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太原
  • 出版时间: 2008-09

主办单位:山西省博物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会议文集: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继2000年在南京汤山直立人地点葫芦洞附近的驼子洞堆积中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后,2007年在驼子洞进行了新的发掘工作。这次发掘在大哺乳动物方面没有发现新的种类,但是通过筛洗新发现了十多种小哺乳动物化石。经过对出土标本的初步研究表明,动物群的组成以广布型动物为主、兼有北方色彩的成员及少量南方成员的过渡型动物群。驼子洞动物群的面貌与安徽繁昌人字洞动物群和重庆巫山龙骨坡动物群等最为接近,时代为早更新世。当时的草原面积较大,气候相对干燥,不同于葫芦洞南京人时代气候比较湿润的环境。因此南京汤山地区从早更新世驼子洞动物群时代到中更新世南京人时代气候环境经历了从干燥向潮湿转变的过程。
  • 摘要:现生长毛鼠的地理分布极其有限,仅分布于日本的琉球群岛,且化石也只发现于其栖息地的更新世的地层中。产自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早更新世早期洞穴堆积中的长毛鼠新种(Diplothrix sp.nov.)化石,是该属化石在琉球群岛以外地区的首次发现,同时也是该属最早的地层记录。人字洞发现的长毛鼠新种在形态特征上比琉球群岛的现生种和化石原始,很可能是该属的祖先类型,这为其起源和扩散事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证据。
  • 摘要:被誉为“亚洲第一龙”的马门溪龙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类大型蜥脚类恐龙。它的发现和研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我国地域分布最广、化石最丰富、种类最多的蜥脚类恐龙。虽然关于马门溪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广元马门溪龙”、“釜溪马门溪龙”和“云南马门溪龙”三个种的有效性问题;尾椎数问题:末端尾椎的形态问题等。
  • 摘要:2007年在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马山洞堆积中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草原旱獭Marmota bobac,东北鼠兔Ochotona hyperborea,似浣熊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赤狐Vulpes vulpes,狗獾Meles meles,黄鼬Mustelasibirica,虎cf.Panthera tigris,中华猫Fells chinensis(=microtis),普氏野马Equusprzewalskii,马鹿Cervus elaphus,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恰克图旋角羚羊Spiroceruskiakhtensis,裴氏旋角羚羊Spirocerus peii,岩羊Pseudois sp.这些化石的特征表明马山洞动物群为典型的北方区动物群,时代为晚更新世早中期。
  • 摘要:郧西人遗址在2004—2006年期间先后经过3次发掘,出土有7枚晚期智人牙齿化石以及文化遗物及其他古人类活动遗迹。该遗址时代可能为距今100 ka左右,其动物群与古环境研究对认识当时人类生存时代的环境背景有重要意义。根据遗址动物群种属生态特征,分析遗址古环境的气候、植被、洞穴内部环境和伴生动物群面貌。认为遗址古环境区划相当于南亚热带南缘;遗址周围有繁盛的常绿阔叶林,间杂小块竹林和林缘隙地,有丰沛的水源。郧西人生存于温暖湿润的古气候阶段,洞穴遗址内部温暖干燥,适宜人类活动。rn 深大、温暖、多层、广口,是郧西人遗址洞穴内部的环境特点。该遗址动物群成员达到90种,成为种类多样性在我国南方仅次于巫山人遗址动物群的地点。rn 伴生动物群的总体面貌,显现出我国南方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Ailuropoda-Stegodonfauna)特征。
