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肝病毒中药的研究进展

摘要

乙型肝炎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且常隐匿感染导致慢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很大威胁。虽然疫苗接种已实施多年,但全球仍有数以亿计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仅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有1.2亿多。目前临床上治疗乙肝病毒的西药主要为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IFN),然而两者的疗效都不理想。IFN的远期疗效只有15%~20%,且存在适应证范围窄,使用不便等缺点,而拉米夫定短期治疗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停药后易复发,长期使用时部分患者由于DNA聚合酶、YMDD区域的变异而对药物产生耐受,且易出现肾毒性、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由于治疗价格昂贵,限制了这些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多年实验与临床研究证明一些中药和复方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和临床疗效确切。rn 值得欣喜的是,已有一些活性成分的机理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有的还甚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如: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近日发表新闻公报称,该医院研究人员凭借新开发出的细胞培养系统,已经识别出了乙肝病毒外壳上负责附着和入侵肝脏细胞的一个关键蛋白质,并且发现一种物质可以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阻止病毒侵入肝脏细胞。研究人员称,微小剂量的这种物质就能切断感染。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报道让我们看到了研究者对中药抗乙肝病毒研究的热情,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生物医学和药物研究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中药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广大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中药终将成为治疗乙肝药物中的一朵奇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