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09-19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会议文集: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音乐活动对培养聋儿音乐感受力,促进情感发展的效果.方法:根据前测结果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周二次音乐活动,对照组按一日活动安排一周一次音乐活动.一年后,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相同的测试,对比其音乐的感受力、情感发展.结果:实验组聋儿音乐感受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情感发展良好.结论:音乐活动对于培养聋儿的音乐感受力、促进情感的发展有明显的帮助.
  •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对不同初始步速的卒中患者采用不同步行训练方式的疗效,观察各种训练方式在提高卒中患者步行速度方面的优劣.rn 方法:检索2005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期间发表的所有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关于机器人训练、跑台训练、平地步行训练、家庭训练或不包含步行训练的日常护理的随机对照研究.以步速的均值和标准差作为评估衡量指标,合并各单个研究的结果,获得总效应值.rn 结果:从3031篇文献中筛选出12个(n=822)符合条件的高质量研究.根据其初始步速(①<0.3米/秒,②0.3-0.5米/秒,③>0.5米/秒)和训练方式的不同共分为27个组.比较跑台训练与非跑台训练对各组的疗效,显示各组训练前后的步速均有统计学意义变化,尤其是初始速度>0.5米/秒的脑卒中患者(两者P值均为0.007).比较减重跑台训练与不减重跑台训练对各组的疗效,显示在初始步速为0.3-0.5米/秒之间的卒中患者,均有统计学意义改变(减重组P=0.005,n=187;不减重组P=0.001,n=53);但在初始步速<0.3米/秒的组别,两者结果不一致(减重组P=0.06,n=57;不减重组P=0.0005,n=13),在大多数初始步速<0.3米/秒的组别中,其异质性检验值>50%.rn 结论:步速>0.5米/秒的患者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步行训练方式,跑台训练对步速≤0.5米/秒(尤其是<0.3米/秒)患者的有效性尚待进一步研究.根据初始步速的水平对卒中患者进行分层可能有助于降低结果的异质性.
  • 摘要:患者的依从性主要包括服药依从性和治疗依从性两方面,分别对新入院患者、治疗期患者、康复期患者的护理对策进行初步介绍,并论述了家庭支持和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 摘要:本文以12例发生自主神经反射亢进的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积极有效的去除病因,并对症处理产生的症状,通过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无一例脊髓损伤患者出现自主神经反射亢进严重并发症.
  • 摘要:本文以1例确诊为肝性脊髓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观察病情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饮食护理、预防出血和感染、安全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并给予适当的康复训练,以延缓瘫痪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残疾人口结构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原因,采取三级预防模式是预防残障发生的有效手段.
  • 摘要:残疾预防是多领域的战略,主要包括社会预防和医学预防两个方面.社会预防是由残疾人权模式延生的新概念,主要通过避免或克服致残障碍因素来实现.致残障碍因素主要包括不完备的法律法规、政策和项目、消极态度和行为、缺乏服务提供或服务标准低、无障碍设施不健全及残疾人决策参与度低等.因此,残疾的社会预防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发展与完善不完备的法律法规、政策和项目等,消除贫困和促进社会公平,促进残疾人发展与融入社会主流;消除歧视和偏见,提升公众关于残疾的意识和认知,加强残疾人素质提升,促进社会融合;提供残疾人所需服务和提高服务者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生活质量预防残疾再次发生;遵循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创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为残疾人提供赋权增能服务,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决策等.残疾的社会预防只有形成政府主导的、多部门合作的、全社会成员包括残疾人及其家庭主动参与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顺利推进.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康复辅具业的发展,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出现了新形势.要顺应新的形势,积极开创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国际交流合作的新途径、新形式,可以进行官方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也可以进行官方之间的合作;可以推进康复辅具检测实验室的国际互认,也可以共同举办人员培训项目,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康复辅具标准化工作人员的国际流动.
  • 摘要:通过对我国标准化发展历史的回顾,我国标准化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起步、停滞、恢复、发展和快速发展五个阶段.在此背景下,分别从21世纪之前和21世纪之后两个阶段,对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 摘要: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PICC置管后长期,细致,有效的维护及恰当的健康宣教是非常必要的.重点对PICC日常生活细节护理和应急护理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可减少穿刺点局部皮肤及全身感染、肢体血栓形成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导管的留置时间及使用效果,减少因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continuingcare)服务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自家清洁导尿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QQ群平台来传递疾病相关知识指导,间歇导尿期间饮食饮水指导,尿管保养与维护指导,间歇导尿期间出现异常情况的指导,以及观察其它相关并发症、复查等的指导.结果:患者对以上方法能够及时获得自家清洁导尿相关指导,为患者与患者之间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患者更加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减少患者并发症和医患纠纷.结论:利用网络为在家进行自家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避免患者路途奔波、挂号就诊、经济与心理上的负担等.
  • 摘要: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医学评估、运动基础评估、日常运动状态评估以及社区运动可行性评估的基础上,制定了治疗糖尿病的运动处方,对运动治疗的实施原则和特殊人群运动处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体成分与骨密度的关系.rn 方法:选取45-75岁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60例.记录受试者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进行临床指标测定.采用美国Hologic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测量每名受试者头部、左右臂、左右肋、胸椎、腰椎、骨盆、左右腿及全身的骨矿物含量、骨密度,全身及各部位的脂肪和肌肉含量,分析骨密度与对应的肌肉和脂肪含量的相关关系.rn 结果: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将受试者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和非骨质疏松组(NP组).OP组躯干、腿部、总肌肉含量均明显低于NP组.OP组总脂肪含量明显高于NP组.年龄、绝经年限与腰椎、股骨均值骨密度呈负相关;髋部骨密度与总体脂含量呈正相关.瘦体重、肌肉含量与各个部位相应骨密度呈正相关;体脂百分比与全身骨密度呈负相关.rn 结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体成分与骨密度密切相关.维持瘦体重有助于减少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的丢失.
  •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循证护理基本概念及其在脊髓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有助于提高康复护理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提升护理人员自身能力和素质.
  • 摘要:脊髓损伤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常常因体位不当出现肢体疼痛、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褥疮、韧带损伤等并发症.针对不同的并发症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回归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康复心理治疗技术的治疗原则及其在脑卒中康复的作用机制,针对脑卒中后常见的心理障碍,提出了几种具体的康复心理治疗方法.对脑卒中早起的患者进行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干预,有利于改善及预防患者的不良心境,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 摘要:目的:观察主动式音乐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患手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皮质功能变化的规律.rn 方法:将符合发病3-12个月、病灶位于皮层下、轻到中度手运动功能缺损等入组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MG)和对照组(CG)各7例,均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有声乐器训练和无声乐器训练,每次30分钟,共20次,为期4周.使用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价患者训练前后的运动功能的改善;训练前后均进行患手拇指对掌运动的功能磁共振(fMRI)扫描,使用SPM5软件进行图像处理,观察运动相关脑区的激活.rn 结果:实验组Wolf运动功能测试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为明显(P=0.039;0.043);患手运动时对侧SMC区的LI值及激活强度Z值:两组训练后与训练前组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改善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48;0.047);WMFT-Q及WMFT-T和SMC的LI变化值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r=0.801;0.855(P<0.05).rn 结论:卒中后患手运动功能的改善伴随有神经功能的重组;音乐治疗组较无声组可更好地引发神经功能的重组,证明了音乐这一因素的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普通外科收治的一位颈髓损伤患者为例,观察旋律发音疗法配合治疗性演唱对其呼吸功能与发音质量的康复效果.rn 方法:患者女性,50岁,1995年因车祸致颈3-4-5损伤,治疗前经FVC测得自主呼吸肺活量小于15ml/kg,气息短促不足,发音微弱.在病情稳定进入康复阶段后,初期自主呼吸肺活量小于20ml/kg,气息短促不足,呼吸频率大于100/min.针对患者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为期30次,每次30min/日的旋律发音治疗配合治疗演唱训练.rn 结果:在训练之后,患者的肺活量及呼吸频率有了改善,经FVC测得肺活量升至60ml/kg;呼吸频率将至86/min,声音质量也有明显改善.rn 结论:旋律发音治疗配合治疗性演唱对颈髓损伤患者的肺活量及呼吸功能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康复治疗中大力推广.
