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 >沈善增《还吾老子》简论

沈善增《还吾老子》简论

摘要

@@《还吾老子》出版时,上海人民出版社举办了隆重的新书发布会,沪上各报都有记者前来采访,并在会后发表了新闻。东方电视台文艺频道“文学·视觉”专栏还做了专访节目,除了采访作者沈善增本人之外,还采访了上海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李伟国先生和我。节目在2005年3月20日播出,并在25日重播。在采访中,记者问我,《新经学的奠基之作》中的“新经学”是什么意思。我说,“经学”的“经”,原指属于主流文化的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有多种说法,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种:1.五经即儒家尊奉的五部经典著作:《诗》(《诗经>)、《书》(《尚书>或《书经》),《礼》(《礼经》)、《易》(《易经》或《周易》)、《春秋》。这五经或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五经”。2.六经,在前面五经中再加上《乐》(《乐经》)。3.十三经。儒家创始人孔子和二圣孟子的著作,照理也只能算是子书,但儒家将《论语》和《孟子》与《大学》《中庸》并列,合称为“四书”,又与五经并列为“四书五经”,这样就把《论语>和《孟子》抬高到与“五经”并列的地位,而且还列在“五经”之前。至于“十三经”,就索性就把六经之外的《论语》《孟子>和其他五部儒家重视的典籍,例如《尔雅》这样的文字学的书,也列为经典。这些经典,在以儒家为主流的封建社会,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道家经典,儒家不承认是经典,即使被称为<道德经》的《老子》,被称为《南华经》的《庄子》,儒家也不承认是经典,而仅仅是“诸子”(又称“诸子百家”)中的一种,属于“子”书,其地位在古代学术书籍的分类的“四部”中比历史著作还要低,“经史子集”,轮到第三,而为首的“经”,即是儒家的经典。至于佛经,儒家将佛经称为“内书”(人们又尊称之为“内典”),更不会将它们列入经典之中了。过去所说的“经学”,是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或学术,主要分汉学和宋学两派。经学除了研究儒家的五经、六经之外,还包括“四书”和十三经中的六经之外的其他5部经典,包括孔孟的著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