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一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 >微痕考古研究领域的初步探索

微痕考古研究领域的初步探索

摘要

微痕考古是通过工具本身的微痕和使用工具所产生的微痕,研究古人类经济生产、行为习惯、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实证方法。中国微痕考古初步研究反映,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工具分化不明显,存在较多一器多用和一刃多用现象。工具使用方式以切割和刮削为主,也有锯和钻等。旧石器时代晚期,工具开始趋向功能专业化,在延续早期使用方式的基础上,钻的使用方式有所增加,新出现了刻划、“楔”等使用方式。rn 中国史前人类遗留痕迹方面,可以初步分为经济生产性痕迹和文化意识性痕迹。其中,经济生产性痕迹出现很早,最初的痕迹现象是与国内现在已知最早的人类同时出现的,距今约200万年。人类文化意识性痕迹,出现时间要大大晚于经济生产性痕迹,距今约10余万年。文化意识性痕迹最初是通过线条刻划来表现的,其刻画内容主要是植物、动物等自然环境性主题。在旧石器时代晚期,除了以刻划类的文化意识性痕迹外,还新增加了钻孔和磨制类的文化意识性痕迹。rn 新石器时代,刻划类痕迹又衍生出描绘类痕迹。痕迹线条不再是以直线条为主体,而是以多种写生性图案和几何形图形为主,表现主题也是演变为以人及与人相关的世界观为主。rn 新石器时代晚期,刻划记号、符号的大量出现,开始萌生了最初的汉字初文。中国人类是由最初的简单刻划开始,逐步走向文字时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