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 >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SVAT系统和表层过程研究的一些进展

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SVAT系统和表层过程研究的一些进展

摘要

我国西北干旱区由若干相对独立的内陆河流域组成,每个内陆河流域由高山冰雪冻土带、山区植被带、山前人工绿洲带和下游天然绿洲荒漠带等四个垂直景观带组成,是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内陆河流域的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特征表现为上游山区为径流形成区,冰川、积雪、冻土和水源涵养林在径流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游山前平原、盆地人工绿洲和下游天然绿洲和荒漠地区为水资源消耗和径流散失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和径流系数小,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人工绿洲区.在经济发展中,一旦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就会造成下游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和荒漠化.要对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持续发展作出科学决策,需要了解气候、水文、生态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规律.为此,需要研究内陆河流域陆地表层地球各个圈层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水量和物质的传输过程,揭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演化的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的驱动力,从而作出正确的预测,采取科学的对策.本文讨论我们开展内陆河流域SVAT系统和表层过程的观测试验和模拟研究的一些进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