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内经》谈秋季养生

摘要

本文就养生思想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黄帝内经》中的秋季养生观念,从病候上来说,燥气当令,阳气下降、阴气上升,五行属金(肺属金),病多在肺。故秋季主要防肺部疾患(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又因秋季干燥,老年人易感燥邪,出现鼻燥、唇干、咽干、口渴、尿少、便秘甚至有声音嘶哑、咯痰带血等症状。所以秋季防病养生原则是“滋阴润肺,防燥生津”,预防肺脏疾病,从心理上来讲:心态平和是健康长寿的关键。长期不良的心理刺激(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及过度的喜怒哀乐),会使身体发生病理改变,从而导致心身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高血压、支气管哮喘、溃疡病等。学术界有人认为疾病中85%属于心身疾病,会导致早衰。现在说的“心理平衡”,实际上就是《黄帝内经》中讲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要防止疾病的发生,就必须调和情绪(心胸坦荡、豁达大度、放的下、想得开、顺其自然),保持一个安闲清净的心态,这样真气调和,免疫力增强,人就不会或很少得病了。在饮食方面可以将玉米须煎水代茶,对糖尿病、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桂花茶饮治疗口气重,魄花茶饮治疗痔疮及大便下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