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爆发流行的病原分离和鉴定

摘要

2006年四川成都、西昌等地爆发流行具有鸭病毒性肝炎(DVH)典型临床症状和病变的传染病,从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呈阳性的病死鸭肝脏分离到3株(CD、HB、XC)病毒,电镜下病毒颗粒呈圆形、无囊膜,直径30-40nm,对氯仿、pH3.0、50°C 60min的处理不敏感,分离毒连续传代3次,全部鸭胚在24-60h死亡,胚体呈弥散性充血、出血,其致死鸭胚的能力能够被1型鸭肝炎病毒(DHV)高免血清中和.分离毒人工感染1日龄雏鸭后出现与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重新分离到相同病毒.间接免疫组化检测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雏鸭的肝、脾、肾等均出现阳性结果。结果表明分离到的3株病毒均为Ⅰ型DHV,为DVH有效预防提供了有用的实验数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