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六届中国西部卒中介入会议
第六届中国西部卒中介入会议

第六届中国西部卒中介入会议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重庆
  • 出版时间: 2010-04-17

主办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会议文集:第六届中国西部卒中介入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n 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行DSA住院患者,其中,经桡动脉穿刺途径(桡动脉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56.0±8.0).经股动脉穿刺途径(股动脉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57.5±6.5)。比较两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卧床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rn 结果:经桡动脉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与经股动脉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卧床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组(P<0.05)。rn 结论: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国30-40%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超过50%的TIA是由颅内动脉狭窄引起的。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自然病程不容乐观,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同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为7.8%.抗栓治疗,包括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被认为是预防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有效措施。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尽管给予“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华法令-阿司匹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实验的结果显示,华法令抗凝并不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而且明显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和病死率。随着心脏科医生在经皮血管成形术和冠脉支架术方面取得成功,支架成形术作为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一种措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本文介绍了PTA及颅内支架成形术,简述了操作技术的改进及支架的研究进展,指出颅内支架成形术能否作为一线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近年来,关于介入治疗的观念在不断更新,操作流程、围手术期处理趋于规范,介入医生的经验也在不断积累,支架的材料、设计和应用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并发症的发生率正在下降,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光明。
  • 摘要:目的:评价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预防和减少脑血管造影并发症的措施。rn 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rn 结果:67例脑血管造影假性动脉瘤0例,造影剂过敏0例,动脉夹层0例,穿刺点皮下血肿1例,局部疼痛1例,血管痉挛1例,无术中脑出血情况,在造影过程中无死亡病例。rn 结论:DSA对于脑血管疾病是一项较为安全、灵敏的检查方法。检查过程中注意操作细致,完全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 摘要: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发生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rn 方法:对27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行DSA,按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后分析脑供血动脉血管异常、血管狭窄部位和程度、责任血管等的比例。rn 结果:随年龄增长血管异常发生率增加,以70-80岁组为最高达82.1%(男,23/28)和76.9%(女,10/13),表现为血管狭窄或闭塞:年轻组以烟雾病和其他异常为多,40-49岁组烟雾病发病率为高达20.0%(男,5/25)和23.1%(女,3/13)。颅外血管狭窄随年龄增加而增加,70-80岁最高50.0%(男,14/28)和38.7%(女,5/13);颅内血管狭窄在女性组随年龄增加而增加,70-80岁组达30.8%(女;4/13);而男性组可见年轻患者比例较高,26-39岁组达36.4%(男,4/11)。狭窄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多组显示女性组血管狭窄比例较男性组为低。责任血管比例为60.0%至100%。rn 结论:ICVD患者DSA显示颅内外血管状态分布随不同年龄和性别组不同,提示可能病因不同,并且ICVD患者应尽早行DSA。
  • 摘要:本文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康复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并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也起到积极作用,说明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的恢复密切相关,这可能与心理干预组患者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更加积极主要有关。由此可见,心理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体会到,心理干预结合康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因此我们主张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即可开始心理干预及康复治疗。
  • 摘要:椎基底动脉夹层(VBAD)是脑血管病病因之一,可导致病人严重不良后果.本文从VBAD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临床预后等出发。讨论了VBAD的发病过程,加强对VBAD的认识,以至于针对性治疗,减少VBAD死亡率和致残率。
  •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动脉夹层、动脉炎、血管畸形等,颅内动脉狭窄发生频率上以大脑中动脉最高,其次是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主要危害责任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造成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外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支架植入术被证明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手段,是目前脑血管病治疗的趋势。支架植入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的优点,由于支架植入术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管损伤、微栓子脱落、血管痉挛、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特别是支架释放后,减轻了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使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的脑组织短期内无法适应颅内动脉狭窄解除后瞬时高血流量而产生再灌注损伤,故支架术后需注意有效控制血压。因此,术中除做好介入治疗的一般护理外,还应特别注意血压的调控治疗的观察,本文分析了本院神经内科163例脑血管狭窄患者接受颅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对血压控制性治疗的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指出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治疗操作和X线图像上,生命体征的变化就不能很好的观察,术中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显得非常重要,第一时间为医生提供病情变化确保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成功有重要意义。
