救治,尤其是与抗病毒药物的联用,更能控制病情,阻止病情进展。治疗上应力争早期、综合治疗、多途径多渠道给药,以顿挫病势、维护正气,提高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率。
  • 摘要:尽管在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在所有的重症疾病中,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的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ICU)管理仍然最具有挑战性。急性肝衰竭的重症监护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多种情况的综合考虑:病程进展迅速、多器官衰竭、无法预测的重度并发症,以及晚期紧急肝移植(emergency liver transplantation)的决策判定等。本文主要根据自身临床经验,提供一些急性肝衰竭临床重症监护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
  • 摘要:目的:探讨肝衰竭(LF)患者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分值和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关系及两者对预后的判断。rn 方法:选择LF患者52例,同步测定患者血清VEGF、血清肌酐(CR)、凝血酶原时间(PT)、总胆红素(TBI)等指标,根据MELD评分公式计算出MELD分值,分析血清VEGF与MELD分值关系,以及两者对LF患者预后判断。rn 结果:LF患者血清VEGF与MELD分值呈正相关(P<0.05);死亡患者MELD分值和血清VEGF均高于好转组(P<0.05);MELD≥30或血清VEGF≥300pg/ml,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0.005);将MELD≥20和VEGF≥200pg/ml联合判断患者的死亡率,其灵敏度达75.00%,特异性达94.87%。rn 结论:MELD分值联合血清VEGF对LF患者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了解遵义地区HBV基因型以及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发生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及早进行拉米夫定疗效及耐药的预测。rn 方法:53例慢性乙肝患者分别在口服拉米夫定前及治疗后3月、6月、12月、18月、24月进行血清HBVDNA定量、乙肝五项、ALT、AST、TBiL、白蛋白的检测。同时在接受拉米夫定治疗前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HBV基因型及YMDD变异株,治疗后HBVDNA定量下降又反弹升高,且血清HBVDNA大于1×104copies/ml时,再次进行YMDD变异株检测。rn 结果:遵义地区的HBV基因型由B、C及B+C基因型构成。拉米夫定治疗前1例发生P基因突变,拉米夫定治疗后18例检出YMDD变异株,用药1年和2年的YMDD变异率为15.09%比33.9%。突变类型有四种:rtL180M/M204V,rtL180M/M204I,rtM204I,rtL180M,其中C区rtM204V全部合并rtL180M突变(100%),C基因型中rtL180M/M204V联合突变明显高于B基因型(77.78%比25.O%)。通过对性别、民族、乙肝家族史以及HBeAg阳性/阴性的比较,拉米夫定治疗后变异与未变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变异与病程、病变严重程度、基线HBVDNA水平相关(P<0.05)。rn 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后YMDD变异可能与HBV基因型及P基因突变类型有关,并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为了减少YMDD变异的发生,应选用病程短、HBVDNA水平较低、肝损害较重的患者进行拉米夫定治疗,有条件的应检测HBV基因型。rn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一个主要治疗原则,拉米夫定作为新一代的抗HBV药,已广泛用于CHB的治疗,它通过抑制HBV逆转录酶的活性来抑制HBV的复制,能显著降低HBV DNA载量,促进ALT复常和HBeAg血清学转换,改善肝脏组织学。但长期使用会引起YMDD基序变异,从而导致临床耐药,影响疗效。为此,我们对遵义地区HBV基因型以及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发生YMDD变异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及早进行拉米夫定疗效及耐药的预测,为CHB抗病毒治疗提供有针对性的选择,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 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降酶治疗效果的影响。rn 方法:入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在内科保肝降酶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护理,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加用心理护理等方法,观察其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rn 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转氨酶降至正常所用时间为27±7天,对照组所用时间为36±8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住院天数为36±9天,对照组为41±9天,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一年内二次住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n 结论: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增强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摘要:慢性丙型肝炎(CHC)是一种重要的慢性病毒性肝炎。虽然据报道我国HCV感染率达3.2%,但各家实际报道病例数偏少,基因型检测也不普遍。为此,目前对于我国各地区不同基因型的CHC患者的流行病学、病毒变异及个体化治疗疗效的研究较为缺乏。由于不同传播途径、基因型、感染距治疗时间、肝病基础情况等对其干扰素(IFN)抗病毒疗效及转归均有重要影响,加之近年临床病例数不断增加,故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对2004年以来我院诊治的CHC人群为对象,观察不同基因型的流行情况、病毒变异与疗效的关系,同时探讨中国人的最佳药物(IFN vs PEG IFN)及不同剂量PEG IFN的选择。
  • 摘要:下法为八法之一,张子和谓“汗、吐、下三法尽痊百病”,笔者运用下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组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对临床资料、治疗方法、疗效标准等进行报道,指出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急性黄疽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下法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当然,在治疗时当分清阳黄阴黄,不可一概而论。
  • 摘要:重型肝炎病死率极高,通过国家卫生部组织“降低重型肝炎病死率的攻关协作”,现病死率仍高达40~50%。对于重型肝炎晚期,其病死率仍高达80%以上,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目前对重型肝炎的发病机理的研究认为:肝细胞受到病毒和机体免疫功能的损伤后,导致肠源性内毒素清除障碍,造成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可进一步激活一系列的炎性反应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脂质过氧化系统、补体系统等,从而对肝脏以及其它各重要组织器官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使肝脏功能进一步衰竭而导致死亡。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ALSS)是一种代替肝脏功能的治疗手段,系在体外采用某种具有解毒、代谢等作用的装置和方法来代偿肝脏功能,对急性肝衰竭(ALF)患者起辅助支持治疗作用。目前已用于重型肝炎治疗的人工肝技术和方法很多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以血浆置换(PE)为代表,其疗效已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同,但因血浆来源困难及血浆输注中的反应制约了它的发展。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白蛋白吸附毒素(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并将其转运出机体,从而减轻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进一步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本院利用白蛋白吸附转运毒素治疗重型肝炎30例,疗效显著,现对研究观察及护理做一综述。
