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 >血小板消耗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血小板消耗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摘要

目的:观察并评估血小板消耗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方法:回顾自2006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并死亡的慢性肝脏疾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和非肝硬化组.选择20例无慢性肝病的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循环血小板计数,巨核细胞数,脾脏指数和是否合并血栓性并发症作为参数来评估血小板产生破坏/隔离-消耗平衡. 结果:共入选61例慢性肝病患者,其中20例为无肝硬化的慢性肝炎患者,41例为合并肝硬化的慢性肝病患者.与非肝硬化组相比,肝硬化组的Child-Pugh分级C级患者显著更多(P<0.001),肝硬化组的PT/INR值显著更高(P=0.03),且肝硬化组有更多的患者死于肝脏相关疾病(p=0.008).与非肝硬化组或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死亡前5天的血小板计数显著较少(P<0.05).患者血小板计数与PT/INR值呈显著负相关(r=0.322,P=0.008).与非肝硬化组或对照组相比,肝硬化组死亡前2至4周的血小板计数显著较低(P<0.05),肝硬化组的巨核细胞数显著较少.肝硬化组脾脏指数比非肝硬化组(P=0.03)或对照组(P<0.001)均显著更高.肝脏病患者中(34.43%)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10%,P=0.04)显著更高.与无血栓并发症患者相比[(121±94)×109/L],血栓并发症患者死亡前5日内的血小板计数[(82±43)×109/L]显著较低(p=0.03).与无血栓并发症的患者相比(2.11±1.53),血栓并发症患者的PT/INR值(3.11±2.22)显著较高(P=0.009).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巨核细胞计数、脾脏指数、血栓并发症均是血小板计数的独立决定因子;巨核细胞计数和脾脏指数为死亡前2-4周血小板计数的独立决定因子. 结论:肝硬化患者肝硬化血小板减少症为一种多因子作用的现象,血小板消耗与主要血栓性事件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