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 >成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析

成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本院近十年来成人急性重症心肌炎病例的分析总结,为急性重症VMC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从而提高病人生存率,对临床工作有更好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34例成人急性重症VMC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1、大多数的患者有一个短暂的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以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表现为主。2,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常从一开始发病,就表现为急性的严重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体克,32.4%的患者出现了心源性体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尤其伴有肝功能障碍及肾功能异常。3、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82.4%),窦性心动过速(59%),而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也不少见,70.5%患者出现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阻滞。4、超声心动图示入院时85.3%的病人出现左室节段运动减弱,导致左室射血分数显着降低,急性期可有左心、右心的增大,超过50%的患者出现了心包积液。5、大多数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8.8%病人使用了主动脉内球囊泵(IABP), 29.4%需要机械辅助通气治疗。6、在所有的病人中,29例(85.3%)患者存活出院,5人死于心室颤动及心源性体克。7、出院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入院时相比有显著提高,但患者出院时仍有24.1%的患者有左心室壁运动减弱,31.1%的患者有少量心包积液。结论:1、成人急性重症VMC患者发病前大多数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常从一开始发病,就表现为急性的严重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体克,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2、如果迅速诊断和早期积极支持治疗或机械支持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恢复,并有良好的预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