  • 摘要: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广泛分布于华南的更新世地层中,但全新世以来很少有报道。本研究报道了云南腾冲江东山近年来考察发现的大熊猫骨架及其相关动物群。两个大熊猫个体AMS年代测定结果分别为为5 025±35 aB.P.和8 470±45 aB.P.,这是目前为止大熊猫在云南绝迹的最晚记录。
  • 摘要:本研究运用齿学人类学方法,对出土于天津蓟县桃花园墓地的明清时期人类牙齿进行了研究。应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牙齿人类学系统(ASUDAS)”进行了牙齿形态观察;rn 两样本率差异的X2检验结果显示,桃花园人群不存在明显的牙齿形态特征的性别二态性;rn 采用“平均差异度(MMD)”计算出桃花园组与其他各对比组的MMD距离系数。结果表明,桃花园人群在牙齿形态特征可被归属于东北亚类群,进一步验证了有关“中国型牙(Sinodonty)”群体和“巽他型牙(Sundadonty)”群体差异的假说。本研究发现,下颌第二臼齿四尖型出现率仍以东南亚类群占优势,表明东北亚类群的该项特征似乎正朝着齿尖复杂化的方向演化。研究还发现,诸如上颌第一前臼齿单根、上颌第三臼齿退化以及卡氏尖这样的牙齿形态特征是在相对晚近的时期才出现的,或者说这些牙齿特征是现代人类微观演化的证据。此外,上颌犬齿近中嵴和上颌第二臼齿次尖这两项特征不完全适合用于考量东北亚类群和东南亚类群的亲缘关系。就研究结果来看,中国先秦时期的人群与现代人群之间存在显著的牙齿形态学差异,这可以被看作是现代人微观演化的结果,东北亚类群与东南亚类群之间也在着明显的差异,但他们之间并无完全的基因隔离,笔者认为居于中国华南地区的华南组和香港组恰好处于这两大类群的中介位置上。
  • 摘要:目前在海南省发现哺乳动物化石地点有3个,其中一个为信冲洞巨猿化石地点。rn 这是一处很重要的巨猿化石地点,它的发现对探讨我国巨猿的地史分布、演化和绝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海南省共发现了燕窝岭、混雅岭、石头崖、酸荔枝园和叉河砖厂5处旷野遗址和1处落笔洞洞穴遗址。这些材料为研究我国的旧石器文化和海南的史前历史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 摘要:微痕考古是通过工具本身的微痕和使用工具所产生的微痕,研究古人类经济生产、行为习惯、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实证方法。中国微痕考古初步研究反映,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工具分化不明显,存在较多一器多用和一刃多用现象。工具使用方式以切割和刮削为主,也有锯和钻等。旧石器时代晚期,工具开始趋向功能专业化,在延续早期使用方式的基础上,钻的使用方式有所增加,新出现了刻划、“楔”等使用方式。rn 中国史前人类遗留痕迹方面,可以初步分为经济生产性痕迹和文化意识性痕迹。其中,经济生产性痕迹出现很早,最初的痕迹现象是与国内现在已知最早的人类同时出现的,距今约200万年。人类文化意识性痕迹,出现时间要大大晚于经济生产性痕迹,距今约10余万年。文化意识性痕迹最初是通过线条刻划来表现的,其刻画内容主要是植物、动物等自然环境性主题。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除了以刻划类的文化意识性痕迹外,还新增加了钻孔和磨制类的文化意识性痕迹。rn 新石器时代,刻划类痕迹又衍生出描绘类痕迹。痕迹线条不再是以直线条为主体,而是以多种写生性图案和几何形图形为主,表现主题也是演变为以人及与人相关的世界观为主。rn 新石器时代晚期,刻划记号、符号的大量出现,开始萌生了最初的汉字初文。中国人类是由最初的简单刻划开始,逐步走向文字时代。
  • 摘要:植硅体分析显示,黄龙洞郧西人遗址的古环境,总体上是温暖型气候环境。并且郧西人在该遗址活动时期,洞内较温暖干燥,洞外可能气候积温较高,并有降水充沛、植被良好的自然环境。地层中发现的禾本科和木本科植硅体特征,显示古人类活动时期,该遗址古植被环境较好。地层中还存在有较多海绵状骨针,反映古人类活动时期遗址周围有较好的水源条件。洞内遗址活动层中,包含有较多碳屑样品。它们可能反映郧西人在洞穴内曾有过对火的控制和利用。