  • 摘要:现代康复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遇到很多阻碍,康复医疗体系发展还不完善,整体康复力量还显薄弱.但是对于康复的社会需求是巨大的,并且国家在近几年也大力支持康复医学的发展.作为北京市康复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必须充分发挥作用,向全社会推广最新康复理念,规范统一行业标准,加快人才培养,吸纳世界先进技术,并通过信息化技术提升监管力度和服务能力,大力推动康复医学的发展.
  • 摘要:我国康复医学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康复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已成为康复医疗体系发展的瓶颈,人才资源的短缺、康复医院的科学管理和康复质量控制体系的不完善都明显制约着康复医院的发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结合自身实际,对康复医院的建设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康复医院硬件建设与管理、建立并完善康复服务流程、建立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康复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总结了自己的经验.
  • 摘要:本文对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内分泌科收治住院高脂血症病人55例的饮食健康教育进行归纳分析.加强对高脂血症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以减少因血脂水平过高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有助于血脂达到早日控制.
  •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鼻饲病人发生返流的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重症监护病房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57例鼻饲病人临床资料,分析并找鼻饲过程中发生返流的相关因素.结果:57例病例中,13例病人发生返流,3例误吸患者中1例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后导致死亡.鼻饲返流的发生与鼻饲管质地、粗细、插入深度,病人意识,鼻饲体位,胃储留,腹胀,机械通气等因素有关.结论:重症监护病房鼻饲病人发生返流率高,可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增加了病死率,在护理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可以预防的.
  •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国际残疾康复政策架构与方法,并就运用这些文件和工具促进社区康复发展作了讨论,强调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方法的科学性.
  • 摘要:目的:探讨当前香港的残疾人士和慢性病患者活动和参与的困难.方法: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残疾评定量表》(WHODAS2.0)访问954名残疾人士和慢性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香港残疾人士和慢性病患者在活动和参与方面正面对中度至严重的困难.其中,他们面对最大的困难是处理家务和社会参与.受访者的残疾类别越多,在活动和社会参与方面就面临越大的障碍.结论:香港特区政府在制定康复政策和服务时应探讨和采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念,加入活动和参与方面的因素,有助于长远保障残疾人士和慢性病患者的权利,并落实《残疾人权利公约》的精神.
  • 摘要:目的:分析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的磁共振(MRI)特征,评价MRI在脊髓栓系神经性原膀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对22例经MRI检查的脊髓栓系神经性原膀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rn 结果:22例患者均存在脊髓圆锥低位,其中包括脊髓脊膜膨出及脂肪脊髓脊膜膨出3例,椎管内脂肪瘤2例,皮毛窦1例,脊髓纵裂1例,脊柱裂、腰骶椎分节不全7例,脊髓血管畸形1例,椎管盘突出3例,椎管占位2例,骶管囊肿2例.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的MRI表现呈现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脊髓圆锥低位,膀胱壁的一处或多处局限性增厚并结节状隆起.rn 结论:MRI可明确判断脊髓圆锥位置、终丝粘连部位,明确脊髓栓系的原因,并可准确显示伴发的脊髓畸形,对脊柱和椎体畸形也能较好显示,是脊髓栓系综合征诊断和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MRI可为临床脊髓栓系神经原性膀胱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 摘要:目的:调查了解妊娠糖尿病孕妇心理健康状况情况,并研究探讨影响妊娠糖尿病孕妇焦虑的相关因素,从而为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临床指导.rn 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患者健康自我评分表对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内分泌科就诊的孕24-32周新诊断的妊娠糖尿病孕妇103例进行横断面调查.同期在妇产科调查97例非妊娠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并采集被调查孕妇的年龄,体重,身高等基本信息及孕妇的生化指标.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采用2010年ADA的标准:空腹血糖:5.1mmol/l、1小时血糖:10.0mmol/l、2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有一项达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rn 结果:妊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31.4+3.2vs29.9+2.7,P<0.05)、孕前BMI:(22.9+3.6vs20.3+2.3,P<0.05)、收缩压:(118+13vs110+10,P<0.05)、SAS:(38.6+8.79vs35.75+6.67,P<0.05)、自我健康评分:(72.84+10vs83.43+9.8,P<0.05).两组焦虑状态患病率:(42.2%vs26.8%,P<0.05).焦虑组与非焦虑组相比:孕前BMI:(24.16+3.5vs22.06+3.5,P<0.05)、SAS(47.26+6.0vs32.30+3.5,P<0.05)、自我健康评分:(65.23+8.5vs78.39+7.9,P<0.05).在相关性方面:焦虑评分(SAS)与糖化血红蛋白;零分血糖;六十分血糖;一百二十分血糖;孕前BMI;收缩压呈正相关(r=0.418,P<0.05;r=0.263,P<0.05;r=0.192,P<0.05;r=0.169,P<0.05;r=0.290,P<0.05;r=0.337,P<0.05).焦虑评分(SAS)与自我健康评分呈负相关(r=-0.627,P<0.05).rn 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焦虑状况比非妊娠糖尿病孕妇严重,孕前体重过重可能是孕期焦虑的危险因素,孕妇血糖水平,收缩压及孕前BMI与焦虑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控制好患者血糖,血压水平及孕前体重保持在适当水平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
  •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水平,为指导患者合理的饮食与维持合理体重提供依据.rn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住院的经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86例,男性89例,女性97例,年龄20~90岁,平均年龄61.81±13.98岁.记录其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成人体重指数的中国判断标准,即:18.5kg/m2≤BMI<24.0kg/m2为正常体重,24kg/m2≤BMI<28.0kg/m2为超重,BMI≥28.0kg/m2为肥胖.rn 结果:在所调查的18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正常体重的有58例(31.2%),其中男性和女性正常体重人数的分别为28例和30例;超重的有64例(34.4%),其中在男性患者中超重人数的比例高于女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64例(34.4%),其中在女性患者中肥胖比例为39.2%,高于男性的29.2%.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共计128例,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为68.8%,远高于正常体重的患者31.2%的比例.rn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的调查,可以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比例明显增高.肥胖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伴有肥胖的糖尿病病人不仅其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还会增加并发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可能性.肥胖病人脂肪细胞肥大,胰岛素受体相对稀疏,胰岛素亲和力下降,容易导致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医学营养干预的核心是提供适宜能量以达到并维持合理体重.对于成人糖尿病病人,能量摄入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标准.A级证据表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适度减重(较原体重降低7%)即可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和血脂状况,降低血压.对肥胖病人随着体重下降,降糖药的用量也可减少,甚至停药.因此,对于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在降糖的同时,减轻体重显得尤为重要.在本研究中,有68.8%的病人属于超重和肥胖,提示在糖尿病病人营养治疗中,应首先将BMI作为重要疗效指标,特别是超重和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营养师在指导病人合理膳食的同时,减轻体重应作为饮食治疗的主要内容,使病人科学合理的减轻体重,对控制血糖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以提高北京市农村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方法:采用随机、标准组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朝阳区两个乡镇,共275人参与了问卷前后作答及教育过程.结果:(1)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后干预组的社会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干预组内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后,生理、心理、社会健康得分均显著提高.(3)对照组在心理教育前后生理、心理健康得分显著提高,社会健康、量表总分无显著性差异.(4)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组的社会健康水平提高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社会健康水平,改善居民的身心健康状况,本研究的教育方案值得推广.
