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理分会会议
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理分会会议

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理分会会议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浙江杭州
  • 出版时间: 2006-12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2006年浙江省医学会临床药理分会会议论文汇编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为了减少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rn 方法:对该院在2004年、2005年收集到18例SADR进行分析。rn 结果:18例SADR中,男6例,女12例,年龄2~79a,平均42.39a,大于65a5例;治愈16例,未愈(昏迷)1例,死亡1例;致命性过敏反应、神经精神系统、中重度肝功能损害、致命性心律失常分别为8例、6例、3例、1 例。神经精神系统的SADR 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其中5例与不合理用药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无适应症用药、使用已发生过敏的药物、超剂量使用、联合有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给药时间不按药动学特点设定、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没有及时停药。rn 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总结、信息传播,及时识别药品不良反应、停用可疑药品,详细询问过敏史,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是降低SADR 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 摘要:本文主要从发生在黄岩妇保院的一次医患纠纷,起因于一孕妇孕期3月18天,治疗需要,使用"阿西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山西威奇达药业),说明书为"孕妇禁用",发生严重医疗纠纷一事。研究了该药的合理使用情况。
  • 摘要:目的:分析该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rn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收集到的57例ADR报告按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临床表现、用药途径等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报告的57例ADR中男性38例,女性19例,小于19岁16例(28.1%),60岁以上17例(29.8%);涉及药物41种,抗微生物药所引起的ADR居首位,皮肤过敏反应及胃肠道反应最多见。rn 结论: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抗微生物类药物,密切关注儿童和老年人的药物使用。
  •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盐酸氨溴索注射剂配伍研究进展,对“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与常用抗生素的配伍稳定性”一文提出析疑,同时结合作者对国内药物配伍文献1700多篇研究体会,对当前药物配伍研究方式方法提出意见。
  • 摘要: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头孢菌素以其优越的抗菌性能和药代动力学特点,成为开发品种最多和临床上使用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之一,当然其他抗菌药一样,头孢菌素也有一些不良反应,有的还是严重致命的反应。现笔者在CNKI查阅了1994~2006年头孢类药物不良反应文献1836篇,对其情况进行分析、归类统计,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 摘要:中药注射剂(TCMI)是用现代制药方法将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提取、精制而成,相对其他中药剂型具有药效快、疗效确切等特点。上世纪70年代,我国出现了中药注射剂的开发热潮,应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在700种以上。随着我国药品管理法规的完善,部分中药注射剂淡出了市场。目前有列入国家标准的中药注射剂109种。根据覆盖我国21个省市的1412家医院的一项调查发现,2005年1~10月,中成药采购金额最高的20个品种中,注射剂占了16种。由于中药注射剂的大量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每年都有大量报道,几乎涉及目前在用的所有品种。2005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愈17 万例,中药不良反应占总数14%,而中草药注射剂占到其中的75%。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曾先后通报了清开灵、双黄连、葛根素、穿琥宁、参麦、鱼腥草、莲必治等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并对葛根素注射液的说明书作了修订。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独创的中药新剂型.其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制备工艺有待完善、质量标准不够合理、临床疗效缺乏严格观察。因此迫切需要从安全性、有效性、处方的合理性和工艺等方面对其进行上市后的再评价。总之,由于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高不下,因此,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的再评价十分必要。
