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宁波
  • 出版时间: 2013-09-26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比较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1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骨瓣组,其中微创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骨瓣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情况以及近远期疗效.结果:微创组发生并发症6例(6.3%)低于骨瓣组的14例(14.6%)(x2=51.308,P<0.05),两组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微创组GCS评分(10.9±1.8)分、GOS评分(3.3±0.6)分、BI指数(47.8±11.5)、神经功能改善64例(66.7%),骨瓣组GCS评分(10.1±2.5)分、GOS评分(2.7±0.8)分、BI指数(33.5±15.4)、神经功能改善31例(32.3%),两组GOS评分及B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58、56.529,均P<0.05),两组神经功能改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149,P<0.05);两组均无死亡患者,两组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微创组GOS评分、BI指数均高于骨瓣组(t=11.647、32.990,均P<0.05).结论:采用大骨瓣开颅术式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式均能达到治疗目的 ,但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且近远期的GOS评分和BI均较高,近期改善神经功能情况较好.
  • 摘要: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颅内自发性出血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病因,即使采用各种积极治疗手段仍有部分患者死亡.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前、术中和术后死亡原因分析,更好为提高救治成功率提供依据.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死亡主要原因,与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颅内动脉瘤出血后脑损害严重程度有关。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越高,存活率越低。术前死亡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量及再次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等有关;术中动脉瘤破裂与死亡有关,术后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致脑大面积梗塞、感染等并发症与死亡相关,早期手术,术中处理完善,术后并发症防治是减低死亡率关键。
  • 摘要: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颅内血肿和严重脑挫裂伤等原因造成的恶性颅高压常用术式.迅速、有效的降低颅内压.获得较大的骨窗,充分暴露额、颞、顶叶及颅前窝和颅中窝,清除额颞顶部血肿及坏死的脑组织,还可较彻底止血,改善脑血流和脑组织氧分压.去大骨瓣减压术往往有手术后脑脊液切口漏:与术中头皮及皮下缝合不严密、切口处张力过高、负氮平衡等原因导致切口愈合不良有关.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包括脑脊液切口漏、是否开放性颅脑创伤、手术时间的长短、创伤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防治方法:术中硬膜减张缝合,严密缝合帽状腱膜、头皮.术后注意患者的营养情况。CSF切口漏者可以适当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腰穿确认白细胞数高者,得到CSF培养结果前经验性使用BBB透过率较高的广谱抗生素或联合使用抗生素,并在得到培养结果后及时调整抗生素。术后CSF切口漏者,首先试行漏口清创缝合术,术后必须非常注意保持漏口处敷料的干洁,同时及时排除可能合并的颅内感染,必要时行腰穿检查及腰大池置管CSF引流术。缝合后仍然存在CSF漏者,应行清创术。
  • 摘要:重症脑干出血以往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预后极差,死亡率极高.随着神经外科器械及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不断有人在探索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科室从2012年7月份开始开展脑干出血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至今共手术治疗重症脑干出血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例全部行显微手术直接清除血肿。根据CT所显示的血肿部位,选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术前均行脑室外引流术,手术方式包括:①颞下入路。颞部小马蹄形切口,开骨窗3-4cm肾瓣,术中牵开颞叶底部显露小脑幕缘,切开小脑幕1-1.5 cm,可显露中脑至桥脑中上部的血肿。出血部位表现为局部隆起或色泽的改变(黄变或呈紫黑色),纵行切开脑干约O.5cm进入血肿腔。②枕下乙状窦后入路。乳突后发际内开6cm直切口,开胃窗直径2-3cm左右,显微镜下分离蛛网膜暴露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可见桥脑外侧隆起或血肿破出,切开脑于0.3-O.5cm。使用小号吸引器,先从血肿中心开始向血肿边缘吸除,吸引器吸力小,尽量避免吸除正常脑干组织造成不可修复损伤,必要可用微小取瘤颞破碎或缓慢牵出,创面渗血予压迫止血为主,尽可能不用电凝止血。关颅前尽量取出止血材料,在高倍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动作轻柔,不急不躁,尽可能地保护脑干组织。
  •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57例63侧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率70%~99%)患者,其中6例分期行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每例按2例单独病例进行统计,均经颈动脉超声、颈部CT 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手术方式以标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为主,其中标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46例次,颈动脉内膜切除颈动脉补片修补术17例次.术中常规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监测,根据监测结果 ,决定是否术中转流,本组病例中有2例应用术中转流.所有手术的颈内动脉分离,阻断,斑块切除,动脉缝合等均在显微镜下完成.rn 结果: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一月内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心梗及死亡病例.所有病例术后均经颈动脉超声、颈部CT血管造影等检查证实术侧颈内动脉血流通畅.52例次术后常规复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术前对照,3例有影像学可见的新鲜小缺血灶,其中1例发生在手术对侧,但所有病例未发生有临床表现的脑缺血症状.原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头晕患者症状均消失.1例术后出现非手术处理的切口皮下血肿,1例有一过性声音嘶哑,一月后好转,考虑系术中牵拉喉上神经或喉返神经所致,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等并发症.rn 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最有效方法 之一,采用术中脑电图、经颅多普勒监测及显微操作可提高手术的精细程度,能有效避免颅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结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rn 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小骨窗开颅结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50例(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单纯采用脑室外引流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45例(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rn 结果:术后3、7d进行CT检查,观察组血肿清除程度分别为71.13%、91.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4%、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室系统通畅时间为(5.2±1.3)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1±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积水发生率为10.00%(5/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术后6个月恢复率为79.49%(31/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1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小骨窗开颅结合脑室外引流能及时清除脑内血肿,缓解脑组织受压,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
  • 摘要: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治疗过程中腰大池持续引流的作用及相关风险.方法:对医院29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术前及术后24小时内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的患者归入治疗组,其余为对照组.研究两者之间在术后脑血管痉挛、术后脑积水、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在6个月以上的随访中,通过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计分,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4.38%(7/160),术后脑积水发生率3.13%(5/160).对照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3.70%(5/135),术后脑积水发生率3.70%(5/135).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颅内感染治疗组8.13%(13/160),对照组2.22%(3/160),治疗组明显升高,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中,两组间改良Rankin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的预后改善等方面并无显著优势,而同时可能增加术后感染的几率.故需严格把握指征,进一步规范操作.