  • 摘要:适量运动可以提高机体内脏器官功能,改善机体代谢,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性练习、平衡能力练习,在身体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进行综合功能练习.运动可降低安静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并且运动中收缩压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升高,长期坚持规律运动,可以增强运动带来的降压效果.
  • 摘要:本文以216名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需要借助轮椅进行移动,通过100m、400m竞速、2柱×10折返跑、绕障碍物行走计时的练习,轮椅成绩有显著性意义P<0.01成绩明显提高;通过轮椅技术练习上台和坡的能力明显提高P<0.01.
  • 摘要:文体疗法对于偏瘫康复的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偏瘫体操、太极拳、功率自行车、球类训练等等.对于不能保持站立位平衡,上、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较重的患者,可以进行垫上偏瘫体操的训练.在仰卧位、俯卧位和跪位等肢体位置进行综合全面的肢体功能训练和平衡练习,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对可以保持站立位平衡,上、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较轻的患者,可以训练的内容包括立位棒操、太极拳、功率自行车和球类训练.这些练习可以提高患者的立位平衡能力,加强患侧下肢的负重,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通过全面的文体训练,可以取得满意的康复疗效,帮助患者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从而尽快的回归社会.
  • 摘要:为满足视障人群康复或健身的需要,指导者在了解需要指导的视障人群的个人、家庭情况以及掌握视障人群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的前提下,针对家庭、社区视障人群的特点,以有氧锻炼为主,对其采用语言讲解提示法、近观示范模仿法、手感触摸形象法、携带、帮动、演练法、分解结合定位法、互帮多练记忆法等基本方法进行健身辅导,通过在家庭或者社区的健身指导,使视障人群进一步康复或者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
  •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CCU护士对监护室综合症认知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CCU护士监护室综合征相关知识、知识需求及来源等状况.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36份.对监护室综合征综合知识回答完全正确的护士占2.9%,只有12.5%的护士接受监护室综合征相关知识培训.结论:北京市三甲医院CCU护士监护室综合征相关知识缺乏;继续教育不足及疾病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能够认识到疾病相关知识的重要性,但临床应用少,也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需要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以提高CCU护士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摘要: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制定的残疾分类分级标准,澳门社工局根据残疾分类分级标准建立了《残疾分类分级的评估、登记及发证制度》.分析了澳门残疾分类分级标准的实施情况,总结了相关的成果,并就今后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 摘要:目的:评价北京市某区职业康复站智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两类残疾人)职业康复的半年期效果.方法:在北京市某区抽取15家职业康复站,使用职业康复效果评价量表对在站的240名两类残疾人进行效果测评,前后共测评两次,间隔年半,对比两次测试的得分;职业康复效果分为三个维度,可分别对比各维度得分.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19份,对比分析两次测试得分,发现职业康复效果总体得分下降(p<0.01),其三个维度得分也分别下降(p<0.01);进一步分析发现,残疾类型和职业康复类型是职业康复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该区职业康复站两类残疾人半年期康复效果显著有效;精神残疾人总体有效率高于比智力残疾人.
  • 摘要:分级是开展残疾人竞赛的基础.本文将国际残奥委员会在伦敦残奥会与北京残奥会分级管理的特点加以比较,说明当前分级管理的目的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分级管理的规范化提出建议,为国内不断提高办赛水平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残奥各项目的发展.rn 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伦敦残奥会与北京残奥会分级管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以比较,两届的相同点是以提供诚信、正直、尊重运动员的分级服务为原则,保证参赛运动员分级结果的准确、快速.各国家残奥委员会有责任了解、遵守残奥会的分级政策的全部内容.不同点:伦敦残奥会分级指南更加简明、扼要,突出本届残奥会分级工作的核心内容;启用新的级别状态代码,运动员功能的动态变化;提高运动员参加最高水平赛事的分级门槛,减少残奥会分级项目和人数,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级别的准确性;部分项目增加智力残疾的小项;盲人分级增加了“复核日期”的概念且不设首次出场;分级申诉时间缩短,保障竞赛按时、顺利进行.rn 结论:国际残奥委会从项目的分级规则还是到管理流程上,规范分级工作;吸引更多类别的残疾运动员参赛;重视运动员功能评价和动态变化;残健融合日渐突出;未来残奥会对运动员分级资格准入将更加严格.建议:我国制定国内分级纲领性文件;增强分级检查的手段、方法;国内分级管理需更规范化并严格执行;亟待培养一支有爱心、公心,分级业务娴熟,外语良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推动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持久地发展.
  • 摘要:群众体育,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表述.群众体育相对竞技体育而言,又称大众体育或社会体育.今天,作为竞技体育强国,我国已经跻身世界体育大国之列,在此影响下,群众体育也正步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rn 但群众体育的发展应惠及全部人群,包括部分弱势群体,如老年人群和残疾人群.通过中文论文数据库检索,虽然群众体育研究的相关论文已经达到十万之多,但涉及残疾人群众体育的资料却寥寥无几,而作为残疾人群中的视力残疾人的群众项目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依此折射出群众体育在视力残疾人群中的普及度相对较低.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一部分来自社会氛围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缺少适合视力残疾人群适用的健身项目也是制约该部分人群的障碍之一,设计适合视力残疾人喜爱的运动项目,是开展该人群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落脚点.rn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新时期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后,视力残疾人参与运动健身的状况、制约条件以及方法建议,并根据视障人群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初步筛选了视力残疾人适用性的运动项目.rn 通过研究发现,绝大多数视力残疾人都有参与体育运动需求和意愿,而从调查对象所参加的时间来看却与意愿不相配,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生理的缺陷却制约了运动意愿的实现.其次,心理因素、场地因素、经济因素等也限制了体育项目在视障人群中的开展.部分适合视力残疾人开展的运动项目有:1、提高平衡性和方向感的项目(定向行走、盲人足球、盲人乒乓球及自行车等);2、提高身体协调性的运动项目(盲人太极拳、太极剑以及传统体育项目如扭秧歌等项目);3、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抵抗力的运动项目(游泳、跳绳、健身操等).
  • 摘要:本文依据WHO《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有关功能和残疾的理论、方法和分类体系,参照国际康复医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网络创建的ICF在康复医疗领域应用的成果,建立当代康复质量管理的理论架构,构建康复医疗的概念、核心策略、康复阶段划分和康复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康复质量流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和康复疗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讨论了将ICF应用于康复医疗信息系统和专题康复医疗数据库的相关问题.
