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4年全国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 >获取赤点石斑鱼、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F1染色体的两种不同方法及其核型分析

获取赤点石斑鱼、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F1染色体的两种不同方法及其核型分析

摘要

为确定在鱼类规格大小不同的情况下制备鱼类染色体的最佳策略和方法,并对赤点石斑鱼和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俗称:珍珠龙胆)的染色体核型进行研究.分别取赤点石斑鱼和珍珠龙胆幼鱼的头肾组织、鳍条以不同的处理方法制备染色体,观察染色体形态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选用的染色体制备方法均能获得形态较好且图像清晰的细胞分裂相;不同的处理方法其分裂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头肾组织细胞分裂指数比直接选取的幼鱼鳍条要高;热滴片和冷滴片所得到的染色体重也不同,热滴片效果优于冷滴片.赤点石斑鱼染色体的核型为2n =48,10st+38t,NF=58;珍珠龙胆染色体的核型为2n=48,4st+44t,NF=52.本文对赤点石斑鱼的研究结果和前人报道略有不同,珍珠龙胆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基本一致,而与母本棕点石斑鱼的核型存在很大差异.本文研究结果为在不同研究目的下选取适宜的鱼类染色体制备方法提供了参考资料;两种鱼的2n数相同,它们的核型特点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已有报道,显示石斑鱼类染色体形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样性.对这两种石斑鱼的核型比较分析时,将已报道的25种石斑鱼核型进行比较,为石斑鱼的种质鉴定、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和育种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