  • 摘要:乙型肝炎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且常隐匿感染导致慢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已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很大威胁。虽然疫苗接种已实施多年,但全球仍有数以亿计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仅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有1.2亿多。目前临床上治疗乙肝病毒的西药主要为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IFN),然而两者的疗效都不理想。IFN的远期疗效只有15%~20%,且存在适应证范围窄,使用不便等缺点,而拉米夫定短期治疗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停药后易复发,长期使用时部分患者由于DNA聚合酶、YMDD区域的变异而对药物产生耐受,且易出现肾毒性、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由于治疗价格昂贵,限制了这些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多年实验与临床研究证明一些中药和复方的抗乙肝病毒作用和临床疗效确切。rn 值得欣喜的是,已有一些活性成分的机理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有的还甚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如: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近日发表新闻公报称,该医院研究人员凭借新开发出的细胞培养系统,已经识别出了乙肝病毒外壳上负责附着和入侵肝脏细胞的一个关键蛋白质,并且发现一种物质可以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阻止病毒侵入肝脏细胞。研究人员称,微小剂量的这种物质就能切断感染。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报道让我们看到了研究者对中药抗乙肝病毒研究的热情,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生物医学和药物研究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中药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广大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中药终将成为治疗乙肝药物中的一朵奇葩。
  • 摘要:目的:为准确探讨左氧氟沙星与止血药、丹参制剂、输液类、地塞米松磷酸钠的配伍稳定性。rn 方法:检索本人收集药物配伍文献1806篇,对喹诺酮类配伍研究文献作汇总分析。rn 结果:左氧氟沙星与止血药物可配伍占6/7,不宜配伍占1/7;和丹参注射剂存在理化配伍禁忌是基本特征,可配伍文献仅1/48;输液类配伍宜选酸性输液,避免与碱性药配伍;与地塞米松磷酸钠低浓度可配伍占5/6,高浓度禁忌占1/6。rn 结论: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宜遵循循证药学原则,注重重现性。
  • 摘要:目的:评价贝复舒与爱丽滴眼液治疗眼表面创伤性疾病的疗效比较与安全性。rn 方法:观察眼表面创伤性疾病80例(111眼)。其中包括外伤(擦伤、异物)、及角膜手术的34眼、角膜挫伤32眼、角结膜碱性化学伤24眼、其他原因21眼。随机分成贝复舒组56眼,爱丽组55眼。均为滴眼4次/日,共15天。定期观察角膜缺损修复及患眼局部症状、体征等指标。rn 结果:贝复舒组与爱丽组:两组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差异。贝复舒治疗眼表面创伤性疾病的治愈率为(49眼)87.50%,总有效率为(54眼)96.43%,优于爱丽组的(38眼)69.09%和(52眼)94.54%。rn 结论:贝复舒滴眼液、爱丽滴眼液治疗眼外伤、化学伤及手术等引起的眼表面创伤性疾病,安全有效,但贝复舒滴眼液疗效优于爱丽滴眼液。
  • 摘要:目的:促进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新规定的贯彻执行。rn 方法:着重分析在实施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新规定中,专用门诊病历、注射剂出诊使用和空白专用处方、无偿回收药品等规定在实际执行中遇到的困难、人员培训考核方面规定的不全面等问题。rn 结果与结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新规定存在不完善与不合理之处,操作性亟待加强,必须根据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实施细则,才能确保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能保障合理供给而不流失,严格管理又方便临床使用。
  • 摘要:医学和药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以服务病人为目的技术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关的名词术语也经常更新。从接触到的文字或口头资料中,笔者发现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现特提出商榷以期引起同仁们的重视。rn 例如:肉碱、肉毒碱与肉毒素肉碱(卡尼汀)是存在于动物组织中的一种物质,临床上常用于血液透析、贲门失迟缓综合征、男性生育障碍、高血脂、脂肪肝、和肝功能损害、心肌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和减少室颤、心绞痛和硝酸甘油的用量等。但以前也常叫做肉毒碱,"肉毒碱"一词容易与"肉毒素"混淆。肉碱的生理作用已如文中所述。而肉毒碱(肉毒素)是一种毒性较强的药物,可分为肉毒素A和肉毒素B,它们系由梭状芽孢肉毒杆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二者的作用机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均可用于斜颈的治疗,前者还有治疗脑瘫儿童下肢痉挛、斜视、急迫性尿失禁等症,但不良反应也较多。为了防止混淆建议是否可将肉毒碱的名词取消以防出错。
  • 摘要:目的:探讨静推奥美啦唑注射液变色的原因。rn 方法:用化学与物理方法初步确定使奥美啦唑注射液立即变色的化学物质,再用0.5%淀粉溶液代替奥美啦唑注射液验证奥美啦唑注射液变色的全过程。rn 结果:奥美啦唑注射液配制时变色由碘伏消毒液渗漏于瓶内引起。放置过程变色是由光线照射引起的。rn 结论: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与临床使用奥美啦唑注射液时产生颜色改变的现象一致。