  • 摘要: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人本主义理念在当代心理学中的延伸.研究表明,父母养育方式、亲子关系对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唇腭裂患者由于其先天性缺陷的特殊性,在此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于正常人的父母养育方式、亲子关系及人格特质,其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程度也相应地具有区别于正常人的特点.rn 本研究结合相关和回归研究的方法,测查了北京某整形外科医院唇腭裂中心的唇腭裂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与唇腭裂患者的父母养育方式、亲子关系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果:1.唇腭裂患者与非唇腭裂健康组人员在亲子关系疏离感和症状自评中的恐怖因子两个变量上存在组间差异;唇腭裂患者父亲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亲子关系无显著效应;唇腭裂患者母亲的文化程度在亲子关系沟通上有显著效应;2.生活满意度与父母养育方式的支持自主性呈正相关,与唇腭裂患者的自我表露以及与父母的信任、沟通和亲子关系疏离感呈正相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高心理控制呈负相关;唇腭裂患者的人际关系敏感性与父母养育方式中的高心理控制呈正相关,与亲子关系中的信任、疏离感与自我表露呈负相关;症状自评的抑郁因子与父母养育方式的高心理控制呈正相关,与对父母的自我表露、亲子关系信任、沟通、疏离感呈负相关.亲子关系信任、疏离感、父母养育方式的支持自主性与焦虑呈负相关,而父母养育方式的高心理控制与焦虑呈正相关.3.亲子关系疏离感和亲子关系沟通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亲子关系疏离感对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亲子关系信任对焦虑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 摘要: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在认知、语言、情感意志和社会化等方面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由于早期文化和情感的剥夺,缺乏适当的刺激,长期被忽视,隔绝等,患儿出现如攻击等许多异常行为,而影响其社会交往.为了提升患儿的社会化程度,掌握交往技巧,改善交往方式,建立更适应的社会化行为,对患儿进行行为矫正与塑造十分必要和可行.rn 首先与家长对当前问题要有共识性的认知和判断,指导家长学会积极处理.与患儿建立安全互信的治疗关系,深入了解患儿攻击行为方式及目的,其次以患儿感兴趣的绘画活动为起点,在限定任务中让患儿充分表达内心想法,通过绘画的过程及内容暴露出患儿攻击行为及心理需要,与其讨论应对方式.利用行为矫正的原理与技术,有效强化患儿有建设性的行为,逐步塑造适应性交往行为,以完成作业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正常表达内心情感及交往技巧,干预时循序渐进,稳妥缓和.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还要经常与康复治疗相关人员加强联系和沟通,以巩固行为矫正的效果.最终使患儿掌握正常表达内心需要的方法技巧,敢于独立有效地进行社会交往活动,并应对现实困难与挫折.rn 预防患儿攻击行为的复发,需要提示患儿家长改善养教方式、减少对其关注、适时适度地满足患儿需要;同时家长要尊重患儿,学会与患儿协商,建立社交行为规则,既给患儿提供自由的机会,又促使其学会对自己决定的行为结果负责.
  •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术后排尿障碍的原因及其防治.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腰椎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rn 结果:27例患者中逼尿肌反射亢进2例,逼尿肌无反射18例,逼尿肌反射减弱7例.排尿期膀胱颈开放7例,部分开放12例,未开放8例.外括约肌痉挛24例,逼尿肌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3例.无膀胱输尿管返流22例,右侧膀胱输尿管返流1例,左侧膀胱输尿管返流2例,双侧膀胱输尿管返流2例.10例患者逼尿肌漏尿点压力超过40cmH20.原则上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患者采用M受体阻滞剂作为一线治疗,肉毒毒素A膀胱壁注射作为二线治疗.间歇导尿是逼尿肌无反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rn 结论:腰椎手术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术后一旦发生排尿障碍应以尿动力学为基础决定泌尿系处理方案.
  • 摘要:目的:探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rn 方法:2007年5月~2010年5月,应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37例,术后随访3-6个月,通过IPSS评分、QOL评分、Qmax、残余尿量、影像尿动力学评价疗效.rn 结果:本组患者术前IPSS评分平均29.6±5.15分,术后下降到平均4.65±1.25分.术前QOL评分平均4.33±0.94分,术后下降到1.22±0.99.术前Qmax平均6.35±3.30ml/s,术后升高到20.56±5.17ml/s.术前残余尿量平均167±11ml,术后下降到41±18ml.随访期间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持续改善.rn 结论: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可以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症状,但术后仍有部分患者有残存下尿路症状存在,这提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状的产生不仅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有关,部分患者下尿路症状的成因为逼尿肌功能变化所致,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能为下尿路症状患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 摘要:分析高压氧护理工作特点与伦理要求,存在工作环境封闭,工作要求严谨细致,工作过程专注又单调高风险高压力的特点,要求必须具备素质高、责任心强、稳定性好的护理团队,在执行刚性的制度、职责、流程的同时,从六个方面即以人为本、民主管理、文化认同、目标引导、激励自控、互相尊重的伦理学角度融合柔性化管理,提升高压氧护理团队素质,形成科学民主、积极向上、温馨和谐、高效安全、医患双方满意的的工作氛围.
  • 摘要:目的:探讨钉棒系统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制定严谨的康复训练方案,加强健康宣教,并及时有效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所有病例在精心的护理下伤口均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失,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腰椎爆裂性骨折施行钉棒系统内固定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要重视和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落实科学严谨的康复计划,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
  • 摘要:本文基于国际残疾人融合康复的理念,在深圳特区探索创新残疾人康复工作思路与方法.该融合康复体系秉承现代残疾人康复理念,以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辅助器具、托养、权益保障、无障碍环境、文化等服务为主要内容,为残疾人提供综合性服务,实现残疾人包容性发展目标.
  • 摘要:目的:研究深圳市龙岗区残疾与功能现状,探讨建立包容性发展康复服务模式.rn 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2.0)国际中文版对深圳市龙岗区499名残疾人进行了评定研究,并对残疾的包容性发展模式与实践进行了总结.rn 结果:1.深圳龙岗残联运用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残疾报告》和《CBR指南》所倡导的残疾包容性发展模式,根据本区残疾人的功能状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整合跨领域和跨部门的资源,构建了覆盖全区各类残疾人功能障碍(包括活动和参与)的包容性发展的服务和支持体系;2.根据2014年对499名深圳龙岗残疾人调查发现,深圳市龙岗区残疾人视力残疾占10%,听力残疾占13.6%,言语残疾占3.3%,肢体残疾占52.7%,智力残疾占12.7%,精神残疾占9.2%,多重残疾占2.2%.残疾等级一级占19.2%,残疾等级二级占13.4%,残疾等级三级占34.2%,残疾等级四级占33.3%.3.深圳市龙岗区残疾人功能状况表现为:在理解与交流维度主要为轻度障碍(1.66±0.96),在身体移动维度主要为轻度障碍(1.74±1.05),在生活自理维度主要为轻度障碍(1.66±1.01),在与人相处维度主要为轻度障碍(1.55±0.85),在生活活动维度主要为轻度障碍(1.81±1.05),在社会参与维度主要为轻度障碍(1.94±1.05)3.基于包容性发展方法,构建涉及全部残疾类别和覆盖所有功能障碍的包容性发展的服务和支持体系.rn 结论:1.深圳龙岗区构建了涉及全部残疾类别和覆盖所有功能障碍的包容性发展的服务和支持体系;2.深圳市龙岗区残疾人的残疾类别主要为肢体残疾,残疾等级主要为三级,深圳市龙岗区残疾人的活动与参与障碍主要表现在社会参与、生活活动、身体移动维度比较突出.3.针对残疾人的功能障碍和多样化的康复需求,深圳市龙岗区残联运用国际社区康复理念,在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方法以及融合社会资源、转介服务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均作了有益的探索.
  • 摘要:创伤性脑损伤(TBI)是一种较严重的创伤,此创伤可导致生理的损伤,也可能产生心理的创伤,可以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也可能发生情绪及人格的改变.眼动脱敏与再加工(EMDR)是创伤治疗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基于信息加工模型的心理治疗取向,是一种独特的八阶段整合治疗取向,这一取向融合了所有的心理治疗流派的内容.rn 本研究将EMDR治疗用于脑功能部分损害的患者的情绪处理.信息加工系统会将情绪困扰导向适应性的解决途径,从而创造功能性的记忆和记忆网络.加工被视为在储存于大脑中的信息网络间建立适应性的联结,EMDR会促进联结,治疗创伤.如果TBI患者早期就接受EMDR各阶段适合的心理干预会减少症状、减少发展成为慢性精神障碍的可能、减少PTSD的发生,还有利于康复治疗和训练的开展,缩短康复时间.