  • 摘要:目的:评价支架辅助弹簧圈即刻栓塞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行支架辅助即刻栓塞的破裂动脉瘤患者80例(共110个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28~76岁,平均(57±18)岁,对术中支架置入是否成功、术后即刻造影动脉瘤闭塞以及术中血栓形成、术后早期围手术期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术后进行序列的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观察颅内破裂动脉瘤即刻栓塞采用支架辅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采用不同类型支架100个,其中Neuroforrn支架50个,Enterprise支架38个和Solitaire AB支架12个。动脉瘤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完全栓塞52个(46.4%);次全栓塞49个(44.5%);不全栓塞9个(8.1%),术中急性血栓形成6例(7.5%)。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68例,3~4分10例,5分2例.影像学随访时间6月-2年,动脉瘤不显影57例,改善11例,稳定7例,复发5例。结论: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应根据载瘤动脉形态及其支架生物性能,通过合理选择支架类型,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 摘要:本文介绍一例患者,男性,38岁,汉族,既往无颅内感染、梅毒、结核等疾病史.因"突发四肢抽搐伴神志不清6天,头痛1天"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软,卧入病房,自主体位,对答切题,口齿清晰,GCS评分15',两眼活动自如,视力无下降,视野无缺损,两瞳孔等大等圆,直接2.5mm,对光反射灵敏,听力无下降,额纹对称,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活动可,肌力Ⅴ级,肌张力无增高或下降,角膜反射对称,两膝跳反射对称,病理证阴性,指鼻试验可,全身触觉、痛觉无减退,本体觉存在.查头颅CT:左侧额叶有1约2*3cm高信号结节,结节周围低信号影;头颅MR:左额叶有一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结节,结节周围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头颅CTA:左侧大脑中动脉变细,远端闭塞.拟诊:左侧额叶占位:瘤卒中?脑梗塞伴出血?颅内炎性肉芽肿?行开颅左额叶占位切除术,术中见左额叶脑表面血管闭塞,局部脑组织呈黄色,切开脑皮层后,见有一2*3cm肿块,肿块包膜完整,切下后剖开肿块见乳白色内容物.术后病理示:炎性肉芽肿表现.
  • 摘要:本文探讨动脉白旋标记(3D-ASL)联合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技术在脑恶性胶质瘤复发及放射性脑损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脑胶质瘤的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均可造成病变区域局部血脑屏障破坏,造影剂的局部聚集,表现为局部强化和周边水肿。常规MR平扫和增强较难将二者区分开。但因病理机制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在微血管形成的数量和程度,以及代谢方面的差异。3D-ASL将水作为自由扩散的内源性示踪剂,可量化地反映病变区域微血管密度及血流灌注情况;1H-MRS可无创地检测病变区域各主要代谢物含量及比值,反应局部神经元缺失、细胞膜分裂增生或崩解以及能量代谢情况。本研究结果提示:脑胶质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在3D-ASL及1H-MRS的相关MR参数有明显差异。3D-ASL联合1H-MRS可用于胶质瘤手术、放疗后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损伤的鉴别。
  • 摘要: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croRNA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miR-202-3p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起促进或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但是,其在人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具体作用仍不太明确.本研究目的探索miR-202-3p在人星形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脑星形细胞肿瘤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rn 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70例有临床预后的星形细胞肿瘤标本和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rn 结果:与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及正常脑组织比较,高级别星形细胞肿瘤组织低表达miR-202-3p(P<0.001).在42例高级别(Ⅲ-Ⅳ)星形细胞肿瘤中,miR-202-3p低表达亚组比miR-202-3p高表达亚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短(P<0.001).但在28例低级别星形细胞肿瘤中,miR-202-3p低表达亚组与miR-202-3p高表达亚组的PFS无显著差异(P>0.05).rn 结论:资料表明miR-202-3p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可能起重要的抑制肿瘤进展的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和Ki-67在人脑胶质瘤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程度同胶质瘤分级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统计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31例胶质瘤患者肿瘤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 及GFAP,S100及Ki-67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结果:GFAP,S100和Ki-67三者在各级别的胶质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GFAP在胶质瘤组织中的总阳性率高达93.5%;S100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低于其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p<0.05);而Ki-67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GFAP,S100和Ki-67的免疫组化结果均可作为评估胶质瘤性质的重要依据.其中S100和Ki-67二者的表达水平同胶质瘤的等级密切相关.Ki-67的表达水平能较准确的反应胶质瘤肿瘤细胞的增殖水平,对判断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在胶质瘤的治疗方面,利用胶质瘤组织中GFAP、S100和Ki-67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化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摘要:髓母细胞瘤在WHO分类中被列入胚胎性肿瘤,是好发儿童小脑蚓部的非常幼稚的未分化肿瘤.本文总结分析影响成人髓母细胞瘤的复发和预后因素.对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术前进行完善的全脑全脊髓增强MRI检查和脑脊液病理学检查,明确M分级对预测患者预后极有帮助。后期复发是成人髓母细胞瘤的常见形式。虽然结合文献发现成人髓母细胞瘤患者较儿童患者平均复发时间长,但一旦出现复发,复发后生存时间极短,5年,10年生存率较儿童患者并无明显优势,因此长期的随访十分重要。化疗的地位日益重要,但至今尚无针对成人患者的标准化化疗方案,这也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 摘要: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的38例垂体卒中后经蝶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垂体卒中患者长期视力障碍和激素替代的可能相关因素.通过统计推断和相关性分析,检测长期视力受损和激素替代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远期视力恢复程度可能与手术时机存在一定关系。长期的激素替代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无明显关系,而受术前激素水平的影响更大。术前泌乳素水平不仅与卒中发生当时的内分泌功能和视力受损程度存在相关,还与远期的视力恢复程度和激素替代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泌乳素临床上检测方便,检测结果相对稳定可靠,其水平可作为卒中患者长期预后的有效指标。
  • 摘要:背景:除了少数低级别胶质瘤可能获得长期生存外,绝大多数恶性脑胶质瘤在第一次手术和/或放、化疗后的后期都会在原位或远隔部位复发或复燃,探讨患者再次手术甚至于多次手术的适应症和予后结果 ,以延长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生长期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从医院近2010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胶质瘤患者中回顾性总结分析了经受两次以上手术的患者78例。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行MRI检查,复发灶限于原切除部位周边2cm脑组织内53例,2cm以上75例,周围有卫星灶或远隔区有病灶44例,侵及侧脑室和周边71例。手术方法:全麻下病灶切除78例,其中术中安放内放疗囊58例,去骨瓣减压57例;局部麻立体定向安放内放疗囊66例。结果术后症状改善69例,出现失语、肢体活动障碍25例。二次术后病理与第一次相同或相近72例,恶性程度升高61例。结论胶质瘤复发患者仍可行二次手术切除治疗,其预后与复发灶大小侵入部位和病理级别变化有关,复发灶周围有卫星灶或隔离区有新病灶者预后差。
