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六届国际心血管热点论坛暨心脏交叉学科论坛 >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太阳系'新概念

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太阳系'新概念

摘要

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慢性冠脉狭窄与IHD之间并不存在1对1的关系,无论是否存在严重的冠脉狭窄都有可能出现IHD。因此,IHD的诊断和治疗不应单纯建立在严重冠脉狭窄的基础之上。"50%法则”包含的一个重要假设是,如果冠脉狭窄程度与IHD之间的确存在对应关系,那么解除冠脉狭窄应能改善IHD患者的长期预后。然而,一系列临床试验表明,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冠脉血运重建,虽能改善症状,但不能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发生,且2~3年后心肌缺血症状会复发。rn 临床研究结果并非否定再血管化治疗在急性ST段上抬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积极作用,但再血管化治疗不能改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预后和心绞痛再发率,表明再血管化治疗只能解除冠脉狭窄而不能治愈心肌缺血。rn 近年研究发现,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机制是一个“多元制”,而冠脉狭窄只是机制之一,把冠脉狭窄与心肌缺血等同起来是过分简单的概念。导致IHD的其他机制包括冠状动脉自发性血栓形成、痉挛、炎症、微血管功能异常、内皮功能异常和新生血管等。学者们提出了缺血性心脏病发病机制的“太阳系”新概念:以心肌细胞为太阳,以严重冠脉狭窄、炎症、血小板和凝血、血管痉挛、微血管功能异常和内皮功能异常为6大行星。根据这一新概念,今后IHD的诊断和治疗应从“狭窄斑块”为中心逐渐转向以“心肌缺血”为中心。为了实现这个重大的转变,我们亟需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IHD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