  •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中西部地区社区康复工作的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并为康复工作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1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有23%的人表示对社区康复不是很了解,一年中只有26%的康复人员参加过康复技术培训.结论:中西部地区社区康复工作存在问题,人们康复意识不强,康复人员文化素质低,康复服务内容单一,工作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康复资源缺乏.
  • 摘要:目的:探讨项目管理在助残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应用,为开展志愿者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rn 方法:以德阳市残联社区康复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情况为例,通过观察、访谈及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从受助残疾人的满意度、志愿者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该项目人员的投入的性价比等方面对整个项目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rn 结果:该志愿服务以目的形式进行设计、执行、督导,最终获得了残疾人的高度评价,受到志愿者的一致认可,建立了一个高效的支持网络体系,节约了中心的人力成本.rn 结论:项目管理可作为助残志愿服务实施的有效方式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口腔科近一年来行气管切开的14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在并发症产生原因、防治方法及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结果: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细致合理的护理是减少气管切开患者产生并发症并获得预期目标的必要保证.
  •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全程康复健康教育是心脏康复中的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到心脏疾病的预后.简要介绍了急性心肌梗死全程健康教育的方式,重点从教育技术、用药、饮食、生活习惯和心理等方面,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做好AMI病人的康复训练指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促进病人尽早回归社会.
  • 摘要:目的:rn 在临床物理治疗当中,关节活动度评估是最重要的功能评估手段之一.髋关节内旋(IR)和外旋(ER)的参考角度都是45°.rn 常使用髋关节外旋和内旋左右活动度的改善作为评价物理治疗效果的手段.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日本健康男学生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髋关节活动度偏侧特征的分布.rn 方法:rn 共有117名健康男学生(234个髋关节)参与研究并接受了医疗技术培训.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和体重(平均值±标准差)分别为21.9±4.4岁,171.0士5.3 cm和62.4±9.5 kg.rn 仰卧位测定髋关节内旋和外旋活动度.在一名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物理治疗或职业治疗学部的三年生对髋关节旋转活动度进行了测定.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并取整数.根据两侧内旋和外旋值之差,对髋关节旋转活动度进行了分类如下:左拱右型、偏左型和偏右型.如果外旋和内旋值几乎毫无差别(即在0°到9°之间),归为左≒右型;如果左侧大于右侧10°以上则可能为偏左型;如果右侧大于左侧10°以上则可能为偏右型.在所有测量活动期间,都有一名物理治疗师在场保障研究对象的安全.rn 结果:rn 内旋偏侧特征测定发现有82.9%的研究对象(n=97)为左≒右型,6%(n=7)为偏左型,11.1%(n=13)为偏右型.rn 外旋偏侧特征测定发现有81.2%的研究对象(n=95)为左≒右型,14.5%(n=17)为偏左型,4.3%(n=5)为偏右型.rn 结论:rn 内旋和外旋偏侧特征测定发现,研究对象中的左≒右型均为80%左右.由于研究对象为健康人群,因此大多数研究对象左右两侧几乎都没有差别.无论是内旋还是外旋偏侧特征测定都发现有近20%的研究对象出现了偏左或偏右的情况.内旋偏侧特征测定发现研究对象更易于出现偏左特征,而外旋偏侧特征测定发现研究对象更易于出现偏右特征.关于髋关节内外旋出现差异的情况还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 摘要:随着盲人门球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比赛中,队员的投球成功率往往决定了比赛的胜负,而投球技术的优劣则是投球成功率的保证.本研究的目的即是着眼于盲人门球的投球动作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以期为盲人门球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费、影像解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国家队优秀盲人门球男女运动员共计14人为研究对象,对其投球技术进行了初探.本研究通过总结目前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从动力学、运动学及影像数据分析,借鉴其他相关运动项目,期冀对我国盲人门球项目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其进行运动技术分析、运动训练监测与评估、运动损伤发生机制的探讨与预防各方面深入研究.作为该项目运用现代生物力学方法的研究者并无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目外学者的对于其他运动关键动作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为进一步开展我国盲门门球项目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思路.
  • 摘要:核心稳定性训练主要针对改善躯干(腹部及腰部)的神经控制、肌力及肌肉耐力方面的能力,其中主要针对腹横肌及多裂肌两组深层肌肉的运用,这两组肌肉在维持腰椎静态及动态稳定性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研究证实患有腰背痛人士在一些活動中腹横肌及多裂肌的运用的表現較差.rn 虽然不同的陆上运动对处理腰背痛症很有效,但物理治疗师经常面对一些病人脊椎因负重或受压下疼痛加剧的情况,以致影响陆上运动训练腹腰肌肉的效果及表现.因此,水的不同特性经常被运用于腰背痛症治疗中以促进患者恢复,浸于水中通过水的浮力可以减少脊椎受压,水的流动及水压等特性可以刺激本体感应能力及平衡能力,水的各种特性对核心稳定性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合适的平台.rn 本次讨论将会就不同水中治疗方法包括水中太极、拉格斯圈方法及深水跑步法等技术作一介绍,探讨各种方法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应用及效能;亦会介绍各种不同的水疗用具及水疗池设计等的应用,以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
  •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调节技术(包括骶神经调节和阴茎/阴蒂背神经调节)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原性排便障碍的效果.rn 方法:2006年1月~2008年4月,应用神经调节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便秘9例,其中应用S3骶神经调节治疗1例,阴茎/阴蒂背神经调节治疗8例,通过Wexner便秘评分评价疗效.rn 结果:1例患者接受骶神经调节治疗后,便秘症状明显改善,Wexner便秘评分从术前平均22分降低到术后平均9分.4例患者接受阴茎/阴蒂背神经调节治疗后有效,调节前Wexner便秘评分平均19分,接受12周的阴茎/阴蒂背神经调节后Wexner评分降低到平均11分.随访期间患者便秘症状及生活质量持续改善.rn 结论:神经调节技术可以改善部分神经原性排便障碍患者的便秘症状,但目前尚无有效指标能够预测神经调节治疗神经原性排便障碍的效果,此项技术仍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来确证其治疗神经原性排便障碍的有效性.
  • 摘要:社区康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是符合大多数残疾人需求的,社区康复更能满足残疾人的多方面及个性化的需求,本文也通过分析德阳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一例肢体残疾患者的个案,记录社会工作跟进个案,讨论了残疾人从机构康复到社区康复的过程及社会社工的处遇,来实践社区康复的作用及意义.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现状,针对残疾人自身康复观念薄弱,对社区信任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培养多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协调配合完成教育、职业、社会的全面康复.另外,还应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对实现机构康复-社区康复-家庭康复三级康复网络具有深远的意义.
  • 摘要:为了解目前我国孤独症康复治疗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可行的社区康复的应用途径,推进社区康复在孤独症康复治疗上形成一套合理的体系,本文通过对天津市相关康复服务机构的观察和了解,结合一些学者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发现我国的孤独症的康复治疗上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国内的康复机构总体较少,康复人员不能满足需求;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和保障;社区康复模式认可度和宣传力度较低等.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几个可供选择的应对对策: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政策法规的约束和指导作用;建立和完善孤独症社区康复的治疗模式的服务体系;加强相关的理论和实务研究,形成本土化的康复治疗体系.
  •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出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半年的定期随访,并对这些患者进行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结果:病程、卒中类型、病变部位、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等不同因素的总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卒中类型、病变部位、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病史、高血压病史这些因素呈直线相关.结论:病程、卒中类型、病变部位、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病史、高血压病史几个因素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有影响.
  • 摘要:目的:观察口咽部穴位按摩对进食困难脑瘫患儿饮食状况的影响.方法:将56例进食困难的脑瘫患儿随机分配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按摩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的按摩治疗方法基础上再加上口腔周围和咽喉部周围的特定穴位按摩,分别比较两组患儿治疗2周及1个月后的饮食状况.结果:治疗2周及1个月后治疗组患儿在规定时间内饮食量明显增多.结论:口咽部周围的穴位按摩能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饮食状况.
