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信息技术与土壤养分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 >信息技术在菜田土壤养分管理上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菜田土壤养分管理上的应用

摘要

采用GPS地理定位的方法对天津市有代表性的菜园潮土一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153hm2地块进行了100 m×100m的网格式取样,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分析了大中微量元素含量。通过农田养分管理档案的建立和肥料使用情况调查及10个农户土壤养分的3年定位监测,了解菜田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应用GIS技术进行了不同种植方式和不同轮作制下的土壤养分变异及管理的定位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菜田复种指数高,施肥量大,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明显,各种养分总变异系数平均为36.29%,其中大中量元素为28.75%,微量元素为49.87%;两类种植方式(露地、保护地)耕层土壤养分除N素外均高于ASI法推荐的临界值指标2~10倍,显示出菜田土壤的肥力特点,其中磷素积累明显;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为12.4mg/kg,变异系数小于15%,低于临界指标;土壤有效钾含量平均为139.2mg/kg,小于160mg/kg的样点为134个,占样点总数的81.2%;45个不同轮作方式的养分平衡概算结果:不同菜类平均氮磷肥的投入高于作物携出2.5~5.4倍,钾素的投入小于作物吸收30%~50%,表现亏缺;3年定位监测显示:1O户土壤养分随时间变异明显,各种养分总变异系数平均为33.5%,其中大中量元素为29.8%,微量元素为38.6%。为了实现多轮作制条件下的菜田土壤养分的精准推荐,研究了25种蔬菜形成千千克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特性;在GIS和ARCWEV’平台上通过微软VB编程结合美国ESRI公司MO控件实现了在独立平台中引用农田地理信息数据。在农田地理信息数据和养分管理计算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施肥信息决策。推荐施肥模型采用养分平衡法。包括养分空间及地理信息子系统,推荐施肥决策子系统,蔬菜作物病虫害查询子系统。在多种轮作制上开展了以钾肥施用为中心的试验、示范。88项田间对比试验结果显示,与农家习惯施肥对比,推荐施肥蔬菜平均增产26.5%,每公顷平均增收9590元,农户从信息化土壤养分管理中获得明显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