  • 摘要:本文介绍一例患者,男,62岁,8个月前因反复头痛于当地医院检查提示垂体大腺瘤,行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病情好转,出院当日突然出现病情恶化,并急剧加重至死亡。死亡原因不详,可能因素如下:1.颅内再发出血:垂体瘤术后病情恶化最常见原因,本例虽瘤腔内部分血肿,但术后未见新发出血,原血肿逐渐吸收,故不首先考虑;2.颅内感染:患者病情恶化提示颅内积气,提示脑脊液鼻漏,且有发热、WBC升高,但起病时T不高,且感染所致病情恶化通常需一段时间,本例进展极其迅速,故亦不首先考虑;3.张力性气颅:患者CT并未见大量气体,且心率快,不符合颅高压表现,因此亦非主要原因;4.下丘脑反应:患者术后垂体功能减退,高热,CT提示下丘脑可疑异常信号影,皆提示下丘脑损伤可能;瘤体包绕前交通动脉,亦是下丘脑损伤的诱因;脑脊液漏亦可能是诱发原因。综上,多种原因导致的下丘脑反应可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关键原因。
  • 摘要:目的:最大程度的安全切除辅以放化疗是目前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方案.但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通常认为其具有较多的合并症和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因此较年轻患者而言具有更差的预后.本研究旨在确定提示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而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单位自2008年至今收治的大于60岁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以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作为主要预后评价指标,以中位总生存期作为次要预后评价指标;以年龄、性别、KPS评分、术前合并症、肿瘤大小、肿瘤位置、选择的治疗方法 (对症支持治疗、手术切除、病理活检、术后放疗、术后化疗)作为可能的预后相关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33例,中位生存期为8.0±2.3个月,中位PFS时间为4.2±2.0个月.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可能的提示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年龄大于75岁、KPS评分小于70分、三种以上重要脏器基础疾病、深部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比率小于50%、仅采用病理活检和对症治疗.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提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术前)KPS评分小于70、(术中、术后)手术切除肿瘤比率小于50%、术后未行放化疗.结论:年龄并不是老年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手术禁忌症,而对于术前生活质量尚好的老年患者仍应争取最大程度安全切除,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放、化疗.
  • 摘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虽被认为是原发子胸膜的肿瘤,但在身体各部位发生SFT的均有报道,而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SFT是非常少见的。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常发生在成年人。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后,男、女发病率相等,肿瘤多粘连在硬脑(脊)膜或侧脑室,外表与脑膜瘤相似,易误诊。预后:多认为是预后较好的肿瘤,5年生存率100%,恶性SFT仅在软组织中有报道,组织学上表现为细胞的多形性及核分裂指数增加。P53(-)、弥漫CD34(+)以及低Ki-67,故提示一良好的预后。
  • 摘要:表观遗传学是研究DNA分子序列不变的前提下,被各种基团修饰后影响基因表达的新热点研究领域,甲基化和乙酰化是最多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在人类脑膜瘤组织中,发现Cx43基因在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上有所变异,预示着通过改变启动子的甲基化修饰能够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为进一步探索脑膜瘤表观遗传学方面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通过测序发现不同位置的脑膜瘤,Cx43基因启动子存在CpG岛不同程度的甲基化,也即相同的位点上甲基化程度不一致,之外,还能从结果 看出WHO分级相同的脑膜瘤甲基化程度一致(数据显示,探索性三例,但未在大样本统计上证实).脑膜瘤患者若未及时发现肿瘤并诊治,则会使肿瘤进一步增殖、分化、甚至恶变,直到占位效应明显,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即使手术救治仍将存在一些肿瘤残余问题而影响预后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对于开展早期咨询和预测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这样的结果提示,甲基化是肿瘤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方式,能够运用甲基化的程度这一方式来进一步深入研究肿瘤的分型和分子标记物.本研究通过检测脑膜瘤患者Cx43基因编码区和启动子区序列以及甲基化位点和甲基化程度来探索人类脑膜瘤与Cx43基因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明确Cx43基因究竟是如何在脑膜瘤发病的过程中起作用的,在哪些具体的分子机制调控环节上调控脑膜瘤的进展,可为综合防治脑膜瘤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摘要:目的:通过对64例脑转移瘤规范化治疗后结果的分析,探讨在治疗指南指引下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按《指南》所倡导的治疗方案分为手术组与放疗组,手术组为手术切除+全脑放疗;放疗组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全脑放疗或为适形调强放疗+全脑放疗.对比两组随访结果.结果:获得随访64例,其中手术组30例,放疗组34例,随访期为12-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0.5年生存期:手术组27(90%),放疗组30例(88.23%);1年生存期:手术组22例(73.33%),放疗组26例(76.47%);2年生存期:手术组17例(56.67%),放疗组18例(52.94%).中位生存期:14.4个月,手术组为15.6个月,放疗组为13.9个月(P=0.040)。结论:在指南指引下的规范化治疗,首先是全面正确地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与肿瘤的转移状况,确立单处转移和多处转移,再是根据颅内情况确定是单发转移和多发转移,转移病灶为囊性或是实性,遂选择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法,即手术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局部适形放疗;均辅以全脑放疗。正确的评估、合理的选择、规范治疗的实施,能使治疗结果优化。
  • 摘要:探讨颞叶前部胶质细胞瘤扩大切除的手术方法 ,通过规范的神经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和流程,提高颞叶前部胶质瘤的疗效.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9例颞叶前部胶质瘤患者采用扩大切除术.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头皮切口采用"大问号"切口,术中颞叶皮层切除应在颞叶前5-6cm内,可以把Labbe静脉作为颞叶切除后界的解剖标志.但当Labbe静脉存在解剖变异时,可选用大脑外侧裂与中央沟汇合处作为解剖标志.非优势侧的皮层切除后界可以延伸至缘上回和角回.将肿瘤及周围受侵脑组织一并切除,对低级别胶质瘤(WHOⅡ级),术后常规放射治疗;对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术后常规同步放、化射治疗.参照解剖学标志,对颞叶前部胶质瘤进行扩大切除不致引起严重的后果,术后联合放、化疗,可以达到在保护重要功能的前提下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
  • 摘要:目的: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的可能性很高.很多患者需进行预防性全脑照射甚或最后还是要进行全脑放疗.尽管进行了上述治疗,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肿瘤仍会复发,需要其他局部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此类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接受伽马刀治疗的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多变量分析法研究能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患者接受SRS治疗后的平均随访时间为9月(极差3-36月)。半年及一年实际肿瘤局控率分别为90%和85%。61%的患者在平均7月后出现治疗区域外的新发转移瘤,其中71%的患者之前接受过全脑放疗。KPS评分以及4周内联合WBRT与SRS治疗是两个能显著提高总体生存期的预测因素(P值分别为0.033和0.040)。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
  • 摘要:目的:探讨CT、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术的安全性、准确性及其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及取材要点,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rn 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并行CT/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的27例病患,均采用framelink软件融合薄层扫描CT/MRI计算坐标及穿刺角度.rn 结果:活检病理诊断:脑胶质细胞肿瘤14例,淋巴瘤7例,炎性疾病2例,组织细胞肉瘤1例,小细胞恶性肿瘤2例,未明确诊断1例.活检确诊率96.3%.共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局部脑水肿2例,穿刺部位出血3例,癫痫2例.rn 结论:CT/MRI导向立体定向活检阳性检出率高,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可作为脑内病灶临床治疗的一项重要选择方案,尤其对于脑内深部病变开颅风险极大的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可靠的治疗途径.
