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一届全国野生稻大会 >几种野生稻一些抗病基因片段的分离情况及比较

几种野生稻一些抗病基因片段的分离情况及比较

摘要

根据已知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类抗病基因结构中氨基酸的保守区域,设计一组简并引物(STKF/STKR)用于扩增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 Wall)、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中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于得到的11个克隆子中,片段间氨基酸同源性最高达100%,低的仅为22.8%,均含有STK类保守序列区。其可分为4类丝/苏氨酸蛋白激酶类抗病基因同源片段。4类片段与已知的抗病基因Xa21、Pto、Lr10的同源性并不高(与Xa21的同源性最高为21%;与Pto的同源性最高为20%)。3类片段中,来自疣粒野生稻的片段构成一类(同源性达97%);来自普通野生稻不同材料的片段’YS106、YS110(直立型)和YS202、YS210(红芒)构成一类(同源性达96.5%);药用野生稻片段YS302自成一类,有23.2%的氨基酸与其它片段相同。YS105的特异性最大,仅有16.9%的氨基酸与其它片段相同。从景洪普通野生稻白芒型、红芒型中均分离得到Xa21基因外显子2(400bp)片段、外显子1后半部分(1500bp)片段,它们与长雄野生稻的Xa21基因的序列同源性达99%,从小粒野生稻、药用野生稻、疣粒野生稻中未分离到与长雄野生稻的Xa21基因同源的片段。从云南景洪普通野生稻白芒型和直立型、元江普通野生稻中PCR扩增到Pita基因的外显子Ⅰ(约1100bp)和外显子Ⅱ(约1900bp),经过序列分析发现不同材料之间这些片段的同源性有差异,同源性的高低与目前形态分类上认为的野生稻之间的亲源关系并不完全吻合,值得进一步分离全基因和比较抗性基因在不同野生稻的进化、同源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