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四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生物种业论坛 >云南地区石漠化成因、危害及防治

云南地区石漠化成因、危害及防治

摘要

云南省是全国岩溶分布最广和石漠化严重省份之一,文山州是云南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州,本文通过对石漠化的成因、危害、治理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认清石漠化类型、成因和演化趋势有利于确定防治方向和选择综合防治措施。石漠化的形成和演化涉及众多因素,既有社会方面,也有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指标太少,容易得出片面结论;考虑指标过多,不仅情况复杂,工作量大,也不利于揭示主要矛盾及其防治方向。因此,必须将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相结合,弄清石漠化类型、成因和演变趋势,从而有的放矢地确定防治方向和选择防治措施。坡改梯,土层翻动大,土壤结构破坏严重,新翻出的生土常年土壤微生物活动不频繁,导致有机质含量少,矿质养分含量不高,土壤结构性较差,短期内不能为作物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和良好的生长环境。为满足作物生长,在施用无机肥提供矿质养分的同时,还应配合施用有机肥和农家肥,提高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部分治理模式适用地区和范围还不明确,多数模式所需配套技术仍不成熟。单一的治理模式只是针对系统中某一环节的治理,具有较大局限性,很难引起整个系统在量上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必须将各种治理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实施,使退化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协调发展,才能做到标本兼治。在具体治理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岩溶石漠区的特点来集成和组装已有的成功模式,改进和完善配套技术,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