  • 摘要:通过4例病例,认为PET-CT可以在”功能”的层面上给病灶定位,有效地弥补了MR和CT的不足,扩大了癫痫患者的手术适应症范围,使更多的癫痫患者能得到有效的手术治疗。
  • 摘要:本文介绍一例患者,男性,19岁,2011年9月因"车祸致神志不清一天"入院.入院诊断:脑疝,多发颅面骨骨折,左侧额顶部硬膜外血肿,双侧额叶脑挫裂伤,脑内血肿,脑脊液鼻漏.予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双侧额颞部去骨瓣减压+颅内压监测+颅骨整复+前颅底修补术+腰大池置管引流术".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持续昏迷,复查CT提示右侧硬膜下积液,经保守治疗、高压氧治疗、反复穿刺外引流、开颅积液清除+广泛蛛网膜撕裂+颞肌贴附术等多种治疗后,硬膜下积液仍复发.后脑积水表现加重,而硬膜下积液持续存在,经持续腰大池置管引流后,硬膜下积液较前明显减少,患者意识好转.遂一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双侧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恢复良好.
  • 摘要:本文评估脊髓电刺激治疗中枢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于浙二医院神经外科行脊髓电刺激治疗中枢性疼痛2例.第1例为54岁男性,右侧臂丛神经撕脱后疼痛13年,电击样,表现为持续性疼痛背景下阵发加重,VAS8分.疼痛部位为右前臂内侧和右手尺侧(C8、T1),疼痛部位感觉完全缺失.多种止痛药物疗效欠佳.2010年于外院行穿刺电极脊髓电刺激,电极位置差,无效.患者对于行走功能要求高,对于脊髓后根入髓区切开术的并发症难以接受,故行电极位置调整.手术为全麻后俯卧位,将外科电极置入C6-7椎体水平,术中SEP一过性下降,MEP良好.第2例为48岁男性,车祸致腰1、2骨折,脊髓损伤后双下肢瘫痪,双侧腹股沟以下深浅感觉基本丧失,右脚有轻微感觉,大小便无法控制.疼痛病程10年,疼痛部位为左侧膝关节以下脚掌外侧疼痛(L4-S1),表现为胀痛、暴裂样、针刺、烧灼样疼痛,阵发出现,VAS10分。左侧偶有疼痛发作,VAS5分。普瑞巴林、加巴喷丁、曲马多等药物治疗仍无法控制疼痛。可拄拐行走,对行走功能要求高。全麻俯卧下行2×4片状电极植入,电极头端位于尾端,电极置于T10-11椎体水平,术中唤醒测试麻木覆盖位置良好。
  • 摘要:回顾相关文献,设计制作医院用来评估老年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iNPH)病人的评分系统和步态试验场.步态试验场(Walking analysis system)是指在功能神经外科领域,用于步态分析测试的一处固定性场所.在该场所内,可完成7米,10米直线行走及转弯步态测试.临床资料:手术组入组病人男16人,女7人.平均年龄70.35岁,术前诊断iNPH明确,排除阿尔海默氏病,血管性痴呆,肿瘤等引起的梗阻性脑积水.排除组7人,评估认为不适合手术.术前步态试验,10米长的步态试验场行走3次,计算步幅,频度,速度,抬脚高度,转身时间.MMSE简易智力量表及尿失禁评分,腰穿测压,放出脑脊液30ml,并常规化验.眼穿第二天复查,比较症状及评分变化.常规检查磁共振,并纪录脑积水FHI指数.全麻下脑室腹腔分流术14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9例,全部为.观察病人症状改善及副反应发生情况.常规术后术后72内复查头部CT检查,评估FHI指数.随访6-30个月,术后6月,12月复查CT并监测FHI指数及患者症状.根据情况调节脑室腹腔分流阀压力设置.正常颅压脑积水三主征描述复杂,本套评估系统能针对性评估患者智力认知状况,步态状况及尿失禁程度.经过术前详细评估,腰穿试验或腰大池引流试验,步态监测.手术组的本套MMSE指数变化率-11.34~-15.6%,排除组MMSE指数变化率-3.12~7.88%.手术组的步态指数变化率-7.34~20.6%,排除组步态指数指数变化率-3.12~ 7.88%.随访期间,半年后FHI指数变化改善的占26.1%,手术后iNPH症状好转91.3%.半年后,一例(4.3%)出现双侧额颞顶慢性硬膜下积液,再次调节压力阀后逐步消失.