  • 摘要:根据大洋钻探1146站浮游有孔虫的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晚新生代期间,南海地区两个浮游有孔虫优势种Globigerinoides ruber类与Globigerinoides obliquus呈现明显交替关系,主要的交替时间界线分别为17.1 Ma、16.7 Ma、14.9Ma、13.2 Ma、11.3 Ma、4.1Ma和2.4 Ma。重要的是,Globigerinoides ruber类与Globigerinoides obliquus的交替过程时间非常短。这一现象不仅可为高分辨率地层学的重要依据,还可能是对构造、气候变化的响应。
  • 摘要:经对采集自我国部分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木质、炭质、骨质、泥炭和碳酸盐标本的预处理、化学制备和测量,共获得14C年代数据315个。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4C年代实验室成立后报道的第三批测年数据。
  • 摘要:爪兽的进化历史和生活习性对新近纪地层划分和古环境重建具有重要指示意义。rn 中国已在多个新近纪地点发现爪兽化石,已鉴定的爪兽化石有5属7种,其中2属4种属于Chalicotheriinae亚科,3属3种属于Schizotherriinae亚科。本研究对这些属种的归属、产地、层位和年代进行厘定,对Chalicotheriidae的系统分类和Gansuodon、Huanghotherium的归属重新分析,同时对爪兽各个属种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中国南北方新近纪爪兽的区别,并探讨了第四纪爪兽的起源问题。
  • 摘要:系统记述了南京汤山驼子洞堆积中出土的一个李氏野猪新亚种汤山李氏野猪(Suslydekkeri tangshanensis subsp.nov.)。这个亚种的主要特征是下颌体下缘向外侧隆起,在m1处达到最大,隆起向后上方向延伸,与下颌支相连。其个体大于周口店第一地点的李氏野猪而小于汤山葫芦洞的李氏野猪。根据目前的化石记录,该亚种仅出现在过渡区早更新世早期的地层中,是李氏野猪最早期的代表。汤山李氏野猪的粗壮下颌骨在形态进化上与肿骨鹿有类似之处。
  • 摘要:灵井遗址是国内首次发掘的以泉水湖泊沉积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从2005年至今一直进行野外发掘,出土有大量旧石器时代的动物化石和石制品,本研究的内容是2006年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的新材料,共出土5690余件石制品,还出土了数百件可以鉴定的动物化石标本、100多件骨器和近万件动物骨骼碎片,主要是这次发掘的新材料及其初步研究的成果。
  • 摘要:对中国境内的始新世爪兽Eomoropus和Grangeria进行了总结和厘定,确定了E.quadridentatus,E.minimus,E.major和E.zhanggouensis均为有效种,同时认为最初归入E.quadridentatus的山东曲阜标本(SDM 84006)可能代表了一个新种,最初归入到Eomoropus cf.E.minimus的山西垣曲标本(V 13137-13138)应该归入E.quadridentatus。Grangeria在我国目前仅有G.canina,它与Litolophusgobiensis具有的相似特征,表明两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最初归入?G.canina的云南丽江标本(V9912)归入到Litolophus?ulterior也许更合适。对于Eomoropus和Grangeria,在Arshantan分布有G.canina和E.?zhanggouensis,在Irdinmanhan分布有E.quadridentatus,在Sharamurunian分布有E.quadridentatus,E.minimus和E.major,在Naduan分布有Eomoropus cf. E. quadridentatus。
  • 摘要:袁复礼教授81年前在中国西北挖掘到二叠纪和三叠纪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由他和杨锺健教授研究,确定新疆天山以北在2亿多年前是地球上古脊椎动物群体的生长和发育中心之一,和南非卡鲁地区,俄罗斯乌拉尔山西坡,印度支那等地区的古脊椎动物群体相关联,并对板块学说提供了佐证。此文体现老一辈科学家的成就以及他们治学严谨,锲而不舍、团结合作的精神。
