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07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 >阴沟肠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阴沟肠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摘要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30S核糖体的16S Rrna亚单位结合,导致读码错误,干扰蛋白质合成从而阻止细菌生长,并有破坏细菌细胞膜完整性的作用,系静止期杀菌剂。传统观点认为,细菌对此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有3种:一是细菌产生一种或多种针对抗生素的AMEs,二是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改变,三是细胞壁渗透性改变或细胞内转运异常。其中以产生AMEs最为重要。直到2002年,在临床致病菌中,一种新的耐药机制被发现,即细菌通过编码产生一类特殊的16S Rrna甲基化酶而保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主要作用靶位16S Rrna,引起几乎所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并且可在人和动物的致病菌间传播。这种新的耐药机制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的认识,并引起高度关注。为了解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中5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9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inoglycoside modifying enzymes,AMEs)基因分布情况,本文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