  • 摘要:尽管枕颞腹侧叶皮层(VOTc)在物体视觉识别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证实,但是VOTc的物体表征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到颞叶前部区域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以一名接受右侧颞叶前部切除手术的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记录了患者VOTc在术前两周,术后两个月对面孔,文字,肢体,房屋,工具,花朵等六类物体的表征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前先比,(1)术后患者左右VOTc对面孔、场景、文字、肢体以及所有类别物体的选择性反应的空间大小和空间分布没有明显变化;(2)采用表征相似性分析方法,术后患者左右VOTc的神经元群落对不同类别物体的空间反应模式的非相似性程度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右侧颖叶前部神经元的异常活动不会影响到左右两侧VOTc参与表征视觉物体的神经元群落的整体构成,但会降低这些神经元群落的精细空间反应模式对不同类别物体的区分能力。
  • 摘要:去骨瓣减压术是脑外科常规手术,去骨瓣减压术后局部硬脑膜与脑组织表面会形成一层纤维膜,该膜与外侧肌层或皮下层之间形成瘢痕粘连。瘢痕粘连易出现脑内异常放电,导致癫痫发生。颅骨成形术时需分离该粘连层,由于解剖层次不清,操作困难,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易导致脑组织损伤,出现各种并发症。本研究利用PLGA膜的屏障作用有效保护手术创面,阻止成纤维细胞侵入,阻止硬脑膜组织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形成纤维结缔组织和肉芽瘢痕组织等结构,且不影响切口愈合。PLGA膜能够降解吸收,在硬脑膜外形成一自然腔隙,起到了隔离作用,从而再次有效预防粘连、减少瘢痕形成。在实质上减少癫痫发生概率、减轻手术剥离难度和由此产生的无谓损伤、减少颅骨成形术中的出血情况。可以大大提高颅骨成形术的安全性,让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心理上更易于接受颅骨成形手术。
  • 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及D-二聚体(Ddimer)与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病机制及复发的关系.方法:测定74例CSDH患者(包括7例术后复发病人)静脉血及血肿液中VEGF、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三种因子的含量,测定9例健康人静脉血中三种因子的含量作为对照.结果:(1)CSDH患者血肿液中VEGF、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高于静脉血中的含量(P<0.05),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明显低于静脉血中的含量(P<0.05).(2)CSDH术后复发患者血肿液中VEGF、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而复发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明显低于未复发患者(P<0.05).(3)CSDH患者静脉血中三种因子含量与健康人静脉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Fibrinogen及D-dimer在CSDH的发病机制及复发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结果提示CSDH患者血肿中既存在大量新生血管生成,也存在局部纤溶亢进,可能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CSDH的发生、恶化进展及复发.根据本实验研究结果,推测选择性地抑制VEGF的生物学作用,同时对病人实施促凝治疗等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能帮助部分CSDH患者得到成功的保守治疗或降低复发.因此,未来继续对这些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摘要:本文介绍一例男性患者,53岁.被高压电击伤头部和左上肢伴神志不清4小时入院.本例特殊性在于患者手术时病情已极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需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同时患者颅骨及硬脑膜缺损范围较大,如一期行皮瓣转移修复创口,患者恐难以耐受,风险极大,即使简单的自体皮移植也恐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失血,且仍需二次修复。对于此类创口,传统的凡士林纱布等覆盖创面,加强局部换药预防感染,后期选择合适时机修复创面不失为一种方法。但缺点是创面及颅内感染率较高。异体皮作为理想的创面覆盖物,其疗效已经在普通烧伤创面上得到验证,但作为开颅术后替代缺损脑膜,颅骨及皮肤的暂时性覆盖物,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报道。本例在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选用异体皮作为创面覆盖物保护裸露脑组织,异体皮覆盖创面一般有3-4周的免疫耐受期,此时它尚未产生严重的排异反应,可对创面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在较长时间内避免了颅内感染的发生,为后期修复手术赢得了时间。
  • 摘要:本文探讨使用Leadpoint微电极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的临床应用,评估其价值及安全性.微电极技术在靶点的功能定位上可以避免单纯依靠解剖定位的个体差异性和局限性,发挥重要作用.3.0TMRI扫描结合Framelink手术规划解剖靶点定位可减少多针道微电极记录,减少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穿刺道STN电生理描记可以提高深部电极的置入位置的精确性,为术后程控提供更优化的效果.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持续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对儿童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对44例重型颅脑创伤术后的儿童采用持续有创ICP监测,按照预后评定标准(出院时病死率;哥拉斯哥预后评分),观察其疗效.结果:ICP<7.5mm Hg者(Ⅰ组)7例;ICP7.5~20mmHg者(Ⅱ组)18例;ICP20-40mmHg者(Ⅲ组)14例;ICP>40mmHg者(Ⅳ组)5例.12例患者在监测过程中发现ICP急骤升高,持续超过2rain,急诊复查CT发现颅内复发血肿或对侧颅内血肿,及时行二次手术治疗,其中8例发生于术后6h内.出院时,Ⅰ组患者存活6例,死亡1例;Ⅱ组患者存活13例,死亡5例;Ⅲ组患者存活8例,死亡6例;Ⅳ组患者5例全部死亡.不同ICP患者病死率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内,存活者的平均ICP为(14.91±3.83)mmHg,死亡者的平均ICP为(27.16+5.62)mmHg,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伤后6个月时,不同ICP患者哥拉斯哥预后评分差畀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创伤的儿童患者,持续有创ICP监测有助于客观评价创伤,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指导治疗,并可精确评估预后.
  • 摘要:目的:比较改良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科室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组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疗效:改良大骨瓣减压术组恢复良好21例、中残14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5例;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组恢复良好12例、中残10例、重残17例、植物生存13例、死亡8例;改良大骨瓣减压术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7,P<0.05),改良大骨瓣减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去骨瓣减压术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8,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慢性期时血浆内炎症因子水半的变化,开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临床随访57名重型颅脑损伤(入院时GOS评分3-8分)患者,第1个月至第6个月每一个月留取血液标本一次,第12个月时再留取一次血液标本;另外取健康对照组8人,分别留取一次血液标本.以GO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所有血液标本经处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血浆中的IL-1β、TNFα、IL-6和IL-1O的含量,比较其与正常对健康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并根据患者的GOS评分高低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所有患者伤后6个月以内的血浆IL-1β、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p=0.009、p=0.015和p=0.043);血浆TNF-α的含量也有高于健康对照组的趋势,虽然缺乏显著地差异性(p=0.057).在伤后第6个月,GOS评分4-5的患者其血浆IL-6和IL-10的含量显著低于GOS评分2-3分的患者(分别为p=0.021和p=0.016).在第12个月时,血t浆IL-6和IL-10的含量仍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p=0.032和p=0.041),且GOS评分4-5的患者其血t浆IL-6和IL-10的含量仍显著低于GOS评分2-3分的患者(分别为p=0.042和p=0.038).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与血浆各炎症因子的含量无显著地相关性.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一年内慢性炎症反应持续存在,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该结果提示伤后慢性期内清除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是一种潜在的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法 .