  • 摘要:记述了发现于北京郊区的水牛属一新种——富地水牛(新种)(Bubalus fudi sp.nov.)。这是一种大型水牛,角心长大粗壮,呈宽阔的新月形,延伸方向更向两侧张开,形态接近B.youngi而区别于其他各种水牛。它与B.youngi的不同表现为枕区高,角后缘距枕嵴的距离大。相关的支序系统学分析表明其系统关系介于B.wonsijocki和B.youngi之间。
  • 摘要:必寿洞化石动物群是河源地区发现的第二处第四纪动物群化石地点,其东面的梅州也曾发现一处第四纪动物群化石地点,它们代表了粤东北地区更新世时期的化石动物群,但这两处地点的堆积情况与化石种属均未见详细报道。必寿洞含化石动物群的堆积为棕红色粉质黏土层,这与马坝人动物群的堆积非常接近。反映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自西向东迁徙、演变的进程。也为在粤东北地区寻找古人类化石提供重要线索。
  • 摘要:鹿角是哺乳动物中唯一的大型可再生器官,生长速度很快,对研究断肢再生有参考价值。虽然鹿角的形态变异比较大,但是在分类上还是有规律可循的。鹿角在形态上可分为棘型角和掌型角两大类。在棘型角中有眉枝分叉和不分叉两类。总体的演化方向是从不脱换到脱换,从简单的分枝到复杂的分枝,从小型角到大型角。rn 然而过于大型复杂的角是使得某些种类走向绝灭的因素。鹿角形态的分类及变异范围的研究可以提高我们对鹿角化石的鉴定与分类的能力。
  • 摘要:细石器自在中国发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近百年的历程中,它始终是考古学界特别是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学者们所竞相研究的对象。细石器遗址在中国广泛分布,特别是集中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本研究对我国各大地区细石器遗址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概括出了晚更新世中国细石器遗址的分布特征。
  • 摘要:切割痕迹是骨骼和牙齿(化石)上一种常见的表面改造痕迹,也是西方微观埋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西方学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实践表明:rn 切割痕迹是探索旧石器考古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研究者已利用切割痕迹材料在人类行为和古环境的重建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内旧石器考古拥有非常丰富的切割痕迹资料,但系统的研究工作却几乎没有开展。本研究对西方学者常用的切割痕迹研究方法,特别是扫描电镜法和显微标准,以及切割痕迹研究的最新进展——早期人类左右手习惯的判断问题做了较全面的述评,以期促进国内的相关研究。最后报道了国外研究方法在湖北郧西白龙洞遗址材料上的应用情况,初步验证了部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并就国内切割痕迹研究未来的工作方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 摘要:位于广西田东和田阳县境内的布兵盆地,是百色盆地东南部边缘的一个小型附属盆地。盆地内部及其南部边缘发育11层喀斯特洞穴,洞穴堆积物中保存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人类化石以及石制品,其时代包括2 Ma以来的多个时期。盆地内还发育4级河流阶地,第Ⅳ级阶地堆积物中含有旧石器及玻璃陨石。布兵盆地的发育始于白垩纪末、古近纪初喜马拉雅运动阶段,至少自第四纪以来,盆地处于间歇性抬升时期,形成多层洞穴和阶地。这些洞穴和河流堆积物对于研究华南第四纪环境变迁和生物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中国已知的楯齿龙化石仅于贵州省西南部和云南省东北部,已正式命名的3属3种,均属具甲壳的豆齿龙亚目,新铺中国豆齿龙和多板砾甲龟龙产自贵州关岭上三叠统地层中,康氏雕甲龟龙产自云南富源中三叠统地层,最近在贵州盘县中三叠统地层中发现了原始的无甲壳楯齿龙化石(Placodus sp.)。近年我国西南地区多具保存精美的楯齿龙类化石的发现,对该类群的解剖特征和系统发育,以及全球三叠纪古生物地理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