  • 摘要:2002 年1 月21 日下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提出"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从而明确了医院药学今后发展的方向。为了推动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卫生部于2005 年11 月发布"关于开展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布了全国19家医院作为试点工作培训基地,该院有幸成为卫生部首批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之一。rn 目前我国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应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临床药师医药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特别是从本科教育开始。临床药师自身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提高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医师护师保持紧密联系、共同协作才能提高医疗质量和治疗水平,大大降低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同时临床药师应该自信自强,大胆参与临床,勇于接触病人,树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促使临床医师和病人看到有临床药师参与用药的优越性,形成医、药、护多学科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循环,提高临床药师在临床中的作用和地位。
  •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硫必利注射液在偏头痛中的治疗作用。方法:32 例偏头痛经过5~7 天静脉滴注盐酸硫必利注射液后的疗效观察。结果:偏头痛组经治疗后偏头痛频率与治疗前比,结果有显著性,总有效率87.51%。结论:盐酸硫必利注射液治疗效果好。
  • 摘要:目的:制备右旋酮洛芬贴片,研究质量控制标准。rn 方法:以CMC-Na、PVA为材料制备右旋酮洛芬贴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右旋酮洛芬的含量。rn 结果:右旋酮洛芬在260±2nm有最大吸收,含量测定方法回收率为100.9%(RSD=0.68%)。rn 结论:本贴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 摘要:目的:分析葛根素注射液致溶血反应发生的特点。rn 方法:以“葛根素、溶血反应”为关键词,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1994.6~2005.12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报道的葛根素致溶血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葛根素注射液致溶血反应发生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60.6%)的老年患者,临床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主,表现为腰腿关节及全身疼痛伴不同程度的寒战发热,肉眼可见血尿或尿呈酱油色、茶色.实验室检查可见RBC、HB 降低,网质红细胞升高,尿蛋白、潜血、直接或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绝大多数(75.6%)出现在用药的3~10d,所用的病例都有反复的用药史。rn 结论:葛根素致溶血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使用时应高度重视。
  • 摘要:目的:为了降低老年人普外科全麻术后谵妄的发生率。rn 方法:调查2004.8~2006.3全麻下腹部手术、年龄≥60岁的手术苏醒后直接送入普外科出院病历,术前无精神病史和原发中枢神经性疾病、无休克缺血史,术后1周内出现活动过强型谵妄症状(发作组),调查谵妄易感染和促发因素、术中术后药物使用、谵妄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取同期与发作组诊断相似,年龄60~81岁,全麻下腹部手术时间≥2.5h,未发生活动过强型谵妄42 例为对照组。rn 结果:发作组,除1 例61 岁女性谵妄发作从术后d5 开始持续至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停用第2 天才停止发作,其余均为≥65 岁的男性患者;手术时间≥2.5h,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1例自控镇痛泵(PCA)中曲马多剂量为800mg,术后1 小时静注100mg 曲马多,立即出现谵妄。PCA中曲马多剂量大于800mg 及曲马多剂量≥800mg 并与硝咪唑类或氟喹诺酮类、氨茶碱合用,发作组分别为46.2%、5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19.05%。PCA 中曲马多剂量1000mg 占PCR 使用曲马多总数的比例、PCR 中用吗啡且合用氟喹诺酮类和硝咪唑类占镇痛泵中用吗啡总数的比例,发作组为7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10%。发作组84.6%使用硝咪唑类药,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1%。rn 结论:年龄≥65 岁的男性老年人,手术时间≥2.5h,超剂量时使用曲马多,联合使用硝咪唑类和或氟喹诺酮类、氨茶碱等,术后易并发谵妄。
  •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罗哌卡因血药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HPLC)。rn 方法:色谱柱为Shinpack C18(150mm*6mm,5μm)柱,流动相: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3.0)∶乙腈(体积比=75∶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25OC;以利多卡因为内标。rn 结果:罗哌卡因的血药浓度在0.08-10.06m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C=2.4899R+0.0126,(n=8,r=0.9994),最低检测浓度为0.04mg/l,平均回收率为103.2%,日内、日间RSD 分别小于6.3%,6.8%。rn 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 摘要:目的:分析加替沙星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rn 方法:对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三年来收集的674例加替沙星ADR报告进行Excel列表分析。