  • 摘要:后颅窝创伤少见,在大多数报道中,占头部创伤的3%以下.常见病变有后颅窝硬脑膜外血肿(EDH)、颅窝硬脑膜下血肿、小脑脑挫伤、小脑内血肿.尽管该部位损伤少见,由于占位损伤增大而后颅窝空间有限,易引起引起脑干受压发生枕骨大空疝导致神经功能迅速恶化,而危及生命.后颅窝创伤占位效应致中脑周围池消失,第四脑室受压和(或)移位,发生急性梗阻性脑积水.通常认为对有症状的、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的患者有手术指征时,及时识别、及时接受手术治疗,由于不手术或延迟手术存在潜在的不良结果.本文介绍了手术的适应证、提出只要存在手术适应证,就应尽早行手术。探讨了单纯硬膜外血肿;后颅窝硬膜下血肿、小脑挫伤并脑内血肿;枕骨大孔切开减压手术治疗枕骨大孔疝的手术方法。
  • 摘要:脑积水特别是交通性脑积水是临床上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交通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患者,早期修补及处理脑积水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作为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一种手术方式,具有分流效果确切,脑室外操作无需损伤已受损的脑组织,阻塞、感染等并发症少,术后出现低颅压症状较轻等优点,临床中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效果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经皮穿刺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因素.rn 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1月~2012年3月采用经皮穿刺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的2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记录,并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定期随访,探讨球囊形状、球囊容积、压迫持续时间、年龄、性别、疼痛类型、术前病程持续时间、既往手术史以及疼痛部位等参数与患者疗效的关系.rn 结果:术后随访12~40月,平均22.5月.本组术后疼痛即刻消失率92.5%,5%偶尔疼痛,无需服用药物,整体治愈率为97.5%,至随访结束总体有效率为88.5%.术后手术同侧咀嚼肌乏力124例(62%),21例(10.5%)患者出现面部感觉异常,2例(1%)复视(外展神经麻痹),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探讨的参数中,球囊形状(P<0.001,OR=229.361,95%CI 17.092~3077.915)是影响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消失的独立预后因素.球囊形状呈梨形(P<0.001,RR=10.866,95%CI 5.433~21.689)、典型三叉神经痛(P=0.016,RR=2.988,95%CI 1.230~7.262)是影响维持患者术后无痛病程的独立预后因素.缩短了球囊的压迫时间后,术后面部感觉异常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35).rn 结论:球囊形状是影响经皮穿刺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决定性参数,在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时,应尽量调整球囊位置直至乳头凸向后颅窝的”梨形”出现。
  • 摘要:目的:临床工作中遇到一少见病例,小脑幕DAVF栓塞后继发软脑膜动静脉瘘(pial AVF),查阅文献后对该现象做出假设性回答.rn 方法:一男性患者,47岁,因癫痫入院,检查发现右侧小脑幕区DAVF,主要由右侧枕动脉及脑膜中动脉供血,通过岩上窦-岩鳞窦-蝶顶窦往大脑中浅静脉引流,通过脑膜中动脉超选后,使用ONYX胶完全闭塞DAVF,术后造影发现DAVF完全消失,但在参与引流的大脑中浅静脉区域发现pial AVF.通过medline查阅相关文献.rn 结果:未发现有DAVF栓塞后继发pial AVF的文献,但查阅到有2篇大脑大静脉畸形患者栓塞后发生DAVF的文章(16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4例发生DAVF(术后3-16月).rn 结论:目前没有同病例相似的报道,分析假设可能原因:1.引流静脉持续高压,导致软脑膜动静脉分流,在DAVE栓塞后,引流静脉压力下降,动静脉分流在造影中显现;2.本存在pial AVF,发生DAVE后由于静脉高压,pial AVF不能显影,栓塞后静脉高压解除后动静脉瘘再次显影。
  • 摘要:本文探讨椎动脉复合体压迫造成的面肌痉挛患者的神经血管压迫特点及手术技巧.提出"椎动脉压迫致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其实是椎动脉及其一支或数支主要分支的复合体.分开椎动脉的方法 宜根据椎动脉的张力从简单到复杂选择:先采用Teflon絮团在椎动脉和脑干间长距离垫开,若此处理后椎动脉和面神经REZ区间分开不理想,再加用强力悬吊法.共同压迫的椎动脉分支也需要垫开.对于椎动脉复合体压迫引起的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也能安全、良效.
  • 摘要:目的:初步讨论保留椎板骨桥的半半椎板切除手术方式以治疗椎管内髓外外中瘤.rn 方式:回顾性比较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期间本组所收治的病灶位于2个节段之间背侧,病灶位于椎管一侧且长度小于2cm的椎管内髓外膜内病变共73例;其中34例患者采用保留椎板骨桥的半半椎板切除手术切除病灶,40例患者采用半椎板或全椎板方式切除病灶;随访观察两组病人术后的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上差异.rn 结果:统计学结果显示相比于半椎板及全椎板手术方式,半半椎板切除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上有明显降低(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半半椎板手术方式切除病灶对病人脊柱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活动.rn 结论:保留椎板骨桥的半半椎板手术方式有效利用脊椎的自然解剖减少,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脊柱骨性结构,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可以作为处理椎管内髓外膜内较微小病灶的手术方式.
