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有创颅内压监测下治疗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

有创颅内压监测下治疗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

摘要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对治疗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的指导作用以及ICP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科室在有创ICP监测下治疗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59例,前瞻性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伤因、入院时GCS、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和术后ICP等临床资料,按伤后6个月的GOS分为恢复良好组(GOS4~5分,n=41)和恢复不良组(GOS1~3分,n+18).分析年龄、性别、伤因、入院时GCS、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术后ICP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恢复良好率69.5%(41/59),恢复不良率30.5%(18/59),死亡率15.3%(9/59).入院时GCS≥9分的病例预后无死亡及植物生存,入院时GCS13~14分的病例均恢复工作或学习(GOS5分).在持续有创ICP监测下29例施行了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年龄、入院时GCS、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和术后ICP恢复良好组分别是(44.2±14.2)岁、(10.0±2.8)分、(22.2±7.9)mmHg、(31.9±9.5)mmHg和(12.3±2.9)mmHg;恢复不良组分别是(56.8±9.4)岁、(6.9±1.8)分、(33.4±18.9)mmHg、(43.7±14.6)mmHg和(13.0±5.6)mmHg.两组指标相对应比较,患者年龄、入院时GCS、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伤因、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后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有创ICP监测对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类患者的预后除与年龄、入院时GCS有关外,还与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