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之交的汉语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我们夫妇之间》:当代中国日常性叙事的消亡

《我们夫妇之间》:当代中国日常性叙事的消亡

摘要

日常生活与"日常性"在城市生活中,与国家政治的"公共性"相对应的是日常性原则.日常性也是一种现代性,它产生于现代市民社会,与英国经验主义中追求"直接价值的有限合理性"的世俗化传统有关.在中国,从晚清小说开始,基于私人生活领域的日常生活叙事传统便在口岸城市的文学中出现.比如,鸳鸯蝴蝶派文学中一夫一妻严格的市民伦理就体现出这一点.经由张爱玲、苏青等人,口岸城市中的日常性叙事已经成为一个小传统,具有抵制乌托邦意义系统的作用,这在李欧梵、王德威的论述中多有阐释.城市题材作品,都以从日常生活洞悉政治思想问题为模式,将日常性中的私人生活领域归之于社会“公共性”的敌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