  •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枕大池重建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效果,探索该病手术治疗的适宜术式.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MRI证实.术中将增厚的寰枕筋膜切除,显微镜下"Y"形切开硬膜,分离硬膜内层与蛛网膜的粘连,下疝至颈椎管内的小脑扁桃体作软膜下吸除,保持小脑扁桃体表面软脑膜的完整,防止术后粘连.将四脑室正中孔粘连松解,观察脊髓中央管开口是否有隔膜,如有切开;如已闭的,作脊髓空洞正中切开;用5-0丝线缝合枕大孔的蛛网膜,以重建枕大池及枕大池成形.rn 结果:术后64例中52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因术后感染后加剧,11例临床症状未改变.随访半年-九年,MR复查,均见枕大池形成,15例脊髓空洞消失,其余脊髓空洞明显缩小.rn 结论:通过改良枕大池重建来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不仅解除延颈髓的的压迫,同时恢复脑脊液循环的生理通道,重塑了枕大池,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有效、合理的手术方式.
  • 摘要:Aims: In recent years, numerous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Astragaloside Ⅳ(AST Ⅳ)ha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against cerebral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 but whetherAstragalosideⅣattenuates early brain injury (EBI)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 is still not clear.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AstragalosideⅣon neurobehavior, cell apoptosis,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and brainedema of EBI after experiment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rats.rn Methods: Rats (n=6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groups: sham group,SAH group, SAH+saline (40 mg/kg) group, and SAH+AstragalosideⅣ(40 mg/kg)group. Astragaloside Ⅳ or an equal volume of physiological saline was administeredonce the day before SAH and at 1h and 6 h after SAH. Mortality,neurologicalscores, brain edema were assessed at 24 h after SAH, biochemical tests and histologi-cal studies were also performed at that point.rn Results: SAH induced an increase in the malondialdehyde (MDA) level, neuron apop-tosis, cleaved-caspase 3, brain edema and a decrease in neurobehavioral scores and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 Astra-galoside Ⅳ treatment reversed the changes.rn Conclusion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Astragaloside Ⅳ may alleviate EBI after SAHthrough antioxidation, inhibition of neuron apoptosis and reduction of brain edema.
  • 摘要:观察Caveolin-1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DIND)基底动脉中在的表达情况,探讨Caveolin-1与DIND的关系研究表明,Caveolin-1蛋白在兔基底动脉中的表达下调与其SAH后DIND发生有关,可能是SAH后DIND治疗的潜在靶点,为DIND的治疗提供基础研究依据。
  • 摘要:Halsted缝合法(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固定腰大池引流管能够收缩引流管周围皮肤组织,与腰大池引流管互相压迫,大大减少了穿刺部位脑脊液漏,渗血的发生,从而阻断了细菌侵入途径,理论上可以减少颅内感染的发生。而由于皮肤的弹性,使得周围皮肤对引流管的压迫不至于过强,引流管腔仍能保持通畅。同时,因为互相压迫带来的摩擦力,很好的固定了引流管,使引流管不易滑脱。并且,缝合时,缝针进针出针动作均在引流管周围完成,降低了缝针损伤引流管的可能,保护了腰大池引流装置。尽管目前统计学数据尚未提示感染,引流管滑脱,断裂等方面的显著性差异,但两组数据差异趋势显而易见,如统计数据可以进一步扩大,必然会显示出Halsted缝合法固定引流管的优势。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关于感染方面,本文数据中的感染病例,一例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行腰大池置管并发感染(普通引流管固定方法固定引流管),因颅腔未打开,从而认为腰大池置管引流是导致颅内感染的原因,考虑是因为患者粪便等排泄物沿穿刺部位脑脊液逆行感染所致。其余病例因为和开颅手术时间长,出血多,患者体质差等综合因素有关,笔者并不认为单纯和腰大池置管有关,而应该认为是一种易感因素。但置管时的细节问题,同样需要重视。综上所述,Halsted缝合法(间断水平褥式内翻缝合法)应用于腰大池置管引流术,其操作简单,安全,效果显著,更好地保护了患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摘要:Objective: Brilliant blue G (BBG), a selective P2X7 receptor (P2x7R) antagonist, exhibits neuroprotective properties. This study examinedwhether BBG treatment ameliorates early brain injury (EBI) afterexperiment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specifically via inhibiting 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relatedproapoptotic pathways.Inhibition of P2X7R by BBG or P2X7R siRNA can prevent EBI via p38 MAPK after SAH.
  • 摘要:目的:眶颧入路(Orbitozygomatic,OZ)是颅底外科手术中常用手术入路,历来受到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视.1998年美国凤凰城Barrow神经外科研究所报道了改良眶颧入路,明显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作者于201 1年在Barrow神经外科研究所学习了改良眶颧入路(MOZ).本文主要探讨MOZ的操作技巧和体会.方法:自2011-12-1至2013-6-1期间作者进行的部分颅内动脉瘤及中颅窝肿瘤手术,采用改良眶颧入路,评估手术效果及手术体会.结果:共12例改良眶颧入路手术.其中前交通动脉瘤7例,鞍区肿瘤3例,中颅底脑膜瘤2例.本组患者均在未用脑牵开器的情况下,获得了优良的手术显露,对病变的观察角度明显增大.术后CT复查未见明显的牵拉性损伤,未发生面神经额支麻痹、眼球凹陷、颧弓分离、眼球损伤、视力下降、骨瓣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的外貌术后未出现明显改变.结论:较之翼点入路,改良眶颧入路以牺牲骨性组织减少脑组织的牵拉并增加手术的显露范围.较之传统眶颧入路减少了颧弓、颧突及眶外侧壁骨的切除,操作更安全,不影响外貌,并发症明显减少,可以获得相似的暴露范围,侧方暴露充分,观察角度大.