rn 结果:皮肤及其附件、胃肠系统、全身性、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是加替沙星常见的不良反应,多数症状轻微;但其存在潜在的、危及人体重要器管损害的不良反应,如糖代谢紊乱等。rn 结论:使用加替沙星要有适应症,使用过程中要加强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 摘要:目的:了解鱼腥草的不良反应情况。rn 方法:通过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库1994年~2006年1月国内医药文献的检索,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rn 结果:167例患者因使用鱼腥草发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大致有6类,以过敏性休克为最常见。rn 结论:应重视鱼腥草的不良反应,用药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
  •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孕妇血清中的色氨酸(Tyrptophan)及其代谢产物Kynurenine的方法。 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ZORBAX Extend-C18柱,4.6mmID×250mm,流动相为甲醇∶0.001M 磷酸二氢钾(PH=4)(12∶88),流速1.3ml min-1,检测波长245nm。rn 结果:色氨酸线性范围:2.56~307.06μmol·L-1,r=0.9999;Kynurenine线性范围:0.12~5.05μmol·L-1,r=0.9997。30例孕妇血清色氨酸为49.73±7.48μmol·L-1,其代谢产物KN 为:0.74±0.33μmol·L-1。rn 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适用于临床和科研。
  • 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综合评价唑吡坦(思诺思)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rn 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查找大量相关的相关资料,并筛选总结,然后应用Meta分析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方法,对唑吡坦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的估计。rn 结果:唑吡坦组治疗失眠的合并有效率是其他治疗失眠药物组的1.217 倍,95%可信限为0.594~1.137。唑吡坦组的合并有效率与其他治疗失眠药物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rn 结论:唑吡坦治疗失眠的疗效总体上优于其他镇静催眠药。
  •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rn 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复方丹参注射液作用细胞18h,以正常培养的细胞作对照,用心血管疾病及细胞因子相关的基因芯片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并用RT-PCR方法对表达上调与表达下调的基因进行了扩增和电泳检测。rn 结果:基因芯片分析筛选出复方丹参对内皮细胞的影响基因9个,其中上调基因3个,下调基因6个,包括一些与免疫、血管舒缩、细胞粘附及抗氧化的相关基因;对差异表达的基因用RT-PCR扩增及电泳检测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证实了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rn 结论:复方丹参可通过多种途径在基因水平调节内皮细胞的功能。
  • 摘要:使用药品是预防和诊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在医疗服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各种原因,浙江省不少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问题尤为严重。为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改善疾病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因不合理用药而产生的过度经济负担,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管理专项工作方案》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江省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方案》,制订全省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包括如下内容:一、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二、主要任务与工作措施;三、工作要求与保障措施;四、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丙羟茶碱的含量。rn 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以甲醇-25mmol 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3.0,20:80)为流动相,流速1.0 mL min-1,柱温35℃,检测波长为273nm.血样经等体积比的0.6 mol L-1三氯乙酸处理后,离心,取上清液20μL进样检测。rn 结果:丙羟茶碱在0.5~100μg 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低、中、高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20%、94.30%、97.41%;日内精密度小于2.0%、日间精密度小于5.0%;最低检测限为10ng。rn 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丙羟茶碱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及血药浓度监测。
  • 摘要:本文结合一例案情:4周岁小儿,口服脊髓灰质减毒疫苗后,下肢出现麻木,不能站立行走,某医院门诊医生用药雷尼替丁针0.07静滴,住院确诊急性脊柱炎,最后截瘫。重点就如下问题进行了讨论:1,雷尼替丁能否用于4岁以下儿童?2、脊髓灰质疫苗有否副作用?