  • 摘要:目的:探讨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手术方案的选择.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55例脑积水伴颅骨缺损患者,按照骨窗张力情况,分为骨窗膨隆、平坦、凹陷三种情况,根据骨窗张力情况而相应的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结果:与文献报道比较,显著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结论: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应个性化选择手术方案.
  • 摘要:验证使用离心性收缩的牵张技术对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治疗及时效果.并与静止性牵张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两者间的差异.对10名门诊病人(没有下肢外科和神经科既往病史)进行了各种治疗方法的介入.进行离心性收缩牵张技术中,被检者处于仰卧位,实验者对其在SLR的中间位到终末位反复进行10次缓慢的牵张.在进行牵张期间,对被检者的髋关节持续施加髋关节伸展最大肌力的10%的抵抗.静止性牵张是在被动的将受试者下肢抬于有轻微紧张感的SLR体位下进行.分别进行30秒钟的牵张和5秒钟的休息,反复进行5次.各种介入方法进行前后都要测量足跟到床面的距离.在介入离心性收缩牵张方法之前,SLR距离的平均值为82.1±13.1cm、介入后为94.1±9.7cm,可以观察到有意差.静止性牵张介入前91.7±8.9cm,介入后是97.9±8.9cm.可以观察到有意差.离心性收缩牵张与静止性牵张介入前后的SLR变化率分别为4.7±7.2%和7.1±6.6%,2者之间没有观察到有意差.故说明离心性收缩牵张技术与静止性牵张收缩技术在改善关节活动度上有同等的效果.
  • 摘要:目的:对Alyn水中适应性测试量表1进行汉化及信度研究,检验其重测信度及评定者间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rn 方法:将英文版Alyn水中适应性测试量表1翻译成中文.选取25名脑瘫患儿参与此项研究.由评定者A、B分别进行评定,利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测试评定者间信度;评定者A在首次评定2天后,进行第二次评定,利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测试重测信度.rn 结果:中文版Alyn水中适应性测试量表1重测信度的总分ICC值为0.992,95%可信区间为0.982~0.996,各分项ICC值从0.887到1.000;评定者间信度的总分相关系数值为0.992,95%可信区间为0.980~0.998,各分项相关系数值从0.748到1.000.rn 结论:中文版Alyn水中适应性测试量表1具有良好的信度,是可靠的水中运动功能评定工具,可在水疗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 摘要:本文分析了儿童残疾的特点与统计,运用ICF的理论探讨了残疾儿童康复的主要理念和方法,并运用《社区康复指南》讨论在社区开展残疾儿童康复的方案.
  • 摘要:目的:残疾人职业测评不仅需要借助职业测评的原理与方法,尤为重要的是需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和功能状况.旨在开发中国残疾人职业测评系统以便用于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rn 方法:基于ICF分类系统的原理与理念、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职业分类大典,运用系统分析、系统建模、焦点团体访谈、行动研究等方法,将测评系统结果报告与ICF的功能评估相匹配,并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rn 结果:开发出适宜于肢体、听力和言语三类残疾人的职业适应性测评系统.该测评系统包括职业能力、职业人格、职业兴趣三个测试部分,经测评后系统汇总分析,整合被测者的职业倾向,由计算机自动匹配生成测评结果报告(含适合职业的结论与就业四点建议).rn 结论:残疾人职业测评系统不仅可得到肢体、听力和言语三类残疾人的测评汇总报告,以及其职业能力、职业人格、职业兴趣的分项测评结果,评估者还可以依据残疾人的身心功能状况得到其就业优势与劣势的具体分析,为残疾人的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提供依据.该测评系统后续的优化设计亟待开发视力残疾人的职业测评软件(语音转换)和智力残疾人的职业测评硬件(物理测评工具).
  • 摘要:目的:探究经过8周双关节肌的神经肌肉关节促进疗法(NJF)后,年轻人股直肌厚度和横截面积的变化.方法:双关节NJF组实验对象进行双关节NJF治疗,NJF组进行NJF治疗,用超声波分别对每一组实验对象8周前和8周后的股直肌(RF)、股中间肌(VI)厚度、横截面积进行测量.结果:对照组结果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双关节NJF组和NJF组的RF厚度和横截面积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果表明双关节肌的NJF疗法及NJF干预疗法对股直肌厚度和横截面积有长期影响.
  • 摘要:太极拳是深受国内外广大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放松肌肉、减轻紧张及头疼、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活量、提高睡眠质量等作用.太极拳在减少老年人跌倒率和跌倒风险、增加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关节活动度、缓解髋部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等方面有积极作用.“水中太极”具有浸浴效应和太极拳自身的特点,对于放松和缓解疼痛具有很高的价值.有研究证实水中太极具有提高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疾病及老年病患者平衡功能的作用.
  • 摘要:水环境在康复中应用广泛,从治疗急性损伤至慢性疾病的功能维持.水疗对骨骼肌肉问题、神经系统问题、心肺疾病和其他很多疾病均有利,而且,它的治疗安全性较其他治疗方法均高,可以用于多种疾病的康复治疗.尽管近年来,对水疗的应用日渐增多,但水疗仍然是一个尚未被充分开发的项目,很多病人都能从水疗训练中受益.因此加强水疗的应用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 摘要:目的:使用移动设备端反应时间测定软件,来测定运动时的疲劳程度.rn 方法:以26名健康年轻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负荷组18名和对照组8名.此次测定使用的移动设备端设备为ipod touch,反应时测定软件为Reaction Speed Trainer.受试者的测量体位为椅子端坐位,在桌子上放置移动设备.测定方法为在画面正中央的红色亮点熄灭后迅速按压按钮.同时使用修订主观运动强度测定表(Borg尺度)进行测量.运动负荷采用BIODEX公司制造的system3进行右侧膝关节屈伸活动.对照组为10分钟体息前后进行测定.实验组为运动前后进行反应时间和主观运动强度测定.反应时间测定为测量10次取平均值.统计处理为对反应时间进行2元配置方差分析及进行对应t检验,对修正主观疲劳评价表采用Wilcoxon's rank test测定.rn 结果:运动前后反应时间未见差异.修正主观运动强度测定可以观察到有显著差异.在对照组中反应时间和主观运动强度无明显差异.
  • 摘要:目的:利用一个小型的运动传感器来测量在交叉步下膝关节的相对运动.尤其重视膝关节在额状面的内外翻和在水平面的内外旋运动,并对这些运动进行特征分析.rn 方法:以17名健康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左下肢支撑重心,分别进行正步走即右下肢向前方迈步60cm和交义步走即右下肢向前方及左侧迈步60cm.此时左侧膝关节成为转动轴,并测量其运动.本试验中使用2个小型运动传感器,包括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和一个角速度传感器,分别固定于左侧大腿和小腿的外侧面.起始姿势双足分开30cm的静态站立姿势.每个动作重复三次,并取第二次动作的测量值进行分析.在起始姿势的右足下方和动作的终末落脚点分别用胶带粘贴开关.动作的开始和结束被这些胶带开关检测记录下来.最后通过整合角速度来计算运动角度.rn 结果:在向前方迈步时膝关节内外旋的角度是6.3±3.5度,而在迈交义步时,膝关节内外旋的角度是11.0±5.4度.交义步时运动范围明显大于迈正步.在男性中,交义步时外翻角度减小和内翻角度增大的趋势得以证实,并具有显著性差异.rn 结论:使用两个小型的运动传感器,可以精确测量向前方迈步和交义步时膝关节的相对运动.这种测量方法可用于评估运动的完成和膝关节损伤的风险,这种技术也可能应用于临床案例中.