  • 摘要:近年来,HBOP诱导的脑损伤耐受现象成为研究热点。前期实验表明,HBOP显著减轻大鼠ICH后脑水肿,但其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认为,ICH后的脑水肿发生发展过程中,BBB的改变不是主要作用口。也有研究认为,ICH后的脑水肿有一部分为血管源性的脑水肿,即BBB的破坏所导致。本研究采用EB法测定大鼠ICH后血肿周围BBB改变,EB是一种偶氮基荧光染料,具有与体内外血清蛋白结合的特性,从而被广泛的应用于评价BBB的通透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鼠ICH后出血侧脑组织的EB含量随着脑出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8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实验结果显示HBOP显著降低血肿同侧脑组织的EB含量,表明HBOP显著减轻大鼠ICH后BBB破坏,这可能是HBOP减轻大鼠ICH后脑水肿的重要机理之一。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使用三维高分辨率CT(HRCT)重建的方法 来观察经鼻内镜至翼腭窝(PPF)的手术入路中的重要解剖结构,探讨翼管(VC)、圆孔(FR)和蝶腭孔(SPF)这些重要解剖标志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患者及1例尸体标本的HRCT扫描数据.在三维重建的模型中,观察SPF,VC和FR的形态以及SPF和VC之间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结果:三维测量SPF,VC,和FR的平均直径分别为6.26±1.59毫米,2.35±0.77毫米和2.75±0.77毫米.VC和SPF后下缘之间的平均距离为4.03±1.15毫米.三维立体模型中VC和FR之间的平均垂直和水平距离分别为4.94±1.35毫米和9.22±3.07毫米.VC的全部或部分边缘92%(33/36)位于SPF的下缘以上,97%(35/36)位于SPF内缘的的外侧.结论:深入理解SPF、VC和FR之间的三维空间立体关系,有助于安全地行内镜下经鼻至翼腭窝的手术.
  • 摘要:本文观察腰大池置管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从中分析总结腰大池置管操作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要点.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科室血管病组腰大池置管引流术8 1例.引流管装置使用索菲萨和美敦力两种品牌.观察腰大池置管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引流管相关并发症.分析置管后患者颅内感染,引流管滑脱,断裂以及穿刺部位脑脊液漏,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因素以及预防措施.结果在81例腰大池置管引流术中,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引流6例,其他血管性疾病开颅手术后引流75例.发生颅内感染(脑脊液涂片,培养均阳性)6例,发生率为7%;穿刺部位脑脊液漏19例,发生率为23%;渗血18例,发生率为22%;引流管滑脱2例,发生率为2%;引流管断裂3例,发生率为4%.
  • 摘要:浙医二院神经外科转化医学打破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铺平了基础实验研发与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从而把基础研究所获得的知识及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新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中也充分体会到了转化医学缩短了”从实验台到病床”的过程,是摸索临床可行性有效的研究方法。神经外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机遇,应用转化医学理念,构建转化医学技术平台,从而促进神经外科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学科交叉、药物开发、器械研制等工作实践具体体现在:1、构建国际化,多学科,跨领域神经科学转化医学平台;2、培养具有转化医学理念的神经外科专科人才。3、样本库的建立包括:人口生物样本库和疾病生物样本库;这也是转化医学的支撑和源泉。
  • 摘要:目的:脊髓电刺激(SCS)目前已成为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医院于2013年5月采用脊髓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疼痛1例,效果良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方法:患者因外伤后左下肢疼痛并加重10余年,VAS评分9-10分,曾于外院行"腰椎后路减压手术","腰椎大网膜移植手术","腰椎前后路内固定矫形手术",10年余前开始出现左侧膝关节以下及脚掌外侧疼痛,性质不定,每周发作1-2次,发作时VAS评分3-4分.4年前药物不能控制疼痛.1年余前开始口服普瑞巴林片及曲马多片治疗,剂量及次数逐渐加大,控制仍不佳,VAS评分9-10分,2013年5月予医院全麻下行T11-12椎体脊髓电刺激术治疗.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手术宣教的有关准备.术后重视体位、伤口引流管、切口的护理,和神经系统的观察及脊髓刺激器、药物和心理护理.结果:患者术后逐渐调整刺激参数观察疗效,随访2个月,刺激参数为脉宽210us,频率30Hz,右侧0-3+,电压1.5V;左侧4-5+,电压2.1V,术后VAS评分4分,疼痛缓解60%,患者表示疗效基本满意.结论:脊髓电刺激疗法作为当今临床疼痛治疗领域的一项安全有效的重要镇痛技术必将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应用.术前术后的知识宣教和护理在外科电极脊髓电刺激治疗脊髓神经损伤后疼痛中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患者被实施气切手术后,气道湿化效果不好所产生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从而提出提高气道湿化质量的方法.方法:在2012年12月-2013年6月期间采用临床观察方法研究收入医院的气切患者气道湿化情况.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情况、意识状态及手术情况,从雾化器的选择、湿化液浓度的选择、气道创口敷料的选择、是否进行气道管理等角度,对气切患者进行分组比较,观察气道湿化的效果.结果:2012年12月-2013年6月间,共有52例病人纳入研究,将病人平均分为2组,各26人.采用滴入式雾化方式、选择0.9%浓度的湿化液、创口采用纱布敷料、不进行气道管理的这组病人产生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42.3%;采用雾化式雾化方式、选择0.45%浓度的湿化液、创口采用康惠尔无粘胶泡沫敷料、严格进行气道管理的这组病人产生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9.2%.结论:采用雾化式雾化方式、选择0.45%浓度的湿化液、创口采用康惠尔无粘胶泡沫敷料、严格进行气道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气切患者的气道湿化的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方法有比较研究、实例研究法,采用国内外医护管理流程再造比较,找出医护管理流程再造的特点;以笔者所在医院为实例,结合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特点,分析流程再造过程中可能出现和重要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方案。结果:流程改造促进了护理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数据显示,aSAH患者在急诊室滞留时间由48-72小时缩短为24小时;72小时内出血的患者24小时内完成检查治疗并收住入院;流程管理中目的性的出院指导,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增加,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由88.9%上升至98%,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90%上升至99%,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由86%上升至98%。为科室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效益居全院之首,业务量每年均在大幅度递增。
  • 摘要:目的:总结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医院2001-2011年收治的36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临床特点、术后并发症及术前、术后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脊髓内肿瘤完全切除,4例脊髓内多发的肿瘤分2-3次手术切除.手术后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术前McCormick脊髓功能状态分级Ⅰ级19例中感觉障碍明显改善14例,无明显改善2例,恶化3例;Ⅱ级明显改善6例,无变化2例;Ⅲ级5例中明显改善4例,无变化1例;Ⅳ级4例中改善2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2例合并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其中1例小脑肿瘤未手术治疗,另1例小脑肿瘤全切除.有1例髓内多发血管母细胞瘤术后复发,1例颈髓血管母细胞瘤患者术第4个月死于呼吸衰竭后.随着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科开展了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手术逐步增加,相应的制定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经过规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脊髓血管母细胞瘤术后并发症较多,严谨的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残率,提高手术疗效.因此,术前术后周密、细致的观察与护理十分重要,是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有力手段.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