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天津蓟县明清时期居民牙齿形态特征研究

天津蓟县明清时期居民牙齿形态特征研究

摘要

本研究运用齿学人类学方法,对出土于天津蓟县桃花园墓地的明清时期人类牙齿进行了研究。应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牙齿人类学系统(ASUDAS)”进行了牙齿形态观察;rn 两样本率差异的X2检验结果显示,桃花园人群不存在明显的牙齿形态特征的性别二态性;rn 采用“平均差异度(MMD)”计算出桃花园组与其他各对比组的MMD距离系数。结果表明,桃花园人群在牙齿形态特征可被归属于东北亚类群,进一步验证了有关“中国型牙(Sinodonty)”群体和“巽他型牙(Sundadonty)”群体差异的假说。本研究发现,下颌第二臼齿四尖型出现率仍以东南亚类群占优势,表明东北亚类群的该项特征似乎正朝着齿尖复杂化的方向演化。研究还发现,诸如上颌第一前臼齿单根、上颌第三臼齿退化以及卡氏尖这样的牙齿形态特征是在相对晚近的时期才出现的,或者说这些牙齿特征是现代人类微观演化的证据。此外,上颌犬齿近中嵴和上颌第二臼齿次尖这两项特征不完全适合用于考量东北亚类群和东南亚类群的亲缘关系。就研究结果来看,中国先秦时期的人群与现代人群之间存在显著的牙齿形态学差异,这可以被看作是现代人微观演化的结果,东北亚类群与东南亚类群之间也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他们之间并无完全的基因隔离,笔者认为居于中国华南地区的华南组和香港组恰好处于这两大类群的中介位置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