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七届中华养生健康国际论坛 >岷江-都江堰长寿带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岷江-都江堰长寿带生态环境特征研究

摘要

不同的时代对长寿的认识是不同的.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1949年前为35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也不断延长,1957年上升至57岁;1976年为65.5岁,1982年67.8岁,1987年68.8岁,1996年70.8岁,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达71.4岁,比1990普查数据提高了2.85岁,2009年中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3.05岁.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7岁,比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约9岁.人的健康长寿,与其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基于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研究我国健康长寿人群的地域分布特征,健康长寿与自然地理过程和人文地理过程的关系,建立健康长寿的环境指标,对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健康长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周围自然界和人文界的总体。它是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部分的统一整体。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岩石、土壤、水、空气、生物等成分(或要称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自然景观)。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产活动的地域组合,包括人口、民族、聚落、政治、社团、经济、交通、军事、社会行为等许多成分。自然地理环境是自然物质发展的产物,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文化和生产活动的结果。人类长寿健康是地球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人的健康不仅受到当地生活环境的(包括气候、岩石、土壤、水、空气、植被等)的影响,而且与文化、生活习惯等有关,同时与当地膳食营养(包括多种生命元素、维生素等)密切相关。中国自然环境复杂,长寿区类型多样,这是世界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同时,与发达国家不同,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许多长寿区处于相对封闭的区域,健康长寿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关系更加直接,健康长寿水平与包括土壤、植被、饮食、饮水等环境因素的关系更加密切,受外来影响(包括食物、文化等)较小,这是中国所独有的,也是揭示健康长寿与环境关系的特色所在。通过典型长寿区环境综合调查,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力图从中观尺度揭示我国长寿区的地域分布特征,以更好地探讨长寿区空间聚集的影响因素。由于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分年龄段老年人口的数据(65岁以上,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尚未完全收集到,因此,本文所用分县数据为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多分布于南方,除新疆外,北方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北没有长寿区;多呈现聚集性,而不是孤立存在;多沿江河流域分布百岁老人比例较高的县域主要分布在珠江、长江、澜沧江流域,黄河流域长寿区很少;多为中、低山丘陵及冲积、洪积平原地区;多为地方病较少流行或没有流行的地区。总体来讲,我国长寿区主要分布在中、南亚热带及热带边缘和新疆的暖温带地区,主要植被类型为闽粤桂低山平原常绿阔叶林区、西双版纳山地季雨林区及塔里木盆地荒漠草原区。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空气与水质、食物中丰富的微量元素、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海拔高度适中,非常适宜居住生存,深厚的文化底蕴及祥和的人文环境共同构成了长寿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健康长寿是人类追求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长寿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分析我国长寿区的地域特征,揭示不同长寿区的地理环境及人文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提出保护和改良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措施,将对提高全民的健康长寿水平做出贡献。通过对县域百岁老人数据的分析和对岷江--都江堰--彭山典型长寿带生态环境的研究,可以看出岷江--都江堰--彭山长寿带是我国长寿区的典型,其位于我国百岁老人分布的重心区,明显偏离全国人均GDP重心,从一定程度上表明,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岷江--都江堰一彭山长寿区出现的主导因素。岷江--都江堰--彭山长寿区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长期形成的一种独特现象。因此,深入研究、加强保护、和谐发展岷江--都江堰-彭山典型长寿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