  • 摘要:本研究依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与方法,从身体功能和残疾问题出发,探讨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特殊体育教育目标、主要内容和课程架构,并提出基于ICF“医教体”结合的高等体育院校特殊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略.
  • 摘要:以语言行为理论为核心,美国心理学家马克L.桑德伯格博士创作了一部语言评估与干预的工具书-《语言行为里程碑评估及安置程序》.分别对该书的5个部分的评估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儿童语言行为障碍者提出了适当的干预与训练方法.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强制性运动疗法的概念,重点对强制性运动疗法的使用症状、作用机制、发展前景和局限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患者充分调动脑的学习能力,加快运动能力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躯干的稳定性对于平衡及步行十分重要,小脑卒中后会出现共济失调现象.本文对20例小脑卒中患者完成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和等长躯干耐力测试,并探究躯干耐力和小脑卒中后共济失调的关系.对实验猜想、测量工具、实验步骤、实验缺陷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 摘要:目的:研究核心稳定训练对失调性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一例失调性脑瘫患儿(7岁),进行8周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每次30分钟,每天一次,每周5天.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步行速度测试及6分钟步行测试.结果:治疗后步行速度(治疗前94.8cm/s,治疗后118CM/S)和6分钟步行测试(治疗前501米,治疗后551米)均有提高.结论:核心稳定训练可以改善失调性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今后研究计划增加病例数量.
  •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初步临床结果.rn 方法:自2002年6月到2006年6月应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技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患者30例.尿道狭窄与闭锁段长度0.7-4.3cm,平均1.9cm.其中骨盆骨折导致后尿道狭窄者13例,会阴部骑跨伤导致前尿道狭窄12例,长期留置尿管导致的感染性尿道狭窄2例,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颈狭窄3例,因尿道闭锁而行耻骨上膀胱造瘘者7例,尿道多处狭窄3例.rn 结果:本组30例,其中一次手术成功21例,二次手术4例,三次手术3例,其中2例中转开放手术,1例因为狭窄段过长,切除瘢痕后尿道缺损严重,另一例因为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错位成角.术后9例失访,其余21例患者随访3-37个月,平均17个月,13例排尿通畅,8例需要定期尿道扩张.rn 结论:钬激光具有精确的汽化和切割功能,联合输尿管镜技术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使操作在直视下进行,能够更好的控制切割的长度和深度,低功率时对周围正常组织的热损伤较小,为尿道狭窄与闭锁再通的有效方法.
  • 摘要:温泉水疗即是用温泉水来进行水疗.通过温泉水的温热、化学、机械刺激等作用于人体全身或局部,对人体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增加水疗的效果,达到防病、治病和保健的目的.由于温泉所具有的特性使温泉水疗具备了物理疗法和运动疗法的双重效果,对治疗皮肤病、骨关节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同时有助于预防保健,在康复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温泉水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在此基础上,对在温泉水中治疗疾病的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做了详细论述,为康复医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水中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及运动功能的影响.rn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例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水中步行训练,水温37℃,每次30min,1次/d,每周3d,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改良Asworth痉挛评定(MAS)、10m最快步行速度(MWS)评定步行能力.rn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BI、MAS、MW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BI、MWS评定均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MAS评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水中步行训练可以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提高运动功能.
  • 摘要:目的:了解特殊儿童家庭康复的现状及家长对家庭康复支持系统的需求.方法:采用《家庭康复需求调查问卷表》对在5家不同地区康复机构治疗的186例特殊儿童家长的家庭康复现状与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家长对家庭康复的接受度较高,希望能得到制订康复方案、电话咨询、实时指导及预约上门康复等全方位的家庭支持.且大多数家长能每天安排出1-2小时的时间为孩子进行家庭康复,康复的内容比较侧重于大运动.康复机构对于家庭康复支持相对不足.结论:针对调查的结果,可从规范康复流程、制订康复方案和控制康复质量等三方面来给家庭提供康复支持.
  •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姿势控制结合核心肌群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rn 方法:选取从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康复科病房住院的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姿势控制与核心肌群力量训练(姿势控制主要是在治疗师的监护下患者通过姿势镜来调整不正确的姿势;核心肌群力量训练主要是胸腰椎的前屈后伸以及旋转力量训练).两组年龄性别等人体测量学因素相比,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主要使用Berg平衡量表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两组患者进行各阶段的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训练每天一次,每周5次,治疗4周后再次用Berg平衡量表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进行评估.rn 结果:2组比较,治疗前患者Berg评分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Berg评分及Holden步行功能分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rn 结论:在常规治疗中加入姿势控制与核心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及步行能力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 摘要: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偏瘫、四肢瘫和截瘫,目前,在其后遗症所产生的肢体(包括手)瘫痪中,应用功能性电刺激(FES),可以改善或阻止残疾状态的进一步发展,恢复包括增强上肢的控制性和下肢的运动能力,是康复工程中很有应用前景的新技术.
  •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全部病例在刚入院时及治疗后3个月进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康复干预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摘要:本文探讨应用中医体质理论对脊髓损伤伴糖尿病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通过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更好地改善脊髓损伤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辅助医生和治疗师进一步提高康复疗效.
  • 摘要: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患者常见功能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康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本文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和康复护理原理,通过中医体质管理和辩证施护,研究、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病痛,提高康复疗效,改善生活质量,以期护理工作能更好地配合康复治疗,争取更好的康复疗效,为制定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常规提供新的依据,使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功能障碍的管理更加完善、有效.
  • 摘要: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行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膀胱冲洗对其预防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每日膀胱冲洗和每周两次膀胱冲洗患者的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结果:导尿后48h、导尿后7日、导尿后14日,试验组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分别为2.84%、14.89%、27.66%;对照组分别为2.19%、16.79%、29.93%,各阶段差异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每日膀胱冲洗对脊髓损伤清洁间歇导尿的患者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作用不明显.
  • 摘要:目的:观察康复训练配合针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治疗,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下肢溃疡的疗效.方法:给予站立、步行训练,指导良肢位摆放,红外线治疗,高压氧舱,局部消毒换药等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结论:经过一月综合康复治疗,患者下肢溃疡好转,未复发,效果显著.
  • 摘要:目的:探究星状伸展平衡测试与年轻老人跌倒因素的相关性.rn 方法:选取30名年轻老人参加实验,年龄60~74岁.双腿进行星状伸展平衡测试,分别进行三次取距离平均值,再除以实验者下肢真性长得到系数,并采用他评方法对实验者进行Morse跌倒评估量表并记录数据,将系数与评分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rn 结果:实验者以右腿为支撑腿的SEBT所得系数,与MFS所得分数之间相关系数为-0.331~-0.661,8个方向上除内侧后方(P=0.074>0.05)无显著意义,其余七个均有显著性负相关(P<0.05);以左腿为支撑脚的SEBT所得系数,与MFS所得分数之间相关系数为-0.240~-0.527,8个方向上中除外侧后方(P=0.074>0.05)、内侧方(P=0.201>0.05)无显著意义,其余六个方向均有显著性负相关(P<0.05).rn 结论:星状平衡测试与年轻老人跌倒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星状平衡测试所得系数越小,跌倒风险越高.星状伸展平衡测试可以对年轻老人的跌倒进行预测.
  •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回顾,探讨了C-Leg(R)与机械控制假肢膝关节对膝上截肢者步行功能、活动参与及自我感知的差异.C-Leg(R)较之于机械控制膝关节,可使截肢者行走步态得到改善,但截肢者明显的双侧不匀称行走模式难以被改变.此外,C-Leg(R)可以提高穿戴者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这些优越性能使得截肢者对C-Leg(R)的满意度比机械膝关节高.