  • 摘要:目的:了解该院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rn 方法:对该院2005年收集的146例ADR 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rn 结果:146例ADR中,老年患者较多,占总例数的25.51%,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共涉及93种药品,与抗感染药物有关的ADR最多见,占总例数的47.26%,其次为抗肿瘤药物,中药制剂等;ADR发生频率最高的3种药品是阿奇霉、甲氨喋呤、加替沙星;ADR的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较严重的有5例。rn 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 摘要:沟通是人类社会中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和分享,目的是为了相互了解,达成共识.新世纪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是以患者为中心,开展药学监护,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为加强药师与患者的联系,促进双方信息的沟通,更好为患者提供各种药学服务。在患者范围内对医院药师工作知晓情况做了调查,并做了统计分析。rn 我国医院药师工作还不为大多数患者可知晓。这与学校教育、医院政策、工作环境、患者认知等有一定关系,但如让真正面对患者,大家能自信回答他们的疑惑吗?笔者认为面对医改所带来药学服务模式的改变,医院药师应清晰地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尤其重视对临床指导用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便更好地与医护人员、患者交流,更好向临床和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药学服务。
  • 摘要:目的:推动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新规定的贯彻执行。rn 方法:探讨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新规定出台的意义,分析执行中存在的问题。rn 结果与结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新规定存在不完善与不合理之处,操作性亟待加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 摘要:本论文通过一病例,介绍了氟康唑致抗癫痫药物苯妥英血药浓度升高。苯妥英在体内由细胞色素P450 2C9和P450 2C19共同代谢,但在治疗剂量下以P450 2C9为主,P450 2C19只代谢10%。而氟康唑是P450 2C9强效抑制剂,同时对2C19,3A4也有抑制作用。有报导氟康唑可使苯妥英的AUC值增加72%-75%。此患者苯妥英血浓度升高,本文认为与合用氟康唑有关,当两药合用时要加强对苯妥英的监测,减少不良反应。
  • 摘要:高血压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或特发性高血压,系指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伴有心、血管、脑、肾等器官生理、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病按其发病可分为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前者只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如继发于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肾实质病变、妊娠等;后者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血压调节功能失调所致,其病因虽未完全阐明,但它的药物治疗在近几十年中进展显著。rn 现今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都可以控制,但都需要几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才能使血压达标。联合治疗具有安全有效降压、减少不利效应、更好保护靶器官、提高依从性的优点。
  • 摘要:临床药学(CP)最早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建立的,它是药师联系临床、探讨药物的应用规律、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化的一门药学分支学科。它将医院药学工作重点从“药”转向“药物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任务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其核心是研究和指导合理用药。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现就结合该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及将来临床药学开展较高层次的工作,谈谈本人在从事临床药学工作中的一点体会。rn 总之,虽然该院临床药学发展还存在认识、体制、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问题,但通过共同努力,相信临床药学必将同临床医学一起发展,为临床合理用药做出贡献。
  • 摘要:临床调查表明,相当数量的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在诊疗过程中都曾进行过输液治疗,静脉输液已成为儿科常用的给药方法,但随着输液治疗的广泛应用,就此引发的问题也随之增加,其导致的医源性疾病不容忽视,应引起医护人员及药学人员的高度重视。rn 临床选择给药途径时,要遵循“可口服不肌肉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静脉输液”的原则,以保障患儿用药安全。合理使用静脉输液需要医师、药师和护士甚至病人的良好协调,并形成一定的工作模式。
  •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成人中发病率为29%左右,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衰的危险因子。它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生化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占30%-50%。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通过与其受体偶联,直接或间接参与肾钠的转运与血压的调节,在心血管和肾功能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水和钠的吸收。因此近年来,多巴胺受体基因被视为高血压的候选基因,而倍受关注。本文就将多巴胺受体在血压调节方面的作用与机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及其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 摘要:临床路径是一种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诊疗标准化方法,对于降低平均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在临床路径管理中就医院药学如何从本学科出发参与临床路径管理,深化药学服务的内涵提出一些看法。
