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一届中国竹藤资源利用学术研讨会 >赣中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赣中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的植被组成、结构,凋落物的类型和质量,进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量及其组分的变化.本文在江西省安福县选取了具有15年利用历史的撂荒地和林地(毛竹林人工林、木荷次生林、杉木人工林)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研究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对土壤有机碳库以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以评价其各自固碳的能力和碳库活性程度.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热水浸提有机碳和易氧化态碳等方面均表现为毛竹人工林>杉木人工林>木荷次生林>撂荒地,说明土地利用方式由撂荒地变成林地后,土壤固碳能力和碳库活性均有显著提高,且以毛竹人工林最为明显;三种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碳储量以及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壤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比撂荒地大,表层富集现象更加明显,这些差异主要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土壤有机碳输入与输出的变化所致;不同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明显不同,但均以土壤易氧化态碳占总有机碳比例最大,微生物生物量碳所占比例最小,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热水浸提有机碳和易氧化态碳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后三者在一定程度上都表征了土壤中活性较高部分的碳含量,对土地利用方式响应较为敏感,可以作为评价赣中地区土壤质量和肥力的指标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