  • 摘要:目的:总结重型肝炎病人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rn 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完成的118例重型肝炎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rn 结果:本组118例重型肝炎病人肝移植后存活97例(82.2%,存活1月-8年),其中6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23例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术前合并严重感染、肾功能衰竭或MELD评分>32分者,肝移植后死亡风险较大。rn 结论: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重型肝炎患者肝移植成功率的关键,人工肝联合肝移植是有效治疗重型肝炎的可靠方法。rn 重型肝炎发展快、预后凶险,内科治疗生存率仅为20%-30%,10年生存率为10%-20%,而施行肝移植后的1、5、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6%、60%和55%,因此,肝移植已成为重型肝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现结合临床资料,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118例重型肝炎患者的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总结如下。
  • 摘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护理工作成为人们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有机体。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由此可见护士在医疗服务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及法律维权意识日益增强。随着护理工作日趋国际化,护士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加。本文对护士的压力源进行了分析,提出调节工作量,增加人员配置;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改善工作环境,合理排班等应对方法。
  • 摘要:病毒性肝炎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其中急性重症肝炎(以下简称急重肝),是最危险的一型,临床上发病急,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只有提高对此病认识,才能及早明确诊断,合理治疗,有效降低病死率。本文现对27例患者的治疗体会进行分析,指出重症肝炎是由于入侵肝细胞的病毒量较多,机体免疫功能亢进,在清除病毒的同时,致使大量肝细胞坏死,本组无一例壮年和老年患者,可能与机体免疫反应较弱有关。而4例抗-HBs(+)患者均死亡,考虑HBV侵入机体因机体免疫功能过强,过早过多的产生抗-HBs(+)与HBsAg形成抗体过剩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肝细胞大量急剧坏死,应用激素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减轻由于免疫反应而引起的病理性损伤,同时具有抗炎、抗脑水肿及利胆等作用,本组存活的7例均应用地塞米松,临床中体会激素对急重肝的治疗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并且应用越早越好。
  • 摘要:机械通气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的重症患者的呼吸和生命支持。但它却增加了出现合并症的风险,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疾病的痊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对43例急性肺损伤(ALI)应用呼吸机患者采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机械通气患者的死亡率,加快促进疾病的愈合。
  • 摘要:目的:探讨组合型非生物人工肝支持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可行性。rn 方法:对87例慢性重型肝炎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均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组合型非生物人工肝治疗,对照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纯的血浆置换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有关实验室检查,随访观察3个月。rn 结果:两组经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治疗组生化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氨(NH3)、内毒素(ETX)、肿瘤坏死因子-a(17NF-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IL-1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or 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肝功能等明显好转(P<0.05)。近期治疗组治愈好转率明显提高(P<0.05)。rn 结论:组合型非生物人工肝疗慢性重型肝炎能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存活率。
  • 摘要:干细胞的可塑性为严重肝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近年来,许多研究团队就能产生肝细胞的干细胞来源、各种干细胞向功能性肝细胞的诱导分化策略以及其在肝病治疗的基础研究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介绍了肝内肝外干细胞的概况,简述了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策略,并对干细胞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讨论。
  • 摘要:本工作用粒子沥滤法,以一定尺寸的无规明胶粒子作为致孔剂,制备了聚己内酯(PCL)的三维多孔支架。接着利用对支架表面碱解涂层的办法将半乳糖基化壳聚糖(GC)引入到三维支架的表面,制得半乳糖化壳聚糖/聚己内酯复合支架。制得的复合支架与单一组分的PCL支架相比在对细胞的相容性上可得到提高。另外,肝细胞表面存在的去唾液酸蛋白受体ASGPR(asialloglycoprotein receptor)可以特异性识别末端带有半乳糖残基的糖链,并与之产生特异性作用,可促使肝细胞形成球聚体从而更好地保持其功能。该复合支架既具有主体材料PCL提供的良好的力学性能、合适的降解周期,又具有GC涂层界面适合肝细胞黏附,增殖,同时利于肝细胞活性及功能的保持,可作为一种性能良好的支架材料用于生物人工肝支架型反应器中。本文介绍了生物人工肝能够良好运转并发挥其能效的关键因素,并对多孔支架的制备、半乳糖化壳聚糖材料的合成、复合支架的制备进行了简述。
  • 摘要:研究聚酸酐一氨基葡聚糖三维载体材料对胎儿肝干细胞粘附及增殖的影响,寻找胎儿肝干细胞新的载体材料。采用改进的两步胶原酶灌注消化法加percoll液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胎儿肝干细胞。选取胎儿肝干细胞的传代细胞,种植于聚酸酐一氨基葡聚糖三维载体材料上。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粘附和生长状况;计算细胞贴壁率;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吸光度值(OD值);rn 收集载体支架上细胞并计数。取细胞载体进行组织学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在细胞培养第7天进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聚酸酐一氨基葡聚糖三维载体能促进肝干细胞在材料内粘附并保持其在机体内的形态。载体材料内的肝干细胞功能活跃。在材料表面和三维空间内部培养的肝干细胞均能持续增殖。经过连续40天共同培养聚酸酐一氨基葡聚糖三维载体对干细胞无毒性,人胎儿肝干细胞可以很好的贴附于聚酸酐一氨基葡聚糖三维载体支架上,细胞增殖活力良好,标志物持续表达,培养7天得到的细胞数量增多19.7%。聚酸酐一氨基葡聚糖三维载体能促进肝干细胞的增殖,可作为肝干细胞的载体应用于肝脏组织工程。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