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症的治疗研究

摘要

目的:对22例网络成瘾症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治疗及随访.rn 对象:为2003年3~4月首次来医院门诊心理咨询室就诊的网络成瘾症患者,排除仅就诊一次且随访失落者.收集到资料齐全者22例.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10~18岁,平均(14.74±2.36)岁.①符合美国金伯利.S.杨教授提出的测评标准.②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学习,生活.比如三次以上因上网而旷课或很晚回家.③病程三个月以上.④无其它严重躯体或精神疾病.rn 方法:①认知治疗:②心理分析:③行为治疗:④家庭治疗:⑤药物治疗:⑥其它治疗。rn 结果:治疗一个月后随访.①痊愈:已10天未上网聊天或游戏,其父母认为已完全恢复正常,共5例(22.7%);②显效:偶尔还上网聊天或游戏,其父母认为已基本恢复正常,共7例(31.8%);③有效:还经常上网聊天或游戏,但其父母认为比以前好一些,共6例(27.3%);④无效:跟治疗前一样没有变化,共4例(18.2%).rn 结论:有两个问题是治疗的关键。其一,是如何提高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这需要患者通过这一事件的反思.激发患者自己有一种提高自控能力的强烈愿望。其二,是如何加强患者与父母之间的有效沟通.要与其父母探讨具体的沟通要求和办法,要持之以恒,要落实到实处。近年来网络成瘾越来越多,对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及生活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家长非常着急,除了采取简单粗暴的干预措施外,不知怎么办。有的学校老师,在多次批评教育仍不见效的情况下,怀疑学生有病,劝家长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在一般医院中,常常把网络成瘾归属于教育问题,不承认是一种心理疾病,认为无药可治;在精神病医院或心理咨询专业机构中,亦缺乏针对网络成瘾的常规治疗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