  • 摘要:痰热清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复方注射剂,具有抑菌、抗病毒、清热、化痰等作用。来立信(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具有粘痰排除促进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黏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临床常联合应用痰热清和来立信治疗肺部感染或者是联合应用痰热清与盐酸氨溴索促进排痰。笔者在应用时发现当痰热清与来立信、伊诺舒、沐舒痰两者先后接替时,有时会出现白色浑浊配伍反应,但是当痰热清与菲得欣先后接替时无配伍反应,为了进一步了解配伍禁忌情况,笔者进行了实验和观察。rn 随着中药注射剂不断开发,新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日益增多,特别在感染性疾病中,中药注射剂与西药的配伍更加普遍。中药注射剂因成分比较复杂,一种中药注射剂本身就是多种成分组成,再与其他药物配伍,可能发生的反应往往难以预测,而现行药物配伍禁忌表上没有痰热清与左氧氟沙星、盐酸氨溴索的配伍禁忌,故配伍时需特别慎重。为慎重起见,建议在临床输液中应注意:rn (1)根据药物的药理性质合理安排输液顺序。rn (2)有或疑有配伍反应的两组药液在使用中应间隔,或用适量生理盐水冲管。rn (3)注意溶媒的选择.例如痰热清用5%葡萄糖稀释与盐酸氨溴索的各种溶液无配伍反应。rn (4)在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两组输液先后接替时护士应仔细观察莫菲氏滴管内有无发生混浊,发现反应及时停止输液,重新更换输液器或液体。
  • 摘要:门诊药房工作繁忙紧张,调剂时容易产生各种差错。本文分析了新、旧两种调剂模式下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情况,讨论了药房强化内部管理,改善工作环境等防范差错的措施。
  • 摘要:目的:选择成膜的最佳处方,并观察临床疗效。rn 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药膜外观、黏性、溶解性为指标进行评分;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用麦滋林口腔溃疡膜治疗,对照组50例用洗必泰口腔含漱液治疗。rn 结果:本膜剂成膜最佳处方PVA1750:PVA17-88:CMC-Na 为1%:3%:4%.治疗组有效率达89.7%,对照组有效率达72%。rn 结论:本膜剂配方合理,疗效确切。
  • 摘要: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rn 方法:对台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7月~2006年3月期间收集到的2597例ADR报表,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物、ADR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进行分析,分类统计。rn 结果:涉及的药物共有23大类,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又以中药注射剂多见,维生素和营养类药注射剂ADR报告例数也不少;ADR病例合并用药占42.5%,以静脉用药途径为主,占74.0%;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发热、寒战、胃肠系统损害症状。rn 结论:尽量减少静脉给药途径,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掌握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维生素和营养类药注射剂的适应症。
  • 摘要: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我国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之一,其在临床分离得到的非发酵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多重耐的药鲍曼不动杆菌日趋增多,甚至出现了全耐药的菌株,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本文从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临床感染特征、耐药机制、治疗和防治等方面作一综述。
  •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该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使用情况。rn 方法:抽查该院2006 年1 月~5 月病区静脉输液医嘱共5572 份,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rn 结果:5572 份静脉输液医嘱中,共有不合理医嘱266 份,占全部抽查医嘱的4.77%,该院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配伍不当,溶媒选择不当,给药时间间隔不当,给药剂量不当等方面。rn 结论:该院病区静脉输液的使用还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输液医嘱审核方面的作用。
  • 摘要:近年的研究表明,血管新生在各种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抗血管新生可能是某些VEGF 高表达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新的有效治疗策略。本文就目前关于以VEGF为靶标的抗白血病血管新生的治疗策略及药物作一综述。
  •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的HPLC法。rn 方法:色谱柱为ZORBAXSB-Aq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水-乙睛(73 27)(内含10mmol磷酸二氢钠和5mmol十二烷基磺酸钠),检测波长234nm,流速1.0mL·min-1.血浆样品用乙睛沉淀进行预处理。rn 结果:盐酸二甲双胍在11.6ng·mL-1~2320.0ng·mL-1 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5ng·mL-1(S/N=3)。血浆中低、中、高3种浓度的方法,回收率在100.20%~103.68%,低、中、高3种浓度的日内、日间RSD(n = 5)为1.22%~ 2.24%和2.15%~2.89%。rn 结论:此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和血药浓度监测。
