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影响的回顾性分析

摘要

目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治疗不孕症的有效手段.随辅助生殖技术发展,胚胎质量、数量优化,但子宫内膜容受性等因素仍限制妊娠结局的改善.子宫内膜息肉(EP)是不孕女性常见的宫腔异常,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而影响胚胎着床.宫腔镜是诊治EP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生殖中心多于麻醉状态下行硬性宫腔镜检查,风险大、成本高,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孕女性EP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研究IVF术前门诊软性宫腔镜检查和息肉刮除在诊治EP、改善助孕结局中的临床价值,为更加安全、经济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在齐鲁医院生殖中心于IVF治疗前行软性宫腔镜检查的患者2427例,分析其EP的发病情况,与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孕产史、体重指数(BMI)、血压、血糖、临床特征等的关系,对宫腔镜诊断EP的患者行息肉刮除后进入周期,分析比较其与正常患者的妊娠结局。 结果:1、2427例患者中,宫腔镜结果异常的有561例,EP有389例,是最常见的宫腔异常,总体发生率为16.03%,与病理学检查诊断的一致率为93.86%。2、EP患者的年龄、平均周期间隔天数、BMI、基础E2水平、基础P水平、空腹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高于对照组的指标有不孕年限、平均周期持续天数,低于对照组的有妊娠次数、异位妊娠次数、流产次数、分娩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EP在35岁前发生率较高,超过35岁后下降。4、随不孕年限增加EP发生率显著升高。5、原发性不孕患者的EP发生率高于继发性不孕患者,随妊娠次数、流产次数、分娩次数增加,EP发生率均显著下降。6、曾使用IUD患者的EP发生率显著低于未使用的患者。7、高血压患者的EP发生率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的患者。8、EP患者月经过长、月经过多和月经频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经宫腔镜治疗的EP患者单周期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多周期的累计妊娠率、累计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1、EP是不孕患者最常见的宫腔异常类型。2、不孕年限增加、原发性不孕、高血压为EP的危险因素,妊娠和分娩次数的增加、曾使用IUD为EP的保护因素。3、EP患者更易发生月经过长、月经过多和月经频发。4、宫腔镜检查是诊断EP较准确的方法。软性宫腔镜检查配合息肉刮除能有效治疗EP,改善宫腔环境和助孕结局,可成为较有效、安全、经济的常规检查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