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挣脱到复制:学校课程改革中的'国家'

摘要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延续了大一统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也受到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带有鲜明工业化色彩教育的影响。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中国教育发展长期带有鲜明的“国家一统”色彩。对于中国学校而言,“国家”往往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由于管理体制的特点决定了在办学经费、人事任免等方面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难以离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另一方面,国家标准的统一性又意味着学校难以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发展。正是学校对于“国家”的这种矛盾心态,使得许多学校在寻求个性化改革时并不敢断然摆脱“国家”。当然,“国家”的挥之不去并不表示学校完全没有自主的空间。新课程改革中尝试推进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正是基于国家一统难以适应各地实际而做出的重要调整。然而,这种改革所释放的空间毕竟有限。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已然释放的有限的空间极易被高考相关科目所蚕食。A学校改革的案例向人们生动地展示了在教育系统中的位与育的关系。《中庸》中关于位与育有一句经典的表述:“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的解释为“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通俗而言,位与育指的是所处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生存策略。任何学校的个性化发展不过是寻求生存之道的选择,而选择生存之道必须首先关注其所处的位置。不改变国家对于高中学校发展的位次关系,高中很难在生存之育的层面实现根本性突破。必须承认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高中教育发展呈现出一种同质化较为严重的发展之路。当然,这种同质化的发展之路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文革”十年积压了大批适龄年轻人,这些人在恢复高考之后都挤进高考大军之中,而1977~1981年高考录取率仅为4.76%~6.58%,因此,对于当时的老师和学校而言, “不抓‘4%’站不住脚啊!高考‘剃光头’,社会舆论的压力受不了。”在这种背景下,普通高中升学与就业的双重属性实际沦为一实一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成为制约高中健康发展的顽疾。尽管此后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法令试图改变这一局面。然而,时至今日,应试主义教育仍然长期困扰着高中的良性发展。这种局面的维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中改革仍然没有具备充分个性化发展的条件。A学校改革中“国家”的挥之不去只不过是深陷其位而难以自拔的缘故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