  • 摘要:药品销售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除了良好的营销策略和社交能力外,药学专业意识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临床药师而言,新药临床评价也是工作的一部分。笔者几次负责本院季度新药引进时及日常使用过程中药品的综合评价工作,深切感受到临床药师与医药代表药学专业知识交流的重要性。正确的交流不仅对于医药代表的产品拓展有帮助,而且对临床药师也起到解惑作用。rn 临床药师与医药代表建立和谐的药学专业技术交流十分重要。这是一种良好的互动的双赢的关系。这两种群体与医生、护士、公司研发人员一起,紧密合作,最终为患者提供优质药品、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品以及保证药品在临床上的正确使用。
  • 摘要: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提供参考。rn 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监测数据。rn 结果:达有效血药浓度的患者比例分别为76.58%、64.26%、17.31%。rn 结论:临床处方抗癫痫药物应根据血药浓度来调整剂量。
  • 摘要: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concentrations and toxicity profile of fixed-dose-rate gemcitabine in chemotherapy-nave Chines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 Patients and methods:Patients were given gemcitabine by 120-min infusion(at a fixed dose rate of 10 mg/m2 per min)on days 1 and 8 of a 21-day cycle,immediately followed by carboplatin AUC 5 by 4-h infusion on day 1. Peak plasma levels(Cmax)of gemcitabine were determined by ion-pair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Results:By the close-out date,in our study population,the estimated median time to tumor progression(TTP)was 7.0 months(95% CI 4.0-10.0 months),median overall survival(OS)was 12.0 months(95% CI 11.2-12.8 months). The mean value of Cmax of 21 eligible patients was 4.95 ± 2.42 μg/ml(range,8.22~0.86 μg/ml). The main hematological toxicities were transient grade 3~4 thrombocytopenia. The mean percentages of reduction of WBC,NEC,PLTC and Hb of 21 eligible patients were 38.3±38.1%,31.3±73.6%,31.8±53.5% and 12.0±12.2%,respectively. The analysis of the peak concentrations and hematological toxicity profile of gemcitabine show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r2 = 0.4575)between gemcitabine Cmax and the percentage of reduction in WBC.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r2 = 0.5671)was also observed between the percentage of reduction of platelet count and gemcitabine Cmax,with the fitted Emax of sigmoid curve corresponded to a 51.7% reduction in PLTC. Conclusion:The clinical data in this trial supports the further evaluation the regimen in Chinese patients,due to its predictable kinetic behavior and less severe toxicity profile than expected.
  •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西替利嗪和伪麻黄碱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定量方法。rn 方法:以甲磺酸罗哌卡因为内标,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处理后,在0.2mL·min-1的流速下梯度洗脱,采用CAPCELL PAK C18 柱(50mm×2.0mm,5μm)分离。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化后,通过三级四极杆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离子检测方式测定西替利嗪(m/z 389.2/201.1)、伪麻黄碱(m/z 166.2/148.1)和内标甲磺酸罗哌卡因(m/z 275.3/126.1)的浓度。rn 结果:西替利嗪和伪麻黄碱分别在2.5~1 000μg·L-1 和5~2 000μg·L-1 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2.5μg·L-1 和5μg·L-1。相对回收率在85%~115%之间,批内、批间RSD 均<15%。rn 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适用于临床药动学研究。
  • 摘要:脑内存在一种称为奖赏系统的神经机制,凡是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的活动(如摄食、饮水、性活动等),都可以引起愉悦、舒适的感觉(奖赏效应);反之,对不利因素可以引起痛苦、不舒适的感觉(负性奖赏效应)。这是漫长进化过程中获得的趋利避害的本能。一些药物直接刺激脑内奖赏系统,产生愉悦或欣快的精神效应,使用药者产生对药物的强烈渴求(精神依赖性),并引起强迫性觅药和用药行为;反复应用依赖性药物还可诱导体内的适应性改变,一旦中断用药就会出现戒断症状(生理依赖性),用药者为避免这种痛苦反应而被动觅药和用药。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一、药物依赖性及药物滥用的一般特点。二、药物依赖性及药物滥用的临床防治。
  • 摘要:所谓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目前,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卫生部的有力指导下,各地卫生部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正健康有序向前推进。本文主要介绍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情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