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瑞士小学体育器材的特点

摘要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日前就学校体育工作指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要大力推进学校体育的"三个转变":一是教学观念从重竞技、重技能,向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身心健康素质转变;二是体育课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交;三是中小学体育器材从成人化向适合少年儿童转变.其中,针对第三个转变,教育部为适应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出了<中小学体育器材、场地规格与安全>国家标准,<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等纲领性文件,使中小学校体育器材、设施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安全性,激发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在这一新的形势下,我们能做些什么?中国体育用品业能为体育事业做些什么?中国体育器材产业能为学校体育做些什么?常言道: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增强国民体质应该从娃娃抓起,对中小学生来说,"学习不好是庸人,道德不好是坏人,身体不好是废人".为使"祖国的未来"废人人数降低到最大限度,中国体育器材产业应当洞悉国内、外体育器材设施发展现状和新趋势,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好的经验,大力研究、开发及生产更多美观、实用、安全的小学体育器材,从而为本产业在国内外竞争中保持旺盛发展,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以及学生们的身心健康作出更多的贡献.因此,本文根据笔者在瑞士亲眼所见的小学体育器材和与瑞士快乐体育器材的发明者和推行者进行的学术交流体会以及瑞士同行赠送的瑞士小学体育器材的图文资料等,分析出这些体育器材的显著特点,旨在为中国体育器材产业在研制与创新小学体育器材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