  • 摘要:目的:探讨在康复理疗中应用水疗的方法对恢复偏瘫患者静态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病情相近的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深水池水疗法和平地静态平衡训练方法的康复训练,对所得的训练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进行水疗训练后的患者的功能性静态平衡效果更好.结论:深水池水疗训练方法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静态平衡功能.
  •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体外冲击波与超声波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发展进程,重点对其作用机制、发生器、使用剂量及其在肌肉骨骼和心脏疾病领域的适应症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技术在骨科的临床应用价值、存在问题和发展前景.rn 方法:通过对不同骨科疾病冲击波治疗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及体外冲击波技术在骨科临床应用实践的分析,总结骨科冲击波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其临床应用适应证、有效性、安全性及未来发展趋势.rn 结果:骨科冲击波治疗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微创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疗效确实.虽然在临床应用已经有20年的历史,但是仍然不为广大骨科医生所熟悉和接受,目前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处在初级阶段,其治疗机理的不明确和临床应用的不规范,是制约该项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rn 结论:骨科冲击波治疗技术是一项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骨科非手术治疗技术,骨科医生对该项技术的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将有力推动该项技术的发展.
  •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总结对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护理自理模式.rn 方法:对2013年8月-2014年4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中医康复科住院治疗的7例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自理模式.rn 结果:经对症治疗和实施有效康复护理自理模式后,7例脊髓损伤患者中5例病情平稳,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康复信心十足,现继续行康复训练.2例患者因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自动出院.rn 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全面评估病情、心理支持护理、预防并发症、康复护理等康复护理自理模式,更好地发挥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开展对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自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移动式平衡板训练对受试者的踝关节的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16名受试者未参加移动式平衡板训练前和参加移动式平衡板训练后的分别采用TecnobodyPK254P康复系统进行本体感觉评定,记录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试者踝关节训练前后平均轨迹误差的比较结果(p=0.007<0.05)和平均负重力量差的比较结果(p=0.003<0.05)有统计学意义,平均轨迹误差和平均负重力量差在训练前后均明显下降.结论:移动式平衡板训练能改善受试者的踝关节的本体感觉.
  • 摘要:目的:通过对健康大学生进行持续性注意力测试,探究体感互动游戏训练对注意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年龄相当的20名健康大学生,分别在接受体感互动游戏训练前及训练后进行持续性注意力测试,记录训练前后的平均反应时间及正确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体感互动游戏训练后的平均反应时间与训练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体感互动游戏训练后的平均反应时间与训练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感互动反馈系统中与注意力有关的训练项目(“踩地鼠”)对提高健康大学生的注意力有显著影响.
  • 摘要:本研究运用本体学、信息学和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从功能和残疾领域的本体入手,分析研究运用ICF分类标准建立的有关功能和残疾的本体、概念和术语体系、分类类目、编码系统以及相应的知识管理架构,探讨ICF作为信息标准在残疾与康复评定、康复医疗与康复信息标准、临床康复评定、疾病与功能诊断相关统计分析、残疾与康复调查数据统计与管理以及残疾与康复政策等领域的应用.
  • 摘要:功能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早期康复对于其未来的恢复以及回归家庭和社会具有及其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上海为例,着重分析了贫困家庭功能障碍儿童康复现状,并提出合理优化和解决方案,以更好的提升当下功能障碍儿童康复疗效,减轻家庭负担.
  • 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儿童的研究,探讨引导式教育疗法结合感觉统合治疗对于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儿童综合能力的影响,为引导式教育疗法结合感觉统合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rn 方法:将陕西省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科的8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治疗组,研究组采用引导式教育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常规治疗组接受神经发育学疗法,结合运动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及Rood技术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时间为3个月.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进行测评,对比分析研究组及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的组内与组间的分值提高的差异,采用SPSS13.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80名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40名研究组患儿家长进行补充问卷调查,分析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一般状况及其对研究组康复治疗的满意度.rn 结果: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分析rn 1)经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研究组与常规治疗组的粗大运动功能总分及五大能区(A区卧位与翻身、B区坐位、C区爬行与跪、D区站立、E区行走与跑跳)的得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两组间相比较,研究组粗大运动功能治疗前后提高的分值、A区卧位与翻身、B区坐位及C区爬行与跪位三个分区提高的分值较常规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而两组患儿D区站立及E区行走与跑跳治疗前后提高的分值相比差别不大,P>0.05.rn 2)两组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分析rn 两组患儿经过3个月的不同康复治疗,精细运动功能评定总分、五大能区(A区视觉踪、B区上肢关节活动、C区抓握能力、D区操作、E区手眼协调)得分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两组间相比,研究组精细运动功能总分治疗前后提高的分值及五大能力提高的分值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P<0.001.rn 3)两组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分析rn 两组内患儿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两组间相比,研究组治疗前后提高的分值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提高的分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rn 4)两组患儿综合能力分析rn 经过康复治疗,两组内患儿综合能力得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两组间相比,研究组治疗前后提高的分值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提高的分值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rn 5)家长问卷调查分析rn 在对80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本类型致残原因病理性黄疸占32.5%,缺血缺氧性脑病占23.75%.大部分患儿家庭经济收入为中等或低下水平,但都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约80%的患儿生活在农村或城乡交界处.其中只有30%的患儿接受过康复治疗,有18.75%的患儿从未接受任何治疗.rn 经过对40名参加引导式教育与感觉统合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面对面的现场调查问卷,有75%家长对培训会非常满意或较为满意;有70%家长对训练课程编排非常满意和较为满意;有80%的患儿家长对第一引导员和患儿训练效果非常满意和较为满意;本次引导式教育结合感觉统合训练总体满意度为77.5%.rn 结论:引导式教育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卧位与翻身、坐位、爬行与跪立、站立、行走与跑跳等粗大运动方面功能作用显著;rn 1)引导式教育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显著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视觉追踪、上肢关节活动度、抓握能力、操作及手眼协调等精细运动方面的能力;rn 2)引导式教育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显著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了家长的负担;rn 3)引导式教育疗法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可显著改善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言语、认知、运动、自理及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rn 4)通过对家长问卷调查满意度分析,大部分患儿家长接受和认可引导式教育及感觉统合的治疗,应将引导式教育疗法及感觉统合治疗纳入医保范围,并建立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使患儿得到有效、持久的康复治疗,最终回归学校,回归社会.
  • 摘要:目的:评价音乐治疗对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记忆、语言和精神症状的效果.rn 方法:将轻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音乐治疗组(A组,32例)、歌词对照组(B组,31例)和空白对照组(C组,30例).A组的患者在音乐治疗师指导下跟唱熟悉的老歌.B组的患者朗读与音乐治疗组歌曲一致的歌词,无音乐.均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持续3个月,之后随访3个月.C组按常规诊疗无特殊干预.所有受试者在基线期(t0)、3个月(t1)、6个月(t2)时接受相关神经心理学测验.组间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每组不同时点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rn 结果:A组t1及t2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听觉词语测试(WHO—UCLAAVLT)即刻回忆得分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t=3.62,P<0.05).A组t1WHO—UCLAAVLT延迟回忆得分高于t0(t=4.06,P<0.05),t2得分与t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词语流畅性测试得分t1时A组和B组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6,P<0.05);t2时A组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7,P<0.05);A组t1及t2均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2,t=3.65,P<0.05);B组t1高于t0(t=3.31,P<0.05).A组t1及t2神经精神问卷(NPI)评分均低于t0(t=33.07,t=29.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t1及t2照料者苦恼程度得分均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4,t=31.68,P<0.05).rn 结论:音乐治疗增强轻度AD患者记忆能力和语言功能,减轻精神症状和照料者苦恼程度.演唱歌曲效果优于朗读歌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