  • 摘要: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 Dysplasia, FMD)是一种非炎症性、非动脉硬化性节段性、多灶性动脉血管病变,主要累及全身中等大小的动脉,可导致动脉的狭窄、闭塞、动脉瘤或夹层,病变部位多在颈内动脉的颅外段和肾动脉,两侧均可累及,但很少累及椎动脉,可以伴发动脉瘤。本文对1例貌似偏头痛的颈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患者进行分析,指出目前针对FM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科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颈动脉FMD患者为避免日后发生卒中,应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但如果合并动脉瘤,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当慎用。一旦出现脑梗塞或脑出血,应当在卒中单元接受脑血管病正规治疗。
  • 摘要:本文介绍了1例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及侧枝循环代偿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脑血液循环与临床症状、危险因素等进行分析,指出该患者前后两次血管检查对比:第一次,发现双侧颈动脉在起始段闭塞。经过规则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治疗8个月后。第2次。发现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经过治疗闭塞的血管重新开放,考虑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治疗有效。可以进一步颅外-颅内脑动脉搭桥术和血管内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等。
  • 摘要:本文介绍了1例大脑后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指出采用ArthosPico小血管支架是采用新型支架材料钴铬合金,有着极好的柔韧性和血管顺应性,可以通过任何角度到达任何病变部位。并采用CTA对该患者进行随访,显示支架展开良好,支架内未发生再狭窄,同时支架远端造影剂充盈良好,提示支架通畅。CT灌注也显示双侧大脑半球rCB、rCBV, MTT、TTP均未见明显异常,说明支架植入后血管复灌的程度好,局部脑组织未再次发生低灌注,提示未发生再狭窄。
  • 摘要: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一组原因不明,预后良好,颅内压低于60mmH2O的临床症候群.由于病因不明,加之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漏诊、误诊率高,近年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自发性低颅压综合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作一综述。
  •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对急性脑梗死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诊断的价值。rn 方法:对32例临床怀疑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流成像(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NASCET法计算狭窄率。rn 结果:以DSA诊断为金标准,32例128条颅外段颈动脉狭窄超声诊断的敏感性88.3%,特异性94.6%,准确性89.8%,Kappa=0.65;MRA诊断的敏感性63.0%,特异性100%,准确性84.4%,Kappa=0.59;超声联合MRA诊断的敏感性为92.5%,特异性94.6%,准确性93.0%,Kappa=0.84。rn 结论:超声诊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敏感性、准确性均高子MRA,适用于人群初选检查。超声联合MRA诊断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与DSA一致性较好,但尚不能完全取代DSA。
  • 摘要:近十余年来,由于柔顺的冠脉支架和颅内专用支架的出现,支架辅助的血管成形术已经成为血管内脑血管重建术的主导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单纯球囊扩张术后病变靶动脉急性闭塞、血管破裂及血管夹层的发生率,但另一方面却带来一些支架相关性并发症。颅内动脉支架术的已知并发症中,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还没有被详细地描述过。现对1例基底动脉支架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进行报告,研究指出基底动脉血栓形成和闭塞的预后极差,如果得不到及时再通,其死亡率高达80%以上。本例经验提示,再次介入治疗是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相关的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以及分析可能的发病机制。rn 方法:分析本科的2例鼻咽癌放疗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rn 结果:2例患者男女各1例,均发生在放疗后6年,DSA证实2例病人中4根颈内动脉、2根椎动脉、2根锁骨下动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针对严重狭窄病变血管行血管内支架治疗,分别随访24月、20月病情稳定,无卒中继续发作。rn 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易引起颈动脉狭窄,需要定期随访及早发现临床与亚临床的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该类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 摘要:脑分水岭梗塞(watershed infarction,WSI)是指脑内相邻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带发生的脑梗死。约占所有脑梗塞的10%。在临床上,由于重视不够或未能识别,WSI常被漏诊,其真正的比例可能不止10%。WS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塞与一般脑血栓形成不同有自己的好发因素,特殊的病灶形态表现及症状体征。为进一步提高对WSI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现对WSI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与诱发因素、诊断、治疗等进行了介绍。
  • 摘要:本文介绍了假性动脉瘤超声诊断与预防,简述了假性动脉瘤的压迫治疗、放射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及超声引导局部注射凝血酶治疗的情况,指出超声引导局部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临床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及患者痛苦少等优点,易于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狭窄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 angioplassty andstenting,PTAS)的治疗及术后随访效果。rn 方法:12例均采取经股动脉入路行主动脉弓、颈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狭窄位子MCA M1段。颈内动脉虹吸段>90°患者,选择球囊扩张型支架。颈内动脉虹吸段<90°患者,选择冠脉微球囊行狭窄部扩张成形后同期植入自膨式微支架。rn 结果:本组12例MCAM1段狭窄术后即刻行DSA复查,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动脉狭窄处的内腔直径均较前明显扩大,9例扩大至正常60%以上,3例扩大至正常50%以上,DSA显示脑供血明显增加。术前有TIA的7例术后均未再脑缺血症状发作,轻偏瘫及语言障碍2周后基本恢复。PTAS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未脑缺血发作,8例行CTA检查,均无再狭窄发生。rn 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微创、安全、有效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其近期效果理想,远期效果怎样,有待大样本进一步观察。
  • 摘要:本文介绍了1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治疗方案的调整。目前该患者己随访1年,支架置入处血流通畅,未见明显异常,仍在随访中。
