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 >对两组心血管病人的多重危险因素与中医临床诊断结合的研究

对两组心血管病人的多重危险因素与中医临床诊断结合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在心血管病中医证候诊断中引入多重危险因素,分析这种结合对中医病因病机概念和临床诊断的贡献.方法:对202例高血压病(EH)合并多重危险因素病人进行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和未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临床流行学的对比横断面研究.疾病和证候诊断采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关于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水平分类等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和血瘀证辨证标准.对多重危险因素及有关检测指标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EH危险因素的分布表现出危险分层越高,其聚集程度越明显,尤以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和高敏C反应蛋白增高,2.在传统危险因素回归分析中,对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有显著影响的变量是糖代谢异常、高TG血症、低HDL-C血症、运动量减低、Hs-CRP分层和早发家族史6个危险因素,3.对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与否的中医证候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反映对发生心脑事件的贡献度指标Wald的最高值是痰证的25.033,次高值是风阳上扰证7.615.4.脂质代谢与糖代谢、炎性反应和血小板聚集对发生心明血管事件存在着交互效应,低HDL-C与TC、LDL-C、TG、GLU相关,其中与GLU呈负相关.5.以传统危险因素(血脂异常、糖尿病)和潜在危险因素(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对气虚证和气虚血瘀证诊断的回归分析,共同具有HDL↓和GLU↑对气虚证诊断的显著相关影响.结论:1.在心血管病领域内,中医"毒"的内涵是:多重并且聚集在一起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2.心血管病人的气虚证既有心和血脉之气虚,也有脾胃气化、代谢之气虚.3.将心血管每一易损成分(斑块、血液、心肌)与多重危险因素定量评估、与中医风证、痰证、血瘀证诊断相结合有助于对心血管病的近期事件和个体临床事件的预示诊断.4.中医虚证的辨证标准亟待进行与时具进的有发展的修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