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 >上海社区人群中不同骨折类型对肌力和肌功能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上海社区人群中不同骨折类型对肌力和肌功能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

目的:观察50岁以上社区人群中骨折类型的分布,并探讨不同骨折类型对肌力和肌功能影响是否具有差异。 方法: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对上海5个社区50岁以上的居民共1471名(男性446名,女性1025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既往骨折史、运动时间、吸烟史、饮酒史、女性月经和孕产史、基础疾病和用药史等.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非优势侧握力的测定,每人测定3次,每次间隔1分钟,取最大值。肌功能的评估包括“起立-行走”测试(timed up andgo test,TUG)和站起试验(the chair rising test,CRT)。rn 结果:(1)上海社区人群50岁以上男性骨折的患病率为16.8%。在所有骨折中,脆性骨折占1/3。根据部位划分,椎体骨折占10.7%,髋部骨折占12.0%,colles骨折占10.6%,足部骨折占21.3%,其他骨折(锁骨、肋骨、肱骨、胫腓骨等)占42.6%。上海社区人群50岁以上女性骨折的患病率为23.9%。脆性骨折占所有骨折的37.6%。椎体骨折占21.2%,髋部骨折占7.8%,colles骨折占14.7%,足部骨折占31.4%,其他骨折占24.9%。(2)不同骨折类型的受试者其握力、TUG及CRT的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3)体重指数、运动时间、吸烟史、饮酒史、女性行经时间与骨折及不同骨折类型无明显相关。rn 结论:(1)上海社区5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骨折及脆性骨折患病率略高于男性。在脆性骨折的典型部位椎体和髋部,男性更易发生髋部骨折,而女性更易发生椎体骨折。(2)具有椎体骨折史的男性其握力水平明显低于具有其他部位骨折史以及无骨折史的对象。而在女性中,无论是何处部位骨折,其握力水平都低于无骨折史的人群,但椎体和colles骨折的对象其握力水平更低。(3)男性人群中具有髋部骨折史或足部骨折史的对象其TUG的时间长于其他部位的骨折组和无骨折组,提示下肢部位的骨折与TUG更相关。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椎体骨折组和髋部骨折组其CRT时间明显长于其他部位的骨折组合无骨折组,提示CRT与承重部位骨折更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