  • 摘要:目的:分析颅外段椎动脉夹层误诊原因,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rn 方法:对误诊的5例颅外段椎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rn 结果:颅外段椎动脉夹层易误诊为枕神经痛、血管性头痛、脑梗塞。rn 结论:颅外段椎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多样,接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诊断思路局限是造成误诊原因。DSA、CTA、MRA可以帮助明确诊断,抗凝及介入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 摘要:外伤性脑梗塞是颅脑损伤引起的局部脑血流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性损害及神经功能障碍。本文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指出颅脑外伤后脑梗塞的患者原有意识障碍。容易导致临床上漏诊。随着CT和MRI的广泛应用,其诊断率明显提高。
  • 摘要:目前脑动脉支架成形术已广泛开展,其疗效已得到肯定。其术最具灾难性的并发症是颅内出血。术后即刻头颅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出血性病变,以便及时治疗。但其CT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笔者遇到一例大脑中动脉支架术后的患者,其术后即刻头颅CT的表现非常特殊,本文对该例患者病历资料、治疗过程与术后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在脑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手术中,需向支架成形侧的脑动脉内快速地注入较大量的对比剂。因此,有可能使支架侧血脑屏障受到破坏,血液成分包括电解质和血清蛋白等较大的分子均可被血液压力经开放的血脑屏障驱入脑实质,最终导致脑水肿的发生。从而使患者出现左侧肢体肌力下降、一过性左侧病理征阳性等神经损害的表现。
  • 摘要:目的: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rn 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CV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和预后。rn 结果:CVT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样,大部分病人有头痛、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征象(90%),而不伴脑膜刺激征;其中爆裂样头痛占10%。近1/3病人伴有局灶神经功能异常如肢体无力、癲痫发作等;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能直接显示脑静脉窦闭塞及其血栓栓子。rn 结论:对临床急性起病的头痛,伴或不伴局灶.陸神经功能缺损及癲痫发作的年轻病人,应高度怀疑CVT;MRI对脑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起重要作用;DSA造影是诊断CVT的金标准;抗凝、溶栓疗法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是治疗脑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 摘要:近年来卒中发病的年轻化趋势已经逐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青年卒中的危险因素复杂多样,有些危险因素是先天决定的、难以改变的;有些则是环境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是容易预防或可以控制的,如能对其中的某些确定因素或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加以有效的干预,降低青年卒中的发病率。
  • 摘要:目的:对本院神经内科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脑血管造影(DSA)诊断及介入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rn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DSA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所有资料均经SPSS13.0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rn 结果:46例脑血管疾病,男22例,女24例,年龄25~71岁,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出血前疾病患者27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P9例,查出动脉瘤15枚,其中10枚动脉瘤及时实施了介入栓堵治疗,确诊颅内静脉窦血栓4例,其中2例进行了碎栓及球囊扩张术。发现严重颈内动脉狭窄2例,其中1例行血栓保护器保护下的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确诊严重锁骨下动脉狭窄1例,行支架植入术。确诊CCF2例,2例行介入栓堵术治疗,手术成功率100%。rn 结论: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和医疗资源发达地区合作不失为一个有效利用优质医疗资源,较快的应用神经介入技术,让患者迅速获益的好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大范围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rn 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大范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rn 结果: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血脂异常:男性多于女性,多在活动中发病,意识障碍多;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存活者均有智力障碍、偏瘫、失语。rn 结论:大范围脑梗死患者多发生于50岁以上,大多存在血管病危险因素;脑疝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为死亡的另一重要原因。迅速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十分重要,但对总体预后意义不大。
  • 摘要:颅内外脑动脉狭窄所致卒中的相关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的血栓栓塞事件及狭窄致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的脑梗塞〔包括分水岭梗塞)。因此,治疗脑动脉狭窄已成为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重要措施之一。充分认识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及在支架介入治疗术前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及控制,对从事脑血管病介入诊疗工作的血管神经病学医师来说由其重要。本文通过临床探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脑血管病支架介入治疗术前的评估系统。现就颅内动脉病变支架治疗围手术期卒中事件进行总结,指出对于临床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及治疗需要神经内科从事脑血管病诊疗的专业医师联合血管介入医师进行认真细致的术前综合评估,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介入手术治疗的风险,使广大脑血管病患者真正享受到现代医学技术带来的利益,才能有益于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事业的发展。
  • 摘要:目的:应用多模式CT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获益程度。rn 方法:2007年8月28日至2009年7月3日在本院行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的脑血管病患者26例,使用MOSAIC(multimodalstroke assessmentusing computedtomography)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前神经影像资料进行评分,并同时用ASPECTs(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score)对患者手术前后头颅灌注CT情况进行评分,并对两者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rn 结果:26例入选者术前MOSA0c评分分为4组,4分组6例、5分组7例、6分组6例、7分组7例,4组病例经ASPECTS量表评分后的丁TP改善程度(%)分别为31.7±14.17、38.6±15.73、43.3±10.33、58.6±13.45,四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H:10.673,P<0.05)。对患者术前MOSAIC评分与支架置入术后TTP改善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579,P<0.002)。rn 结论:在多模式cT的基础上使用MOSAIC评分可以对支架置入术前患者的神经血管病理影像进行定量评价,MOSAIC评分越高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TTP改善程度越好,支架治疗的获益程度更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