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 >大山雀可识别形态相近的种间巢寄生者和捕食者——基于报警声的野外实验证据

大山雀可识别形态相近的种间巢寄生者和捕食者——基于报警声的野外实验证据

摘要

鸟类学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探索鸟类鸣声包含的信息、信息传递及其功能的研究.近十年来报警声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Craib于1994年提出假说:杜鹃与雀鹰的相近形态影响宿主行为,宿主因不能够区分杜鹃和雀鹰而减少攻击行为甚至逃离巢区,进而为寄主杜鹃提供了产寄生卵的时间,提高了寄生成功率.2013年3月-7月,在左家自然保护区利用标本模拟天敌入侵对大山雀能否识别形态相近的种间巢寄生者大杜鹃和捕食者松雀鹰开展了研究.行为统计分析未发现大山雀对三种模型的报警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利用Avisoft SASLab Pr0 5.2软件进行报警声参数采集,采集的报警声时长为120s,包括音素型,音素的最低频、最高频、频差、持续时间、个数等.统计分析发现大山雀对大杜鹃(n=19)、松雀鹰(n=20)及山斑鸡(n=20)的报警声中部分音素参数存在显著差异,如C音素持续时间(Kruskal-Wallis:H=156.883,df=2,P=0.000)三组之间差异极显著,在大杜鹃与山斑鸿间(Mann-Whitneytest:P=0.000<0.017),松雀鹰与大杜鹃间差异极显著(P=0.000<0.017),山斑鸡与松雀鹰间无显著性差异(P=0.082>0.017)。D音素持续时间三组之间差异极显著(Kruskal-Wallis:H=43.538.df=2,P-0.000),大杜鹃与山斑坞间差异极显著(Mann-Whitney test:P=0.000<0.017),山斑鸿与松雀鹰间差异极显著(P=0.000<0.017),松雀鹰与大杜鹃间无显著性差异(P=0.279>0.017)。8个音素型参数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山雀对报警声大杜鹃和松雀鹰具有明显差异,证明其能够识别形态相似的寄生者和捕食者,并发出相对应的报警声,报警声中不同音素型可能含有特殊功能信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