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 >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早期MRI改变与神经发育的相关性

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早期MRI改变与神经发育的相关性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经MRI诊断为局灶性脑白质损伤(PWMD)早产儿MRI的动态演变,以及MRI分型与近期神经发育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3月到2010年8月于XX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经MRI确诊为局灶性脑白质损伤的早产儿44例为病例组,所有病例全部在14天内行完成首次常规MRI及DWl检查(有17例于院内复查头部磁共振),其中包括男25例,女19例,平均随访年龄18.6个月(13个月-30个月),平均胎龄33.4周(28周-36.3周),平均出生体重2088克(1010克-3100克),根据病灶的数量、形状、分布,分为点状损伤组(A1组)、簇状损伤组(A2组)及线状损伤组(A3组),观察其磁共振近期结局(2天-36天).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于我科住院的MRI正常早产儿20例为对照组(B组),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随访年龄19.7个月(15个月-30个月),平均胎龄33.4周(29.9周-36.4周),平均出生体重1923克(1230克-2500克).另外选取纠正年龄相同的20例正常足月儿为对照组(C组),其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随访年龄18.6个月(15个月-24个月),平均胎龄38.9周(37.1周41周),平均出生体重3050克(2550克-3900克),并除外有脑损伤、先天性疾病等影响智力、运动发育者,利用Bayley-Ⅱ婴幼儿发育量表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发育评价(13个月-30个月).结果:初次MRI扫描结果44例PWMD中,点状损伤25例(A1)、簇状损伤10例(A2)、线状损伤9例(A3);MRI随访:点状4例,病灶均消失,簇状4例,3例病灶消失,1例发展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线状9例,5例病灶消失,4例发展PVL;神经发育评价(MDI及PDI):A组与B组、C组相比MDI及PDI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A1组与B组及C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A2组与B组、C组及A1组相比,MDI、PDI明显降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3组与其他各组相比MDI、PDI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常规MRI相比,DWl能更早的诊断出局灶性脑白质损伤,在MRI诊断的早产儿局灶性脑白质损伤中,主要表现为点状、簇状及线状病灶,其中以点状及簇状为主,多数可吸收消失,但线性病灶易发展成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此外,簇状及线状的PWMD对近期认知和运动发育有一定影响,特别是线状损伤更为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